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是手段。

    開解脫門。

    炊無米飯。

    一任個個飽齁齁地。

    如龍若虎。

    正恁麼時。

    還委悉麼。

    欲識此中真妙旨。

    問我法兄離和尚。

    上堂。

    半卷珠簾月一鈎。

    時開酒甕在高樓。

    于中一滴親嘗得。

    一任風流賣不休。

    卓拄杖雲。

    還知此一滴麼。

    于是薦得。

    酒熟任從君自飲。

    其或未然。

    分明惟識隔簾香。

    上堂。

    要津把斷。

    水洩不通。

    布袋解開。

    光彌萬裡。

    直得春藹乾坤。

    百花競放。

    無文心印。

    七縱八橫。

    那畔玄音。

    鸠鳴莺啭。

    心智湊泊莫以到。

    文言诠表莫以及。

    崩岩喝下不許停機。

    烈焰光中那容住腳。

    正恁麼時。

    如何是轉身一句。

    明月橫挑兔角杖。

    水雲踏破艹鞋頭。

     太慈無漏涵禅師 新繁安氏子。

    性禀謙讓。

    初參漢月和尚不契。

    後見明和尚打徹。

    呈偈雲。

    九年煉就一吹毛。

    武藝全提不用操。

    出匣獨能平宇宙。

    當場不讓始稱豪。

    住丹崖上堂。

    食息居士詣前拈香雲。

    爇向爐中。

    為光明雲。

    徧滿法界。

    供養我堂頭長老。

    于此雲中紫柏座上。

    擘開面門。

    放出頂相。

    與諸人描邈。

    師雲作家。

    又問。

    觌面相呈時如何。

    師雲。

    雲從洞口出。

    士拟開口。

    師雲。

    水向石邊來。

    乃雲。

    雨細細霧漫漫。

    陣陣朔風透膽寒。

    隻為諸人寒未徹。

    遠勞檀越過彭關。

    上堂。

    者事從來沒泊栖。

    電光石火豈容思。

    無蹤迹斷消息。

    波斯叫苦石人泣。

    偶示微恙。

    端坐而逝。

    塔于金相寺之右。

     體宗甯禅師 濾陽李氏子。

    儉溫恭直。

    于世淡然。

    幼秉毗尼。

    兼攝三藏。

    遂參萬峰明和尚。

    職監院十稔。

    遂而印可。

    秉拂上堂。

    事存函蓋合。

    理應箭鋒拄。

    去此二重關。

    佛眼觑不着。

    惟有拄杖子。

    全身能擔荷。

    以拄杖卓一卓。

    喝一喝雲。

    今日錯下注腳。

    住雲峰上堂。

    問拖拖撦撦。

    穿衣吃飯的是誰。

    師雲。

    難道汝自己也不識。

    僧禮拜。

    乃雲。

    十月十五聖制。

    方來衲子齊立。

    雲峰本無一法。

    看來物物瞥地。

    且道。

    盞子落地。

    碟子成七片。

    汝等諸人作麼生會。

    一僧喝。

    一僧走出法堂。

    師雲。

    可憐不是當家子。

    孤負蒼蒼兩道眉。

    小參。

    囊括今古。

    道達群芳。

    亭毒蒼生。

    疎而不漏。

    如是則安禅結制。

    無繩自縛。

    見性成佛。

    好肉剜瘡。

    若有個靈利衲僧來問。

    老漢在者裡作甚麼。

    呵呵大笑雲。

    不在打艹。

    隻要驚蛇。

    世壽七十二。

    臘三十七。

    塔于本山之獅鈴峰。

     離指示禅師 壁山陳氏子。

    志慬傲骨。

    氣硬心孤。

    以本分鉗錘接方來。

    人或難之。

    受明和尚記莂。

    居嘉陵艹堂寺。

    見諸方泛泛接人。

    遂作濫觞偈以嘲之。

    常辯泰西教為邪說。

    而天主拉徒衆隐去。

    午日觀競渡。

    作偈曰。

    忽聞江鼓震。

    率爾引中和。

    信步觀飛棹。

    倚藤聽唱歌。

    丘隅少止鳥。

    水國多遊鼉。

    回首天将晚。

    悠悠從市過。

    後徙新繁之河西。

    無恙而終。

    門人遵遺命。

    阇維粉骨為餅。

    施水族焉。

     雪臂巒禅師 武昌人。

    于黃龍寺削染。

    名印巒。

    寓天童。

    職巡照。

    忽聞鐘聲有省。

    辛巳秋入蜀。

    參萬峰明和尚。

    于烽煙燹火中。

    卧薪嘗膽。

    以身先之。

    偕明和尚嬰七難。

    師無難色。

    或冀以代受。

    相依二十餘稔。

    嘗頌拄杖雲。

    通身黑又通身節。

    展大用兮發大機。

    始信昂頭撐宇宙。

    管教佛祖也攢眉。

    迨庚子夏。

    蜀難漸平。

    拂衣北邁。

    住大名府潭淵普照寺。

    上堂。

    真佛無形。

    真道無體。

    真法無相。

    于中會得。

    三即一。

    如或不會。

    一即三。

    蓦拈拄杖卓一卓雲。

    大衆會麼。

    複卓雲。

    三段不同。

    收歸上科。

    後遷磁州滹沱二祖塔院。

    上堂。

    二祖塔前有一物。

    上拄天。

    下拄地。

    傍無邊表。

    中亦不立。

    取之不逢。

    舍之不離。

    向之不親。

    背之則契。

    三世諸佛從此證。

    曆代祖師從此悟。

    在天名風雲雷雨。

    在地名鳥獸艹木。

    在五常名仁義禮智信。

    在五行名金木水火土。

    乃智乃愚。

    若僧若俗。

    蜎飛蠕動蚑行之類。

    孰不由此而發生。

    豎拂子召衆雲。

    還薦得者一物麼。

    良久拂一拂雲。

    去去西方路。

    迢迢十萬程。

    後三處閱藏。

    共九年。

    微恙而逝。

     敏樹相禅師 鄰水人。

    參萬峰明和尚嗣法焉。

    住墊江百丈山。

    月旦上堂。

    昨夜一聲獅子诟。

    窟中抖擻金毛走。

    天明滿地是麒麟。

    吩咐明州布袋守。

    向道渠侬不等閑。

    逢人切莫揚家醜。

    上堂。

    學道休參鹵莽禅。

    逢人要識此根源。

    當機觌面還相委。

    脫骨換肌是契先。

    出礦純金重煅煉。

    離山美玉用鑽研。

    看來至寶非容易。

    不是依俙了目前。

    住楚江萬壽。

    上堂。

    撥轉萬物維新之際。

    底漢正好向一人納慶之辰。

    入此選佛場中。

    開單展缽。

    弄筯拈匙。

    徹見元初本體。

    獲大真實受用。

    上堂。

    參禅一着了生死。

    頓悟圓明徹自己。

    覺得早知燈是火。

    于今飯熟多時矣。

    龍門寺上堂。

    不到龍門院裡。

    焉知浪暖桃花。

    既知浪暖桃花。

    深入龍門院裡。

    此猶是化門邊事。

    且龍門堂上奇特一句。

    作麼生道。

    五色雲中觀彩鳳。

    九重天上看飛龍。

    舉世尊拈花。

    靈山拈出紫金花。

    錯過人天百萬家。

    迦葉破顔方有意。

    涅盤流布眼無邪。

    金襕委付阿難侶。

    雞足猶披彌勒裟。

    勿謂兒孫多意氣。

    禹門不待化龍蛇。

    仙苑告成。

    傀儡場中作禍坑。

    無端平地賺憍陳。

    誰知線斷懡[怡-台+羅]手。

    滿面慚惶笑殺人。

    後旋南浦。

    示微恙。

    塔于慈雲庵之右。

    世壽七十。

     錦江禅燈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