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蕲水人。
避世入蛾眉絕頂。
影不下山者二十餘載。
忽一日欲下山。
鳴鼓上堂。
九旬限滿。
巧中藏拙。
晝夜殷勤。
拙中藏巧。
養馴一個水牯牛。
頭角峥嵘世上少。
今朝肆足印莓苔。
笑殺平田黃大老。
辭世形本無形。
說亦無說。
盡大地人難摸索七十九年住娑婆。
彈指光陰如夢覺。
舉步踢倒蛾眉山。
者邊那畔總一個。
喝一喝。
擲筆而逝。
耳毒泰法嗣 射洪會靈寺幻住明禅師 泸州曾氏子。
嗣法于耳毒泰。
上堂。
雨過莓苔淨。
升堂說法時。
斯緣誰解會。
啼鳥上花枝。
小參。
初撾塗毒鼓。
三舉撲地鐘。
敵勝超群句。
生蛇始化龍。
咄。
純備德禅師 酆都李氏子。
中年于幻住大師處剃染。
詣耳毒和尚座下圓具。
而嗣法焉。
後住[(雪-雨)/粉/大]陵州黃陵禅院。
上堂。
立教明宗。
須張缦天網子。
活捉龍蛇。
可以直下承當。
安邦定國。
要展揭世經綸。
生擒虎兕。
乃能全身擔荷。
所以祖師心印。
壯似鐵牛之機。
去即印住。
住即印破。
隻如不去不住。
印即是。
不印即是。
于斯拟議。
錯過千山。
少涉思惟。
白雲萬裡。
緻使三世諸佛總放不下。
曆代祖師全提不起。
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伶俐衲僧自救不了。
正恁麼時。
作麼生履踐。
喝一喝雲。
振奮咤沙無向背。
爍迦羅眼莫能窺。
佛語禦法嗣 重慶府香國寺[穴/(丬*臬)]堂秀禅師 湖廣辰州府人。
幼失恃怙。
依湖山慧覺和尚之嗣。
佛語會下剃染。
十八圓具。
深研内外典集。
未幾屏去。
鐵脊焦團。
受佛語記莂。
囑之南遊。
參徧諸方。
己巳歸渝就香國。
開爐上堂。
爐火乍燔。
是鐵是銅須經煅。
槖鑰大煽。
若凡若聖盡銷镕。
淬般若之智鋒。
砺金剛之神劍。
若是躍冶之金。
徒勞鍛煉。
蓦豎拂雲。
者一星兒火種。
自鹫峰發焰。
嵩少騰芳。
太白山中。
标霞天之光彩。
錦江江上。
闡亘古之宗猷。
如如意珠。
似帝青寶。
可以福國裕民。
為祥為瑞。
入聖超凡。
而今落在香國者裡。
隻得借曼殊普賢作爐頭。
勢至圓通為冶匠。
五百聲聞緣覺作散工。
扇火扇風。
添煤添炭。
山僧忍俊不禁。
未免助其神用。
遂擲拂子雲。
直下來也。
急着眼觑。
吼一等法嗣 唐安昙雲寺文璧福禅師 眉州陳氏子。
幼沖覃讦。
染指釋門。
參徧諸方。
後入吼和尚之室。
秉拂上堂。
柳舒金。
梅正白。
幾經霜淩幾經雪。
寒枝傲骨占春先。
卻把清香輕漏洩。
惟佛與佛無分别。
揮拂子雲。
筍過東家作竹林。
藕穿池面為荷葉。
臘八上堂。
積劫深懷疑彈子。
實難吞吐出皇宮。
六年雪嶺時無懈。
蓦地擡眸見己躬。
此是大覺老人。
在霜天月下悟得底。
今日福上座。
向情與無情煥然等現處。
舉似大衆。
還會麼。
若會得。
天地虛空生汝心内。
人物殿堂皆汝元常。
若或未然。
舍家出家本屬何因。
缁衣披度當為何事。
正恁麼時。
且道大覺老人。
畢竟悟個甚麼。
良久雲。
泥牛掣斷黃金鎖。
鐵馬沖開碧玉關。
改見月庵為昙雲寺。
上堂。
一點一畫涅盤妙心。
一字一言真實勝義。
不是九重隆下。
親從刺史頒來。
顯示佛祖真機。
開發人天眼目。
所以道。
若以眼見。
乃文殊境界。
若以耳聞。
實觀音妙體。
若以心思。
普賢床榻。
且道。
毗盧遮那即今在甚麼處。
顧左右雲。
不拟議時全體現。
涉思惟處隔關山。
瑞林蓮法嗣 玉諾昌禅師 蜀南人。
龆齡于瑞林和尚處剃染。
至年圓具。
初遊講肆。
頗通經論。
因看圓覺經。
四大各離。
始覺忙然。
遂徧參。
歸來徹困于淡竹老人。
受記莂于本師瑞林和尚。
康熙戊午。
住成都府德元寺。
上堂。
吾年三十四。
佛法總不識。
張登曲錄床。
渾無些子伎。
全提臨濟宗。
惟憑斯個力。
頭頭絕覆藏。
處處無蹤迹。
活潑潑耀古騰今。
峭巍巍輝天鑒地。
當陽露出端倪。
揚眉已落第二。
且如何是全提意旨。
卓拄杖雲。
青天也皺眉。
住南關外草堂寺。
上堂。
兩度相催住草堂。
且無佛法可商量。
烏藤拈出全收放。
殺活臨機觌體彰。
呈拄杖召衆雲。
者木上座。
在臨濟德山。
有意氣時添意氣。
在文殊普賢。
不風流處也風流。
落在昌上座手裡。
放行則萬象生輝。
把住則乾坤失色。
空王殿上。
一任簸土揚塵。
糞掃堆頭。
徧現紫金光聚。
有時為天中之天。
有時作聖中之聖。
胎卵濕化。
鱗甲羽毛。
承斯恩力。
齊彰本地風光。
各顯神通妙用。
與凡聖同源。
千差一緻。
複卓一卓雲。
避世入蛾眉絕頂。
影不下山者二十餘載。
忽一日欲下山。
鳴鼓上堂。
九旬限滿。
巧中藏拙。
晝夜殷勤。
拙中藏巧。
養馴一個水牯牛。
頭角峥嵘世上少。
今朝肆足印莓苔。
笑殺平田黃大老。
辭世形本無形。
說亦無說。
盡大地人難摸索七十九年住娑婆。
彈指光陰如夢覺。
舉步踢倒蛾眉山。
者邊那畔總一個。
喝一喝。
擲筆而逝。
耳毒泰法嗣 射洪會靈寺幻住明禅師 泸州曾氏子。
嗣法于耳毒泰。
上堂。
雨過莓苔淨。
升堂說法時。
斯緣誰解會。
啼鳥上花枝。
小參。
初撾塗毒鼓。
三舉撲地鐘。
敵勝超群句。
生蛇始化龍。
咄。
純備德禅師 酆都李氏子。
中年于幻住大師處剃染。
詣耳毒和尚座下圓具。
而嗣法焉。
後住[(雪-雨)/粉/大]陵州黃陵禅院。
上堂。
立教明宗。
須張缦天網子。
活捉龍蛇。
可以直下承當。
安邦定國。
要展揭世經綸。
生擒虎兕。
乃能全身擔荷。
所以祖師心印。
壯似鐵牛之機。
去即印住。
住即印破。
隻如不去不住。
印即是。
不印即是。
于斯拟議。
錯過千山。
少涉思惟。
白雲萬裡。
緻使三世諸佛總放不下。
曆代祖師全提不起。
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伶俐衲僧自救不了。
正恁麼時。
作麼生履踐。
喝一喝雲。
振奮咤沙無向背。
爍迦羅眼莫能窺。
佛語禦法嗣 重慶府香國寺[穴/(丬*臬)]堂秀禅師 湖廣辰州府人。
幼失恃怙。
依湖山慧覺和尚之嗣。
佛語會下剃染。
十八圓具。
深研内外典集。
未幾屏去。
鐵脊焦團。
受佛語記莂。
囑之南遊。
參徧諸方。
己巳歸渝就香國。
開爐上堂。
爐火乍燔。
是鐵是銅須經煅。
槖鑰大煽。
若凡若聖盡銷镕。
淬般若之智鋒。
砺金剛之神劍。
若是躍冶之金。
徒勞鍛煉。
蓦豎拂雲。
者一星兒火種。
自鹫峰發焰。
嵩少騰芳。
太白山中。
标霞天之光彩。
錦江江上。
闡亘古之宗猷。
如如意珠。
似帝青寶。
可以福國裕民。
為祥為瑞。
入聖超凡。
而今落在香國者裡。
隻得借曼殊普賢作爐頭。
勢至圓通為冶匠。
五百聲聞緣覺作散工。
扇火扇風。
添煤添炭。
山僧忍俊不禁。
未免助其神用。
遂擲拂子雲。
直下來也。
急着眼觑。
吼一等法嗣 唐安昙雲寺文璧福禅師 眉州陳氏子。
幼沖覃讦。
染指釋門。
參徧諸方。
後入吼和尚之室。
秉拂上堂。
柳舒金。
梅正白。
幾經霜淩幾經雪。
寒枝傲骨占春先。
卻把清香輕漏洩。
惟佛與佛無分别。
揮拂子雲。
筍過東家作竹林。
藕穿池面為荷葉。
臘八上堂。
積劫深懷疑彈子。
實難吞吐出皇宮。
六年雪嶺時無懈。
蓦地擡眸見己躬。
此是大覺老人。
在霜天月下悟得底。
今日福上座。
向情與無情煥然等現處。
舉似大衆。
還會麼。
若會得。
天地虛空生汝心内。
人物殿堂皆汝元常。
若或未然。
舍家出家本屬何因。
缁衣披度當為何事。
正恁麼時。
且道大覺老人。
畢竟悟個甚麼。
良久雲。
泥牛掣斷黃金鎖。
鐵馬沖開碧玉關。
改見月庵為昙雲寺。
上堂。
一點一畫涅盤妙心。
一字一言真實勝義。
不是九重隆下。
親從刺史頒來。
顯示佛祖真機。
開發人天眼目。
所以道。
若以眼見。
乃文殊境界。
若以耳聞。
實觀音妙體。
若以心思。
普賢床榻。
且道。
毗盧遮那即今在甚麼處。
顧左右雲。
不拟議時全體現。
涉思惟處隔關山。
瑞林蓮法嗣 玉諾昌禅師 蜀南人。
龆齡于瑞林和尚處剃染。
至年圓具。
初遊講肆。
頗通經論。
因看圓覺經。
四大各離。
始覺忙然。
遂徧參。
歸來徹困于淡竹老人。
受記莂于本師瑞林和尚。
康熙戊午。
住成都府德元寺。
上堂。
吾年三十四。
佛法總不識。
張登曲錄床。
渾無些子伎。
全提臨濟宗。
惟憑斯個力。
頭頭絕覆藏。
處處無蹤迹。
活潑潑耀古騰今。
峭巍巍輝天鑒地。
當陽露出端倪。
揚眉已落第二。
且如何是全提意旨。
卓拄杖雲。
青天也皺眉。
住南關外草堂寺。
上堂。
兩度相催住草堂。
且無佛法可商量。
烏藤拈出全收放。
殺活臨機觌體彰。
呈拄杖召衆雲。
者木上座。
在臨濟德山。
有意氣時添意氣。
在文殊普賢。
不風流處也風流。
落在昌上座手裡。
放行則萬象生輝。
把住則乾坤失色。
空王殿上。
一任簸土揚塵。
糞掃堆頭。
徧現紫金光聚。
有時為天中之天。
有時作聖中之聖。
胎卵濕化。
鱗甲羽毛。
承斯恩力。
齊彰本地風光。
各顯神通妙用。
與凡聖同源。
千差一緻。
複卓一卓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