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關燈
小
中
大
者。
諸比丘應如是語。
汝沙彌。
從今日不應言佛是我師。
亦不應随諸比丘後行。
諸餘沙彌。
得共比丘乃至一宿兩宿。
汝亦無是事。
癡人出去滅去。
莫此中住。
若比丘。
知是擯沙彌。
若畜使一房舍宿。
波夜提。
若比丘。
若寶若名寶。
若自取若語取是物。
波夜提。
除僧房内。
若住處内。
若寶若名寶。
僧房内住處内。
如是生心。
是誰有是主取去。
是事法爾。
若比丘。
得新衣應三種壞色。
一一壞色。
若青若泥若木蘭。
若比丘三種壞色中不一一壞色。
若青若泥若木蘭作新衣。
波夜提。
若比丘。
半月内浴。
波夜提。
除因緣。
因緣者。
春殘一月半。
夏初一月。
是二月半。
名熱時。
除病時風時雨時作時行路時。
是名因緣。
若比丘。
故奪畜生命。
波夜提。
若比丘。
故令他比丘心疑。
作是念。
令是比丘乃至少時得惱。
是因緣故不異。
波夜提。
若比丘指痛挃波夜提。
若比丘水中戲波夜提。
若比丘。
共女人一房舍宿。
波夜提。
若比丘。
自恐怖他比丘。
若使人恐怖。
乃至戲笑。
波夜提。
若比丘。
他比丘若缽若衣若戶鈎鑰若革屣若針筒。
如是一一生活具。
若自藏若使人藏。
乃至戲笑。
波夜提。
若比丘。
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衣。
辄還用。
波夜提。
若比丘。
無根僧伽婆屍沙法。
謗他比丘。
波夜提。
若比丘。
與女人議共道行。
乃至到一聚落。
波夜提。
若比丘。
與賊衆議共道行。
乃至到一聚落。
波夜提(七十)。
若比丘。
不滿二十歲人與受具足戒。
波夜提。
是人不得戒。
諸比丘亦可呵。
是事法爾。
若比丘。
自手掘地。
若使人掘。
若指示言掘是。
波夜提。
若比丘。
受四月自恣請。
過是受者。
波夜提。
除常自恣請。
除數數自恣請。
除獨自恣請。
若比丘。
說戒時如是言。
我今未學是戒。
先當問諸比丘誦修多羅毗尼阿毗昙者。
波夜提。
若比丘。
欲得法利。
是波羅提木叉中應學。
亦應問諸比丘誦修多羅毗尼阿毗昙者。
應如是言。
諸大德。
是語有何義。
是事法爾。
若比丘共諸比丘鬥亂诤訟時。
屏處默然立聽作是念。
諸比丘。
所說我當憶持。
波夜提。
若比丘。
僧斷事時默然起去。
波夜提。
若比丘。
輕他比丘。
波夜提。
若比丘飲酒。
波夜提。
若比丘。
非時入聚落。
不白善比丘。
波夜提。
除因緣。
若比丘。
請食食前食後行至餘家。
波夜提。
若比丘。
刹帝利王水澆頂。
夜未曉未藏寶。
若門藝門藝邊過。
波夜提。
除大因緣。
若比丘。
說戒時如是言。
我今始知是法半月半月入戒經中說。
諸比丘知是比丘乃至若二若三說戒中坐。
何況多。
是比丘不以不知故得脫。
随所犯罪如法治。
應呵令厭。
汝大德。
汝失無利。
汝不善。
汝說戒時不敬說戒。
不作是念。
實有是事。
不貴重。
不著心中。
不一心念。
不攝耳聽法從彼事。
波夜提。
若比丘。
若骨若齒若角作針筒。
波夜提。
若比丘。
欲作坐床若卧床。
足應高八指。
除入梐。
若過作。
波夜提。
若比丘。
自以兜羅綿貯褥。
若使人貯。
波夜提。
若比丘。
欲作雨浴衣。
應料量。
是中量。
長六修伽陀磔手。
廣二修伽陀磔手半。
若過作。
波夜提。
若比丘。
欲作覆身衣。
應料量。
是中量。
長四修伽陀磔手。
廣二修伽陀磔手半。
若過作。
波夜提。
若比丘。
欲作尼師壇。
應料量。
是中量。
長二修伽陀磔手。
廣一修伽陀磔手半。
若益一磔手縷。
若過作。
波夜提。
若比丘。
佛衣等量作衣。
若過佛衣量。
波夜提。
是中佛衣量。
長九修伽陀磔手。
廣六修伽陀磔手。
是名佛衣量。
諸大德。
已說九十波夜提法。
今問。
諸大德。
是中清淨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問)諸大德。
是中清淨。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
是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半月半月波羅提木叉中說。
若比丘無病。
白衣家内非親裡比丘尼邊。
自手受食。
是比丘。
應諸比丘邊出罪如是言。
諸大德。
我堕可呵法所不應作。
是可出法我今出。
是第一波羅提提舍尼法。
有諸比丘。
白衣家請食。
是中一比丘尼立指示。
與是比丘飯。
與是比丘羹。
諸比丘應語是比丘尼。
小住姊妹。
待諸比丘食竟。
若諸比丘中。
乃至無一比丘能語是比丘尼。
姊妹小住待諸比丘食竟。
是比丘應餘比丘邊出罪如是言。
諸大德。
我堕可呵法所不應作。
是可出法我今出。
是第二波羅提提舍尼法。
有諸學家中。
僧作學家羯磨。
若比丘知是學家中僧作學家羯磨。
先不請後來自手受飯食。
是比丘應餘比丘邊出罪如是言大德。
我堕可呵法所不應作。
是可出法我今出。
是第三波羅提提舍尼法。
有僧阿蘭若處住。
有疑怖畏。
若比丘先知如是阿蘭若住處有疑怖畏。
僧亦不作羯磨。
不精舍外受飲食。
精舍内受飲食。
是比丘應餘比丘邊出罪。
如是言。
大德。
我堕可呵法所不應作。
是可出法我今出。
是第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諸大德。
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今問。
諸大德。
是中清淨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問)諸大德。
是中清淨。
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
是衆學法。
半月半月波羅提木叉中說。
不高著内衣。
應當學。
不下著内衣。
應當學。
不參差著内衣。
應當學。
不如釿頭著内衣應當學。
不如多羅葉著内衣。
應當學。
不如象鼻著内衣。
應當學。
不如麨團著内衣。
應當學。
不細褶著内衣。
應當學。
不如兩耳著内衣。
應當學。
不生起著内衣。
應當學。
不細生疏著内衣。
應當學。
周齊著内衣。
應當學。
不高被衣。
應當學。
不下被衣。
應當學。
不參差被衣。
應當學。
齊整被衣。
應當學。
好覆身入白衣舍。
應當學。
好覆身白衣舍坐。
應當學。
善好入白衣舍。
應當學。
善好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眄視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眄視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嗅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嗅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自大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自大白衣舍坐。
應當學。
小聲入白衣舍。
應當學。
小聲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胡跪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胡跪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覆頭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覆頭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幞頭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幞頭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
諸比丘應如是語。
汝沙彌。
從今日不應言佛是我師。
亦不應随諸比丘後行。
諸餘沙彌。
得共比丘乃至一宿兩宿。
汝亦無是事。
癡人出去滅去。
莫此中住。
若比丘。
知是擯沙彌。
若畜使一房舍宿。
波夜提。
若比丘。
若寶若名寶。
若自取若語取是物。
波夜提。
除僧房内。
若住處内。
若寶若名寶。
僧房内住處内。
如是生心。
是誰有是主取去。
是事法爾。
若比丘。
得新衣應三種壞色。
一一壞色。
若青若泥若木蘭。
若比丘三種壞色中不一一壞色。
若青若泥若木蘭作新衣。
波夜提。
若比丘。
半月内浴。
波夜提。
除因緣。
因緣者。
春殘一月半。
夏初一月。
是二月半。
名熱時。
除病時風時雨時作時行路時。
是名因緣。
若比丘。
故奪畜生命。
波夜提。
若比丘。
故令他比丘心疑。
作是念。
令是比丘乃至少時得惱。
是因緣故不異。
波夜提。
若比丘指痛挃波夜提。
若比丘水中戲波夜提。
若比丘。
共女人一房舍宿。
波夜提。
若比丘。
自恐怖他比丘。
若使人恐怖。
乃至戲笑。
波夜提。
若比丘。
他比丘若缽若衣若戶鈎鑰若革屣若針筒。
如是一一生活具。
若自藏若使人藏。
乃至戲笑。
波夜提。
若比丘。
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衣。
辄還用。
波夜提。
若比丘。
無根僧伽婆屍沙法。
謗他比丘。
波夜提。
若比丘。
與女人議共道行。
乃至到一聚落。
波夜提。
若比丘。
與賊衆議共道行。
乃至到一聚落。
波夜提(七十)。
若比丘。
不滿二十歲人與受具足戒。
波夜提。
是人不得戒。
諸比丘亦可呵。
是事法爾。
若比丘。
自手掘地。
若使人掘。
若指示言掘是。
波夜提。
若比丘。
受四月自恣請。
過是受者。
波夜提。
除常自恣請。
除數數自恣請。
除獨自恣請。
若比丘。
說戒時如是言。
我今未學是戒。
先當問諸比丘誦修多羅毗尼阿毗昙者。
波夜提。
若比丘。
欲得法利。
是波羅提木叉中應學。
亦應問諸比丘誦修多羅毗尼阿毗昙者。
應如是言。
諸大德。
是語有何義。
是事法爾。
若比丘共諸比丘鬥亂诤訟時。
屏處默然立聽作是念。
諸比丘。
所說我當憶持。
波夜提。
若比丘。
僧斷事時默然起去。
波夜提。
若比丘。
輕他比丘。
波夜提。
若比丘飲酒。
波夜提。
若比丘。
非時入聚落。
不白善比丘。
波夜提。
除因緣。
若比丘。
請食食前食後行至餘家。
波夜提。
若比丘。
刹帝利王水澆頂。
夜未曉未藏寶。
若門藝門藝邊過。
波夜提。
除大因緣。
若比丘。
說戒時如是言。
我今始知是法半月半月入戒經中說。
諸比丘知是比丘乃至若二若三說戒中坐。
何況多。
是比丘不以不知故得脫。
随所犯罪如法治。
應呵令厭。
汝大德。
汝失無利。
汝不善。
汝說戒時不敬說戒。
不作是念。
實有是事。
不貴重。
不著心中。
不一心念。
不攝耳聽法從彼事。
波夜提。
若比丘。
若骨若齒若角作針筒。
波夜提。
若比丘。
欲作坐床若卧床。
足應高八指。
除入梐。
若過作。
波夜提。
若比丘。
自以兜羅綿貯褥。
若使人貯。
波夜提。
若比丘。
欲作雨浴衣。
應料量。
是中量。
長六修伽陀磔手。
廣二修伽陀磔手半。
若過作。
波夜提。
若比丘。
欲作覆身衣。
應料量。
是中量。
長四修伽陀磔手。
廣二修伽陀磔手半。
若過作。
波夜提。
若比丘。
欲作尼師壇。
應料量。
是中量。
長二修伽陀磔手。
廣一修伽陀磔手半。
若益一磔手縷。
若過作。
波夜提。
若比丘。
佛衣等量作衣。
若過佛衣量。
波夜提。
是中佛衣量。
長九修伽陀磔手。
廣六修伽陀磔手。
是名佛衣量。
諸大德。
已說九十波夜提法。
今問。
諸大德。
是中清淨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問)諸大德。
是中清淨。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
是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半月半月波羅提木叉中說。
若比丘無病。
白衣家内非親裡比丘尼邊。
自手受食。
是比丘。
應諸比丘邊出罪如是言。
諸大德。
我堕可呵法所不應作。
是可出法我今出。
是第一波羅提提舍尼法。
有諸比丘。
白衣家請食。
是中一比丘尼立指示。
與是比丘飯。
與是比丘羹。
諸比丘應語是比丘尼。
小住姊妹。
待諸比丘食竟。
若諸比丘中。
乃至無一比丘能語是比丘尼。
姊妹小住待諸比丘食竟。
是比丘應餘比丘邊出罪如是言。
諸大德。
我堕可呵法所不應作。
是可出法我今出。
是第二波羅提提舍尼法。
有諸學家中。
僧作學家羯磨。
若比丘知是學家中僧作學家羯磨。
先不請後來自手受飯食。
是比丘應餘比丘邊出罪如是言大德。
我堕可呵法所不應作。
是可出法我今出。
是第三波羅提提舍尼法。
有僧阿蘭若處住。
有疑怖畏。
若比丘先知如是阿蘭若住處有疑怖畏。
僧亦不作羯磨。
不精舍外受飲食。
精舍内受飲食。
是比丘應餘比丘邊出罪。
如是言。
大德。
我堕可呵法所不應作。
是可出法我今出。
是第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諸大德。
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今問。
諸大德。
是中清淨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問)諸大德。
是中清淨。
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
是衆學法。
半月半月波羅提木叉中說。
不高著内衣。
應當學。
不下著内衣。
應當學。
不參差著内衣。
應當學。
不如釿頭著内衣應當學。
不如多羅葉著内衣。
應當學。
不如象鼻著内衣。
應當學。
不如麨團著内衣。
應當學。
不細褶著内衣。
應當學。
不如兩耳著内衣。
應當學。
不生起著内衣。
應當學。
不細生疏著内衣。
應當學。
周齊著内衣。
應當學。
不高被衣。
應當學。
不下被衣。
應當學。
不參差被衣。
應當學。
齊整被衣。
應當學。
好覆身入白衣舍。
應當學。
好覆身白衣舍坐。
應當學。
善好入白衣舍。
應當學。
善好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眄視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眄視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嗅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嗅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自大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自大白衣舍坐。
應當學。
小聲入白衣舍。
應當學。
小聲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胡跪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胡跪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覆頭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覆頭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幞頭入白衣舍。
應當學。
不幞頭白衣舍坐。
應當學。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