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關燈
中龍奮迅。

    奪得雲霞滿袖頭。

    喝一喝。

     嗣燈胤法嗣 隐南廣禅師 金川沈氏子。

    廿歲禮嗣燈和尚剃染。

    侍關三載。

    日益深奧。

    燈出關。

    乃與圓具。

    久獲印證。

    燈入寂滅定後。

    遍參諸方。

    複歸興國守師塔。

    遂有終焉之志。

    一日中嵓麗眉大士。

    同德善居士。

    供法衣請上堂。

    大庾嶺頭曾拈提不起。

    德善居士和盤托出。

    牧野禅人觌體承當。

    正所謂于食等者于法亦等。

    且因齋贊一句作麼生道。

    靠拄杖雲。

    到江吳地盡。

    隔岸越山多。

    複召衆雲。

    幸我中嵓麗眉法兄和尚。

    開方便門。

    示真實相。

    普攝人天。

    各具本有。

    此段因緣。

    出善财一頭地也。

    不涉煙水。

    登彌勒樓閣。

    不假修證。

    次補千佛位中。

    還委悉麼。

    鴛鴦繡出從君看。

    不把金針度與人。

     大鑒下第三十九世 舌響讷法嗣 圓通大朗玺禅師 渝城楊氏子。

    印可住三聖寺虎溪。

    寝食之餘。

    織[屍@憍]施四來。

    住圓通。

    法衣至上堂。

    拈衣雲。

    二十餘年學個呆。

    無端禍事上身來。

    冤沉海底重重結。

    此日人天推不開。

    住新繁龍藏寺。

    上堂。

    今朝七月一。

    衲僧讨巴鼻。

    夏暑猶未退。

    秋景又追逼。

    到家人自由。

    途中多涉力。

    拂一拂顧左右雲。

    途中且置。

    到家一句作麼生道。

    能為萬象主。

    不逐四時凋。

    解制上堂。

    開欄釋鑰。

    放出群牛。

    既無拘束。

    任爾優遊。

    是則便是。

    切忌東觸西觸。

    犯人苗稼。

    咦。

    明年更有新條在。

    一聲鐵笛喚回頭。

    晚參。

    鏡清有六刮。

    衲僧怯路滑。

    若要兩相應。

    深錐須痛劄。

    書記問。

    如何是就毛刮塵。

    師雲。

    風行草偃。

    如何是就皮刮毛。

    師雲。

    赤刀烙錫。

    如何是就肉刮皮。

    師雲。

    滾湯沃雪。

    如何是就骨刮肉。

    師雲。

    庖丁解牛。

    雲隻如髓又如何刮。

    師曰。

    撒手到家人不識。

    翻嫌腳瘦草鞋寬。

    己巳年十月一日晚。

    見法堂前草芊。

    以方便鏟除之。

    倐釋鏟雲。

    來生又做些。

    罷入方丈。

    明晨行者趨進。

    已坐脫矣。

    涕洟雙垂。

    顔色如生。

    臘三十三。

    壽七十四。

    塔于本山。

     祖鼻法嗣 滄溪月禅師 保甯滄溪李氏子。

    幼失恃怙。

    見壁間偈雲。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之語。

    遂有出塵之志。

    不得自由。

    遇一尊宿請益。

    令參栢樹子話。

    無入處。

    矢志脫塵。

    聞月幢和尚開法。

    往參三載。

    一日聞鼓聲有省。

    值祖鼻和尚作座元。

    而印可。

    住滇南曲靖府天王寺。

    佛誕上堂。

    第一義谛。

    世尊未離兜率。

    露布了也。

    天下老和尚。

    未出方丈。

    露布了也。

    月上座未拈拄杖。

    露布了也。

    若待登曲錄木床。

    已是落二落三。

    更要山僧口吧吧地。

    轉沒交涉。

    雖然如是。

    沒量大人情性辣。

    滿裝一杓潑悉達。

    指天指地漫稱尊。

    卻被雲門欲打殺。

    未審衆中還有不甘者麼。

    良久以拄杖橫按雲。

    青山隻愛磨今古。

    渌水何曾洗是非。

     純備德法嗣 法幢遠禅師 蜀東萬縣宋氏子。

    得法于純備德和尚。

    住[(雪-雨)/粉/大]陵州黃陵禅院。

    示安石慧禅人法語雲。

    從上古人。

    親近真善知識。

    勤勞刻苦。

    廢寝忘餐。

    必将衣線下事究明。

    透頂透底。

    出羅籠離窠臼。

    灑灑落落。

    無束無拘。

    等閑拈一語示一機。

    動地驚天。

    為千百世之标準。

    方不姑負參學之志。

    珍重。

     錦江禅燈卷第十五(終) 跋 原夫。

    真常者。

    本無形狀。

    元非比拟。

    放則萬行圓滿。

    收則千機寝削。

    菩提涅盤。

    真如佛性。

    金剛圈栗棘蓬。

    光明幢日月燈。

    種種異域。

    皆從此中流動充滿。

    附物立名。

    難越其阃奧也。

    然而附天自高。

    附地自甯。

    附日月代明。

    雖雲物無私映。

    尚不能灼盡昏衢。

    附之于燈。

    能破千年暗室。

    言體孤明獨照。

    言用續焰聯輝。

    所謂冥者皆明。

    而明終無盡。

    此書不曰禅錄。

    而名禅燈者。

    俾傳之無窮也。

    豈非佛祖慧命之燈乎。

    自世尊拈華迦葉微笑。

    乃至斷臂安心。

    明鏡非台。

    染污不得。

    即心即佛。

    一喝耳聾。

    顯大機用。

    脅下還拳。

    于中卓樹光明幢。

    如寶絲網。

    因而光光相羅。

    徧攝寰區也。

    本師丈老人。

    初蒙雙桂師翁印心已來。

    七坐道場。

    播揚宗旨。

    末後還蜀。

    節度使坤育張公。

    偕見任寮寀。

    請辟圓悟祖庭。

    三十餘載。

    應機接物之暇。

    于劫灰堆裡。

    捃拾殘篇斷簡。

    搜羅諸家語要。

    合集一書。

    名曰錦江禅燈。

    癸酉秋。

    命徹生負稿東下。

    楞嚴災棗。

    弟将古今知識。

    從真常體中。

    印明大事因緣。

    共相敷陳一段光明幢。

    聯綿一盞無盡燈。

    雖雲去聖時遙。

    且靈山一會俨然未散。

    乃吾師衛法之苦心也。

    慨久遠之無征。

    待傳述之有自。

    間有挂漏。

    收攝未備。

    不能無望其同志高明者。

    尋讨補入雲爾。

     時 康熙癸酉冬長至日青城嗣祖沙門徹生熏沐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