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三

關燈


    才涉思惟。

    總成意識邊事。

    師曰。

    大哉王言。

    上問。

    如何是悟後底事。

    師曰。

    待皇上悟後即知。

    學士進曰。

    悟即不問。

    師曰。

    問即不悟。

    上首肯複問。

    有個雪峤和尚。

    聞渠真率不事事。

    末後示寂甚超脫。

    老和尚可知其人否。

    師曰。

    先法叔住開先時。

    曾受西堂之職。

    及示寂雲門。

    遺命主後事。

    乃述。

    雪老人。

    於丁亥年八月十九日示微疾。

    次日封鐘版。

    親書一紙。

    示衆曰。

    小兒曹。

    生死路上須逍遙。

    皎月氷霜。

    曉吃杯茶。

    坐脫去了。

    至二十六日酉時。

    果索茶飲。

    唱雪花飛之句。

    奄然坐逝。

    然近代如林臯和尚之升堂告衆。

    箬庵和尚之預定逝期。

    其事詳載塔銘。

    皆忞所撰。

    則又不止一雪峤老人也。

    上曰。

    學道須是恁麼方好。

    是日自辰至午。

    方始回宮。

     上一日問。

    南泉斬貓意旨如何。

    師曰。

    直逼生蛇立化龍。

    上曰。

    趙州當日。

    頂草鞋出去。

    南泉許為救得貓兒。

    若問老和尚。

    合作麼生。

    師曰。

    老凍膿。

    為他閑事長無明。

     上一日。

    手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拈起曰。

    請老和尚。

    下一轉語。

    師曰。

    日輪正卓午。

    上問。

    梁武帝見達磨問。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磨曰廓然無聖。

    意旨如何。

    師曰。

    綿包特石。

    上曰。

    對朕者誰。

    磨曰不識。

    又作麼生。

    師曰。

    鐵裹泥團。

    上曰。

    今問老和尚。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師曰。

    天無二日。

    民無二王。

    上曰。

    對朕者誰聻。

    師曰。

    即日恭惟皇上聖躬萬福。

     上自召見師後。

    駕數幸萬善殿。

    師屢辭還山。

    上留法嗣旅庵月山曉皙。

    開法善果隆安。

    駕躬送出京。

    錫弘覺禅師印号。

    師南還。

    謝天童金粟院事。

    投老會稽化鹿之平陽。

    鼎建寶坊于黃龍峰下。

    為開山第一代焉至康熙甲寅六月廿有七日。

    說偈吉祥而逝。

    世壽七十九。

    僧臘五十五。

    有九會語錄。

    布水台集若幹卷。

    行世。

     甯波府雪窦石奇通雲禅師 婁東徐氏。

    幼因笃疾。

    陡現異境。

    乃辭母。

    脫白于南廣遇老宿。

    令看父母未生前話。

    遊方至缾窯顯聖。

    疑情大發。

    後參天童。

    屢呈所見。

    童叱出。

    忽一日入室。

    未啟口。

    童便棒。

    于是大徹。

    頓脫凝滞。

    不離左右者。

    十有三載。

    崇祯辛巳。

    童命住台之靈鹫。

    僧問。

    如何是靈鹫境。

    師曰。

    秀峰齊插耳。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

    觌面案山橫。

    曰如何是目前事。

    師打曰。

    腦後薦取。

    問一口氣不來。

    甚處安身立命。

    師曰。

    鼻孔撩天。

    顧邑侯問。

    宗門事從何門得入。

    師曰。

    從無門入。

    曰儒家必從讀書門入。

    無門如何得入。

    師曰。

    銅牆鐵壁。

    曰那裡是銅牆鐵壁。

    師曰。

    刻刻在前。

    師問正侍者。

    寒時寒殺。

    熱時熱殺。

    你試道看。

    正曰。

    寒時由他寒。

    熱時由他熱。

    耿兵憲叙話次。

    師曰。

    公本分事相應也未。

    曰要自家親到。

    師曰。

    如何是親到消息。

    曰正要求指示。

    師曰。

    未舉步時三十棒。

    次日耿呈頌。

    師閱畢曰。

    未在更道。

    耿拟進語。

    師蓦掩其口。

     上堂。

    一二三四五六七。

    逗到今朝是人日。

    春風蓦面忽相逢。

    撲破鼻頭撞破額。

    靈鹫寺裡。

    今日有齋。

    大衆開單展缽。

    拈匙放筯則且置。

    應時及節一句作麼生。

    泥牛起舞春悠悠。

    不風流處也風流。

     受景星岩請升座。

    春山疊亂青。

    春水漾虛碧。

    寥寥天地間。

    獨立望何極。

    古德恁麼說話。

    大似在孤峰頂上。

    等個人來。

    大衆且道。

    他要等個甚麼人。

    擊香幾曰。

    定光金地遙招手。

    智者江陵暗點頭。

     受雪窦請升座。

    杲日當空。

    十虛普照。

    清風匝地。

    徧界全彰。

    如是則景星與雪窦齊高。

    乳峰與玉柱一體。

    瀑飛千丈影含珠。

    星墜半岩光映月。

    無彼無此。

    誰去誰來。

    諸仁者。

    若能會得。

    不妨全明全暗。

    全放全收。

    放行把住。

    自在縱橫。

    一切臨時。

    不容拟議。

    正當恁麼時一句。

    作麼生道。

    明年自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建法堂上堂。

    臘月正窮冬。

    日日是好日。

    百草頭呈古佛家風。

    一毫端現寶王剎。

    直得普賢大士。

    運斤成風。

    文殊師利。

    不拘繩墨。

    所以道。

    建大廈非一木之能。

    濟巨川非一棹之力。

    況慧日高懸。

    法幢重建。

    且道。

    畢竟承誰恩力。

    還委悉麼。

    分明舉鼎調羹手。

    撥轉如來正法輪。

     上堂。

    長安甚鬧。

    吾國晏然。

    拈拄杖曰。

    大衆。

    不可道拄杖子不晏然也。

    遂點曰。

    低聲低聲。

     解制上堂。

    僧出叉手而立。

    師曰。

    且站一邊。

    僧以拳加頭上。

    師曰。

    捏怪作麼。

    僧又加一拳。

    師曰。

    不識羞。

    僧繞禅床。

    彈指一下。

    師便打。

    乃曰。

    正月十五。

    泥牛辄舞。

    布袋打開。

    西秦東魯。

     上堂。

    一之日寒風急。

    寸絲不挂底。

    即乃頂門裂。

    裂裂。

    現出三頭六臂。

    把主風神一掴。

    直得須彌山倒地。

    無數英俊[跳-兆+孛]跳。

    禅和被他壓死。

    不能轉身吐氣。

    直待春雷起蟄。

    蓦地叫曰。

    屈屈屈。

    堪述。

    絕後再蘇。

    真欺不得。

    喝一喝。

     上堂。

    古人道。

    者一片田地。

    分付來多時了也。

    我立地待你構去。

    是則是。

    誣人之罪。

    義所難容。

     上堂。

    五月十五。

    榴花噴火。

    寶王剎海高懸。

    直得萬歲塔與乳峰山。

    一齊起舞。

    且道。

    何故。

    國有定亂之劍。

    家有白澤之圖。

     上堂。

    舉僧問雲門。

    一言道盡時如何。

    門曰。

    老僧在爾缽盂裡。

    師乃呵呵大笑曰。

    大衆分明記取。

     法幢上座。

    請上堂。

    永嘉祖道場。

    法幢乃重建。

    宰護衆檀臨。

    山光映佛面。

    今日山僧來。

    普請看方便。

    豎起拄杖曰。

    大衆見不見。

    見則便與麼去。

    随處作主。

    遇緣即宗。

    當年本山真覺大師。

    到曹溪時。

    振錫三下。

    卓然而立。

    遂一宿而返。

    今朝不妨有個同參。

    若不見山僧。

    大似勞而無功。

    所以宗師唱導。

    譬如滄溟上客。

    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