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編曹洞五位卷中

關燈
明。

    古鏡亦是暗中之明。

    老婆頭白不說白而言老婆。

    白在其中矣。

    能回互白字故也。

    又說正中來。

    頌雲。

    正中來。

    無中有路隔塵埃。

    或雲出[蒺-矢+生]埃。

    謂凡有言句皆無中唱出。

    便自挾妙了也。

    無不從正位中來。

    或明或暗或至或到。

    皆挾挾通宗。

    凡一位皆具此五事。

    如掌之五指。

    無少無剩。

    兼中至。

    謂兼黑兼白兼偏兼正而至。

    何謂至。

    如人歸家未到而至。

    别業乃在途為人邊事。

    亦能回互。

    妙在體前。

    兼中到。

    謂兼前四位。

    皆挾妙而歸正位。

    謂之折合歸來炭裡坐。

    是亦說黑處而回互黑字。

    不道黑而言炭或者。

    又謂曹山有言。

    正位者皆空界也。

    一向無物。

    偏位者即色界也。

    内有種種諸雜萬像。

    兼中至者舍事入理。

    正中來者背理就事。

    兼帶者即冥應衆緣不堕諸有。

    非染非淨無正無偏。

    故雲虛玄要道無着真宗。

    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

    須是審詳辨明當體。

    又說五位皆三字成句。

    偏正上下回互不犯中。

    中即正位也。

    說理說事教有明文。

    教外單傳直指之道果如是否。

    若果如是。

    讨甚好曹山邪。

    隻是口傳心授底葛藤。

    既不如是。

    且古人意畢竟作麼生。

    妙喜為你下個注腳。

    也要諸方撿點。

    不見汾陽道。

    面目現前壹任揀取。

    故淨名雲。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又首楞嚴雲。

    汝以緣心聽法。

    此法亦緣。

    古人一言半句雖是垂慈。

    皆在未屙已前着到。

     金師子雲。

    正位.偏位.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

    據上所說。

    各有善巧之。

     元真長老揀 補曰。

    此揀已被曹山所斥。

    然今人未知始末。

    抑亦不無長處。

    故古本亦并錄之。

    要辨得失爾。

     正位卻偏。

    亦圓兩意。

    為問家未生曰偏。

    恁麼時無人觸撥。

    是兩意曰圓。

    亦雲主中主也。

    如雲岩雲。

    獨脫物外。

    起衆聖之前。

     偏位雖偏有兩意。

    是語中無語。

    才有言語是偏。

    雖偏為語中無語。

    不觸是兩意。

    亦雲客中主也。

    如問魯祖出息不依衆緣。

    入息不居蘊界而住。

    此意如何。

    祖雲。

    有一人無出入息在。

    此答顯語中異語也。

    又為問家偏故。

    答即當位。

    故雲圓矣。

     或有正位中來者。

    無語中有語。

    問如何是祖師意。

    雲待特牛生兒即向你說。

    又雲。

    阇梨未問時某甲卻記得。

    阇梨才問着某甲忘卻。

    此無語中有語。

    此語雖主家語。

    亦賓主共用。

    亦雲主中主。

    問。

    某甲拟問。

    道不得如何。

    雲我亦道不得。

    此主客具足。

    如洞山問雲岩。

    未有陰界時還道得不無。

    岩雲你今還有否。

    此語為無語中有語也。

     或有偏位中來者。

    有語中無語。

    問如何是玄旨。

    雲如死人舌。

    又問什麼物恁麼來。

    雲說似一物即不中。

    此賓主共用。

    亦雲客中主。

    又有功勳語中無語。

    問十二時中将何奉獻。

    雲無物。

    又如問洞山。

    先聖如今什麼處去也。

    師雲絕追遊處去。

    此答話中似功勳邊來。

    故雲有語中無語。

    其實非功勳也。

    此語獨來。

    故雲偏也。

    或有相兼帶來者。

    這裡不迷始得。

    問光境俱亡複是何物。

    雲圓碣碣地。

    若臨時揀得出。

    亦喚作客中辨主。

    亦有别因緣相兼帶來者。

    不定凡是正位中來。

    及論偏位中來。

    兼帶來語中雖有主中主。

    客中主。

    親疎有殊。

    亦屬偏位。

    亦是傍語。

    若臨時索喚來緊者。

    抽之歸本位。

    又百丈雲。

    離卻咽喉唇吻道将一句來。

    學人道不得請師道。

    師雲。

    我不辭向你道。

    恐後人欺我兒孫。

    雲岩雲師今還有否。

    師雲喪我兒孫了也。

    又如問洞山。

    承和尚說刮骨禅。

    請和尚四方八面刮。

    雲勿刮處。

    雲和尚幸是好手為什麼刮不得。

    師雲你還聽道世醫拱手。

    此為問家兼帶。

    故答即當頭直現其事。

    是以問答俱不觸着。

    故雲相兼帶來也。

     大約而言。

    問答兩家語勢相報皆不出兩意焉。

    俱問語有粗細。

    答有淺深。

    所以洞山先師於非句中強以言也。

    此為對緣設欺妙旨。

    欲使後進之輩除疑遣惑識邪辨正。

    知賓主次第。

    達偏正之兩端矣。

     寶箧論(新補) 四明山大方廣圓覺寺 自然 述 夫五位者。

    洞山大師於接物中曲所标也。

    但屬言教大約不出此五位焉。

    或微妙旨也。

    升洞山之堂。

    入洞山之室者。

    唯曹山矣。

    大師知其應數。

    是釋天之靈。

    乃付以五位頌。

    曹山以寶之。

    尺璧寸金非羨也已。

    曲為後學引先德旨教以證之。

    曹山一人審之谛之。

    餘皆混執一隅。

    涉其意想矣。

    吾曹明哲之友可谛詳之矣。

    如其阘茸之者。

    随穩便說。

    拂席而起者五千。

    大師不制。

    此乃退亦佳也。

    此宗趣一一日月下罕遇一人耳。

    未參後學叨親至友。

    乃遙承先人示訓。

    每見濫會此意者各生根解。

    亦常痛於心髓。

    不能已已。

    略盡大要。

    目之為五位寶箧論雲耳。

     正中偏者。

    為主中主也。

    但不涉緣。

    宛轉不相觸。

    事上道得。

    如黑白未分時辨取。

    得主中主也。

    非賓中主也。

    賓中主為對緣無語中有語。

    是正中偏也。

    就偏辨得喚作主中主也。

    所以圓也皆是傍這物轉。

    妙含其理。

    不相觸也。

    所以大師頌曰。

    正中偏。

    三更初夜明月前。

    曹山釋雲。

    黑白未分時。

    辨得則不涉緣會。

    隻如黑白已分時辨得。

    不是主中主。

    則涉緣是賓中主也。

    喚作客中辨主。

    莫怪相逢不相識。

    隐隐猶懷舊日妍。

    曹山揀雲。

    此句雖近。

    不相似。

    為主中主。

    不對緣故。

    相似則對。

    是客中主。

    雖對緣則不同功也。

    如雲岩雲。

    獨脫物外。

    豈衆聖之前。

    如未有衆聖之前。

    豈非黑白未分例也灼然。

    曹山雲。

    甚谛之。

    亦如黑豆未生芽時也。

    此例甚多。

    略舉大綱。

     補曰。

    凡此論中屢言事上者。

    謂正中妙挾事也。

     偏中正者。

    此明涉緣不同功勳。

    為從語中辨得無言語底。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