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編曹洞五位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以卻圓。
雖涉門頭不同從外入也。
為從一言下便明得。
雖小涉緣不同諸緣也。
如白衣拜相則是諸緣。
此假今日下斷送則涉緣玄妙。
大師雲。
如王索寶器。
一錘下便斷痕縫始得。
又還假第二錘否。
雲先斬自身然後誅九族。
且合作麼生。
石霜曰。
一日生下一日王。
亦雲一撥當假一言撥。
你之時是屬緣。
所以喚作緣便撥着了。
直過那邊承當得豈屬緣耶。
所以卻圓。
如王宮生太子。
生下便在王宮。
且不從外入。
如一錘下斷痕縫。
當假一錘之時。
是涉緣斷痕縫然後豈屬功也。
然且不得認着這個。
非王本有之器。
故如王宮生下太子。
雖是王種。
未是王故。
大師頌曰。
偏中正。
失曉老婆至還認影。
此豈非認着這個也。
蓋涉緣是自今日悟。
王宮太子不可便稱王。
一錘便斷痕縫。
不可認作王本有之器也。
一體兩義也。
蓋時節不同耳。
非親得洞山玄旨者。
餘其涉蔔度意想爾。
如問大師如何是佛。
答曰非佛。
佛是緣。
為問處從緣故。
故亦從緣向你道非佛。
斷送你過那邊去。
有一般漢向舌頭上解。
喚作以楔出楔。
雖除得個佛。
又争柰非佛何。
不可先師雲如是便休也。
不可隻空區名句也。
如一錘下便須斷痕縫始得。
不可以楔出楔也。
這邊向你道非佛。
撥你向那邊。
那邊且合作麼生承當。
大難大難。
奉勸吾曹後學切須子細。
莫如盲驢信腳。
須向總未有十方一切諸佛與盡法界衆生已前會。
此處若妙得會。
自有語話分。
終無不解語。
佛不用學閑言閑句。
先德雲。
但知心是佛。
何處佛不解語。
正位中來者。
為語勢從事上來也。
喚作無語中有語。
但傍這個轉不相觸也。
正位者蓋是一切諸佛及法界有情皆從此位流出。
猶如衆漚生於海水也。
為對緣故曲标正位也。
若不對緣且喚作什麼。
法身佛猶屬緣。
為變異故。
南泉雲。
喚作如如早是變也。
須向異類中行。
問曹山如何是異。
雲。
我若向你道。
驢年得異麼。
又雲。
異中不合類。
他與麼道還涉緣否。
又雲黑豆未生芽時。
藥山雲。
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
道吾雲相随來也。
為語中妙葉事來。
故雲相随來也。
雪峰雲你入門時共你商量了也。
國師雲何不早問老僧。
此例甚多。
不能廣引。
奉勸吾曹後學第一谛明正位。
須向未有法身佛已前。
未有虛空已前。
未有真如法界已前。
體取法身是光。
摩诃般若是光。
無量壽是光。
一切含靈與金剛體悉是光。
且是個什麼光。
光未發時作麼生會。
光光盡屬緣。
若不對緣。
正位何舉。
猶如空中釘撅。
雖然如是。
作家不可無語也。
故洞山頌曰。
正中來。
無中至斷舌才。
但屬緣盡是塵埃。
作家但傍這裡有語妙挾才。
則得不傷也。
傷則斷舌。
不語則如被生埋也。
審之。
補曰。
生埋事蓋用慕魄太子因緣。
見豈函本經。
偏中至者。
為語中妙含至理。
得不傷故。
亦是賓中主。
正中偏是主中主。
偏中正是賓中主。
正位中來是獨脫來也。
不論賓主耳。
偏中至亦獨從偏中妙葉不相觸也。
作家相見如兩刃相向。
劍刃上安立性命。
不相觸也。
個中不是好手便是喪命。
所以作家相見不可無語。
故頌曰。
偏中至。
兩刃至沖天志。
為語來勢不随偏故中含無語。
分明滿口道。
不生痕朕故無縫罅。
從者邊過那邊。
故亦雲語中無語也。
如石霜雲三隻骰子抛不落。
湧泉雲無人得渠危。
又雲不挂寸絲。
石霜雲他無出入息。
仰山雲兩口無一舌。
此例甚多。
兼帶來者。
不涉偏正二途。
此位似玄路中而無玄路也。
蓋是語勢全不立的虛空相似。
呈之不着。
為至妙也。
如藥山見遵布衲洗佛乃問曰。
者個從你洗。
還洗得那個麼。
曰把将那個來。
師乃休。
又藥山帶刀。
道吾問背後底是什麼。
山蓦口研。
又問今日供養羅漢還來也無。
答曰你每日噇什麼等是其類也。
此例甚多。
喚作兼帶全無的的。
隻如者個物還的的麼。
若也的的則屬物類也。
古人雲。
千般比不得。
萬物況不成。
然雖如此。
不得一向不的的。
所以洞山頌曰。
兼中到。
不落至炭裡坐。
且畢竟有人得此妙否。
還待的的否。
細詳之。
無令蔔度堕於意思也。
大凡語勢亦不可一向執一隅。
如待特牛生兒了我即向你道。
又如空中鳥道。
此不可以五位中辨。
乃是玄學路來也。
不同龜毛兔角者。
蓋是古談。
者個物如是。
妙之最妙也。
不同虛空又不同水中月也。
蓋别是一格妙談。
而教中舉喻。
摩尼珠在天即清。
在人即濁。
若以五色裹之則作五色。
若置水中則作水色。
體非五色。
此蓋古人通會個物性。
如傅大士雲。
未曾暫有。
全體現前。
雖乃現前。
難追難訪。
又如當今世尊悟道偈雲。
因星得悟。
悟後非星。
不随於物。
不是無星。
物體妙爾。
若向此輩明得漸可撥入正位也。
大凡今人文字事處見。
隻解尋苗。
不解從根辨。
隻如承根得活。
則青黃有異。
花卉多端。
如佛果般若涅拌法身等類。
至於生死煩惱有情無情等。
色色不同。
乃至言教布義深淺。
若解向根下觑得。
則苗無不曉也。
如蜀中和尚雲。
我若一向舉唱宗乘。
稠嶺内路須荒。
此談正位也。
然後學者諱喚作正位。
蓋為不向根下會。
隻一向從苗作玄學會耳。
如石霜雲。
斥其心意。
忌說見聽。
至於法身佛是見聽。
此撥後進入正位也。
隻如離見聽合到什麼處。
岑大士雲。
三世諸佛共盡法界衆生。
是摩诃般若光也。
光未生時作麼生委。
此乃從根下擺撼也。
如此徹人日月下其數幾許也。
若非徹明即大難也。
奉勸吾曹直須子細研決。
須作師子吼。
莫作野幹鳴。
奉囑奉囑。
安國和尚寶箧論竟 重編曹洞五位卷中
雖涉門頭不同從外入也。
為從一言下便明得。
雖小涉緣不同諸緣也。
如白衣拜相則是諸緣。
此假今日下斷送則涉緣玄妙。
大師雲。
如王索寶器。
一錘下便斷痕縫始得。
又還假第二錘否。
雲先斬自身然後誅九族。
且合作麼生。
石霜曰。
一日生下一日王。
亦雲一撥當假一言撥。
你之時是屬緣。
所以喚作緣便撥着了。
直過那邊承當得豈屬緣耶。
所以卻圓。
如王宮生太子。
生下便在王宮。
且不從外入。
如一錘下斷痕縫。
當假一錘之時。
是涉緣斷痕縫然後豈屬功也。
然且不得認着這個。
非王本有之器。
故如王宮生下太子。
雖是王種。
未是王故。
大師頌曰。
偏中正。
失曉老婆至還認影。
此豈非認着這個也。
蓋涉緣是自今日悟。
王宮太子不可便稱王。
一錘便斷痕縫。
不可認作王本有之器也。
一體兩義也。
蓋時節不同耳。
非親得洞山玄旨者。
餘其涉蔔度意想爾。
如問大師如何是佛。
答曰非佛。
佛是緣。
為問處從緣故。
故亦從緣向你道非佛。
斷送你過那邊去。
有一般漢向舌頭上解。
喚作以楔出楔。
雖除得個佛。
又争柰非佛何。
不可先師雲如是便休也。
不可隻空區名句也。
如一錘下便須斷痕縫始得。
不可以楔出楔也。
這邊向你道非佛。
撥你向那邊。
那邊且合作麼生承當。
大難大難。
奉勸吾曹後學切須子細。
莫如盲驢信腳。
須向總未有十方一切諸佛與盡法界衆生已前會。
此處若妙得會。
自有語話分。
終無不解語。
佛不用學閑言閑句。
先德雲。
但知心是佛。
何處佛不解語。
正位中來者。
為語勢從事上來也。
喚作無語中有語。
但傍這個轉不相觸也。
正位者蓋是一切諸佛及法界有情皆從此位流出。
猶如衆漚生於海水也。
為對緣故曲标正位也。
若不對緣且喚作什麼。
法身佛猶屬緣。
為變異故。
南泉雲。
喚作如如早是變也。
須向異類中行。
問曹山如何是異。
雲。
我若向你道。
驢年得異麼。
又雲。
異中不合類。
他與麼道還涉緣否。
又雲黑豆未生芽時。
藥山雲。
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
道吾雲相随來也。
為語中妙葉事來。
故雲相随來也。
雪峰雲你入門時共你商量了也。
國師雲何不早問老僧。
此例甚多。
不能廣引。
奉勸吾曹後學第一谛明正位。
須向未有法身佛已前。
未有虛空已前。
未有真如法界已前。
體取法身是光。
摩诃般若是光。
無量壽是光。
一切含靈與金剛體悉是光。
且是個什麼光。
光未發時作麼生會。
光光盡屬緣。
若不對緣。
正位何舉。
猶如空中釘撅。
雖然如是。
作家不可無語也。
故洞山頌曰。
正中來。
無中至斷舌才。
但屬緣盡是塵埃。
作家但傍這裡有語妙挾才。
則得不傷也。
傷則斷舌。
不語則如被生埋也。
審之。
補曰。
生埋事蓋用慕魄太子因緣。
見豈函本經。
偏中至者。
為語中妙含至理。
得不傷故。
亦是賓中主。
正中偏是主中主。
偏中正是賓中主。
正位中來是獨脫來也。
不論賓主耳。
偏中至亦獨從偏中妙葉不相觸也。
作家相見如兩刃相向。
劍刃上安立性命。
不相觸也。
個中不是好手便是喪命。
所以作家相見不可無語。
故頌曰。
偏中至。
兩刃至沖天志。
為語來勢不随偏故中含無語。
分明滿口道。
不生痕朕故無縫罅。
從者邊過那邊。
故亦雲語中無語也。
如石霜雲三隻骰子抛不落。
湧泉雲無人得渠危。
又雲不挂寸絲。
石霜雲他無出入息。
仰山雲兩口無一舌。
此例甚多。
兼帶來者。
不涉偏正二途。
此位似玄路中而無玄路也。
蓋是語勢全不立的虛空相似。
呈之不着。
為至妙也。
如藥山見遵布衲洗佛乃問曰。
者個從你洗。
還洗得那個麼。
曰把将那個來。
師乃休。
又藥山帶刀。
道吾問背後底是什麼。
山蓦口研。
又問今日供養羅漢還來也無。
答曰你每日噇什麼等是其類也。
此例甚多。
喚作兼帶全無的的。
隻如者個物還的的麼。
若也的的則屬物類也。
古人雲。
千般比不得。
萬物況不成。
然雖如此。
不得一向不的的。
所以洞山頌曰。
兼中到。
不落至炭裡坐。
且畢竟有人得此妙否。
還待的的否。
細詳之。
無令蔔度堕於意思也。
大凡語勢亦不可一向執一隅。
如待特牛生兒了我即向你道。
又如空中鳥道。
此不可以五位中辨。
乃是玄學路來也。
不同龜毛兔角者。
蓋是古談。
者個物如是。
妙之最妙也。
不同虛空又不同水中月也。
蓋别是一格妙談。
而教中舉喻。
摩尼珠在天即清。
在人即濁。
若以五色裹之則作五色。
若置水中則作水色。
體非五色。
此蓋古人通會個物性。
如傅大士雲。
未曾暫有。
全體現前。
雖乃現前。
難追難訪。
又如當今世尊悟道偈雲。
因星得悟。
悟後非星。
不随於物。
不是無星。
物體妙爾。
若向此輩明得漸可撥入正位也。
大凡今人文字事處見。
隻解尋苗。
不解從根辨。
隻如承根得活。
則青黃有異。
花卉多端。
如佛果般若涅拌法身等類。
至於生死煩惱有情無情等。
色色不同。
乃至言教布義深淺。
若解向根下觑得。
則苗無不曉也。
如蜀中和尚雲。
我若一向舉唱宗乘。
稠嶺内路須荒。
此談正位也。
然後學者諱喚作正位。
蓋為不向根下會。
隻一向從苗作玄學會耳。
如石霜雲。
斥其心意。
忌說見聽。
至於法身佛是見聽。
此撥後進入正位也。
隻如離見聽合到什麼處。
岑大士雲。
三世諸佛共盡法界衆生。
是摩诃般若光也。
光未生時作麼生委。
此乃從根下擺撼也。
如此徹人日月下其數幾許也。
若非徹明即大難也。
奉勸吾曹直須子細研決。
須作師子吼。
莫作野幹鳴。
奉囑奉囑。
安國和尚寶箧論竟 重編曹洞五位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