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尊即說咒願頌曰。

     所為布施者  必獲其義利 為利樂布施  後必得安樂 爾時世尊說此頌已。

    與諸苾刍即便往詣羯蘭铎迦園。

    止住其中。

    以是因緣。

    結集尊者于經中說。

    佛在此羯蘭铎迦園。

    乃至舍利弗目揵連出家。

    得阿羅漢道。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長者。

    請佛世尊及苾刍衆于家供養。

    于此之時。

    給孤獨長者。

    别有緣事至王舍城。

    此長者家便即止宿。

    其長者于夜初分。

    即起呼諸家眷屬。

    賢首聖者。

    可起取薪然火濾水造諸飲食。

    掃灑塗地敷妙勝座。

    時給孤長者聞此語已。

    作如是念。

    此長者家。

    為複嫁女。

    為當娶妻。

    為複屈勝上客。

    為複請人。

    為複請國王家内設食。

    作是念已。

    複問長者向所念事。

    長者答曰。

    亦不嫁女娶妻屈客并及王等。

    如所敷設。

    明日請佛世尊及僧伽苾刍衆。

    如法設食。

    時給孤獨長者初聞佛名。

    遍身毛豎心生歡喜。

    問主長者曰。

    是何名佛。

    主即答言。

    有喬答摩沙門釋迦之子。

    從釋迦種中以正信故。

    剃除須發被著法衣。

    從家趣于非家。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号之為佛。

    彼複問曰。

    何名僧伽。

    主複答言。

    有善男子。

    從刹利種以正信故。

    歸佛出家。

    剃除須發被著法衣。

    從家趣于非家。

    名為僧伽。

    亦有善男子。

    從婆羅門種族。

    從薜舍種族。

    從戍達羅種族。

    以信心故。

    剃除須發被著袈裟。

    從家趣于非家。

    出家修道。

    名為僧伽。

    我請彼佛及僧伽衆。

    明日于此家中以食供養。

    複問長者。

    彼佛今在何處。

    答曰。

    今在寒林棄屍之所毗诃羅住。

    給孤獨長者又複問曰。

    我可得見彼佛不。

    長者答曰。

    汝可得見然于此待。

    若明日世尊至。

    汝必得見。

    是時給孤長者系念于佛。

    便即昏沉忽然驚寤而天未曙心作明想。

    行詣善自在城門。

    其國常法。

    夜分初更不閉。

    防外使來令無障礙。

    于後夜分城門亦開。

    用防内使無有障礙。

    給孤長者。

    見門開明随明而出。

    既出城門光明即沒。

    是時天暗。

    心生怖懼身毛皆豎。

    我今于此。

    恐人及非人而見損害。

    作此念已即欲卻回。

    時此城門所居天神即放光明。

    從城門外乃至寒林。

    于其中間而皆大明。

    其神複報長者曰。

    汝可前行。

    有大饒益勿生回想。

    何以故。

    而說頌曰。

     駿馬滿百匹  紫磨金百斤 馭牝兩車輪  其數皆有百 載以種種物  而用行檀施 不如發一步  向佛之功德 如是等校量  十六分中一 假使象百頭  皆以金交絡 複載妙寶帳  而用行檀施 不如發一步  向佛之功德 十六分中一  複有百美女 婇媛中最勝  頸絡妙珠璎 臂搖衆寶钏  如是行檀施 不如發一步  向佛之功德 十六分中一 天複告曰。

    汝可前行。

    有大饒益勿生回想。

    時給孤長者而白天曰。

    賢首。

    汝是何人。

    彼天答曰。

    我昔是汝善友。

    名摩頭肩。

    我于舍利弗大目揵連。

    甚大信心尊重禮拜。

    命終之後生四天王宮。

    為護衆生住此善自在城門。

    是汝昔友今故相告。

    汝可前行有大利益。

    勿生退想。

     爾時給孤長者心作是念。

    佛者。

    超出異生。

    不同餘聖。

    其所說法深可尊重。

    是故諸天。

    見佛生大歡喜。

    念已乘天光明即詣寒林。

    爾時世尊。

    知給孤長者來故。

    即出寺門而以經行。

    給孤長者前至佛所。

    以居士法問訊世尊。

    寝膳安不。

    爾時世尊。

    以頌答曰。

     離一切煩惱  心不染諸欲 得無漏解脫  常得安樂眠 斷一切結縛  心息熱煩惱 寂靜得心者  乃可安樂眠 爾時世尊說是頌已。

    與給孤長者俱還精舍敷座而坐。

    給孤長者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時世尊為給孤長者。

    演說妙法示教利喜。

    如佛常法。

    所謂先說布施功德持戒功德。

    受天果報功德。

    不樂諸欲過失受煩惱事。

    贊歎出家清淨觀察殊勝功德。

    宗法廣為演說。

    世尊知給孤長者心生踴躍歡喜。

    心無障礙堪受勝法善能了知。

    是時世尊為說勝法。

    所謂苦集滅道。

    此四谛法廣大演說。

    猶如離垢淨衣将染受鮮好色。

    給孤長者亦複如是。

    不離本座證四聖谛。

    所謂苦集滅道。

    給孤獨長者。

    以見法已得法。

    了知法深入法。

    斷諸疑惑不受他教。

    自能了知不被他引。

    于師教中心無怖畏。

    時給孤獨長者。

    從座而起偏露一肩。

    即于佛前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我已入法。

    一心歸佛歸法及苾刍僧伽。

    唯願授我邬波索迦戒。

    從今盡命。

    永斷殺生心淨歸依。

    爾時世尊。

    告給孤獨長者曰。

    汝名字何。

    長者白曰。

    我名蘇達多然我資給孤獨食。

    是故諸人号給孤獨。

    佛告長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