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四

關燈
續燈正統卷三十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鑒下第三十五世 磬山天隐修禅師法嗣 鎮江府竹林林臯本豫禅師 昆山陳氏子。

    丱歲禮堯峰湛川老宿出家。

    受具後。

    徧曆諸方。

    參博山。

    山曰。

    未入金籠貯。

    誰家野雀兒。

    師曰。

    鶴有九臯翀碧漢。

    馬無千裡謾追風。

    山曰。

    運斤非郢。

    未免傷痕。

    師曰。

    諸方拈椎豎拂。

    又成甚麼邊事。

    山曰。

    片雲橫海嶽。

    樵子盡迷歸。

    師曰。

    怪來岩下虎。

    特地暗驚人。

    便出。

    師至金粟。

    值天晚。

    便問。

    夜宿投人時如何。

    粟曰。

    者裡歇不得。

    師曰。

    豈無方便。

    粟拈拄杖拟打。

    師接住一推曰。

    看破了也。

    便出。

    後參磬山。

    山曰。

    那裡來。

    師曰武林。

    山曰。

    怎知我者裡。

    師曰。

    臭名難瞞。

    山曰。

    污汝耳。

    師便喝。

    山曰。

    喝後如何。

    師曰。

    猶是不知。

    山曰。

    老僧不知。

    汝知個甚麼。

    師拟掌。

    山曰。

    莫掠虛。

    一日侍次。

    山曰。

    今時學人。

    不肯真參實悟。

    所以法門寥落。

    師曰。

    雖然如是。

    亦在知識。

    如黃龍。

    不得慈明痛打。

    争知道出常情。

    山厲聲曰。

    豈口耳所傳受耶。

    師自此服膺。

    親炙三載。

     住後上堂。

    僧問。

    和尚未見磬山時如何。

    師曰。

    缽盂口向天。

    曰見後如何。

    師曰。

    拄杖頭卓地。

    曰見與未見又如何。

    師曰。

    細腰鼓子兩頭打。

    曰和尚今日住淨雲。

    如何酬答。

    師曰。

    别置一問來。

    乃曰。

    一大藏教。

    是用不盡底故紙。

    千七百則祖意。

    總是引蔓牽枝。

    伶俐漢。

    不向者裡着腳。

    直得清風匝匝。

    膏雨蒙蒙。

    吹太虛為一漚。

    捏沙界為隻眼。

    諸人在裡許作甚麼。

    喝一喝曰。

    空生不解岩中坐。

    惹得天花動地來。

     上堂。

    熊耳峰前常面壁。

    無位真人乾矢橛。

    德山臨濟太無端。

    棒頭有眼明如日。

    蓦拈拄杖曰。

    看看。

    臨濟德山來也。

    卓拄杖曰。

    臨濟德山。

    被淨雲拄杖一卓。

    直得懡[怡-台+羅]而退。

    達磨大師。

    在背後欵欵道。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時如何。

    複卓拄杖下座。

     上堂。

    柳眼舒桃臉笑。

    春風吹落花多少。

    若是知音便轉身。

    雲門扇子忽[跳-兆+孛]跳。

    驚起枝頭百舌鳥。

    聲聲報道。

    不如歸去好。

    擲拄杖。

     元宵上堂。

    卓拄杖曰。

    過去燈明佛。

    本光瑞如是。

    又卓一下曰。

    未來燈明佛。

    本光瑞如是。

    複卓一下曰。

    現在燈明佛。

    本光瑞如是。

    良久顧左右曰。

    癡人面前。

    不得說夢。

    便下座。

     上堂。

    一人向千峰頂上。

    築着磕着。

    無處躲避。

    一人在十字街頭。

    橫眠倒卧。

    無出身路。

    識得二人落處。

    便知龐公問馬祖。

    曰不與萬法為侶者。

    是甚麼人。

    祖曰。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

    即向汝道。

    公乃契入。

    也是惡水蓦頭澆。

    者裡說甚菩提涅盤真如解脫。

    二十五有。

    一十八界。

    淨盡滌除。

    會則金毛師子變作狗。

    不會。

    踢出楊岐三腳驢。

    參。

     上堂。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豎起拂子曰。

    者是諸相。

    如何是非相。

    複豎起拳曰。

    者是非相。

    如何是如來。

    拍禅床曰。

    相識滿天下。

    知心能幾人。

     上堂。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衆苦充滿。

    甚可怖畏。

    歸宗斬卻活蛇。

    丹霞燒卻木佛。

    普化踢倒飯床。

    安國擊破竈堕。

    且道。

    怖畏也無。

    黃鹂上樹一枝花。

    白鹭下田千點雪。

    擊拂子下座。

     上堂。

    僧問。

    多子塔前。

    共談何事。

    師曰。

    六耳不同謀。

    乃曰。

    石虎山巅吼。

    泥牛海底行。

    不知何所以。

    拄杖得人争。

    卓拄杖曰。

    能縱能奪。

    能殺能活。

    連卓拄杖下座。

     上堂。

    舉乾峰道。

    舉一不得舉二。

    放過一着。

    落在第二。

    雲門出衆曰。

    昨日有人。

    從天台來。

    卻往徑山去。

    峰召維那曰。

    來日不得普請。

    乾峰曲高和寡。

    若不得雲門。

    幾成狼藉。

    雖然。

    祇如乾峰道。

    來日不得普請。

    意落在甚處。

    會麼。

    夜坐連雲石。

    春栽帶雨松。

     上堂。

    熏風吹暑氣蒸。

    缽囊高挂碧崚嶒。

    三世諸佛。

    摸索不着。

    曆代祖師。

    失卻眼睛。

    無位真人。

    忍俊不禁。

    撫掌大笑。

    且道。

    笑個甚麼。

    良久曰。

    破木杓。

     上堂。

    拈拄杖曰。

    摩竭國中。

    親行此令。

    多年滞貨誰酬價。

    熊耳峰前。

    單提向上。

    大似賣狗懸羊頭。

    又何曾舉着者一着子。

    若是特達英靈。

    不妨入滄溟窟。

    攀折骊龍角。

    登巨峰頂。

    捋斷猛虎須。

    還有麼。

    有即出來。

    吃山僧痛棒。

    何也。

    大鵬展翅非凡鳥。

    九萬搏風擘海濤。

     上堂。

    第一句道得。

    合醬添油。

    第二句道得。

    和鹽賣醋。

    第三句道得。

    蒿湯代茶。

    蓦豎拂子曰。

    臨濟大師來也。

    遂震聲一喝。

    僧出。

    師便打。

    僧喝。

    師又打。

    僧又喝。

    師連打趂。

    乃呈拄杖曰。

    今日堯峰性命。

    在諸人手裡。

    諸人性命。

    在堯峰手裡。

    連卓拄杖下座。

     問如何是大海無魚。

    師曰。

    腳跟下過多少。

    曰如何是大地無草。

    師曰。

    法堂前深一丈。

    曰如何是大富無糧。

    師曰。

    吃家飯放野屎。

    曰如何是大悟無道。

    師曰。

    莫妄想。

     問明月堂前。

    花開枯木。

    是賓家句主家句。

    師曰。

    石女哭蒼天。

     問如何是秘魔叉。

    師舉數珠曰。

    者是番菩提。

    曰未問已前請師答。

    師和聲便打。

     問亡僧遷化。

    向甚麼處去。

    師曰。

    炎炎三尺火。

    僧曰不會。

    師曰。

    冷冷一堆灰。

     師一日染微恙。

    時山門大興土木。

    徧往觀之。

    旋至法堂。

    鳴鼓集衆。

    叙出世行由。

    即欲趨寂。

    一衆悲戀。

    主事白曰。

    山主他往未歸。

    願和尚稍遲一日。

    師俛首回寝室。

    翌日山主至。

    師複登座陳謝。

    付諸後事畢。

    即於座上。

    說偈而終。

    門弟子營窣堵波於古竹林之後岡。

     杭州府天目玉林通琇禅師 生而穎異。

    童子時。

    出語不凡。

    年十九。

    投磬山芟染。

    受具。

    執事巾缾。

    夜則随衆坐香。

    一夕未開靜。

    即進方丈。

    山曰。

    今晚香完何早。

    師曰。

    自是我不去坐香也。

    山曰。

    見甚道理不去坐。

    師曰。

    即今亦無不坐。

    山蓦拈幾上石屋語錄。

    問曰。

    者是甚麼。

    師曰。

    卻請和尚道。

    山曰。

    你不道教老僧道。

    師曰。

    情知和尚不敢道。

    山曰。

    石屋錄為甚不敢道。

    師曰。

    随他去也。

    山曰。

    贓誣老僧。

    師者裡透不過。

    直得大淚如雨。

    一晚目不交睫。

    至五鼓。

    山呼曰。

    不用急。

    我為你舉則古話。

    龐居士初見馬祖。

    便問。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誰。

    祖曰。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

    即為汝道。

    師曰。

    某有一頌。

    山曰。

    汝頌雲何。

    師呈頌曰。

    不侶萬法的為誰。

    誰亦不立始親渠。

    有意馳求轉暌隔。

    無心識得不相違。

    山曰。

    不問你不侶萬法。

    要你會一口吸盡。

    師於言下大徹。

    拂袖便出。

    山後凡有征诘。

    師皆當機不讓。

    山深肯。

    有再來之稱。

    山遷報恩。

    未幾即趨寂。

    師遂繼席焉。

     上堂。

    拈拄杖曰。

    先師和尚。

    今日在山僧拄杖頭上。

    示現全身。

    舉揚大法。

    還有共見共聞底。

    出來互相激揚。

    僧出。

    師便打。

    又僧問。

    臨濟照用。

    師卓拄杖曰。

    喚作拄杖子。

    又是先和尚。

    喚作先和尚。

    又是拄杖子。

    汝作麼生分析。

    僧喝。

    師便打。

    僧又喝。

    師直打出法堂。

    問如何是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