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一

關燈
續燈正統卷三十一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鑒下第三十三世 善果寶禅師法嗣 常州府宜興龍池一心幻有正傳禅師 溧陽李氏子。

    年二十二。

    投荊溪靜樂院樂庵芟染。

    庵示以本分事。

    師遂矢志曰。

    若不見性明心。

    決不将身倒睡。

    一夕聞瑠璃燈華熚爆聲有省。

    舉似庵。

    庵颔之。

    未幾庵遷化。

    師直造燕都。

    谒笑岩於觀音庵。

    岩問。

    上座何來。

    師曰南方。

    岩曰。

    來此拟需何事。

    師曰。

    但乞和尚印證心地工夫。

    岩曰。

    若果識得心地。

    何須印證。

    師曰。

    雖然不得不舉似一過。

    岩曰。

    參堂去。

    師珍重便出。

    至晚入室。

    方具述所以。

    岩蓦踢出隻履曰。

    向者裡道一句看。

    遂把話頭。

    一時打斷。

    懡[怡-台+羅]而出。

    通夕不寐。

    翌日岩出方丈。

    見師猶立檐下。

    蓦喚上座。

    師回顧。

    岩翹一足。

    作修羅障日月勢。

    師豁然悟旨。

    後禮辭。

    岩乃書曹溪源流付之。

    複贈一笠曰。

    覆之毋露圭角。

    師受囑徑往台山。

    縛茅秘魔岩。

    居十有三載。

    會太常唐鶴征問道。

    懇師南還。

    住荊溪龍池六載。

    複遊燕都寓普照。

    後仍歸龍池。

    上堂。

    無上法王。

    有大陀羅尼門。

    名為圓覺。

    蓦豎拂子曰。

    鹞子已飛天外去。

    呆郎猶向月邊尋。

     上堂。

    一切法不有。

    一切法不無。

    若能如是會。

    水上按葫蘆。

     佛誕上堂。

    今晨四月八日。

    是我釋迦如來。

    示生降誕之時。

    山僧忽然思量。

    思量二千五百餘年已來。

    不知有多少路見不平之輩。

    務要别尋一個人來。

    與我釋迦老子。

    比勝負較優劣。

    殊不知我釋迦如來。

    是何等一個面孔。

    汝諸人還知得我釋迦如來腳跟立地處麼。

    還曾夢見我釋迦如來頂相麼。

    良久曰。

    舉手扳南鬥。

    翻身倚北辰。

    出頭天外看。

    誰是個般人。

    蓦豎拂子曰。

    雲門大師來也。

    擲拂子便下座。

     上堂。

    老僧者裡。

    不問久參晚進。

    貴要正知正見。

    知見若正。

    了生死如反掌。

    自不落他斷常有無二乘偏見。

    更有甚麼商量。

    若有僧問。

    作麼生是正知正見。

    但向他道。

    老僧在你腳下。

    良久喝一喝下座。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屋北鹿獨宿。

    曰不會。

    師曰。

    溪西雞齊啼。

     問如何是奇特事。

    師曰。

    蝦蟆捕大蟲。

    曰恁麼則不奇特也。

    師曰。

    貓兒捉老鼠。

    僧禮拜。

    師便喝。

    曰老和尚。

    為甚麼放某甲不過。

    師厲聲曰。

    老僧有事你且去。

     有士人舉。

    僧問雲門。

    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門曰。

    東山水上行。

    問意作麼生。

    師曰。

    無孔笛幾人解吹。

    士曰。

    弟子得否。

    師曰得。

    士曰。

    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師曰。

    西河火裡坐。

     士大夫從師遊。

    師每舉。

    門前冷落車馬稀。

    老大嫁作商人婦。

    二語罕有契者。

     山居偈曰。

    五峰雲頂古文殊。

    盡日跏趺總笑餘。

    半點苦寒禁不得。

    躊躇未了又躊躇。

    師風度簡易。

    神觀凝肅。

    以法道為己任。

    而機用妙密。

    迥出常情。

    於萬曆甲寅二月十二日示寂。

    先一日有僧。

    自台山來。

    師與劇談宿昔。

    抵暮索浴。

    衆察師意。

    懇請遺訓。

    師舉所着帽者三。

    衆無語。

    師撫膝奄然而逝。

    世壽六十六。

    僧臘四十四。

    茶毗。

    靈骨塔于本山之右。

     江甯府靈谷昙芝禅師 參笑岩問曰。

    古人道。

    打破鏡來相見。

    未審打破鏡向甚麼處相見。

    岩曰。

    慚惶殺人。

    師於言下。

    釋然領旨。

    遂忘卻禮拜。

    舞蹈而出。

    服勤數載。

    岩付偈曰。

    微笑拈華第一機。

    相傳八八未知非。

    今将從上非非法。

    分付英賢力荷歸。

     太原府五台瑞峰三際廣通禅師 久侍笑岩。

    室中機契。

    付以偈曰。

    一念不生諸數滅。

    萬機休罷十方空。

    界空數滅漚澄海。

    諸佛衆生影現中。

    後居台山。

    壽昌經谒問。

    臨濟大師道。

    佛法無多子。

    畢竟是何意旨。

    師曰。

    向道無多子。

    又覓甚意旨。

    曰玄沙道。

    敢保老兄未徹在。

    未審甚處是靈雲未徹處。

    師曰。

    卻是玄沙未徹。

    曰趙州道。

    台山婆子。

    我為汝勘破了也。

    且道。

    婆子甚處是趙州看破處。

    師曰。

    卻是婆子看破趙州。

    昌索頌。

    師曰。

    知是般事便休。

    老僧不解恁麼。

     嘉興府天甯幻也佛慧禅師 會稽史氏子。

    母夢僧托宿而娠。

    年十四。

    禮天台松谷受業。

    一日晨課。

    至白毫宛轉五須彌處。

    忽有悟。

    舉呈谷。

    谷奮挺逐之。

    於是徧參諸方。

    機契笑岩。

    遂為笑岩室中子。

    出住燕山天甯優昙苑。

    晚南還寓天甯。

    上堂。

    箫吹鳳至。

    琴奏鶴來。

    缽展龍降。

    杖攜虎伏。

    因緣會遇。

    針芥相投。

    正恁麼時。

    莫有道得底麼。

    良久曰。

    鐘聲徹曉。

    雞唱黃昏。

    若欲了知。

    也不消得唵穆栗臨娑诃。

     示衆。

    西來大意乾屎橛。

    多少人齩嚼不徹。

    當時我悔來遲。

    好與推他一跌。

    管教他吃得進屙不出。

    免使兒孫費唇舌。

    咦。

    日出千山曉。

    春回大地華。

    柳煙門外綠遊子未歸家。

    喝。

     示衆。

    生一乾坤。

    死一乾坤。

    聖一法界。

    凡一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