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着力開眼耳。
遂俾職堂司。
一日侍立次。
問雲。
絕對待時如何。
眼曰。
如汝僧堂中白椎相似。
師罔措。
眼至晚抵堂。
師理前話。
眼曰。
閑言語。
師于言下大悟。
政和末。
出世和之天甯。
屢遷名剎。
诏興間。
奉诏開山雁蕩能仁。
時真歇居江心。
聞師至。
恐緣法未熟。
特過江迎歸方丈。
大展九拜。
以誘溫人。
由是翕然歸敬。
未視篆。
其徒懼行規法。
深夜放火。
鞠為瓦礫之墟。
師竟就樹縛屋。
升座示衆雲。
愛閑不打鼓山鼓。
投老來看雁蕩山。
傑閣危樓渾不見。
溪邊茅屋兩三間。
還有共相出手者麼。
喝一喝下座。
聽法檀施。
并力營建。
未幾複成寶坊。
次補江心。
上堂曰。
萬年一念。
一念萬年。
和衣泥裡輥。
洗腳上床眠。
曆劫來事祇在如今。
大海波濤湧。
小人方寸深。
拈起拄杖曰。
汝等諸人。
未得個入頭。
須得個入頭。
既得個入頭。
須有出身一路始得。
大衆。
且作麼生是出身一路。
良久曰。
雪壓難摧澗底松。
風吹不動天邊月。
卓拄杖下座。
上堂。
萬機不到。
眼見色耳聞聲。
一句堂堂。
頭戴天腳踏地。
你諸人祇知今日是五月初一。
殊不知金烏半夜忙忙去。
玉兔天明上海東。
以拂子擊禅床下座。
上堂。
明明無悟。
有法即迷。
諸人向者裡立不得。
諸人向者裡住不得。
若立則危。
若住則瞎。
直須意不停玄。
句不停意。
用不停機。
此三者既明。
一切處不須管帶。
自然現前。
不須照顧。
自然明白。
雖然如是。
更須知有向上事。
久雨不晴。
咄。
南康軍雲居高庵善悟禅師 洋州李氏子。
年十一去家。
業經得度。
有夙慧。
聞沖禅師舉武帝問達磨因緣。
如獲舊物。
遽曰。
我既廊然。
何聖之有。
沖異其語。
勉之南詢。
蒙授記于龍門。
一日有僧。
被蛇傷足。
佛眼問曰。
既是龍門。
為甚麼卻破蛇咬。
師即應曰。
果然現大人相。
眼益器之。
後傳此語到昭覺。
圓悟雲。
龍門有此僧耶。
東山法道未寂寥爾。
住後上堂。
少林面壁。
懷藏東土西天。
歐阜升堂。
充塞四維上下。
緻使山巍巍而砥掌平。
水昏昏而常自清。
花非豔而結空果。
風不搖而片葉零。
人無法而得咨問。
佛無心而更可成。
野蔬淡飯延時日。
任運随緣道自靈。
畢竟如何。
日午打三更。
遂甯府西禅文琏禅師 郡之張氏子。
上堂。
一向恁麼去。
直得凡聖路絕。
水洩不通。
鐵蛇鑽不入。
鐵錘打不破。
至于千裡萬裡鳥飛不度。
一向恁麼來。
未免灰頭土面。
帶水拖泥。
唱九作十。
指鹿為馬。
非唯辜負先聖。
亦仍理沒己靈。
敢問大衆。
且道恁麼去底是。
恁麼來底是。
芍藥花開菩薩面。
棕榈葉散夜叉頭。
上堂。
諸方浩浩談玄。
每日撞鐘打鼓。
西禅無法可說。
勘破燈籠露柱。
門前不置下馬台。
免被傍人來借路。
若借路須照顧腳下。
若參差。
邯鄲學唐步。
上堂。
心生種種法生。
森羅萬象縱橫。
信手拈來便用。
日輪午後三更。
心滅種種法滅。
四句百非路絕。
直饒達磨出頭。
也是眼中着屑。
心生心滅是誰。
木人攜手同歸。
歸到故鄉田地。
猶遭頂上一錘。
上堂。
正月孟春猶寒。
直下言端語端。
拈起衲僧鼻孔。
穿開佛祖心肝。
知有者。
達磨不來東土。
二祖不往西天。
不知有者。
誰知當面蹉過。
迢迢十萬八千。
山僧為你重說偈言。
大衆莫教辜負。
孟春猶寒。
僧問。
師子未出窟時如何。
師曰。
爪牙已露。
曰出窟後如何。
師曰。
龍頭蛇尾。
曰出與未出時如何。
師曰。
正好吃棒。
問以一重去一重即不問。
不以一重去一重時如何。
師曰。
阇黎有許多工夫。
撫州白楊法順禅師 綿州文氏子。
依止佛眼。
聞普說舉傅大士心王銘雲。
水中鹽味。
色裡膠青。
決定是有。
不見其形。
師于言下有省。
後觀寶藏迅轉。
頓明大法。
趨丈室作禮呈偈曰。
頂有異峰雲冉冉。
源無别派水泠泠。
遊山未到山窮處。
終被青山礙眼睛。
住後上堂。
好事堆堆疊疊來。
不須造作與安排。
落林黃葉水推去。
橫谷白雲風卷回。
寒雁一聲情念斷。
霜鐘才動我山摧。
白楊更有過人處。
盡夜寒爐撥死灰。
忽有個衲僧出來道。
長老少賣弄。
得恁麼窮乞相。
山僧祇向他道。
卻被你道着。
上堂。
我手何似佛手。
天上南星北鬥。
我腳何似驢腳。
往事都來忘卻。
人人盡有生緣。
個個足方頂圓。
大愚灘頭立處。
孤月影射深灣。
會不得見還難。
一曲漁歌過遠灘。
示衆。
染緣易就。
道業難成。
不了目前。
萬緣差别。
祗見境風浩浩。
凋殘功德之林。
心火炎炎。
燒盡菩提之種。
道念若同情念。
成佛多時。
為衆如為己身。
彼此事辦。
不見他非我是。
自然上敬下恭。
佛法時時現前。
煩惱塵塵解脫。
上堂。
雞啼曉月。
狗吠枯樁。
隻可默會。
難入思量。
看不見處動地放光。
說不到處天地玄黃。
撫城尺六狀紙。
元來出在清江。
大衆。
分明話出人難見。
昨夜三更月到窗。
錦江禅燈卷第六
遂俾職堂司。
一日侍立次。
問雲。
絕對待時如何。
眼曰。
如汝僧堂中白椎相似。
師罔措。
眼至晚抵堂。
師理前話。
眼曰。
閑言語。
師于言下大悟。
政和末。
出世和之天甯。
屢遷名剎。
诏興間。
奉诏開山雁蕩能仁。
時真歇居江心。
聞師至。
恐緣法未熟。
特過江迎歸方丈。
大展九拜。
以誘溫人。
由是翕然歸敬。
未視篆。
其徒懼行規法。
深夜放火。
鞠為瓦礫之墟。
師竟就樹縛屋。
升座示衆雲。
愛閑不打鼓山鼓。
投老來看雁蕩山。
傑閣危樓渾不見。
溪邊茅屋兩三間。
還有共相出手者麼。
喝一喝下座。
聽法檀施。
并力營建。
未幾複成寶坊。
次補江心。
上堂曰。
萬年一念。
一念萬年。
和衣泥裡輥。
洗腳上床眠。
曆劫來事祇在如今。
大海波濤湧。
小人方寸深。
拈起拄杖曰。
汝等諸人。
未得個入頭。
須得個入頭。
既得個入頭。
須有出身一路始得。
大衆。
且作麼生是出身一路。
良久曰。
雪壓難摧澗底松。
風吹不動天邊月。
卓拄杖下座。
上堂。
萬機不到。
眼見色耳聞聲。
一句堂堂。
頭戴天腳踏地。
你諸人祇知今日是五月初一。
殊不知金烏半夜忙忙去。
玉兔天明上海東。
以拂子擊禅床下座。
上堂。
明明無悟。
有法即迷。
諸人向者裡立不得。
諸人向者裡住不得。
若立則危。
若住則瞎。
直須意不停玄。
句不停意。
用不停機。
此三者既明。
一切處不須管帶。
自然現前。
不須照顧。
自然明白。
雖然如是。
更須知有向上事。
久雨不晴。
咄。
南康軍雲居高庵善悟禅師 洋州李氏子。
年十一去家。
業經得度。
有夙慧。
聞沖禅師舉武帝問達磨因緣。
如獲舊物。
遽曰。
我既廊然。
何聖之有。
沖異其語。
勉之南詢。
蒙授記于龍門。
一日有僧。
被蛇傷足。
佛眼問曰。
既是龍門。
為甚麼卻破蛇咬。
師即應曰。
果然現大人相。
眼益器之。
後傳此語到昭覺。
圓悟雲。
龍門有此僧耶。
東山法道未寂寥爾。
住後上堂。
少林面壁。
懷藏東土西天。
歐阜升堂。
充塞四維上下。
緻使山巍巍而砥掌平。
水昏昏而常自清。
花非豔而結空果。
風不搖而片葉零。
人無法而得咨問。
佛無心而更可成。
野蔬淡飯延時日。
任運随緣道自靈。
畢竟如何。
日午打三更。
遂甯府西禅文琏禅師 郡之張氏子。
上堂。
一向恁麼去。
直得凡聖路絕。
水洩不通。
鐵蛇鑽不入。
鐵錘打不破。
至于千裡萬裡鳥飛不度。
一向恁麼來。
未免灰頭土面。
帶水拖泥。
唱九作十。
指鹿為馬。
非唯辜負先聖。
亦仍理沒己靈。
敢問大衆。
且道恁麼去底是。
恁麼來底是。
芍藥花開菩薩面。
棕榈葉散夜叉頭。
上堂。
諸方浩浩談玄。
每日撞鐘打鼓。
西禅無法可說。
勘破燈籠露柱。
門前不置下馬台。
免被傍人來借路。
若借路須照顧腳下。
若參差。
邯鄲學唐步。
上堂。
心生種種法生。
森羅萬象縱橫。
信手拈來便用。
日輪午後三更。
心滅種種法滅。
四句百非路絕。
直饒達磨出頭。
也是眼中着屑。
心生心滅是誰。
木人攜手同歸。
歸到故鄉田地。
猶遭頂上一錘。
上堂。
正月孟春猶寒。
直下言端語端。
拈起衲僧鼻孔。
穿開佛祖心肝。
知有者。
達磨不來東土。
二祖不往西天。
不知有者。
誰知當面蹉過。
迢迢十萬八千。
山僧為你重說偈言。
大衆莫教辜負。
孟春猶寒。
僧問。
師子未出窟時如何。
師曰。
爪牙已露。
曰出窟後如何。
師曰。
龍頭蛇尾。
曰出與未出時如何。
師曰。
正好吃棒。
問以一重去一重即不問。
不以一重去一重時如何。
師曰。
阇黎有許多工夫。
撫州白楊法順禅師 綿州文氏子。
依止佛眼。
聞普說舉傅大士心王銘雲。
水中鹽味。
色裡膠青。
決定是有。
不見其形。
師于言下有省。
後觀寶藏迅轉。
頓明大法。
趨丈室作禮呈偈曰。
頂有異峰雲冉冉。
源無别派水泠泠。
遊山未到山窮處。
終被青山礙眼睛。
住後上堂。
好事堆堆疊疊來。
不須造作與安排。
落林黃葉水推去。
橫谷白雲風卷回。
寒雁一聲情念斷。
霜鐘才動我山摧。
白楊更有過人處。
盡夜寒爐撥死灰。
忽有個衲僧出來道。
長老少賣弄。
得恁麼窮乞相。
山僧祇向他道。
卻被你道着。
上堂。
我手何似佛手。
天上南星北鬥。
我腳何似驢腳。
往事都來忘卻。
人人盡有生緣。
個個足方頂圓。
大愚灘頭立處。
孤月影射深灣。
會不得見還難。
一曲漁歌過遠灘。
示衆。
染緣易就。
道業難成。
不了目前。
萬緣差别。
祗見境風浩浩。
凋殘功德之林。
心火炎炎。
燒盡菩提之種。
道念若同情念。
成佛多時。
為衆如為己身。
彼此事辦。
不見他非我是。
自然上敬下恭。
佛法時時現前。
煩惱塵塵解脫。
上堂。
雞啼曉月。
狗吠枯樁。
隻可默會。
難入思量。
看不見處動地放光。
說不到處天地玄黃。
撫城尺六狀紙。
元來出在清江。
大衆。
分明話出人難見。
昨夜三更月到窗。
錦江禅燈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