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七

關燈
你以無言會麼。

    全彰諸佛之法印。

    直顯列祖之大機。

    按一指則地轉天旋。

    行一令則山崩海竭。

    又安同彼。

    割截虛空。

    巧立門戶輩。

    而終日随波逐浪。

    妄生枝節者哉。

    大衆還會麼。

    就是洞山玉線金針也。

    是花前弄影。

    臨濟主賓玄要。

    無乃醉後添杯。

    諸人還觑得破麼。

    良久曰。

    夜靜水寒魚不餌。

    滿船空載月明歸。

     一日謂門人曰。

    吾順化時。

    至汝輩甚。

    勿以世情眷戀。

    有乖道誼。

    末後一句。

    聽吾分付。

    言訖就枕。

    泊然而逝。

     大鑒下第二十九世 萬安嚴禅師法嗣 河南府嵩山凝然了改禅師 嵩陽金店任氏子。

    龆年系念空宗。

    依止少林訓剃落。

    二十納具。

    初參月印於香山。

    鮮克契入。

    會松庭主天慶。

    師往依之。

    師舉。

    印示衆。

    路逢死蛇莫打殺。

    無底籃兒盛将歸。

    與麼說話。

    若是鹵莽禅和者裡。

    如何透得語。

    問曰。

    者個莫是背觸不得底意麼。

    庭曰。

    笑破山僧口。

    師罔措。

    庭曰。

    你在鬼窟裡。

    讨甚麼碗。

    師愈不安。

    一日庭上堂曰。

    一言逈脫獨拔當時。

    師當下釋然。

    尋匿迹二祖庵。

    洪武庚午。

    繼席少林。

     上堂。

    莫向言中取則。

    直須句外明宗。

    擲拄杖便下座。

     上堂。

    祖師心印。

    不是有言。

    不是無言。

    不屬有知。

    不屬無知。

    豈可向句下。

    研窮意中揣度。

    複舉可大師問初祖。

    弟子心不安。

    乞師與我安心。

    祖曰。

    将心來我與你安。

    可曰。

    覓心了不可得。

    祖曰。

    我與你安心竟。

    師曰。

    缺齒胡販得個。

    陳年滞貨。

    攤向街頭。

    若不得個。

    孟八郎承虛接響。

    幾乎無着落處。

    總好與三十棒。

     永樂辛醜無恙。

    忽集衆叙别。

    說偈曰。

    行年八十七。

    相為在今夕。

    撒手威音前。

    金烏叫天碧。

    偈畢俨然而寂。

    師行止端莊。

    毫無放逸。

    雖密室如對大賓。

    周蜀伊三殿下。

    嘗登山。

    尊以師禮。

    珍錫甚至。

    師皆泊如也。

     大鑒下第三十世 嵩山改禅師法嗣 河南府嵩山俱空契斌禅師 晉毫邑王氏子。

    從重興院無相剃染。

    永樂丙申。

    參凝然求示心要。

    然曰。

    你向達磨未西來。

    時道一句看。

    師窘無以對。

    於是疑之。

    不知飲食之為何味者久之。

    一日睹秦封槐。

    豁然契悟。

    上丈室拟呈似。

    然遽曰。

    契斌參得禅也。

    師便喝。

    然曰。

    作麼。

    師曰。

    和尚何得贓誣平人。

    自是愈加鍛煉。

    日新日益。

    一日然問。

    趙州勘破婆子。

    婆子敗缺。

    在甚麼處。

    師曰。

    一對無孔鐵錘。

    曰趙州意。

    又作麼生。

    師曰。

    荊棘林中。

    重加陷阱。

    曰石頭道。

    書亦不達。

    信亦不通。

    是何意旨。

    師曰。

    千裡同風。

    曰青原垂足。

    又作麼生。

    師曰。

    禍事禍事。

    然為點首曰。

    洞上一宗。

    在汝躬矣。

    正統戊辰。

    出領嵩山院事。

     僧問如何是君。

    師曰。

    九重深密敢誰窺。

    曰如何是臣。

    師曰。

    萬裡殷勤宣至化。

    曰如何是君視臣。

    師曰。

    寶殿光含萬化新。

    曰如何是臣向君。

    師曰。

    玉階仙杖觐龍顔。

    曰如何是君臣道合。

    師曰。

    端拱無為天下治。

    曰還有向上事也無。

    師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

    師曰。

    請阇黎尊重。

     問如何是正中偏。

    師曰。

    夜半烏雞帶雪眠。

    曰如何是偏中正。

    師曰。

    老翁曉抱石烏龜。

    曰如何是正中來。

    師曰。

    出匣吹毛寒偪天。

    曰如何是兼中至。

    師曰。

    公孫舞劍難思議。

    曰如何是兼中到。

    師曰。

    黑狗銀蹄無處讨。

    曰五位既蒙師指示。

    少林直指事如何。

    師曰。

    砂裡無油。

    麥中有面。

     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

    師曰。

    烏龜向火。

    曰如何是成劫已後底事。

    師曰。

    龍馬負圖。

     師以景泰壬申示寂。

    塔於少林西塢。

    世壽七十。

     鄭州福禅師 僧問。

    鄭州棃。

    何似青州棗。

    師曰。

    多[此/束]阿師慣潦草。

    曰和尚也。

    須别垂一隻手。

    師曰。

    那讨閑錢賞落花。

     汝州風穴古潭本深禅師 山西绛州張氏子。

    處胎時。

    母數夢異光入口。

    父怪之。

    髫齓舍金台村大覺洪處出家。

    二十五。

    參凝然於少室。

    執侍一紀。

    受衣囑。

    永樂甲午。

    奉敕校證藏經。

    宣德丁未。

    主風穴。

    庚戌八月十五。

    集衆辭世。

    說偈曰。

    雲來雲去天元淨。

    漚滅漚生體自同。

    若問個中端的意。

    一輪明月伴清風。

    遂化去。

    門人建塔於開山沼公之壟西。

     大鑒下第三十一世 嵩山斌禅師法嗣 河南府定國寺無方可從禅師 洛陽許氏子。

    投福先芘峰剃落。

    初參嵩陽龍潭順密縣超化宗。

    入室參請。

    俱有契入。

    後乃參俱空於嵩山。

    山以綿密阃奧。

    重加淘煉。

    一日舉。

    天衣以五行者。

    俱召實上座因緣。

    師當下。

    於五位奧旨親證。

    無遺受囑。

    後隐於郏鄏定國寺。

    尋開法菩提。

    明成化癸巳。

    主法少室。

     示衆。

    向上宗乘。

    本無言說。

    當人一着。

    非假外求。

    直須向自己胸襟中迸出。

    偏不附物。

    正不立玄。

    不涉程途。

    方得到家穩坐。

    雖然你還知。

    九峰不肯首座麼。

    百丈五百生。

    堕在狐窩麼。

    金鎞刮膜。

    拟則成乖有志。

    此宗大須。

    仔細珍重。

     成化壬寅。

    鈞州徽藩。

    聘住觀音寺。

    六月示寂。

    世壽六十四。

    臘四十塔。

    全身於少室祖墳。

     大鑒下第三十二世 定國從禅師法嗣 河南府嵩山月舟文載禅師 别号虛白。

    北通州人。

    世系蔚州廣甯王氏子。

    祖才[一/(屍@邕)]從明成祖。

    靖内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