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特進試鴻胪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诏譯
我今說護摩 由此速成就
由護摩業儀 相應不間斷
如是一切事 随明當應作
随類作護摩 無上成就業
護摩說多種 略說有五種
廣說大瑜伽 于秘密教說
我今則略說 持明之遊戲
由護摩儀軌 成就于族壇
護摩五種事 一一有多種
息災及增益 第三為降伏
鈎召為第四 第五是敬愛
如是五護摩 敬愛為最勝
我今說軍荼 依瑜伽相應
息災爐正圓 應當如是作
增益應正方 三角作降伏
金剛形軍荼 鈎召為最勝
長作蓮華形 敬愛為相應
已說五種類 軍荼業無上
息災初夜起 增益初日分
中日分應作 降伏猛利法
鈎召一切時 後夜作敬愛
如是五瑜伽 作業為等引
面北作息災 增益向東方
應面南而住 以作降伏事
仰視遍諸方 是為鈎召儀
若敬愛相應 應住面向西
息災結佛印 增益寶标幟
金剛怒降伏 金剛鈎鈎召
大召而相應 敬愛蓮華部
如是五瑜伽 應作護摩事
息災燒甘木 增益用果木
苦木降伏業 刺木為鈎召
花木說敬愛 如是五種木
瑜伽者應用 息災爐作輪
增益三股杵 降伏一股杵
鈎召應作鈎 敬愛作蓮華
息災爐應量 橫全豎半肘
增益兩肘量 深量應用半
降伏軍荼相 三角各一肘
鈎召長一肘 橫深各減半
敬愛亦一肘 橫深如鈎召
五種軍荼壇 應畫作三重
中院羯磨杵 四隅畫蓮華
第二院四契 謂四波羅蜜
四隅内供養 第三院應畫
八方天眷屬 四隅于四門
外供養四攝 中安遍照尊
此息災軍荼 餘四軍荼相
三院皆如是 增益于中院
應畫羯磨寶 第二院應畫
寶生佛眷屬 第三院及門
亦如前所說 降伏于中院
獨股羯磨杵 四隅畫蓮華
第二院應畫 降三世眷屬
四種忿怒相 第三院及門
亦如前所說 而皆忿怒相
鈎召于中院 應畫金剛鈎
四隅畫蓮華 第二院應畫
不動佛眷屬 第三院四隅
八方及四門 如初軍荼知
敬愛于中院 畫蓮華羯磨
四隅三股杵 第二院應畫
無量壽眷屬 應畫四種尊
第三院四隅 八方及四門
所說亦如前 此是五護摩
瑜伽經所說 修行者應知
其爐緣高兩指闊四指。
緣内爐口本地闊兩指。
于中契印高兩指。
其爐近身開豎項。
闊四指長兩指。
次闊十指長四指。
次作蓮華形令大小相稱。
從豎項至葉末都十二指。
高下并與緣齊。
五種爐并同。
其治地如大曼荼羅。
法掘地持鍬等印。
金剛縛豎禅智進力。
并真言二十一遍。
真言曰。
加持泥及瞿摩夷塗香等印。
二手合掌屈進力戒方二節相合。
禅智并豎。
去進力如口形。
真言二十一遍。
真言曰。
加持五色粉印。
及真言并如瑜伽經所說。
加持蘇蜜酪乳及木五種谷香華等。
并以金剛羯磨菩薩真言。
各各加持七遍。
印二手各以禅智撚戒方甲。
餘三度開豎如金剛杵形。
即相交右押左。
真言曰。
所燒護摩枝皆安右邊蘇于蓮葉台上。
蜜酪乳飯糜近爐右邊安。
左邊應置二香水器。
其器金銀熟銅白瓷商佉并通用。
香白檀香郁金龍腦等。
二器一用灑火及供養物等。
一用聖衆火天漱口。
灑淨印。
禅撚檀甲。
三度豎開。
真言曰。
漱口印。
緣内爐口本地闊兩指。
于中契印高兩指。
其爐近身開豎項。
闊四指長兩指。
次闊十指長四指。
次作蓮華形令大小相稱。
從豎項至葉末都十二指。
高下并與緣齊。
五種爐并同。
其治地如大曼荼羅。
法掘地持鍬等印。
金剛縛豎禅智進力。
并真言二十一遍。
真言曰。
加持泥及瞿摩夷塗香等印。
二手合掌屈進力戒方二節相合。
禅智并豎。
去進力如口形。
真言二十一遍。
真言曰。
加持五色粉印。
及真言并如瑜伽經所說。
加持蘇蜜酪乳及木五種谷香華等。
并以金剛羯磨菩薩真言。
各各加持七遍。
印二手各以禅智撚戒方甲。
餘三度開豎如金剛杵形。
即相交右押左。
真言曰。
所燒護摩枝皆安右邊蘇于蓮葉台上。
蜜酪乳飯糜近爐右邊安。
左邊應置二香水器。
其器金銀熟銅白瓷商佉并通用。
香白檀香郁金龍腦等。
二器一用灑火及供養物等。
一用聖衆火天漱口。
灑淨印。
禅撚檀甲。
三度豎開。
真言曰。
漱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