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三十九(三分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
聽從非親裡居士、居士婦乞作,不得作餘用。
若餘用如法治。
” 時六群比丘皮作腰帶,佛言:“不應畜。
”皮作禅帶,佛言:“不應畜。
” 比丘畜皮器,佛言:“不應畜。
” 比丘畜皮帽,佛言:“不應畜。
” 比丘作皮緊殊炭,佛言:“不應畜。
” 比丘不拂拭革屣,污腳污卧具,佛言:“不應不拂拭革屣。
” 時比丘洗足已,未幹便着革屣,革屣濕爛壞,佛言:“不應爾。
” 時比丘不數浣拭腳物,諸比丘見污穢不喜,佛言:“聽浣。
”彼浣已不捩不曬,蟲生。
佛言:“應浣捩曬燥。
”(皮革揵度竟) 衣揵度 爾時世尊在波羅捺國鹿野苑中。
時五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五人白佛:“我等當持何等衣?”佛言:“聽持糞掃衣及十種衣:拘舍衣、劫貝衣、欽跋羅衣、刍摩衣、叉摩衣、舍兔衣、麻衣、翅夷羅衣、拘攝羅衣、嚫羅缽尼衣。
如是十種衣,應染作袈裟色持。
” 爾時比丘得冢間衣,佛言:“聽畜。
” 爾時比丘得願衣,佛言:“聽畜。
” 爾時比丘在道行,去冢不遠,見貴價糞掃衣,畏慎不敢取。
佛言:“聽取。
”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
時有大姓子出家,于市中巷陌糞掃中拾弊故衣作僧迦梨畜。
時波斯匿王夫人見,慈念心生,取大價衣破之,以不淨塗棄之于外,為比丘故。
比丘畏慎不敢取。
比丘白佛,佛言:“若為比丘者應取。
” 爾時有比丘,大姓出家,于市中巷陌廁上糞掃中拾弊故衣作僧伽梨畜。
時舍衛長者見心生慈愍,以多好衣棄置巷陌若廁上,為比丘故,使人守護,不令人取。
時有諸比丘直視而行入村,時守護衣人語言:“大德!何不左右顧視也?”時比丘見,畏慎不敢取。
諸比丘白佛,佛言:“若為比丘,聽取。
” 爾時比丘塹中得死人衣畏慎,白佛,佛問言:“汝用何心取?”答言:“以糞掃衣取,不以盜心取。
”佛言:“不犯。
自今已去,不應取坑塹中死人衣。
” 爾時有居士,浣衣已曬置壁上。
時納衣諸比丘見,謂是糞掃衣便取。
時居士見語言:“莫取是我衣。
”比丘言:“我謂是糞掃衣故取耳。
”便放之而去。
彼比丘畏慎,白佛,佛言:“汝以何心取?”答言:“糞掃衣取,不以盜心取。
”佛言:“無犯。
自今已去,不應取在園上、若籬上、塹中糞掃衣。
” 時有比丘,于大官斷事處前,有死人衣,比丘取此人衣。
時大官敕旃陀羅,取死人棄之。
旃陀羅言:“何不使取衣者棄之?”大官問言:“何人取衣?”答言:“是沙門釋子取。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在斷事處取死人衣。
” 爾時比丘在道行,去冢不遠,見未壞死人有衣,即取而去。
死人即起語言:“大德!莫持我衣去。
”比丘言:“汝死人,何處有衣?”故持去不止。
死人逐比丘,至祇桓門外,腳跌倒地。
餘比丘見,問此比丘:“彼何所說?”比丘答言:“此死人,我取其衣來。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取未壞死人衣。
” 爾時有牧牛人,以衣置頭上而眠。
時糞掃衣比丘見,謂是死人,彼作如是念:“世尊不聽比丘取未壞死人衣。
”即取死人臂骨打此牧牛人頭破,彼即起語言:“大德!何故見打?”答言:“我向謂汝死。
”牧牛人言:“汝不别我死生耶?”即打比丘次死。
諸比丘白佛,佛言:“死人未壞,不應打令壞。
” 時六群比丘,畜非衣作缽囊、革屣囊、針筒。
畜錦文卧氈、褥枕、氍?、獺皮。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以非衣作缽囊及針筒。
不應畜錦文卧具、氈褥枕、??、獺皮。
” 爾時比丘,冢間得錦文卧氈、褥枕,諸比丘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聽取用。
” 時有比丘,冢間得伊梨延陀耄、羅耄耄、羅??,有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聽取。
卻皮卻草着,餘者用作地敷畜。
” 時有比丘于冢間得皮繩床、木床、獨坐床,白佛,佛言:“聽取。
卻皮,十種衣中随以何衣作,聽畜。
” 爾時比丘在冢間,得繩床、木床、獨坐床,有畏慎不敢取。
白佛,佛言:“聽取。
除二種繩,皮繩、發繩,餘者應畜。
” 時比丘在冢間,得辇得蓋得步挽車,畏慎不敢取。
白佛,佛言:“聽取畜。
” 時比丘在冢間,得瓶澡灌、得杖扇,畏慎不敢取。
白佛,佛言:“聽取畜。
” 時有比丘在冢間,得钁鈎刀鐮,畏慎不敢取。
白佛,佛言“聽取畜。
” 時有比丘,在冢間得錢自持來。
比丘白佛,佛言:“不應取。
”彼比丘須銅,白佛,佛言:“打破壞相,然後得自持去。
” 時有比丘得牛嚼衣,白佛,佛言:“聽取用。
” 時有比丘得鼠齧衣,白佛,佛言:“聽取用。
” 有比丘得燒衣,白佛,佛言:“聽取。
糞掃衣有十種:牛嚼衣、鼠齧衣、燒衣、月水衣、産婦衣、神廟中衣、若鳥銜風吹離處者、冢間衣、求願衣、受王職衣、往還衣,是謂十種糞掃衣。
” 爾時拘薩羅國波斯匿王,與摩竭提王阿阇世,中間共鬥多人死。
時比丘欲往取死人衣。
白佛,佛言:“聽往彼。
若有人,先語取;若無人辄取。
” 爾時阿阇世王,與毗舍離梨奢,中間共鬥多人死。
時比丘欲往取彼死人衣。
白佛,佛言:“應往語然後取,若無人辄自取。
” 爾時衆多居士,于冢間脫衣聚置一處,埋死人。
時糞掃衣比丘見,謂是糞掃衣,取之而去。
時諸居士見語言:“此是我衣,莫持去。
”比丘言:“我謂是糞掃衣。
”即放地而去。
比丘畏慎,白佛,佛言:“汝以何心取?”答言:“以糞掃衣取,不以盜心。
”佛言:“不犯。
不應取大聚衣。
” 爾時衆多居士于冢間燒死人,時糞掃衣比丘見煙已,喚餘比丘共往冢間取糞掃衣去。
彼言:“可爾。
”即共往至彼,默然一處住。
時居士見,即與比丘一貴價衣。
第二比丘言:“持來當共汝分。
”彼言:“共何誰分?彼自與我。
”二人共诤。
諸比丘白佛,佛言:“應還問居士:‘此衣與誰?’若居士言:‘随所與者是彼衣。
’彼若言:‘不知。
’若言:‘俱與。
’應分作二分。
” 爾時有比丘,往冢間取糞掃衣,遙見有糞掃衣,一比丘即占言:“此是我衣。
”第二比丘即走往取,二人共诤,各言:“是我衣。
”諸比丘白佛
聽從非親裡居士、居士婦乞作,不得作餘用。
若餘用如法治。
” 時六群比丘皮作腰帶,佛言:“不應畜。
”皮作禅帶,佛言:“不應畜。
” 比丘畜皮器,佛言:“不應畜。
” 比丘畜皮帽,佛言:“不應畜。
” 比丘作皮緊殊炭,佛言:“不應畜。
” 比丘不拂拭革屣,污腳污卧具,佛言:“不應不拂拭革屣。
” 時比丘洗足已,未幹便着革屣,革屣濕爛壞,佛言:“不應爾。
” 時比丘不數浣拭腳物,諸比丘見污穢不喜,佛言:“聽浣。
”彼浣已不捩不曬,蟲生。
佛言:“應浣捩曬燥。
”(皮革揵度竟) 衣揵度 爾時世尊在波羅捺國鹿野苑中。
時五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五人白佛:“我等當持何等衣?”佛言:“聽持糞掃衣及十種衣:拘舍衣、劫貝衣、欽跋羅衣、刍摩衣、叉摩衣、舍兔衣、麻衣、翅夷羅衣、拘攝羅衣、嚫羅缽尼衣。
如是十種衣,應染作袈裟色持。
” 爾時比丘得冢間衣,佛言:“聽畜。
” 爾時比丘得願衣,佛言:“聽畜。
” 爾時比丘在道行,去冢不遠,見貴價糞掃衣,畏慎不敢取。
佛言:“聽取。
”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
時有大姓子出家,于市中巷陌糞掃中拾弊故衣作僧迦梨畜。
時波斯匿王夫人見,慈念心生,取大價衣破之,以不淨塗棄之于外,為比丘故。
比丘畏慎不敢取。
比丘白佛,佛言:“若為比丘者應取。
” 爾時有比丘,大姓出家,于市中巷陌廁上糞掃中拾弊故衣作僧伽梨畜。
時舍衛長者見心生慈愍,以多好衣棄置巷陌若廁上,為比丘故,使人守護,不令人取。
時有諸比丘直視而行入村,時守護衣人語言:“大德!何不左右顧視也?”時比丘見,畏慎不敢取。
諸比丘白佛,佛言:“若為比丘,聽取。
” 爾時比丘塹中得死人衣畏慎,白佛,佛問言:“汝用何心取?”答言:“以糞掃衣取,不以盜心取。
”佛言:“不犯。
自今已去,不應取坑塹中死人衣。
” 爾時有居士,浣衣已曬置壁上。
時納衣諸比丘見,謂是糞掃衣便取。
時居士見語言:“莫取是我衣。
”比丘言:“我謂是糞掃衣故取耳。
”便放之而去。
彼比丘畏慎,白佛,佛言:“汝以何心取?”答言:“糞掃衣取,不以盜心取。
”佛言:“無犯。
自今已去,不應取在園上、若籬上、塹中糞掃衣。
” 時有比丘,于大官斷事處前,有死人衣,比丘取此人衣。
時大官敕旃陀羅,取死人棄之。
旃陀羅言:“何不使取衣者棄之?”大官問言:“何人取衣?”答言:“是沙門釋子取。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在斷事處取死人衣。
” 爾時比丘在道行,去冢不遠,見未壞死人有衣,即取而去。
死人即起語言:“大德!莫持我衣去。
”比丘言:“汝死人,何處有衣?”故持去不止。
死人逐比丘,至祇桓門外,腳跌倒地。
餘比丘見,問此比丘:“彼何所說?”比丘答言:“此死人,我取其衣來。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取未壞死人衣。
” 爾時有牧牛人,以衣置頭上而眠。
時糞掃衣比丘見,謂是死人,彼作如是念:“世尊不聽比丘取未壞死人衣。
”即取死人臂骨打此牧牛人頭破,彼即起語言:“大德!何故見打?”答言:“我向謂汝死。
”牧牛人言:“汝不别我死生耶?”即打比丘次死。
諸比丘白佛,佛言:“死人未壞,不應打令壞。
” 時六群比丘,畜非衣作缽囊、革屣囊、針筒。
畜錦文卧氈、褥枕、氍?、獺皮。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以非衣作缽囊及針筒。
不應畜錦文卧具、氈褥枕、??、獺皮。
” 爾時比丘,冢間得錦文卧氈、褥枕,諸比丘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聽取用。
” 時有比丘,冢間得伊梨延陀耄、羅耄耄、羅??,有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聽取。
卻皮卻草着,餘者用作地敷畜。
” 時有比丘于冢間得皮繩床、木床、獨坐床,白佛,佛言:“聽取。
卻皮,十種衣中随以何衣作,聽畜。
” 爾時比丘在冢間,得繩床、木床、獨坐床,有畏慎不敢取。
白佛,佛言:“聽取。
除二種繩,皮繩、發繩,餘者應畜。
” 時比丘在冢間,得辇得蓋得步挽車,畏慎不敢取。
白佛,佛言:“聽取畜。
” 時比丘在冢間,得瓶澡灌、得杖扇,畏慎不敢取。
白佛,佛言:“聽取畜。
” 時有比丘在冢間,得钁鈎刀鐮,畏慎不敢取。
白佛,佛言“聽取畜。
” 時有比丘,在冢間得錢自持來。
比丘白佛,佛言:“不應取。
”彼比丘須銅,白佛,佛言:“打破壞相,然後得自持去。
” 時有比丘得牛嚼衣,白佛,佛言:“聽取用。
” 時有比丘得鼠齧衣,白佛,佛言:“聽取用。
” 有比丘得燒衣,白佛,佛言:“聽取。
糞掃衣有十種:牛嚼衣、鼠齧衣、燒衣、月水衣、産婦衣、神廟中衣、若鳥銜風吹離處者、冢間衣、求願衣、受王職衣、往還衣,是謂十種糞掃衣。
” 爾時拘薩羅國波斯匿王,與摩竭提王阿阇世,中間共鬥多人死。
時比丘欲往取死人衣。
白佛,佛言:“聽往彼。
若有人,先語取;若無人辄取。
” 爾時阿阇世王,與毗舍離梨奢,中間共鬥多人死。
時比丘欲往取彼死人衣。
白佛,佛言:“應往語然後取,若無人辄自取。
” 爾時衆多居士,于冢間脫衣聚置一處,埋死人。
時糞掃衣比丘見,謂是糞掃衣,取之而去。
時諸居士見語言:“此是我衣,莫持去。
”比丘言:“我謂是糞掃衣。
”即放地而去。
比丘畏慎,白佛,佛言:“汝以何心取?”答言:“以糞掃衣取,不以盜心。
”佛言:“不犯。
不應取大聚衣。
” 爾時衆多居士于冢間燒死人,時糞掃衣比丘見煙已,喚餘比丘共往冢間取糞掃衣去。
彼言:“可爾。
”即共往至彼,默然一處住。
時居士見,即與比丘一貴價衣。
第二比丘言:“持來當共汝分。
”彼言:“共何誰分?彼自與我。
”二人共诤。
諸比丘白佛,佛言:“應還問居士:‘此衣與誰?’若居士言:‘随所與者是彼衣。
’彼若言:‘不知。
’若言:‘俱與。
’應分作二分。
” 爾時有比丘,往冢間取糞掃衣,遙見有糞掃衣,一比丘即占言:“此是我衣。
”第二比丘即走往取,二人共诤,各言:“是我衣。
”諸比丘白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