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論元序

關燈
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蓋道者先天地生。亘古今而常存。聖人得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土苴。以治天下國家。豈不大哉。故聖人或生于中國。或生于西方。或生于東夷西夷。生雖殊方。其得道之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佛者生于西方。得道之真以治身。以寂滅為樂者也。自得于妙有真空。圓明廣大。不可思議。孔子以謂。佛為西方聖人。孔子聖人也。為萬世之師。豈虛語哉。其尊敬如此。學者學孔子者也。孔子之言不信。反生謗斥。與斥孔子何異。此皆非吾徒也。無盡居士。深造大道之淵源。洞鑒儒釋之不二。痛夫俗學之蔽蒙。下悟自己之真性。在日用之間。颠倒妄想。不得其門而入。深懷憤嫉。搖唇鼓舌。專以斥佛為能。自比孟子拒楊墨之功。俾後世稱之。以為聖人之徒。聾瞽學者。豈不欺心乎。欺心乃欺天也。則護法之論豈得已哉。觀其議論勁正。取與嚴明。引證誠實。鋪陳詳備。明如皎日。信如四時。非胸中超脫該貫至道之要妙。何以臻此。故能釋天下之疑。息天下之謗。實後學之标準也。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與佛。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無以異矣。佛以戒定慧為大道之大要。吾儒所謂。懲忿窒欲。則戒也。寂然不動。則定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慧也。三者儒釋豈不相同。蓋方冊所載皆古人之糟粕。若誦糟粕。而不識聖人之旨要。與面牆者何異哉。杏壇三千之衆得夫子之道者。顔子一人而已。尚未達一間。靈山百萬徒衆。悟玄機者。迦葉一人而已。況望聖人數千載之間。聞其風讀其書。鹹欲造聖人之域。不亦難乎。宜其邪說橫議興焉。則護法之論。确乎不可拔也。

    乾道辛卯六月望日

    無礙居士南澗鄭興德與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