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下
關燈
小
中
大
諸大德是四波羅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一村中取非親尼食戒 佛在舍衛。
世儉谷貴餓死無限。
蓮華色尼着衣持缽入城乞食乃至三日。
并與比丘遂餓在道。
面掩泥卧。
俗人譏嫌。
比丘舉過白佛。
诃制此戒。
若比丘入村中從非親裡 如上所說。
比丘尼若無病 亦如上。
自手取食 二種食亦如上。
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應為今向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 若自手受咽咽犯。
比丘尼突吉羅。
不犯者。
受親裡尼食。
若有病若置地若使人授。
若僧伽藍中與若村外與在尼寺中與。
如是受取不犯。
二食尼指授食戒 佛在舍衛。
衆多比丘與六群白衣家食。
時六群尼索羹飯越次。
與六群比丘言。
與此羹與此飯。
比丘舉過白佛。
因诃制戒。
若比丘至白衣家内 有男有女者是。
食 如上說。
是中有比丘尼指示與某甲羹與某甲飯是比丘應語彼比丘尼如是言大姊且止須諸比丘食竟若無一比丘語彼比丘尼言大姊且止須諸比丘食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 若不诃而食咽咽犯。
尼吉羅。
不犯者。
若語言大姊且止。
須諸比丘食竟。
若尼自為檀越。
若檀越設食令尼處分。
若不故作偏為彼此者不犯。
三受學家食戒 佛在羅閱城。
居士夫婦俱得見谛。
無所愛惜乃至身肉。
供養既多衣食乏盡。
居士譏嫌。
比丘舉過。
佛令白二制斷比丘。
後富更解。
便制此戒。
若先作學家羯磨 僧與白二羯磨。
家者如上。
若比丘于如是學家先不請 若先請者聽往。
無病 聽病比丘取是家食。
自手受食 若置地與。
若使人與者聽。
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 若自手受咽咽犯。
尼突吉羅。
不犯者。
若先請若病若置地取。
若從人受。
若白二解已受食。
一切不犯。
四恐怖蘭若受食戒 佛在釋翅瘦尼拘律園城中。
女人持食供養賊于道路觸娆比丘。
以事白佛。
佛言。
應語令知。
便即制戒。
若比丘在阿蘭若 去村五百弓。
遮摩羅國肘量法故也。
迥遠有疑恐怖處 疑有賊盜恐怖。
若比丘在如是阿蘭若處住先不語檀越 佛言。
應語諸婦女。
莫出道路。
有賊恐怖也。
若僧伽藍外不受食 若已出城。
應語言。
莫至僧伽藍中。
道路有賊恐怖故。
在僧伽藍内無病 若故持食來者聽病人受。
自手受食 若有施主以食置地。
若教與人。
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 尼吉羅。
不犯者。
若來受教敕聽法。
自食令授也。
諸大德我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是衆式叉迦羅尼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一齊整著涅槃僧戒 佛在舍衛。
六群著涅槃僧不齊整。
故居士譏言。
如節會戲笑俳說人亦如王大臣。
比丘舉過。
佛因诃責制戒。
當齊整 衣不齊相。
言衣下者。
系帶在臍下。
高者。
褰齊膝。
象鼻者。
垂前一角。
多羅樹葉者。
垂前兩角。
細褶者。
繞腰褶皺也。
著涅槃僧 若不齊著者故作犯應忏突吉羅。
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
若不故作突吉羅。
比丘尼等四衆并突吉羅。
乃至下篇成犯相并準此。
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或臍中生瘡下著。
若膝[跳-兆+專]有瘡高著。
若僧伽藍内若村外若作時若行道者無犯。
二齊整著三衣戒 佛在舍衛。
六群不齊整著衣。
長者見譏。
自言我知正法。
如是有何正法著衣不齊如俗無異。
比丘以過白佛。
因觀三世而制此戒。
當齊整著三衣式叉迦羅尼 不齊中下著者。
下垂過肘露脅。
高者。
過腳[跳-兆+專]上。
象鼻者。
垂前一角。
多羅葉者。
垂前兩角後褰高也。
細褶者。
褶已安緣。
不犯者。
肩臂瘡下著。
同前開相。
三反抄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反抄衣行入白衣舍。
居士譏言。
無有慚愧如王臣居士種。
比丘舉過。
佛诃制戒。
不得反抄衣 或左右反抄衣著肩上也。
行入白衣舍 村落。
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若脅肋邊有瘡病。
若僧伽藍内若在道行若作時者。
四不得反抄衣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
五衣纏頸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以衣纏頸入白衣舍。
居士嫌言如居士長者種。
比丘舉過。
佛诃制戒。
不得衣纏頸 總捉衣角著肩上也。
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或有病肩臂有瘡。
若僧寺中若村外若作時或在道行者。
六不得衣纏頸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
七覆頭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以衣覆頭入白衣舍。
居士譏言。
何有正法覆頭如盜賊。
比丘聞之舉過。
佛诃制戒。
不得覆頭 若以樹葉若碎段物若以衣覆故也。
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或有病若患寒。
或頭上瘡。
或命梵二難覆頭而走者。
八不得覆頭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
九跳行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跳行入白衣舍。
居士譏言。
不慚入室如似烏雀。
比丘舉過。
佛因诃制。
不得跳行 雙腳跳行。
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有病若為人打。
若有賊若惡獸若有棘刺。
度渠塹或度泥而跳過。
十不得跳行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
十一蹲坐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居士請僧。
就舍設食。
六群蹲坐。
比座手觸卻倒露形。
居士嫌言。
不慚露形似婆羅門。
比丘舉過。
佛因诃制。
不得白衣舍内坐蹲 若在地若床上尻不至地。
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或時有病尻邊生瘡。
若有所與。
若禮若忏悔。
若受教誡者。
十二叉腰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叉腰行入白衣舍。
居士譏言。
沙門自稱我知正法
一村中取非親尼食戒 佛在舍衛。
世儉谷貴餓死無限。
蓮華色尼着衣持缽入城乞食乃至三日。
并與比丘遂餓在道。
面掩泥卧。
俗人譏嫌。
比丘舉過白佛。
诃制此戒。
若比丘入村中從非親裡 如上所說。
比丘尼若無病 亦如上。
自手取食 二種食亦如上。
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應為今向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 若自手受咽咽犯。
比丘尼突吉羅。
不犯者。
受親裡尼食。
若有病若置地若使人授。
若僧伽藍中與若村外與在尼寺中與。
如是受取不犯。
二食尼指授食戒 佛在舍衛。
衆多比丘與六群白衣家食。
時六群尼索羹飯越次。
與六群比丘言。
與此羹與此飯。
比丘舉過白佛。
因诃制戒。
若比丘至白衣家内 有男有女者是。
食 如上說。
是中有比丘尼指示與某甲羹與某甲飯是比丘應語彼比丘尼如是言大姊且止須諸比丘食竟若無一比丘語彼比丘尼言大姊且止須諸比丘食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 若不诃而食咽咽犯。
尼吉羅。
不犯者。
若語言大姊且止。
須諸比丘食竟。
若尼自為檀越。
若檀越設食令尼處分。
若不故作偏為彼此者不犯。
三受學家食戒 佛在羅閱城。
居士夫婦俱得見谛。
無所愛惜乃至身肉。
供養既多衣食乏盡。
居士譏嫌。
比丘舉過。
佛令白二制斷比丘。
後富更解。
便制此戒。
若先作學家羯磨 僧與白二羯磨。
家者如上。
若比丘于如是學家先不請 若先請者聽往。
無病 聽病比丘取是家食。
自手受食 若置地與。
若使人與者聽。
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 若自手受咽咽犯。
尼突吉羅。
不犯者。
若先請若病若置地取。
若從人受。
若白二解已受食。
一切不犯。
四恐怖蘭若受食戒 佛在釋翅瘦尼拘律園城中。
女人持食供養賊于道路觸娆比丘。
以事白佛。
佛言。
應語令知。
便即制戒。
若比丘在阿蘭若 去村五百弓。
遮摩羅國肘量法故也。
迥遠有疑恐怖處 疑有賊盜恐怖。
若比丘在如是阿蘭若處住先不語檀越 佛言。
應語諸婦女。
莫出道路。
有賊恐怖也。
若僧伽藍外不受食 若已出城。
應語言。
莫至僧伽藍中。
道路有賊恐怖故。
在僧伽藍内無病 若故持食來者聽病人受。
自手受食 若有施主以食置地。
若教與人。
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 尼吉羅。
不犯者。
若來受教敕聽法。
自食令授也。
諸大德我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是衆式叉迦羅尼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一齊整著涅槃僧戒 佛在舍衛。
六群著涅槃僧不齊整。
故居士譏言。
如節會戲笑俳說人亦如王大臣。
比丘舉過。
佛因诃責制戒。
當齊整 衣不齊相。
言衣下者。
系帶在臍下。
高者。
褰齊膝。
象鼻者。
垂前一角。
多羅樹葉者。
垂前兩角。
細褶者。
繞腰褶皺也。
著涅槃僧 若不齊著者故作犯應忏突吉羅。
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
若不故作突吉羅。
比丘尼等四衆并突吉羅。
乃至下篇成犯相并準此。
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或臍中生瘡下著。
若膝[跳-兆+專]有瘡高著。
若僧伽藍内若村外若作時若行道者無犯。
二齊整著三衣戒 佛在舍衛。
六群不齊整著衣。
長者見譏。
自言我知正法。
如是有何正法著衣不齊如俗無異。
比丘以過白佛。
因觀三世而制此戒。
當齊整著三衣式叉迦羅尼 不齊中下著者。
下垂過肘露脅。
高者。
過腳[跳-兆+專]上。
象鼻者。
垂前一角。
多羅葉者。
垂前兩角後褰高也。
細褶者。
褶已安緣。
不犯者。
肩臂瘡下著。
同前開相。
三反抄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反抄衣行入白衣舍。
居士譏言。
無有慚愧如王臣居士種。
比丘舉過。
佛诃制戒。
不得反抄衣 或左右反抄衣著肩上也。
行入白衣舍 村落。
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若脅肋邊有瘡病。
若僧伽藍内若在道行若作時者。
四不得反抄衣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
五衣纏頸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以衣纏頸入白衣舍。
居士嫌言如居士長者種。
比丘舉過。
佛诃制戒。
不得衣纏頸 總捉衣角著肩上也。
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或有病肩臂有瘡。
若僧寺中若村外若作時或在道行者。
六不得衣纏頸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
七覆頭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以衣覆頭入白衣舍。
居士譏言。
何有正法覆頭如盜賊。
比丘聞之舉過。
佛诃制戒。
不得覆頭 若以樹葉若碎段物若以衣覆故也。
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或有病若患寒。
或頭上瘡。
或命梵二難覆頭而走者。
八不得覆頭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
九跳行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跳行入白衣舍。
居士譏言。
不慚入室如似烏雀。
比丘舉過。
佛因诃制。
不得跳行 雙腳跳行。
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有病若為人打。
若有賊若惡獸若有棘刺。
度渠塹或度泥而跳過。
十不得跳行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
十一蹲坐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居士請僧。
就舍設食。
六群蹲坐。
比座手觸卻倒露形。
居士嫌言。
不慚露形似婆羅門。
比丘舉過。
佛因诃制。
不得白衣舍内坐蹲 若在地若床上尻不至地。
式叉迦羅尼 不犯者。
或時有病尻邊生瘡。
若有所與。
若禮若忏悔。
若受教誡者。
十二叉腰白衣舍戒 佛在舍衛。
六群叉腰行入白衣舍。
居士譏言。
沙門自稱我知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