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明藏下卷
關燈
小
中
大
紀之否。
師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瑣。
今朝塵盡光生。
照見山河萬朵。
會公大笑起去。
師愕然視左右。
通夕不寐。
明日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旦。
會公曰。
汝見昨日打野狐否。
師曰。
見之。
會公曰。
汝二籌不及渠。
師又大駭曰。
何謂也。
會公曰。
渠愛人笑。
汝怕人笑。
師於是大悟。
辭去。
遊廬山。
圓通讷禅師讓圓通以居之。
未幾以東堂客情難遣。
遂退院負包而去五祖之閑房。
後住法華。
遷住舒州海會。
上堂顧視衆曰。
鼓聲未擊已前。
山僧未登座之際。
好人古佛樣子。
若人向此薦得。
可謂古釋迦不前。
今彌勒不後。
更聽三寸舌頭上帶出來底。
早已參差。
須有辨參差眼。
方救得完全。
有麼。
乃曰。
更與汝老婆。
開口時末上一句正道着。
舉步時末上一步正蹋着。
為什麼鼻孔不正。
為尋常見鼻孔頑了。
所以不肯發心。
今日勸諸人發卻去。
良久曰一便下座。
門風峻拔如此。
僧請問。
慧超問法眼如何是佛。
曰汝是慧超。
師作偈示之。
一文大光錢。
賈得個油糍吃。
放在肚裡了。
當下便不饑。
又問。
僧問雲門如何是透法身句。
曰北鬥裡藏身。
師又作偈曰。
九衢公子遊花慣。
末弟貧儒感慨多。
冷地看宅人富貴。
等閑無奈幞頭何。
贊曰。
宗師接人必觀其器。
故有随機而授道者。
亦有能弛吾檐於吾肩者。
或可繼之。
可可承之。
緻大吾宗必得其人而後可。
楊岐之得白雲是也。
一引其手。
放之颠崖。
彼方矍然而驚。
則性命已堕吾手中。
聞茶陵之偈。
驅傩之機正用此手。
白雲於此失利。
卻以此手責報於人。
其言曰。
若端的一回汗出。
一莖草上現瓊樓玉殿。
若未得一回汗出。
縱有瓊樓玉殿卻被一莖草蓋卻。
又曰。
無業道一毫頭聖凡情念未盡。
未免入驢胎馬腹去。
瞎漢但恁麼看取。
又雲。
圓成沈識海。
既是圓成。
為什麼沉識海。
遂拈拄杖雲。
隻為喚作拄杖子。
且道如何得依舊處去。
豎起拄杖雲。
主丈子。
似此提唱甚多。
不可枚舉。
學者從是得入。
許你親見白雲見了。
白雲更有生機一路。
黃龍慧南禅師嗣法 洪州泐潭真淨克文禅師 師初自講席而來。
經行至龍門殿庑間。
見塑比丘像瞑目如在定。
師幡然自失。
謂其伴曰。
我所負者如吳道子畫人物。
雖盡其妙。
然非活者。
於是棄去。
坐夏大沩。
夜聞僧誦雲門語曰。
佛法如水中月是否。
曰。
清波無透路。
豁然大悟。
時南禅師在積翠。
師造焉。
南公問。
從什麼處來。
對曰。
沩山來。
南曰。
恰值老僧不在。
進曰。
未審向什麼處去。
南曰。
天台普請。
南嶽雲遊。
曰。
若然者學人亦得自在去也。
南曰。
腳下鞋是何處得來。
曰。
盧山七百錢唱得。
南曰。
何曾自在。
師指曰。
何曾不自在耶。
南駭異之。
于時洪英首座。
邵武人。
師關西人。
衆中有英邵武。
文關西之稱。
南公住黃龍。
師複往焉。
南曰。
适令侍者卷簾。
問渠卷起簾時如何。
曰。
照見天下。
放下簾時如何。
曰。
水洩不通。
曰。
不卷不放時如何。
侍者無語。
汝作麼生。
師曰。
和尚替侍者下涅盤堂始得。
南公厲聲曰。
關西人果無頭腦。
乃顧旁僧。
師就指曰。
隻這僧也未夢見。
南公大笑。
自是門下号偉異博大者見之詟縮。
南公入滅。
師遊南嶽。
後至高安。
太守錢公弋先候之。
師複谒。
有獒逸出屏間。
師方趨逆之。
少避。
乃進錢公曰。
禅者固能教誨蛇虎。
乃畏狗乎。
師曰。
易伏隈岩虎。
難降護宅龍。
錢公歎曰。
人不可虛有名。
住洞山聖壽西剎十二年。
至三吳往金陵。
時舒王食宮。
使祿居定林。
聞師至。
倒屣出迎。
王問。
諸經皆首标時處。
圓覺經獨不然。
何也。
師曰。
頓乘所演。
直示衆生日用現前。
不屬今古。
隻今老僧與相公同入大光明藏。
遊戲三昧。
互為賓主。
非幹時處。
又問。
經曰一切衆生皆證圓覺。
而圭峰以證為具。
謂譯者之訛。
如何。
對曰。
圓覺如可改。
維摩亦可改也。
豈不曰亦不滅受而取證。
夫不滅受而蘊而取證者。
與皆證圓覺之意同。
蓋衆生現行無明。
即是如來根本大智。
圭峰之言非是。
舒王大悅。
稱賞者累日。
施其第為寺以延師。
為開山第一祖。
贊曰。
昔圓悟老人嘗謂大慧曰。
五祖老人暮年喜遊東西庑。
見且過僧持一編閱之。
祖诘之。
僧曰。
真淨語。
祖觀之。
至於今人多是得個身心寂滅現前。
前後際斷。
一念萬年。
休去歇去。
古廟裡香爐去。
泠瞅瞅地去為究竟。
殊不知被此勝妙境界障蔽。
自己正知正見不能現前。
神通光明不能發露。
即掩卷以手揶揄曰。
奇哉導師。
善說法要。
徑往首座寮呼曰。
有奇特事。
奇特中奇特。
即付圓悟。
悟讀之。
父子相與鼓舞加歎。
不能自已。
時佛鑒佛眼俱在侍側。
佛眼一日問祖曰。
欲往真淨去。
悟從旁曰。
渠去未得。
其卻去得。
祖曰。
汝受如此。
盡從它去。
眼遂往歸宗。
未幾而離去。
真淨問侍者曰。
川僧何故不來入室。
者雲。
起單去矣。
淨失色曰。
啞者僧有見處。
我方為渠下手。
可惜去了。
經半年寄書與悟曰。
比至歸宗偶然漏網。
然有聞時富貴見後貧窮之語。
一見投合。
悟持書至。
呈祖曰。
如何。
祖曰。
莫管它。
餘聞大慧言之甚詳。
噫。
方龍象峥嵘之秋。
列剎相望皆有道耆宿。
真淨為五祖所敬。
遠公為真淨所識。
定盤星上無一毫牦差忒。
先大慧至誦真淨一言。
則喜動眉睫。
非心心相契。
眼眼相照。
焉能如是耶。
舒州海會白雲守端禅師嗣法 蕲州五祖法演禅師 師初習百法論則窺其奧。
置之曰。
膠柱豈能鼓瑟乎。
即行遊方。
所至無足當其意者。
抵浮山谒遠錄公。
久之無所發明。
遠曰。
吾老矣。
白雲端爐鞴不可失也。
師唯諾而矣。
徑造白雲。
端公才見曰。
川藞苴汝來耶。
師拜而就列。
一日上法堂。
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語問端。
端叱之。
師領悟汗流被體。
乃獻投機頌雲。
山前一片閑田地。
叉手叮咛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
為憐松竹引清風。
端公颔之曰。
栗棘蓬禅屬子矣。
師掌磨。
有僧視磨急轉。
指以問師雲。
此神通耶。
法爾耶。
師褰僧衣旋磨一匝。
端公示衆曰。
古人道。
如鏡鑄像。
像成後鏡在什麼處。
衆皆下語不契。
師作街坊自外來。
端舉似師。
師於前問訊曰。
也不争多。
端公笑曰。
須道者始得初住四面遷白雲上堂雲。
汝等諸人見老和尚鼓動唇舌豎起拂子。
便作勝解。
及乎山禽聚集。
牛動尾巴。
卻将作等閑。
殊不知櫩聲不斷前旬雨。
電影還連後夜雷。
又雲。
悟了同未悟。
歸家問舊路。
一字是一字。
一句是一句。
自小不脫空。
兩歲學移步。
湛水生蓮華。
一年生一度。
又雲。
賤賣檐闆漢。
貼秤麻三斤。
百千年滞貨。
何處着渾身。
師嘗禮先五祖塔。
以手指雲。
當時與麼全身去。
今日重來記得無。
複雲。
以何為驗。
以此為驗。
遂作禮。
贊曰。
五祖和尚見浮山。
山指見白雲祖。
一日上白雲法堂即悟去。
敢問浮山之力欤。
白雲之力欤。
常雲。
我說禅隻學遠錄公。
不學白雲先師。
先師語拙。
拙處安在。
大底氣分相接。
如迦陵鳥在殼中。
不患音聲之不聞。
雖父子箕裘。
不能斡旋。
則曰[襄-(口*口)]敗徒為守錢虜矣。
垂示得活祖師意。
峻硬孤峭有如其平生。
難於湊泊。
暮年室中多捩轉面目曰。
不是不是。
當時目為捩面鐵酸饀。
如臨濟四料揀四賓主四照用等旨。
汾陽切切提撕。
其後幾至寂寥無聞。
至師而後益張。
往往諸方謂之剩語。
悲夫。
蕲州五祖法演禅師嗣法 成都昭覺克勤禅師 師出峽。
首谒北烏牙方禅師。
得照覺平實之旨。
複谒大沩喆。
後谒五祖入室。
平生知解全用不着。
乃謂祖移換人。
出不遜語。
忿然而去。
祖雲。
待你着一頓熱病打時。
方思量我在。
師到金山。
染傷寒幾不起。
遂以平日見處試之。
無得力者。
追繹五祖之言。
乃自誓雲。
我病稍間即歸五祖。
尋歸五祖。
祖一見而喜曰。
汝來耶。
即日參堂令入侍者寮。
方半月。
偶陳提刑者解印還蜀。
過山問道。
祖問。
提刑曾讀小豔詩否。
詩中有兩句頗相近。
頻呼小玉元無事。
隻要檀郎認得聲。
提刑應諾。
祖雲。
且子細。
師适從外來侍立次。
問祖雲。
和尚舉小豔詩。
提刑還會否。
祖雲。
他隻認得聲。
師雲。
隻要檀郎認得聲。
它既認得聲。
為什麼不是。
祖雲。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庭前栢樹子聻。
師忽然大悟。
趨出見雞飛上欄幹鼓翅而鳴。
師自謂曰。
此豈不是聲。
即袖香入室通所悟。
祖雲。
佛祖大事非小根小器所能造詣。
吾助汝喜。
遂徧謂山中耆宿雲。
我侍者參得禅也。
師一日同佛鑒佛眼侍五祖於亭上夜坐。
歸方丈燈已滅。
祖暗中雲。
各人下一轉語。
鑒雲。
彩鳳舞丹霄。
眼雲。
鐵蛇橫古路。
師雲。
看腳下。
祖雲。
滅吾宗者克勤爾。
師開堂示衆雲。
一向目視雲霄。
壁立千仞。
則辜負諸聖。
一向拖泥帶水。
土面灰頭。
則埋沒己靈。
而今恁麼也得。
不恁麼也得。
且要正眼流通。
還委悉麼。
直饒高步毗盧頂。
不禀釋迦文。
婢視聲聞奴。
呼菩薩底出來也。
須亡鋒結舌。
自餘故是出頭不得。
所以道三世諸佛隻言自知。
曆代祖師全提不起。
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明眼衲僧自救不了。
若據本分草料。
猶是節外生枝。
且不涉化門。
一句作麼生道。
陣雲橫海上。
拔劍攪龍門。
法語多。
不欲備載。
贊曰。
老和尚至玉泉。
見浩公升堂趺坐。
以手數屋椽雲。
一二三四五六七。
便下座。
不契而去。
聞五祖舉小豔詩。
忽然瞥地。
後來嘗語學者曰。
我當時入得玉泉門。
汝輩向甚處見我。
洎深入法海。
波瀾浩渺不見津涯。
魚龍變化不停。
觀者眩惑。
大慧曰。
老和尚好處衮在大波浪裡。
人莫得而窺。
室中爐鞴不少。
假借得人。
如佛性泰大慧杲皆躍冶之金。
謂之不祥可乎。
住夾山則評唱雪窦。
好事者編為碧岩集。
皆慈悲之故。
學者不本其源。
徒見其事。
狎玩至使人目之為碧嵓集。
可不痛哉。
非大慧掃除絕滅之。
幾為窠臼。
楊岐之道複振。
吾妙喜之力焉。
舒州龍門清遠禅師 師因誦法華經。
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持以問講師。
講師莫能答。
師歎曰。
義學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
遂卷衣南遊。
徑造舒之太平演禅師席下。
室中酬酢。
水乳相合。
凡七年洞造阃域。
後出世。
舒之萬壽遷龍門。
僧問。
道遠乎哉。
觸事而真。
如何是道。
師雲。
頂上八尺五。
雲。
未審此理如何。
師雲。
方圓七八寸。
雲。
向上一路還許學人會也無。
師雲。
不論向上向下。
卻許你會。
示衆雲。
始自隻履西歸。
卷衣南邁。
空聞消息。
流落人間。
古往今來。
遞相敬授。
大似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山僧病多谙藥性。
年老變成精。
不是刻剝古人。
免見互相埋沒。
諸人應是從前覺。
解往日見知從人邊請益。
得語言。
舉時中的。
出入遊戲即不無。
究竟真實大事萬不可得。
但能情忘理喪。
計盡塗窮。
無施設處用心。
正是作工夫處。
山僧尋常隻道吃茶去。
今日也道吃茶去。
會盡諸方五味禅。
何似山僧吃茶去。
一日示衆雲。
千說萬說不如親面一見。
縱不說亦自分明。
王子寶刀喻。
衆盲摸象喻。
禅學中隔江招手事。
望州亭相見事。
逈絕無人處事。
深山嵓崖處事。
此皆親面而見之。
不在說也。
贊曰。
龍門得道時正少年。
然已後二世其艱難亦至矣。
一夕坐起撥爐中火。
得一星如螢然。
豁爾契悟。
遂作投機頌曰。
深深撥有些子。
平生事隻如此。
五祖印可之。
與沩山在百丈處撥火無異。
決志見真淨。
不契而去。
遂與靈源投合。
久之雖師友淵。
源亦無敢誰何也。
示衆曰。
千說萬說不如親面一見。
見縱不說。
亦自分明。
大慧曰。
者個便是當時悟處也。
餘皆泛泛應世曲。
當妙盡時機。
傳曰。
一熏一莸。
十年尚有臭氣。
誠不虛語。
餘初入衆。
見二三老宿自龍門會中來。
其作皆有根源。
想見一時随機授道者不少。
如雲居悟。
竹庵珪。
又其傑出者焉。
東山一門能具楊岐雲門法眼三宗。
識者辨取。
成都昭覺克勤禅師嗣法 臨安徑山宗杲禅師 師初谒寶峰準。
於道略染指。
谒圓悟勤。
因上堂聞舉僧問雲門。
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門雲。
東山水上行。
勤雲。
有問天甯加何是諸佛出身處。
隻向他道。
熏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師於言下忽然前後際斷然。
動相不生。
卻坐在淨裸裸處。
勤曰。
也不易。
你得到這田地。
可惜死了。
不能得活。
不疑言句是為大病。
不見道。
懸崖撒手自肯承當。
絕後再蘇欺君不得。
須信有這個道理。
每於室中诘以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之語。
師才開口。
勤便雲。
不是不是。
經半年奈何不下。
遂請益勤雲。
聞和尚當年曾問五祖此話。
未審五祖道甚麼。
勤笑而不答。
師雲。
和尚須當衆問。
今說又何妨。
勤雲。
我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意旨如何。
祖雲。
描也描不成。
畫也畫不就。
我問。
樹倒藤枯時如何。
祖雲。
相随來也。
師當下釋然曰。
我會也。
勤遂舉數因緣诘之。
師酬之如太平得路。
了無凝滞。
勤每對人賞之曰。
杲非一生兩生為善知識來。
自是名動叢林。
勤着正宗記。
委師極重。
紹興初入閩庵居。
得其法者不可一二數。
諸方屢舉卻之。
後應張魏公徑山之命開堂。
後室中問僧。
嵓頭才跨德山門。
便問是凡是聖。
山便喝。
頭便作禮。
意作麼生。
僧雲。
好個消息。
師雲。
那裡是好處。
僧便喝。
師雲。
你這一喝未有主。
出去。
又問一僧。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你作麼生。
僧雲。
領。
師雲。
領你屋裡七代先靈。
僧便喝。
師雲。
适來領。
如今喝。
幹他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甚麼事。
僧無語。
師便打。
又問僧。
路逢達道人。
不将語默對時如何。
僧珍重便行。
師呵呵大笑。
次一僧來。
師雲。
适來問這僧。
路逢達道人。
不将語默對時如何。
他珍重便行。
你道他會不會。
僧拟問訊。
師打出。
又問僧。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
雲。
無面目漢。
師雲。
适來有個師僧如此道。
打出去也。
僧拟議。
師便打。
又問僧。
馬大師道。
自從胡亂後三十年。
不曾少鹽醬。
意作麼生。
雲。
随家豐儉。
師雲。
好個随家豐儉。
隻是你不會。
僧拟議。
師便喝出。
又問僧。
香嚴上樹話。
你作麼生。
僧雲。
好對春風唱鹧鸪。
師雲。
虎頭上座道。
樹上即不問。
未上樹請和尚道。
又作麼生。
僧雲。
适來向和尚道了也。
師雲。
好對春風唱鹧鸪是樹上語樹下語。
僧無對。
師便打。
又問僧。
道不用修。
但莫污染。
如何是不污染底道。
僧雲。
某甲不敢道。
師雲。
汝為甚麼不敢道。
僧雲。
恐污染。
師叫行者将糞箕掃帚來。
僧忙然。
師便打出。
師見僧入門便雲。
不是不是。
出去。
僧便出。
師雲。
沒量大人。
被語脈轉卻。
又一僧入門。
師亦雲。
不是不是。
出去。
僧卻近前。
師雲。
向你道不是。
更來覓個甚麼。
便打出。
複有一僧入門雲。
适來二僧不會和尚意。
師低頭噓一聲。
僧罔措。
師打雲。
卻是你會老僧意。
又問僧。
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你作麼生會。
雲。
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某甲隻恁麼會。
師高聲雲。
抱取貓兒來。
僧無語。
師便喝出。
又問僧。
我前日有一問在你處。
你先前日答我了也。
隻今因甚麼瞌睡。
僧雲。
如是如是。
師雲。
道甚麼。
僧雲。
不是不是。
師連打兩棒雲。
一棒打你如是。
一棒打你不如是。
僧請益。
不知某甲死向甚麼處去。
師雲。
你即今是生耶死耶。
僧雲。
生也不道。
死也不道。
師雲。
你做得漸源奴。
僧拟議。
師便打出。
又一僧來。
師雲。
适來這僧納一場敗阙。
你還知麼。
僧雲。
知。
師亦打。
僧請益夾山境。
話聲未斷。
師便喝。
僧忙然。
師雲。
你問甚麼。
僧拟舉。
師連打喝出。
又僧請益。
某甲參禅不得。
病在甚處。
師雲。
病在這裡。
雲。
某甲為甚麼參不得。
師雲。
開眼尿床漢。
我打你去。
示衆雲。
我這裡無法與人。
隻是據欵結案。
恰如你将個琉璃瓶子來。
護惜似個甚麼。
我一見便與你打破了。
你又将個摩尼珠來。
我又與你奪了。
待你隻恁麼來。
我又和你兩手截了。
所以臨濟和尚道。
逢佛殺佛。
逢祖殺祖。
逢羅漢殺羅漢。
既稱善知識。
為甚麼卻要殺人去。
且道是甚麼道理。
師法語極夥。
正法眼藏武庫皆出師手。
因神臂弓頌觸時忌。
兩責衡梅。
複主徑山終。
贊曰。
臨濟十二傳而至大慧。
其道愈盛。
吾意謂此數世而後中微。
不幸大慧一傳而諸子皆早世。
火種既滅。
遂使空愚妄僞輩犇潰捷出。
盜佛法名器。
妄言肆行。
使臨濟一宗流為戲論。
賺悞學者堕在暗處。
雖恸哭流涕不足以信吾哀也。
大慧之道如中天之日。
方崇嵓邃谷煙雲塵霧。
阿修羅手乾闼婆城。
此物施行之初成。
為吾蔽虧。
而日固自若也。
所謂崇嵓邃谷煙雲塵霧。
阿修羅手乾闼婆城。
謂之日可乎。
方将蕩為飄風化為蜚塵。
倐忽變滅。
雖山河大地相與鼓舞。
亦未足以快吾心也。
大慧證悟廣大。
不在嵓頭雪峰下。
慧辯駿發如出南陽大珠間。
殺活縱擒與首山風穴無異。
如是學者當自求之。
若其振祖克家。
非一言可盡。
於戲。
先哲凋謝後生無聞。
斯言不忘。
庶幾為有心者。
大光明藏下卷(終) 寂音嘗作僧寶傳矣。
但載其出處。
與夫師資相擊節而已。
於羅紋結角處則罕有之。
頃之四明南郭見公如此編。
皆鈎索佛祖玄奧。
遂诰之曰。
從上的的相承。
果可以文字語言而發之乎。
公斥之曰。
汝依今育王者。
彼方蔽一曲。
猥見網罟。
後學大方之論。
未始聞也。
予以離言之說。
揚祖師妙處。
要皆順考其宗。
無一毫增損。
有能閱此。
若合符契。
我之願王立矣。
蒙愛其文精粹而叙機緣斷不可隐。
惜乎世故不成完書。
将欲修證而添續之。
後世必有楊子雲者。
淳佑辛醜歲夏序權輿天目[裡*韨]樵文禮跋 光明藏者。
釋昙橘洲之所譜也。
餘閱之。
宗派曆曆。
且愛其詞不涉怪誕。
真所謂文字般若。
因锓以傳。
使無盡藏中一燈至千萬燈。
照遍法界。
善哉。
鹹淳改元乙醜夏至日古汴趙(孟[序-予+(口/土)])書
師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瑣。
今朝塵盡光生。
照見山河萬朵。
會公大笑起去。
師愕然視左右。
通夕不寐。
明日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旦。
會公曰。
汝見昨日打野狐否。
師曰。
見之。
會公曰。
汝二籌不及渠。
師又大駭曰。
何謂也。
會公曰。
渠愛人笑。
汝怕人笑。
師於是大悟。
辭去。
遊廬山。
圓通讷禅師讓圓通以居之。
未幾以東堂客情難遣。
遂退院負包而去五祖之閑房。
後住法華。
遷住舒州海會。
上堂顧視衆曰。
鼓聲未擊已前。
山僧未登座之際。
好人古佛樣子。
若人向此薦得。
可謂古釋迦不前。
今彌勒不後。
更聽三寸舌頭上帶出來底。
早已參差。
須有辨參差眼。
方救得完全。
有麼。
乃曰。
更與汝老婆。
開口時末上一句正道着。
舉步時末上一步正蹋着。
為什麼鼻孔不正。
為尋常見鼻孔頑了。
所以不肯發心。
今日勸諸人發卻去。
良久曰一便下座。
門風峻拔如此。
僧請問。
慧超問法眼如何是佛。
曰汝是慧超。
師作偈示之。
一文大光錢。
賈得個油糍吃。
放在肚裡了。
當下便不饑。
又問。
僧問雲門如何是透法身句。
曰北鬥裡藏身。
師又作偈曰。
九衢公子遊花慣。
末弟貧儒感慨多。
冷地看宅人富貴。
等閑無奈幞頭何。
贊曰。
宗師接人必觀其器。
故有随機而授道者。
亦有能弛吾檐於吾肩者。
或可繼之。
可可承之。
緻大吾宗必得其人而後可。
楊岐之得白雲是也。
一引其手。
放之颠崖。
彼方矍然而驚。
則性命已堕吾手中。
聞茶陵之偈。
驅傩之機正用此手。
白雲於此失利。
卻以此手責報於人。
其言曰。
若端的一回汗出。
一莖草上現瓊樓玉殿。
若未得一回汗出。
縱有瓊樓玉殿卻被一莖草蓋卻。
又曰。
無業道一毫頭聖凡情念未盡。
未免入驢胎馬腹去。
瞎漢但恁麼看取。
又雲。
圓成沈識海。
既是圓成。
為什麼沉識海。
遂拈拄杖雲。
隻為喚作拄杖子。
且道如何得依舊處去。
豎起拄杖雲。
主丈子。
似此提唱甚多。
不可枚舉。
學者從是得入。
許你親見白雲見了。
白雲更有生機一路。
黃龍慧南禅師嗣法 洪州泐潭真淨克文禅師 師初自講席而來。
經行至龍門殿庑間。
見塑比丘像瞑目如在定。
師幡然自失。
謂其伴曰。
我所負者如吳道子畫人物。
雖盡其妙。
然非活者。
於是棄去。
坐夏大沩。
夜聞僧誦雲門語曰。
佛法如水中月是否。
曰。
清波無透路。
豁然大悟。
時南禅師在積翠。
師造焉。
南公問。
從什麼處來。
對曰。
沩山來。
南曰。
恰值老僧不在。
進曰。
未審向什麼處去。
南曰。
天台普請。
南嶽雲遊。
曰。
若然者學人亦得自在去也。
南曰。
腳下鞋是何處得來。
曰。
盧山七百錢唱得。
南曰。
何曾自在。
師指曰。
何曾不自在耶。
南駭異之。
于時洪英首座。
邵武人。
師關西人。
衆中有英邵武。
文關西之稱。
南公住黃龍。
師複往焉。
南曰。
适令侍者卷簾。
問渠卷起簾時如何。
曰。
照見天下。
放下簾時如何。
曰。
水洩不通。
曰。
不卷不放時如何。
侍者無語。
汝作麼生。
師曰。
和尚替侍者下涅盤堂始得。
南公厲聲曰。
關西人果無頭腦。
乃顧旁僧。
師就指曰。
隻這僧也未夢見。
南公大笑。
自是門下号偉異博大者見之詟縮。
南公入滅。
師遊南嶽。
後至高安。
太守錢公弋先候之。
師複谒。
有獒逸出屏間。
師方趨逆之。
少避。
乃進錢公曰。
禅者固能教誨蛇虎。
乃畏狗乎。
師曰。
易伏隈岩虎。
難降護宅龍。
錢公歎曰。
人不可虛有名。
住洞山聖壽西剎十二年。
至三吳往金陵。
時舒王食宮。
使祿居定林。
聞師至。
倒屣出迎。
王問。
諸經皆首标時處。
圓覺經獨不然。
何也。
師曰。
頓乘所演。
直示衆生日用現前。
不屬今古。
隻今老僧與相公同入大光明藏。
遊戲三昧。
互為賓主。
非幹時處。
又問。
經曰一切衆生皆證圓覺。
而圭峰以證為具。
謂譯者之訛。
如何。
對曰。
圓覺如可改。
維摩亦可改也。
豈不曰亦不滅受而取證。
夫不滅受而蘊而取證者。
與皆證圓覺之意同。
蓋衆生現行無明。
即是如來根本大智。
圭峰之言非是。
舒王大悅。
稱賞者累日。
施其第為寺以延師。
為開山第一祖。
贊曰。
昔圓悟老人嘗謂大慧曰。
五祖老人暮年喜遊東西庑。
見且過僧持一編閱之。
祖诘之。
僧曰。
真淨語。
祖觀之。
至於今人多是得個身心寂滅現前。
前後際斷。
一念萬年。
休去歇去。
古廟裡香爐去。
泠瞅瞅地去為究竟。
殊不知被此勝妙境界障蔽。
自己正知正見不能現前。
神通光明不能發露。
即掩卷以手揶揄曰。
奇哉導師。
善說法要。
徑往首座寮呼曰。
有奇特事。
奇特中奇特。
即付圓悟。
悟讀之。
父子相與鼓舞加歎。
不能自已。
時佛鑒佛眼俱在侍側。
佛眼一日問祖曰。
欲往真淨去。
悟從旁曰。
渠去未得。
其卻去得。
祖曰。
汝受如此。
盡從它去。
眼遂往歸宗。
未幾而離去。
真淨問侍者曰。
川僧何故不來入室。
者雲。
起單去矣。
淨失色曰。
啞者僧有見處。
我方為渠下手。
可惜去了。
經半年寄書與悟曰。
比至歸宗偶然漏網。
然有聞時富貴見後貧窮之語。
一見投合。
悟持書至。
呈祖曰。
如何。
祖曰。
莫管它。
餘聞大慧言之甚詳。
噫。
方龍象峥嵘之秋。
列剎相望皆有道耆宿。
真淨為五祖所敬。
遠公為真淨所識。
定盤星上無一毫牦差忒。
先大慧至誦真淨一言。
則喜動眉睫。
非心心相契。
眼眼相照。
焉能如是耶。
舒州海會白雲守端禅師嗣法 蕲州五祖法演禅師 師初習百法論則窺其奧。
置之曰。
膠柱豈能鼓瑟乎。
即行遊方。
所至無足當其意者。
抵浮山谒遠錄公。
久之無所發明。
遠曰。
吾老矣。
白雲端爐鞴不可失也。
師唯諾而矣。
徑造白雲。
端公才見曰。
川藞苴汝來耶。
師拜而就列。
一日上法堂。
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語問端。
端叱之。
師領悟汗流被體。
乃獻投機頌雲。
山前一片閑田地。
叉手叮咛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
為憐松竹引清風。
端公颔之曰。
栗棘蓬禅屬子矣。
師掌磨。
有僧視磨急轉。
指以問師雲。
此神通耶。
法爾耶。
師褰僧衣旋磨一匝。
端公示衆曰。
古人道。
如鏡鑄像。
像成後鏡在什麼處。
衆皆下語不契。
師作街坊自外來。
端舉似師。
師於前問訊曰。
也不争多。
端公笑曰。
須道者始得初住四面遷白雲上堂雲。
汝等諸人見老和尚鼓動唇舌豎起拂子。
便作勝解。
及乎山禽聚集。
牛動尾巴。
卻将作等閑。
殊不知櫩聲不斷前旬雨。
電影還連後夜雷。
又雲。
悟了同未悟。
歸家問舊路。
一字是一字。
一句是一句。
自小不脫空。
兩歲學移步。
湛水生蓮華。
一年生一度。
又雲。
賤賣檐闆漢。
貼秤麻三斤。
百千年滞貨。
何處着渾身。
師嘗禮先五祖塔。
以手指雲。
當時與麼全身去。
今日重來記得無。
複雲。
以何為驗。
以此為驗。
遂作禮。
贊曰。
五祖和尚見浮山。
山指見白雲祖。
一日上白雲法堂即悟去。
敢問浮山之力欤。
白雲之力欤。
常雲。
我說禅隻學遠錄公。
不學白雲先師。
先師語拙。
拙處安在。
大底氣分相接。
如迦陵鳥在殼中。
不患音聲之不聞。
雖父子箕裘。
不能斡旋。
則曰[襄-(口*口)]敗徒為守錢虜矣。
垂示得活祖師意。
峻硬孤峭有如其平生。
難於湊泊。
暮年室中多捩轉面目曰。
不是不是。
當時目為捩面鐵酸饀。
如臨濟四料揀四賓主四照用等旨。
汾陽切切提撕。
其後幾至寂寥無聞。
至師而後益張。
往往諸方謂之剩語。
悲夫。
蕲州五祖法演禅師嗣法 成都昭覺克勤禅師 師出峽。
首谒北烏牙方禅師。
得照覺平實之旨。
複谒大沩喆。
後谒五祖入室。
平生知解全用不着。
乃謂祖移換人。
出不遜語。
忿然而去。
祖雲。
待你着一頓熱病打時。
方思量我在。
師到金山。
染傷寒幾不起。
遂以平日見處試之。
無得力者。
追繹五祖之言。
乃自誓雲。
我病稍間即歸五祖。
尋歸五祖。
祖一見而喜曰。
汝來耶。
即日參堂令入侍者寮。
方半月。
偶陳提刑者解印還蜀。
過山問道。
祖問。
提刑曾讀小豔詩否。
詩中有兩句頗相近。
頻呼小玉元無事。
隻要檀郎認得聲。
提刑應諾。
祖雲。
且子細。
師适從外來侍立次。
問祖雲。
和尚舉小豔詩。
提刑還會否。
祖雲。
他隻認得聲。
師雲。
隻要檀郎認得聲。
它既認得聲。
為什麼不是。
祖雲。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庭前栢樹子聻。
師忽然大悟。
趨出見雞飛上欄幹鼓翅而鳴。
師自謂曰。
此豈不是聲。
即袖香入室通所悟。
祖雲。
佛祖大事非小根小器所能造詣。
吾助汝喜。
遂徧謂山中耆宿雲。
我侍者參得禅也。
師一日同佛鑒佛眼侍五祖於亭上夜坐。
歸方丈燈已滅。
祖暗中雲。
各人下一轉語。
鑒雲。
彩鳳舞丹霄。
眼雲。
鐵蛇橫古路。
師雲。
看腳下。
祖雲。
滅吾宗者克勤爾。
師開堂示衆雲。
一向目視雲霄。
壁立千仞。
則辜負諸聖。
一向拖泥帶水。
土面灰頭。
則埋沒己靈。
而今恁麼也得。
不恁麼也得。
且要正眼流通。
還委悉麼。
直饒高步毗盧頂。
不禀釋迦文。
婢視聲聞奴。
呼菩薩底出來也。
須亡鋒結舌。
自餘故是出頭不得。
所以道三世諸佛隻言自知。
曆代祖師全提不起。
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明眼衲僧自救不了。
若據本分草料。
猶是節外生枝。
且不涉化門。
一句作麼生道。
陣雲橫海上。
拔劍攪龍門。
法語多。
不欲備載。
贊曰。
老和尚至玉泉。
見浩公升堂趺坐。
以手數屋椽雲。
一二三四五六七。
便下座。
不契而去。
聞五祖舉小豔詩。
忽然瞥地。
後來嘗語學者曰。
我當時入得玉泉門。
汝輩向甚處見我。
洎深入法海。
波瀾浩渺不見津涯。
魚龍變化不停。
觀者眩惑。
大慧曰。
老和尚好處衮在大波浪裡。
人莫得而窺。
室中爐鞴不少。
假借得人。
如佛性泰大慧杲皆躍冶之金。
謂之不祥可乎。
住夾山則評唱雪窦。
好事者編為碧岩集。
皆慈悲之故。
學者不本其源。
徒見其事。
狎玩至使人目之為碧嵓集。
可不痛哉。
非大慧掃除絕滅之。
幾為窠臼。
楊岐之道複振。
吾妙喜之力焉。
舒州龍門清遠禅師 師因誦法華經。
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持以問講師。
講師莫能答。
師歎曰。
義學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
遂卷衣南遊。
徑造舒之太平演禅師席下。
室中酬酢。
水乳相合。
凡七年洞造阃域。
後出世。
舒之萬壽遷龍門。
僧問。
道遠乎哉。
觸事而真。
如何是道。
師雲。
頂上八尺五。
雲。
未審此理如何。
師雲。
方圓七八寸。
雲。
向上一路還許學人會也無。
師雲。
不論向上向下。
卻許你會。
示衆雲。
始自隻履西歸。
卷衣南邁。
空聞消息。
流落人間。
古往今來。
遞相敬授。
大似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山僧病多谙藥性。
年老變成精。
不是刻剝古人。
免見互相埋沒。
諸人應是從前覺。
解往日見知從人邊請益。
得語言。
舉時中的。
出入遊戲即不無。
究竟真實大事萬不可得。
但能情忘理喪。
計盡塗窮。
無施設處用心。
正是作工夫處。
山僧尋常隻道吃茶去。
今日也道吃茶去。
會盡諸方五味禅。
何似山僧吃茶去。
一日示衆雲。
千說萬說不如親面一見。
縱不說亦自分明。
王子寶刀喻。
衆盲摸象喻。
禅學中隔江招手事。
望州亭相見事。
逈絕無人處事。
深山嵓崖處事。
此皆親面而見之。
不在說也。
贊曰。
龍門得道時正少年。
然已後二世其艱難亦至矣。
一夕坐起撥爐中火。
得一星如螢然。
豁爾契悟。
遂作投機頌曰。
深深撥有些子。
平生事隻如此。
五祖印可之。
與沩山在百丈處撥火無異。
決志見真淨。
不契而去。
遂與靈源投合。
久之雖師友淵。
源亦無敢誰何也。
示衆曰。
千說萬說不如親面一見。
見縱不說。
亦自分明。
大慧曰。
者個便是當時悟處也。
餘皆泛泛應世曲。
當妙盡時機。
傳曰。
一熏一莸。
十年尚有臭氣。
誠不虛語。
餘初入衆。
見二三老宿自龍門會中來。
其作皆有根源。
想見一時随機授道者不少。
如雲居悟。
竹庵珪。
又其傑出者焉。
東山一門能具楊岐雲門法眼三宗。
識者辨取。
成都昭覺克勤禅師嗣法 臨安徑山宗杲禅師 師初谒寶峰準。
於道略染指。
谒圓悟勤。
因上堂聞舉僧問雲門。
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門雲。
東山水上行。
勤雲。
有問天甯加何是諸佛出身處。
隻向他道。
熏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師於言下忽然前後際斷然。
動相不生。
卻坐在淨裸裸處。
勤曰。
也不易。
你得到這田地。
可惜死了。
不能得活。
不疑言句是為大病。
不見道。
懸崖撒手自肯承當。
絕後再蘇欺君不得。
須信有這個道理。
每於室中诘以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之語。
師才開口。
勤便雲。
不是不是。
經半年奈何不下。
遂請益勤雲。
聞和尚當年曾問五祖此話。
未審五祖道甚麼。
勤笑而不答。
師雲。
和尚須當衆問。
今說又何妨。
勤雲。
我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意旨如何。
祖雲。
描也描不成。
畫也畫不就。
我問。
樹倒藤枯時如何。
祖雲。
相随來也。
師當下釋然曰。
我會也。
勤遂舉數因緣诘之。
師酬之如太平得路。
了無凝滞。
勤每對人賞之曰。
杲非一生兩生為善知識來。
自是名動叢林。
勤着正宗記。
委師極重。
紹興初入閩庵居。
得其法者不可一二數。
諸方屢舉卻之。
後應張魏公徑山之命開堂。
後室中問僧。
嵓頭才跨德山門。
便問是凡是聖。
山便喝。
頭便作禮。
意作麼生。
僧雲。
好個消息。
師雲。
那裡是好處。
僧便喝。
師雲。
你這一喝未有主。
出去。
又問一僧。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你作麼生。
僧雲。
領。
師雲。
領你屋裡七代先靈。
僧便喝。
師雲。
适來領。
如今喝。
幹他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甚麼事。
僧無語。
師便打。
又問僧。
路逢達道人。
不将語默對時如何。
僧珍重便行。
師呵呵大笑。
次一僧來。
師雲。
适來問這僧。
路逢達道人。
不将語默對時如何。
他珍重便行。
你道他會不會。
僧拟問訊。
師打出。
又問僧。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
雲。
無面目漢。
師雲。
适來有個師僧如此道。
打出去也。
僧拟議。
師便打。
又問僧。
馬大師道。
自從胡亂後三十年。
不曾少鹽醬。
意作麼生。
雲。
随家豐儉。
師雲。
好個随家豐儉。
隻是你不會。
僧拟議。
師便喝出。
又問僧。
香嚴上樹話。
你作麼生。
僧雲。
好對春風唱鹧鸪。
師雲。
虎頭上座道。
樹上即不問。
未上樹請和尚道。
又作麼生。
僧雲。
适來向和尚道了也。
師雲。
好對春風唱鹧鸪是樹上語樹下語。
僧無對。
師便打。
又問僧。
道不用修。
但莫污染。
如何是不污染底道。
僧雲。
某甲不敢道。
師雲。
汝為甚麼不敢道。
僧雲。
恐污染。
師叫行者将糞箕掃帚來。
僧忙然。
師便打出。
師見僧入門便雲。
不是不是。
出去。
僧便出。
師雲。
沒量大人。
被語脈轉卻。
又一僧入門。
師亦雲。
不是不是。
出去。
僧卻近前。
師雲。
向你道不是。
更來覓個甚麼。
便打出。
複有一僧入門雲。
适來二僧不會和尚意。
師低頭噓一聲。
僧罔措。
師打雲。
卻是你會老僧意。
又問僧。
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你作麼生會。
雲。
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某甲隻恁麼會。
師高聲雲。
抱取貓兒來。
僧無語。
師便喝出。
又問僧。
我前日有一問在你處。
你先前日答我了也。
隻今因甚麼瞌睡。
僧雲。
如是如是。
師雲。
道甚麼。
僧雲。
不是不是。
師連打兩棒雲。
一棒打你如是。
一棒打你不如是。
僧請益。
不知某甲死向甚麼處去。
師雲。
你即今是生耶死耶。
僧雲。
生也不道。
死也不道。
師雲。
你做得漸源奴。
僧拟議。
師便打出。
又一僧來。
師雲。
适來這僧納一場敗阙。
你還知麼。
僧雲。
知。
師亦打。
僧請益夾山境。
話聲未斷。
師便喝。
僧忙然。
師雲。
你問甚麼。
僧拟舉。
師連打喝出。
又僧請益。
某甲參禅不得。
病在甚處。
師雲。
病在這裡。
雲。
某甲為甚麼參不得。
師雲。
開眼尿床漢。
我打你去。
示衆雲。
我這裡無法與人。
隻是據欵結案。
恰如你将個琉璃瓶子來。
護惜似個甚麼。
我一見便與你打破了。
你又将個摩尼珠來。
我又與你奪了。
待你隻恁麼來。
我又和你兩手截了。
所以臨濟和尚道。
逢佛殺佛。
逢祖殺祖。
逢羅漢殺羅漢。
既稱善知識。
為甚麼卻要殺人去。
且道是甚麼道理。
師法語極夥。
正法眼藏武庫皆出師手。
因神臂弓頌觸時忌。
兩責衡梅。
複主徑山終。
贊曰。
臨濟十二傳而至大慧。
其道愈盛。
吾意謂此數世而後中微。
不幸大慧一傳而諸子皆早世。
火種既滅。
遂使空愚妄僞輩犇潰捷出。
盜佛法名器。
妄言肆行。
使臨濟一宗流為戲論。
賺悞學者堕在暗處。
雖恸哭流涕不足以信吾哀也。
大慧之道如中天之日。
方崇嵓邃谷煙雲塵霧。
阿修羅手乾闼婆城。
此物施行之初成。
為吾蔽虧。
而日固自若也。
所謂崇嵓邃谷煙雲塵霧。
阿修羅手乾闼婆城。
謂之日可乎。
方将蕩為飄風化為蜚塵。
倐忽變滅。
雖山河大地相與鼓舞。
亦未足以快吾心也。
大慧證悟廣大。
不在嵓頭雪峰下。
慧辯駿發如出南陽大珠間。
殺活縱擒與首山風穴無異。
如是學者當自求之。
若其振祖克家。
非一言可盡。
於戲。
先哲凋謝後生無聞。
斯言不忘。
庶幾為有心者。
大光明藏下卷(終) 寂音嘗作僧寶傳矣。
但載其出處。
與夫師資相擊節而已。
於羅紋結角處則罕有之。
頃之四明南郭見公如此編。
皆鈎索佛祖玄奧。
遂诰之曰。
從上的的相承。
果可以文字語言而發之乎。
公斥之曰。
汝依今育王者。
彼方蔽一曲。
猥見網罟。
後學大方之論。
未始聞也。
予以離言之說。
揚祖師妙處。
要皆順考其宗。
無一毫增損。
有能閱此。
若合符契。
我之願王立矣。
蒙愛其文精粹而叙機緣斷不可隐。
惜乎世故不成完書。
将欲修證而添續之。
後世必有楊子雲者。
淳佑辛醜歲夏序權輿天目[裡*韨]樵文禮跋 光明藏者。
釋昙橘洲之所譜也。
餘閱之。
宗派曆曆。
且愛其詞不涉怪誕。
真所謂文字般若。
因锓以傳。
使無盡藏中一燈至千萬燈。
照遍法界。
善哉。
鹹淳改元乙醜夏至日古汴趙(孟[序-予+(口/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