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錦江禅燈卷第十
昭覺丈雪 通醉 輯
紹興幻庵 胡升猷 訂
大鑒下第三十六世
破山明法嗣
大隋澹竹密禅師
内江姚氏子。
生而颕異。
剛毅不群。
好面折征難。
因見木魚堕地。
忽打脫底蘊。
寓天童八載。
如鱗在淵。
歉燒尾耳。
遂作偈辭天童雲。
翛然直入千峰去。
一任時流把自欺。
折腳铛安亂石裡。
頻煨黃獨且随宜。
衆聆不喜。
乘夜出山。
回蜀見明和尚于佛恩。
賓主互換。
拳踢相應。
故有處處逢人打一場之句。
嘉州水蓮庵。
元旦上堂。
桃未紅李正白。
梅梢猶帶三冬雪。
許多遊子尚迷歸。
處處春江明夜月。
與麼與麼。
好肉剜瘡。
不與麼不與麼。
虛空釘橛。
諸禅相伴水蓮庵。
惟者些兒無别說。
者些且置。
應時及節一句。
作麼生道。
以拄杖卓一卓雲。
拄杖輕拈出。
掀翻佛祖機。
上堂。
數間茅屋傍江濆。
雲水雍容絕謂情。
若問野夫為别計。
棒頭直指本來人。
四來滿座。
銀燭交輝。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喝一喝。
拳一拳。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穿衣吃飯。
坐卧經行。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屙屎放尿。
寒則向火。
熱則乘涼。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依依楊柳日垂金。
月照江邨春水明。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既恁麼也不得。
不恁麼也不得。
畢竟如何委悉。
鴛鴦繡出從君看。
不把金針度與人。
見劫運漸平。
重辟大隋白鹿寺。
府尹冀公諱應熊。
向其德風。
躬往迎入錦官。
重建艹堂。
丁未二月廿九日。
示微恙。
塔全身于大隋之青龍岡。
世壽五十九。
夏三十。
冀公撰塔銘。
号無忍焉。
武岡州雲天山燕居申禅師 忠南李氏子。
參徧諸方。
末後受萬峰明和尚授囑。
住貴築大興善寺。
上堂。
僧問。
人人上梯子聽說法。
即今法在何處。
師雲。
上梯子上梯子。
乃雲。
五裡亭十裡鋪。
夜則明行晝暗度。
任是銅頭鐵額來。
頂門一擊全身露。
上堂。
或時冷或時熱。
剔起眉毛看時節。
大興堂上打驢腰。
火神廟裡出鮮血。
一場好事要人知。
其奈人之信不及。
衆中還有信得及者麼。
上堂。
欲賞蟠桃會。
殷勤上苑遊。
方朔偷不去。
留滞在枝頭。
信手拈來慶和盤。
從教億萬秋。
上堂。
方丈裡出來。
法堂上坐起。
學力如此。
見處如此。
大衆還我一句來。
衆默然。
師雲。
然則盡皆如此就。
沒有些閑神野鬼。
住楚江楞嚴寺。
上堂。
決于南嶽行。
誰知尚萍梗。
連路少盤纏。
出賣大佛頂。
其價亦不增。
售者亦不損。
賣與衆位們。
祇要還我本。
差了一絲毫。
彼此皆不肯。
大衆。
且向絲毫不差處。
道一句。
衆着語。
師雲。
冬日固是寒。
下雨覺更冷。
上堂。
臨流終日不抛鈎。
志在雙鲸得便休。
珍重漁人休放手。
再抛香餌釣獰龍。
有麼有麼。
請出相見高真觀。
示衆雲。
古佛不揚眉。
高真解拱手。
烏龜撞着蛇。
欄腰齩一口。
痛殺呂純陽。
三豐腳後腫。
帶累僧綱司。
向外揚家醜。
山僧拄杖過人頭。
打起金毛特地吼。
壽七十二。
無病而終。
塔于雲天山。
昭覺丈雪醉禅師 中川李氏子。
少孺矜持。
長以和讓。
情性沉厚。
意氣淡沖。
初參明和尚于萬峰。
因鞋倒套不上有省。
遂造天童。
聞梆聲大徹。
單丁佯抑。
一衲飄然。
後回萬峰。
見而印可。
開法牛山禹門。
漢中靜明。
保甯艹堂。
整頓頹綱。
說法如截。
鉗錘倜傥。
毫發無容。
政烽煙滾滾中。
於秦蜀說法。
七鎮叢林。
正令全施。
霜輸雲委。
上堂。
久雨偶晴。
人境紛纭。
金烏投東嶺。
滴露艹橋橫。
衲子分中明甚麼邊事。
若也分疎得。
也是烏龜鑽破壁。
上堂。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境既弗存。
法從何立。
豎拂子雲。
此是境。
如何是法。
擲下雲。
從茲抛在糞掃堆頭。
雨灑風吹去。
誕日上堂。
吾年四十二。
作事多颠踬。
佛祖生冤家。
怒罵轟天地。
兔角杖龍蛇。
龜毛繩虎兕。
一條鐵脊梁。
勿遭岐路使。
絲毫尚弗容。
死生安将繼。
上堂。
凜凜寒霜。
洗出乾坤正氣。
娟娟皓月。
印還天地公心。
遐迩關河。
淳承至化。
西來曲調。
仗庇流通。
作無窟寵之埙箎。
韻和不齊之金石。
拟側雙聰聽。
風吹别調中。
追嚴上堂。
朝朝睡到日紅東。
不會人前撞木鐘。
以拄杖敲香幾雲。
天堂地獄。
被山僧一擊。
七花八裂了也。
惟有目犍連尊者。
揚聲大叫雲。
快活快活。
大衆且道。
此老快活。
從威神力而得耶。
從山僧拄杖頭而得耶。
試甄别看。
如辨别得出。
六出祁山非猛士。
七擒孟獲始稱豪。
上堂。
還有沖鋒慣戰者麼。
一僧出。
師打。
僧雲。
恁麼則泥牛诟太虛去也。
師雲。
将頭不猛。
帶累三軍。
僧作挜槍勢。
師雲。
善哉善哉。
僧拟議。
師雲。
艹賊大敗。
劫風稍息。
重辟昭覺。
時年七十有六。
掃劫灰得諸方殘篇。
縫為錦江禅燈。
康熙癸酉秋。
命門人竹浪徹生。
負稿嘉禾。
剞劂流通。
荊南蓮月正禅師 嶽池姜氏子。
岸谷淵弘。
三學備練。
因侍明和尚赴齋。
途中吃跌。
機語相叩。
而嗣法焉。
後開法于牂柯東印。
次徙保壽。
再遷荊南栢子庵。
上堂。
辨魔揀異。
須是頂門具眼。
诃
生而颕異。
剛毅不群。
好面折征難。
因見木魚堕地。
忽打脫底蘊。
寓天童八載。
如鱗在淵。
歉燒尾耳。
遂作偈辭天童雲。
翛然直入千峰去。
一任時流把自欺。
折腳铛安亂石裡。
頻煨黃獨且随宜。
衆聆不喜。
乘夜出山。
回蜀見明和尚于佛恩。
賓主互換。
拳踢相應。
故有處處逢人打一場之句。
嘉州水蓮庵。
元旦上堂。
桃未紅李正白。
梅梢猶帶三冬雪。
許多遊子尚迷歸。
處處春江明夜月。
與麼與麼。
好肉剜瘡。
不與麼不與麼。
虛空釘橛。
諸禅相伴水蓮庵。
惟者些兒無别說。
者些且置。
應時及節一句。
作麼生道。
以拄杖卓一卓雲。
拄杖輕拈出。
掀翻佛祖機。
上堂。
數間茅屋傍江濆。
雲水雍容絕謂情。
若問野夫為别計。
棒頭直指本來人。
四來滿座。
銀燭交輝。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喝一喝。
拳一拳。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穿衣吃飯。
坐卧經行。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屙屎放尿。
寒則向火。
熱則乘涼。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依依楊柳日垂金。
月照江邨春水明。
是本來人麼。
料掉沒交涉。
既恁麼也不得。
不恁麼也不得。
畢竟如何委悉。
鴛鴦繡出從君看。
不把金針度與人。
見劫運漸平。
重辟大隋白鹿寺。
府尹冀公諱應熊。
向其德風。
躬往迎入錦官。
重建艹堂。
丁未二月廿九日。
示微恙。
塔全身于大隋之青龍岡。
世壽五十九。
夏三十。
冀公撰塔銘。
号無忍焉。
武岡州雲天山燕居申禅師 忠南李氏子。
參徧諸方。
末後受萬峰明和尚授囑。
住貴築大興善寺。
上堂。
僧問。
人人上梯子聽說法。
即今法在何處。
師雲。
上梯子上梯子。
乃雲。
五裡亭十裡鋪。
夜則明行晝暗度。
任是銅頭鐵額來。
頂門一擊全身露。
上堂。
或時冷或時熱。
剔起眉毛看時節。
大興堂上打驢腰。
火神廟裡出鮮血。
一場好事要人知。
其奈人之信不及。
衆中還有信得及者麼。
上堂。
欲賞蟠桃會。
殷勤上苑遊。
方朔偷不去。
留滞在枝頭。
信手拈來慶和盤。
從教億萬秋。
上堂。
方丈裡出來。
法堂上坐起。
學力如此。
見處如此。
大衆還我一句來。
衆默然。
師雲。
然則盡皆如此就。
沒有些閑神野鬼。
住楚江楞嚴寺。
上堂。
決于南嶽行。
誰知尚萍梗。
連路少盤纏。
出賣大佛頂。
其價亦不增。
售者亦不損。
賣與衆位們。
祇要還我本。
差了一絲毫。
彼此皆不肯。
大衆。
且向絲毫不差處。
道一句。
衆着語。
師雲。
冬日固是寒。
下雨覺更冷。
上堂。
臨流終日不抛鈎。
志在雙鲸得便休。
珍重漁人休放手。
再抛香餌釣獰龍。
有麼有麼。
請出相見高真觀。
示衆雲。
古佛不揚眉。
高真解拱手。
烏龜撞着蛇。
欄腰齩一口。
痛殺呂純陽。
三豐腳後腫。
帶累僧綱司。
向外揚家醜。
山僧拄杖過人頭。
打起金毛特地吼。
壽七十二。
無病而終。
塔于雲天山。
昭覺丈雪醉禅師 中川李氏子。
少孺矜持。
長以和讓。
情性沉厚。
意氣淡沖。
初參明和尚于萬峰。
因鞋倒套不上有省。
遂造天童。
聞梆聲大徹。
單丁佯抑。
一衲飄然。
後回萬峰。
見而印可。
開法牛山禹門。
漢中靜明。
保甯艹堂。
整頓頹綱。
說法如截。
鉗錘倜傥。
毫發無容。
政烽煙滾滾中。
於秦蜀說法。
七鎮叢林。
正令全施。
霜輸雲委。
上堂。
久雨偶晴。
人境紛纭。
金烏投東嶺。
滴露艹橋橫。
衲子分中明甚麼邊事。
若也分疎得。
也是烏龜鑽破壁。
上堂。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境既弗存。
法從何立。
豎拂子雲。
此是境。
如何是法。
擲下雲。
從茲抛在糞掃堆頭。
雨灑風吹去。
誕日上堂。
吾年四十二。
作事多颠踬。
佛祖生冤家。
怒罵轟天地。
兔角杖龍蛇。
龜毛繩虎兕。
一條鐵脊梁。
勿遭岐路使。
絲毫尚弗容。
死生安将繼。
上堂。
凜凜寒霜。
洗出乾坤正氣。
娟娟皓月。
印還天地公心。
遐迩關河。
淳承至化。
西來曲調。
仗庇流通。
作無窟寵之埙箎。
韻和不齊之金石。
拟側雙聰聽。
風吹别調中。
追嚴上堂。
朝朝睡到日紅東。
不會人前撞木鐘。
以拄杖敲香幾雲。
天堂地獄。
被山僧一擊。
七花八裂了也。
惟有目犍連尊者。
揚聲大叫雲。
快活快活。
大衆且道。
此老快活。
從威神力而得耶。
從山僧拄杖頭而得耶。
試甄别看。
如辨别得出。
六出祁山非猛士。
七擒孟獲始稱豪。
上堂。
還有沖鋒慣戰者麼。
一僧出。
師打。
僧雲。
恁麼則泥牛诟太虛去也。
師雲。
将頭不猛。
帶累三軍。
僧作挜槍勢。
師雲。
善哉善哉。
僧拟議。
師雲。
艹賊大敗。
劫風稍息。
重辟昭覺。
時年七十有六。
掃劫灰得諸方殘篇。
縫為錦江禅燈。
康熙癸酉秋。
命門人竹浪徹生。
負稿嘉禾。
剞劂流通。
荊南蓮月正禅師 嶽池姜氏子。
岸谷淵弘。
三學備練。
因侍明和尚赴齋。
途中吃跌。
機語相叩。
而嗣法焉。
後開法于牂柯東印。
次徙保壽。
再遷荊南栢子庵。
上堂。
辨魔揀異。
須是頂門具眼。
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