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教殘經

關燈
謗傳言兩舌。

    性常柔濡。

    質直無二。

     八忍辱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内懷忍辱性者。

    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心恒慈善。

    不生忿怒。

    二者常懷歡喜。

    不起恚心。

    三者于一切處心無怨恨。

    四者心不剛強。

    口無粗惡。

    常以濡語說可衆心。

    五者若内若外。

    設有諸惡煩惱對值來侵辱者。

    皆能忍受。

    歡喜無怨。

     九直意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内懷直意性者。

    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不為煩惱之所系縛。

    自歡喜。

    清淨直意。

    二者但于法中。

    若大若小。

    所有咨問。

    恭敬領受。

    随喜善應答。

    三者于諸同學。

    言無反難。

    不護己短。

    而懷嗔恚。

    四者言行相副。

    心恒質直。

    不求他過。

    以成鬥競。

    五者法内兄弟。

    若于聖教心有異者。

    當即遠離不共住止。

    亦不親近。

    共成勢力。

    故惱善衆。

     十功德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内懷功德性者。

    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所出言語不損一切。

    恒以慈心善巧方便。

    能令衆人皆得歡喜。

    二者心恒清淨。

    不恨他人。

    亦不造愆令他嗔恚。

    口常柔耎。

    離四種過。

    三者于尊于卑不懷妒嫉。

    四者不奪徒衆經論弟子。

    随所至方清淨住處歡喜住止。

    不擇華好。

    五者常樂教悔。

    一切人民。

    善巧智惠。

    令修正道。

     十一齊心一等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内懷齊心性者。

    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法主慕阇拂多誕等所教智惠。

    善巧方便威儀進止。

    一一依行不敢改換。

    不專己見。

    二者常樂和合。

    與衆同住。

    不願别居。

    各興異計。

    三者齊心和合。

    以和合故。

    所得儭施共成功德。

    四者常得聽者恭敬供養。

    愛樂稱贊。

    五者常樂遠離調悔戲笑。

    及以诤論。

    善護内外。

    和合二性。

     十二内外俱明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内懷俱明性者。

    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善拔穢心。

    不令貪欲。

    使己明性常得自在。

    能于女人作虛假想。

    不為諸色之所留難。

    如鳥高非不殉羅網。

    二者不與聽者偏交厚重。

    亦不固戀諸聽者家。

    将如己舍。

    若見法外俗家損失及愁惱事。

    心不為憂。

    設獲利益及欣喜事。

    心亦如故。

    三者若行若住。

    若坐若卧。

    不寵肉身求諸細滑衣服卧具飲食場藥鳥馬車乘以榮其身。

    四者常念命終險難苦楚危厄之日。

    常觀無常及平等王。

    如對目前。

    無時暫舍。

    五者自身柔順。

    不惱兄弟及諸知識。

    不令嗔怒。

    亦不望證。

    令他惡名。

    常能定心。

    安住淨法。

    如是等者。

    名為十二明王寶樹。

    我從常樂光明世界。

    為汝等故。

    持至于此。

    欲以此樹栽于汝等清淨衆中。

    汝等上相善慧男女。

    當須各自于清淨心栽植此樹。

    令使增長。

    猶如上好無砂鹵地。

    種一收萬。

    如是展轉。

    至無量數。

    汝等今者。

    若欲成就無上大明清淨果者。

    皆當莊嚴如是寶樹。

    令得具足。

    何以故。

    汝等善子。

    依此樹果得離四難及諸有身。

    出離生死。

    究竟常勝。

    至安樂處。

    爾時會中諸慕阇等。

    聞說是經。

    歡喜踴躍。

    歎未曾有。

    諸天善神。

    有礙無礙。

    及諸國王。

    群臣士女。

    四部之衆。

    無量無數。

    聞是經已。

    皆大歡喜。

    悉能發起無上道心。

    猶如卉木值遇陽春。

    無不滋茂敷花結果得成熟。

    唯除敗根不能滋長。

     時慕阇等。

    頂禮明使。

    長跪叉手。

    作如是言。

    唯有大聖。

    三界獨尊。

    普是衆生慈悲父母。

    亦是三界大引道師。

    亦是含靈大醫療主。

    亦是妙空能容衆相。

    亦是上天包羅一切。

    亦是實地能生實果。

    亦是衆生甘露大海。

    亦是廣大衆寶香山。

    亦是任衆金剛寶柱。

    亦是巨海巧智船師。

    亦是火坑慈悲救手。

    亦是死中與常命者。

    亦是衆生明性中性。

    亦是三界諸牢固獄解脫明門諸慕阇等。

    又啟明使。

    作如是言。

    唯大明一尊能歎聖德。

    非是我等肉舌劣智稱贊如來功德智惠。

    千萬分中能知少分。

    我今勵己小德小智。

    舉少微意歎聖弘慈。

    唯願大聖。

    垂憐愍心。

    除舍我等曠劫已來無明重罪。

    令得銷滅。

    我等今者不敢輕慢。

    皆當奉持無上寶樹。

    使令具足緣此法。

    水洗濯我等諸塵重垢。

    令我明性常得清淨。

    緣此法藥及大神咒。

    咒療我等多劫重病。

    悉得除愈。

    緣此智惠堅牢铠伏。

    被串我等。

    對彼怨敵。

    皆得強勝。

    緣此微妙衆相衣冠。

    莊嚴我等。

    皆得具足。

    緣此本性光明模樣。

    印[禾*(ㄆ/蟲)]我等。

    不令散失。

    緣此甘膳百味飲食。

    飽足我等。

    離諸饑渴。

    緣此無數微妙音樂。

    娛樂我等。

    離諸憂煩。

    緣此種種奇異珍寶。

    給施我等。

    令得富饒。

    緣此明網。

    于大海中撈渡我等。

    安置寶船。

    我等今者上相福厚。

    得睹大聖殊特相好。

    又聞如上微妙法門。

    蠲除我等煩惱諸穢。

    心得開悟。

    納如意珠。

    威光得履缶道過去諸聖不可稱數。

    皆依此門得離四難及諸有身。

    至光明界。

    受無量樂。

    唯願未來一切明性得遇如是光明門者。

    若見若聞。

    亦如往聖及我今日。

    聞法歡喜。

    心得開悟。

    尊重頂受。

    不生疑慮。

    時諸大衆。

    聞是經已。

    如法信受。

    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