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四卷
關燈
小
中
大
。
欲求雲何。
答住欲有者于欲界法未得為得。
諸求随求平等随求。
悕求欣求思求勤求。
是謂欲求。
有求。
雲何。
答住色無色有者于色無色界法未得為得。
諸求乃至勤求是謂有求。
梵行求雲何。
答離二交會說名梵行。
八支聖道亦名梵行。
于此義中意說八支聖道梵行。
諸有于此八支聖道未得為得。
諸求乃至勤求。
是謂梵行求。
複次欲求者。
非求死後當生諸有。
然于現在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卧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未得為得諸求乃至勤求。
是名欲求。
有求者。
有謂五取蘊。
何等為五。
謂色取蘊。
受取蘊。
想取蘊。
行取蘊。
識取蘊如有一類作是念言。
雲何令我得未來世如是類色受想行識。
彼于死後當生諸有。
色等五蘊。
諸求乃至勤求。
是名有求。
梵行求者。
從世第一法趣苦法智忍時。
有梵行求非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未得未近得。
未有未現有。
從苦法智忍趣苦法智時。
有梵行求亦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已得已近得。
已有已現有。
如是從苦法智趣苦類智忍。
從苦類智忍趣苦類智。
從苦類智趣集法智忍。
從集法智忍趣集法智。
從集法智趣集類智忍。
從集類智忍趣集類智。
從集類智趣滅法智忍。
從滅法智忍趣滅法智。
從滅法智趣滅類智忍。
從滅類智忍趣滅類智。
從滅類智趣道法智忍。
從道法智忍趣道法智。
從道法智趣道類智忍。
從道類智忍趣道類智。
從道類智趣道類智。
或趣所餘無漏智時。
有梵行求亦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已得已近得。
已有已現有。
複次若世間道。
證一來果不還果時。
有梵行求非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未得未近得。
未有未現有。
若無漏道證預流果。
或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時。
有梵行求亦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已得已近得。
已有已現有。
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諸佛真弟子 正知求聖道終不求餘事 若悕求已滅聖道當趣盡 苾刍求盡故無影般涅槃 三有者。
一欲有。
二色有。
三無色有。
欲有雲何。
答若業欲界系取為緣欲感當有。
彼業異熟。
是謂欲有。
色有雲何。
答若業色界系取為緣欲感當有。
彼業異熟。
是謂色有。
無色有雲何。
答若業無色界系取為緣欲感當有。
彼業異熟。
是謂無色有 三黑闇身者。
一過去黑闇身。
二未來黑闇身。
三現在黑闇身。
過去黑闇身者。
雲何過去雲何黑闇雲何身。
而說過去黑闇身耶。
答過去者。
謂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已聚集已出現。
落謝過去盡滅離變。
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
是謂過去。
黑闇者。
謂于過去行。
發起種種求解異慧。
廣說乃至疑猶豫箭。
是謂黑闇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
于此義中即疑名身。
所以者何。
黑謂無智。
由黑故闇。
說名黑闇。
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說名為身。
故名過去黑闇身。
未來黑闇身者。
雲何未來雲何黑闇雲何身。
而說未來黑闇身耶。
答未來者。
謂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
未已生未已等生。
未已轉未已現轉。
未聚集未出現。
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
是謂未來。
黑闇者。
謂于未來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
廣說乃至疑猶豫箭。
是謂黑闇。
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
于此義中即疑名身。
所以者何。
黑謂無智。
由黑故闇。
說名黑闇。
此即是疑即此黑闇。
說名為身。
故名未來黑闇身。
現在黑闇身者。
雲何現在雲何黑闇雲何身。
而說現在黑闇身耶。
答現在者。
謂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
聚集出現住。
未已謝未已盡滅。
未已離變和合現前。
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
是謂現在。
黑闇者。
謂于現在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
廣說乃至疑猶豫箭。
是謂黑闇。
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
于此義中即疑名身。
所以者何。
黑名無智。
由黑故闇。
說名黑闇。
此即是疑即此黑闇。
說名為身。
故名現在黑闇身 三怖者。
一病怖。
二老怖。
三死怖。
病怖者雲何病。
答頭痛等。
廣說如法蘊論。
是謂病。
雲何怖。
答如有一類見他病已深生厭患。
自念我身亦有此分。
亦有此性亦有此法未越此法。
由此便生驚恐怖畏。
惶懼毛豎。
是謂怖。
由病起怖故名病怖。
老怖者雲何老。
答發落等。
廣說如法蘊論。
是謂老。
雲何怖。
答如有一類見他老已深生厭患。
廣說乃至惶懼毛豎。
是謂怖。
由老起怖故名老怖。
死怖者雲何死。
答彼彼有情即于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
廣說如法蘊論。
是謂死。
雲何怖。
答如有一類見他死已深生厭患。
廣說乃至惶懼毛豎。
是謂怖。
由死起怖故名死怖。
如世尊說 諸異生雖能厭病老死法 而不能如實厭此所依身 我能厭此身深了知此法 故不樂久住速入無餘依 我觀一切種無疾少年命 病老死所壞唯出離安隐 我已勤精進通達究竟迹 雖不習諸欲而舍修梵行
欲求雲何。
答住欲有者于欲界法未得為得。
諸求随求平等随求。
悕求欣求思求勤求。
是謂欲求。
有求。
雲何。
答住色無色有者于色無色界法未得為得。
諸求乃至勤求是謂有求。
梵行求雲何。
答離二交會說名梵行。
八支聖道亦名梵行。
于此義中意說八支聖道梵行。
諸有于此八支聖道未得為得。
諸求乃至勤求。
是謂梵行求。
複次欲求者。
非求死後當生諸有。
然于現在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卧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未得為得諸求乃至勤求。
是名欲求。
有求者。
有謂五取蘊。
何等為五。
謂色取蘊。
受取蘊。
想取蘊。
行取蘊。
識取蘊如有一類作是念言。
雲何令我得未來世如是類色受想行識。
彼于死後當生諸有。
色等五蘊。
諸求乃至勤求。
是名有求。
梵行求者。
從世第一法趣苦法智忍時。
有梵行求非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未得未近得。
未有未現有。
從苦法智忍趣苦法智時。
有梵行求亦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已得已近得。
已有已現有。
如是從苦法智趣苦類智忍。
從苦類智忍趣苦類智。
從苦類智趣集法智忍。
從集法智忍趣集法智。
從集法智趣集類智忍。
從集類智忍趣集類智。
從集類智趣滅法智忍。
從滅法智忍趣滅法智。
從滅法智趣滅類智忍。
從滅類智忍趣滅類智。
從滅類智趣道法智忍。
從道法智忍趣道法智。
從道法智趣道類智忍。
從道類智忍趣道類智。
從道類智趣道類智。
或趣所餘無漏智時。
有梵行求亦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已得已近得。
已有已現有。
複次若世間道。
證一來果不還果時。
有梵行求非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未得未近得。
未有未現有。
若無漏道證預流果。
或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時。
有梵行求亦有梵行。
所以者何。
八支聖道說名梵行。
彼于爾時已得已近得。
已有已現有。
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諸佛真弟子 正知求聖道終不求餘事 若悕求已滅聖道當趣盡 苾刍求盡故無影般涅槃 三有者。
一欲有。
二色有。
三無色有。
欲有雲何。
答若業欲界系取為緣欲感當有。
彼業異熟。
是謂欲有。
色有雲何。
答若業色界系取為緣欲感當有。
彼業異熟。
是謂色有。
無色有雲何。
答若業無色界系取為緣欲感當有。
彼業異熟。
是謂無色有 三黑闇身者。
一過去黑闇身。
二未來黑闇身。
三現在黑闇身。
過去黑闇身者。
雲何過去雲何黑闇雲何身。
而說過去黑闇身耶。
答過去者。
謂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已聚集已出現。
落謝過去盡滅離變。
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
是謂過去。
黑闇者。
謂于過去行。
發起種種求解異慧。
廣說乃至疑猶豫箭。
是謂黑闇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
于此義中即疑名身。
所以者何。
黑謂無智。
由黑故闇。
說名黑闇。
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說名為身。
故名過去黑闇身。
未來黑闇身者。
雲何未來雲何黑闇雲何身。
而說未來黑闇身耶。
答未來者。
謂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
未已生未已等生。
未已轉未已現轉。
未聚集未出現。
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
是謂未來。
黑闇者。
謂于未來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
廣說乃至疑猶豫箭。
是謂黑闇。
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
于此義中即疑名身。
所以者何。
黑謂無智。
由黑故闇。
說名黑闇。
此即是疑即此黑闇。
說名為身。
故名未來黑闇身。
現在黑闇身者。
雲何現在雲何黑闇雲何身。
而說現在黑闇身耶。
答現在者。
謂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
聚集出現住。
未已謝未已盡滅。
未已離變和合現前。
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
是謂現在。
黑闇者。
謂于現在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
廣說乃至疑猶豫箭。
是謂黑闇。
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
于此義中即疑名身。
所以者何。
黑名無智。
由黑故闇。
說名黑闇。
此即是疑即此黑闇。
說名為身。
故名現在黑闇身 三怖者。
一病怖。
二老怖。
三死怖。
病怖者雲何病。
答頭痛等。
廣說如法蘊論。
是謂病。
雲何怖。
答如有一類見他病已深生厭患。
自念我身亦有此分。
亦有此性亦有此法未越此法。
由此便生驚恐怖畏。
惶懼毛豎。
是謂怖。
由病起怖故名病怖。
老怖者雲何老。
答發落等。
廣說如法蘊論。
是謂老。
雲何怖。
答如有一類見他老已深生厭患。
廣說乃至惶懼毛豎。
是謂怖。
由老起怖故名老怖。
死怖者雲何死。
答彼彼有情即于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
廣說如法蘊論。
是謂死。
雲何怖。
答如有一類見他死已深生厭患。
廣說乃至惶懼毛豎。
是謂怖。
由死起怖故名死怖。
如世尊說 諸異生雖能厭病老死法 而不能如實厭此所依身 我能厭此身深了知此法 故不樂久住速入無餘依 我觀一切種無疾少年命 病老死所壞唯出離安隐 我已勤精進通達究竟迹 雖不習諸欲而舍修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