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

關燈
而看老貓。

    乃見老貓捉最末後鼠而食。

    鼠王見已避遠而立。

    遂說頌曰。

     老貓身漸肥  群鼠積漸少 食苗實根葉  糞不應毛骨 汝今修禅不謂善  為利詐作修善人 願汝無病安穩住  我今群鼠汝食盡 佛告諸苾刍。

    勿生異念。

    時彼火焰老貓者。

    提婆達多是。

    作非法罪。

    于諸人衆示現修善。

    是諸苾刍鹹皆有疑。

    唯佛世尊能斷疑惑。

    大德世尊。

    思審觀察。

    随世尊言教者。

    安穩得度生死。

    順提婆達多言教者。

    遭大苦難。

    佛告諸苾刍。

    汝等當知。

    非但今世随順我言教者得度生死。

    往昔亦複如是。

    汝等苾刍谛聽谛聽。

    我為汝說。

    乃往昔時有二導師。

    各有五百車乘過于碛中。

    或得水草。

    或不得水草。

    乃經數日。

    諸牛犢等極遭苦難。

    于後見一方所。

    其草青茂有多湧泉。

    時諸商人将諸牛犢就其水草。

    時諸商人入水澡浴。

    飲諸牛犢。

    既飲水已便息而住。

    其五百群牛之中有一牛王。

    告諸牛曰。

    此方地所青草郁茂。

    有好浴泉。

    我等恣意飲食而住。

    若有商人備駕于我。

    便須卧地不複受使。

    第二牛王告群牛曰。

    汝等應知。

    其商人等有大氣力。

    能調伏難調之物。

    宜可依舊随順人等般運車乘。

    恐後有損。

    其大牛王聞是語已。

    即嗔第二牛王。

    汝所言者。

    依前受他驅使。

    是事非法。

    豈有人類能見自背。

    複告群牛曰。

    汝等取我言教。

    不須相去。

    于時商人欲駕其牛。

    彼諸牛等見商人欲捉。

    便即嗔怒爮地攫裂。

    商人見已。

    各執棒打。

    皮穿流血即令駕車。

    餘牛牽車而去。

    皆不被打。

    爾時空中諸天。

    即說頌曰。

     今觀惡牛王  妄語行惡行 諸牛緣此苦  饑渴身流血 複觀善牛王  淳和出正教 由此諸牛類  度險身肥飽 佛告諸苾刍。

    汝等勿生異念。

    其最勝牛王出正教者。

    即我身是。

    時彼牛王出惡教令。

    令彼群牛遭苦難者。

    提婆達多是。

    昔時有能受我教者。

    皆得安隐。

    能越危苦諸險難處。

    諸有能受提婆達多言教者。

    皆遭如是苦難。

    非但往昔。

    現今能有随我正見受其教誨。

    皆得安隐越度生死煩惱大海。

    若随順提婆達多耶見惡行。

    恒遭如是諸大苦難。

    時諸苾刍鹹皆有疑。

    唯佛能斷。

    以緣白佛。

    唯願世尊。

    觀是提婆達多。

    自身愚癡眷屬亦愚。

     佛告諸苾刍。

    提婆達多。

    非但今世愚癡。

    往時亦然。

    汝等谛聽。

    我為汝說。

    乃往古昔有一閑靜林野之處。

    有群猕猴遊住。

    于此時諸猕猴遊行漸至一井。

    乃觀井底見彼月影。

    既見月已詣猴王處。

    白言。

    大王應知。

    其月見堕井中。

    我等今應速往拔出依舊安置。

    是諸猿猴鹹贊言。

    善便相議曰。

    雲何方便可能拔月。

    其中或雲。

    不須餘計。

    我等連肱為索而拔出之。

    時一猕猴在井樹上攀枝而住。

    其餘一一次第以手相接。

    猕猴既多。

    樹枝低下欲折。

    時彼最下近水之者攪水覓月。

    由水渾故月便不現。

    樹枝便折。

    一時堕水被溺而死。

    時有諸天而說頌曰。

     此諸癡猕猴  為彼愚導師 悉堕于井中  救月而溺死 佛告諸苾刍等。

    往昔猕猴王者。

    即提婆達多是。

    昔時由自愚癡故。

    以愚癡而為眷屬。

    今時亦為愚癡眷屬。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竹林園中。

    時世饑儉乞食難得。

    佛告諸苾刍。

    我欲三月靜住。

    不得一人辄來見我。

    除取食者及長淨日。

    大德亦應共立明制。

    時舍利弗摩诃目乾連。

    在南山内三月安居。

    時提婆達多亦于夏中三月供給飲食及以雜事。

    滿三月已。

    提婆達多為諸大衆廣說妙法。

    苾刍當知。

    沙門喬答摩常說法時。

    贊歎在山寂靜離諸煩惱解脫最疾最速。

    一者乞食。

    二者糞掃衣。

    三者三衣。

    四者露坐。

    如是四人去諸塵垢證得解脫。

    若有人不樂如是四種修道。

    不樂解脫者。

    即合受籌出離衆外。

    說此語已。

    于時大衆五百苾刍人各受籌。

    随提婆達多出離衆外行至門首。

    羅怙羅見語五百苾刍曰。

    雲何舍如來随逐惡黨而去。

    諸苾刍告羅怙羅曰。

    我于三月安居饑餓。

    蒙提婆達多供給取食。

    并将雜物而供養之。

    若不祗濟我等死盡。

    提婆達多分破僧時大地震動。

    流星晃耀四方火然。

    一切諸天擊鼓震響高聲唱言。

    自今已後涅槃道息。

    無有得道果者。

    無有漏盡者。

    無有讀誦蘇呾羅毗奈耶阿毗達磨。

    心亦不著阿蘭若處。

    亦無修聲聞辟支佛道者。

    亦無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人天浩亂。

    三千大千世界法輪不轉。

    衆生随人不随于法。

    舍利子摩诃目揵連。

    見此奇怪斂心入定。

    睹見提婆達多破和合僧。

    便相謂曰。

    我等宜往滅諸诤論求令和合。

    三月已滿三衣已具。

    即往世尊所。

    漸漸遊行詣王舍城竹林園中。

    安置三衣。

    洗足已往世尊所。

    見羅怙羅在門外立。

    謂舍利子曰。

    邬波馱耶知不。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