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教殘經

關燈
(敦煌莫高窟藏本今歸京師圖書館 佚籍叢殘十五) (殘寫經一卷前半已缺佚後半完好然無後題吾友臨川李君證剛翊灼以其中專闡明明暗之旨證以景教三威蒙度贊有合處遂定為景教經典然考大祆摩尼與景教頗類似未易分别且皆由波斯流入中土故姑顔之曰波斯教經以俟當世之宗教學者考證焉宣統三年三月上虞羅振玉記)。

     □□□□若不遇緣無由自脫求解□□□□□□肉身本性。

    是一為是二耶。

    一切諸聖出現于世。

    施作方便。

    能救明性。

    得離衆苦。

    究竟安樂。

    作是問已。

    曲躬恭敬。

    卻住一面。

     爾時。

    明使告阿馱言。

    善哉善哉。

    汝為利益無量衆生。

    能問如此甚深秘義。

    汝今即是一切世間盲迷衆生大善知識。

    我當為汝分别解說。

    令汝疑網永斷無餘。

    汝等當知。

    即此世界未立以前。

    淨風善母二光明使。

    入于暗坑無明境界。

    拔擢骁健常□□□□大智甲。

    五分明身。

    策持升進。

    令出五坑。

    其五類魔黏五明身。

    如蠅著蜜。

    如鳥被黐。

    如魚吞鈎。

    以是義故。

    淨風明使。

    以五類魔及五明身二力和合。

    造成世界十天八地。

    如是世界。

    即是明身醫療藥堂。

    亦是暗魔禁系牢獄。

    其彼淨風及善母等。

    以巧方便安立十天。

    次置業輪.及日月宮.并下八地.三衣.三輪乃至三災.鐵圍.四院.未勞俱孚山.及諸小山.大海.江河。

    作如是等。

    建立世界。

    禁五類魔。

    皆于十三光明大力以為囚。

    縛其十三種大勇力者。

    先意淨風各五明子。

    及呼嚧瑟德[口*勃]喽[口*穫]德并窣路沙羅夷等。

    其五明身。

    猶如牢獄。

    五類諸魔。

    同彼獄囚淨風五子。

    如掌獄官。

    說聽喚應。

    如喝更者。

    其第十三窣路沙羅夷。

    如斷事王。

    于是貪魔見斯事已。

    于其毒心重興惡計。

    即令路[仁-二+易]及業羅決以像淨風及善母等。

    于中變化。

    造立人身。

    禁囚明性。

    放大世界。

    如是毒惡貪欲肉身。

    雖複微小。

    一一皆放天地.世界.業輪星宿.三災.四圍.大海.江河.幹濕二地.草木.禽獸.山川.堆阜.春夏秋冬.年月時日.乃至有礙無礙。

    無有一法不像世界。

    喻若金師。

    摸白象形。

    寫指環内。

    于其象身無有增減。

    人類世界。

    亦複如是。

    其彼淨風。

    取五類魔。

    于十三種光明淨體。

    囚禁束縛。

    不令自在。

    魔見是已。

    起貪毒心。

    以五明性禁于肉身。

    為小世界。

    亦以十三無明暗力。

    囚固束縛。

    不令自在。

    其彼貪魔。

    以清淨氣禁于骨城。

    安置暗相。

    栽莳死樹。

    又以妙風禁于筋城。

    安置暗心。

    栽莳死樹。

    又以明力禁于脈城。

    安置暗念。

    栽莳死樹。

    又以妙水禁于肉城。

    安置暗思。

    栽莳死樹。

    又以妙火禁于皮城。

    安置暗意。

    栽莳死樹。

    貪魔以此五毒死樹。

    栽于五種破壞地中。

    每令惑亂光明本性。

    抽彼客性。

    變成毒果。

    是暗相樹者生于骨城。

    其果是怨。

    是暗心樹者。

    生于筋城。

    其果是嗔。

    其暗念樹者。

    生于脈城。

    其果是淫。

    其暗思樹者。

    生于肉城。

    其果是忿。

    其暗意樹者。

    生于皮城。

    其果是癡。

    如是五種骨.筋.脈.肉.皮等。

    以為牢獄。

    禁五分身。

    亦如五明。

    囚諸魔類。

    又以怨憎.嗔恚.淫欲.忿怒.及愚癡等。

    以為獄官。

    放彼淨風五骁健子中間貪欲。

    以像喝更說聽喚應。

    饞毒猛火。

    恣令自在。

    放窣路沙羅夷。

    其五明身。

    既被如是苦切禁縛。

    廢忘本心。

    如狂如醉。

    猶如有人。

    以衆毒蛇。

    編之為籠。

    頭皆在内。

    吐毒縱橫。

    複取一人。

    倒懸于内。

    其人爾時為毒所逼。

    及以倒懸。

    心意迷錯。

    無暇思惟。

    父母親戚。

    及本歡樂。

    今五明性。

    在肉身中。

    為魔囚縛。

    晝夜受苦。

    亦複如是。

    又複淨風造二明船。

    于生死海運渡善子。

    達于本界。

    令光明性究竟安樂。

    怨魔貪主。

    見此事已。

    生嗔姤心。

    即造二形雄雌等相。

    以放日月二大明船。

    惑亂明性。

    令升暗船。

    送入地獄。

    輪回五趣。

    備受諸苦。

    卒難解脫。

    若有明使。

    出興于世。

    教化衆生。

    令脫諸苦。

    先從耳門。

    降妙法音。

    後入故宅。

    持大神咒。

    禁衆毒蛇。

    及諸惡獸。

    不令自在。

    複赍智斧。

    斬伐毒樹。

    除去株杌。

    并餘穢草。

    并令清淨。

    嚴飾宮殿。

    敷置法座。

    而乃坐之。

    猶如國王。

    破怨敵國。

    自于其中。

    莊飾台殿。

    安置寶座。

    平斷一切善惡人民。

    其惠明使。

    亦複如是。

    既入故城。

    壞怨敵已。

    當即分判明暗二力。

    不令雜亂。

    先降怨憎。

    禁于骨城。

    令其淨氣俱得離縛。

    次降嗔恚。

    禁于筋城。

    令淨妙風即得解脫。

    又伏淫欲。

    禁于脈城。

    令其明力即便離縛。

    又伏忿怒。

    禁于肉城。

    令其妙水即便解脫。

    又伏愚癡。

    禁于皮城。

    令其妙火俱得解脫。

    貪欲二魔。

    禁于中間。

    饑毒猛火。

    放令自在。

    猶如金師。

    将欲煉金。

    必先藉火。

    若不得火。

    煉即不成。

    其惠明使。

    喻若金師。

    其嶷[口*留]而雲[目*匿]。

    猶如金钋。

    其彼饑魔。

    即是猛火。

    煉五分身。

    令使清淨。

    惠明大使。

    于善身中。

    使用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