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芟染。
趣一日舉徑山三玄三要頌。
徹骨徹髓道一句。
三玄三要絕遮護之句。
問曰。
此二句中。
山僧欲取一句為法你道。
取那一句好。
師曰。
和尚适才問那一句。
趣瞋目叱曰。
得恁無記性。
師曰。
祇為和尚徹骨徹髓。
趣曰不然。
為汝一人即得。
争奈大衆何。
師曰。
取即不辭。
孤負先聖。
喪我後人。
趣颔之。
師在徑山。
集無趣語錄。
一日歸觐。
趣曰。
一向作得些甚麼事。
師曰。
某甲買得一段田。
收得原本契書。
特請和尚佥押。
即将集本呈上。
趣接得展看曰。
者是我底。
你底聻。
師曰。
和尚不得攙行奪市。
趣便将集本擲下。
師便趨出。
少頃呈偈。
趣曰。
者是你作底麼。
師曰。
某甲不解鼓粥飯氣。
若謂有所作。
孤負和尚不少。
趣點首。
住後示衆。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迥出三乘。
高超十地。
萬法不到處。
特地光輝。
生佛未分時。
靈源獨耀。
不落見聞。
不随聲色。
直下無一絲毫頭。
徧界全彰奇特事。
直饒棒頭取證。
喝下承當。
猶是曲為今時。
更或光境俱忘。
契心平等。
究竟亦非的旨。
所以道向上一路。
千聖不傳。
學者勞形。
如猿捉影。
到者裡。
絕行絕解。
絕照絕用。
絕理絕事。
若倚天長劍。
凜凜神威。
如鐵牛之機。
羅籠不住。
今日明眼人前。
不敢囊藏被蓋。
八字打開去也。
拈拂子曰。
諸上座。
還委悉麼。
耀古騰今隻者是。
大千沙界一閑身。
示衆。
孤峰頂上。
闊步大千。
十存街頭。
知音少遇。
不禮維摩诘。
不尊傳大士。
良久曰。
出頭天外看。
誰是個般人。
示衆。
大道體寬。
長空絕迹。
按下雲頭。
别通消息。
同生同死。
風行草偃。
且道。
把住為人好。
放行為人好。
良久曰。
乾坤一合地胡餅。
日月兩輪天氣球。
示衆。
明明百草頭。
明明祖師意。
笑殺老龐公。
至今猶瞌睡。
魯祖見人便面壁。
不解寒溫。
秘魔走到便擎叉。
全無禮義。
南山鼈鼻。
不若死鳅。
西院鑷刀。
渾如鈍鋸。
且道。
大悲如何為人。
輪王總未抛三寸。
徧界先聞刀斧聲。
示衆。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卓拄杖曰。
昨宵時雨滴空階。
一片綠苔俱打濕。
浴佛上堂。
毗藍園裡曾呈醜。
古佛堂前又露形。
不是日光三昧力。
如何洗得你身清。
大衆。
釋迦老子。
今日誕生。
未審此時還曾落地也未。
一僧出曰。
落地了也。
師曰。
你見甚麼人說。
僧無語。
師曰。
杓蔔聽虛聲。
僧問。
清虛之理。
畢竟無身時如何。
師曰。
道者合如是。
曰向上更有事也無。
師曰。
雪隐鹭鸶飛始見。
柳藏鹦鹉語方知。
問和尚百年後。
向甚麼處去。
師曰。
千株松下。
百草頭邊。
燒火次。
僧問。
如何是自性天真佛。
師曰。
與我般一束柴來。
僧肩柴至又問。
師曰。
者奴子。
好惡也不識。
便打。
問如何是最上一乘。
師曰。
藤穿篾縛。
曰意旨如何。
師曰。
三十年後。
僧參。
師問。
何處來。
曰廬山。
師曰。
古人道。
不向廬山尋落處。
象王鼻孔漫撩天。
如何是廬山落處。
曰請和尚尊重。
師便低頭休去。
火炮偈。
團圞無縫罅。
綿密不通風。
一點無明發。
分身剎土中。
示人。
動口全抛一片心。
拟思量處不知音。
百千年外看家話。
倒腹傾腸說與君。
起念求心心即念。
頓然無念念無心。
九重之内常為主。
徹古該今不動尊。
盡心竭力作工夫。
内外推尋實總無。
正恁麼時無計可。
忽聞村内一聲鸪。
即心即佛隔皮言。
非佛非心亦是權。
端的要知真實處。
直須吐盡野狐涎。
師庵居二十餘載。
萬曆庚戌。
受徑山請。
不數月疾作。
仍返車溪。
辛亥冬示寂。
茶毗塔於徑山。
世壽七十二。
僧臘三十。
鵝湖心禅師法嗣 廣信府弋陽暠山慧濟次齋智季禅師 饒州樂邑程氏子。
生萬曆戊子十一月三日。
産地無聲。
至月滿始啼。
年二十五。
染病甚苦。
有禅者。
告以生死不明。
其苦過上。
遂決志出俗。
投雲谷喜祝發。
二十七參鵝湖心。
看念佛是誰話有省。
一日湖舉二鼠侵藤話。
師問。
枯藤斷了。
向甚處安身立命。
湖随将熱茶劈面一潑。
師豁然大悟。
遂承付囑。
崇祯甲申。
開創暠山。
順治己醜遷峰頂。
丁酉。
衆請就暠山開堂。
結制上堂。
今朝結起布袋口。
七七從來四十九。
假若離斯拟别求。
昧卻衣珠向外走。
喝一喝曰。
是野幹鳴。
是獅子吼。
上堂。
佛法從來本現成。
吾人日用實相應。
隻因不剔雙眉起。
大地純金不識金。
上堂。
拈拄杖曰。
者個喚作拄杖即觸。
不喚作拄杖即背。
且道。
喚作甚麼。
卓一下曰。
點開千聖眼。
超出萬機先。
僧問。
如何是沩仰宗。
師曰。
深藏不肯露。
父子慎風規。
如何是臨濟宗。
師曰。
棒下無生忍。
臨機不見師。
如何是曹洞宗。
師曰。
金針穿玉線。
繡出錦鴛鴦。
如何是雲門宗。
師曰。
孤标高迥出。
佛祖類難齊。
如何是法眼宗。
師曰。
白雲歸碧岫。
紅日照青山。
問向上宗乘。
請師拈出。
師曰。
風吹牌子動。
續燈正統卷三十
趣一日舉徑山三玄三要頌。
徹骨徹髓道一句。
三玄三要絕遮護之句。
問曰。
此二句中。
山僧欲取一句為法你道。
取那一句好。
師曰。
和尚适才問那一句。
趣瞋目叱曰。
得恁無記性。
師曰。
祇為和尚徹骨徹髓。
趣曰不然。
為汝一人即得。
争奈大衆何。
師曰。
取即不辭。
孤負先聖。
喪我後人。
趣颔之。
師在徑山。
集無趣語錄。
一日歸觐。
趣曰。
一向作得些甚麼事。
師曰。
某甲買得一段田。
收得原本契書。
特請和尚佥押。
即将集本呈上。
趣接得展看曰。
者是我底。
你底聻。
師曰。
和尚不得攙行奪市。
趣便将集本擲下。
師便趨出。
少頃呈偈。
趣曰。
者是你作底麼。
師曰。
某甲不解鼓粥飯氣。
若謂有所作。
孤負和尚不少。
趣點首。
住後示衆。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迥出三乘。
高超十地。
萬法不到處。
特地光輝。
生佛未分時。
靈源獨耀。
不落見聞。
不随聲色。
直下無一絲毫頭。
徧界全彰奇特事。
直饒棒頭取證。
喝下承當。
猶是曲為今時。
更或光境俱忘。
契心平等。
究竟亦非的旨。
所以道向上一路。
千聖不傳。
學者勞形。
如猿捉影。
到者裡。
絕行絕解。
絕照絕用。
絕理絕事。
若倚天長劍。
凜凜神威。
如鐵牛之機。
羅籠不住。
今日明眼人前。
不敢囊藏被蓋。
八字打開去也。
拈拂子曰。
諸上座。
還委悉麼。
耀古騰今隻者是。
大千沙界一閑身。
示衆。
孤峰頂上。
闊步大千。
十存街頭。
知音少遇。
不禮維摩诘。
不尊傳大士。
良久曰。
出頭天外看。
誰是個般人。
示衆。
大道體寬。
長空絕迹。
按下雲頭。
别通消息。
同生同死。
風行草偃。
且道。
把住為人好。
放行為人好。
良久曰。
乾坤一合地胡餅。
日月兩輪天氣球。
示衆。
明明百草頭。
明明祖師意。
笑殺老龐公。
至今猶瞌睡。
魯祖見人便面壁。
不解寒溫。
秘魔走到便擎叉。
全無禮義。
南山鼈鼻。
不若死鳅。
西院鑷刀。
渾如鈍鋸。
且道。
大悲如何為人。
輪王總未抛三寸。
徧界先聞刀斧聲。
示衆。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卓拄杖曰。
昨宵時雨滴空階。
一片綠苔俱打濕。
浴佛上堂。
毗藍園裡曾呈醜。
古佛堂前又露形。
不是日光三昧力。
如何洗得你身清。
大衆。
釋迦老子。
今日誕生。
未審此時還曾落地也未。
一僧出曰。
落地了也。
師曰。
你見甚麼人說。
僧無語。
師曰。
杓蔔聽虛聲。
僧問。
清虛之理。
畢竟無身時如何。
師曰。
道者合如是。
曰向上更有事也無。
師曰。
雪隐鹭鸶飛始見。
柳藏鹦鹉語方知。
問和尚百年後。
向甚麼處去。
師曰。
千株松下。
百草頭邊。
燒火次。
僧問。
如何是自性天真佛。
師曰。
與我般一束柴來。
僧肩柴至又問。
師曰。
者奴子。
好惡也不識。
便打。
問如何是最上一乘。
師曰。
藤穿篾縛。
曰意旨如何。
師曰。
三十年後。
僧參。
師問。
何處來。
曰廬山。
師曰。
古人道。
不向廬山尋落處。
象王鼻孔漫撩天。
如何是廬山落處。
曰請和尚尊重。
師便低頭休去。
火炮偈。
團圞無縫罅。
綿密不通風。
一點無明發。
分身剎土中。
示人。
動口全抛一片心。
拟思量處不知音。
百千年外看家話。
倒腹傾腸說與君。
起念求心心即念。
頓然無念念無心。
九重之内常為主。
徹古該今不動尊。
盡心竭力作工夫。
内外推尋實總無。
正恁麼時無計可。
忽聞村内一聲鸪。
即心即佛隔皮言。
非佛非心亦是權。
端的要知真實處。
直須吐盡野狐涎。
師庵居二十餘載。
萬曆庚戌。
受徑山請。
不數月疾作。
仍返車溪。
辛亥冬示寂。
茶毗塔於徑山。
世壽七十二。
僧臘三十。
鵝湖心禅師法嗣 廣信府弋陽暠山慧濟次齋智季禅師 饒州樂邑程氏子。
生萬曆戊子十一月三日。
産地無聲。
至月滿始啼。
年二十五。
染病甚苦。
有禅者。
告以生死不明。
其苦過上。
遂決志出俗。
投雲谷喜祝發。
二十七參鵝湖心。
看念佛是誰話有省。
一日湖舉二鼠侵藤話。
師問。
枯藤斷了。
向甚處安身立命。
湖随将熱茶劈面一潑。
師豁然大悟。
遂承付囑。
崇祯甲申。
開創暠山。
順治己醜遷峰頂。
丁酉。
衆請就暠山開堂。
結制上堂。
今朝結起布袋口。
七七從來四十九。
假若離斯拟别求。
昧卻衣珠向外走。
喝一喝曰。
是野幹鳴。
是獅子吼。
上堂。
佛法從來本現成。
吾人日用實相應。
隻因不剔雙眉起。
大地純金不識金。
上堂。
拈拄杖曰。
者個喚作拄杖即觸。
不喚作拄杖即背。
且道。
喚作甚麼。
卓一下曰。
點開千聖眼。
超出萬機先。
僧問。
如何是沩仰宗。
師曰。
深藏不肯露。
父子慎風規。
如何是臨濟宗。
師曰。
棒下無生忍。
臨機不見師。
如何是曹洞宗。
師曰。
金針穿玉線。
繡出錦鴛鴦。
如何是雲門宗。
師曰。
孤标高迥出。
佛祖類難齊。
如何是法眼宗。
師曰。
白雲歸碧岫。
紅日照青山。
問向上宗乘。
請師拈出。
師曰。
風吹牌子動。
續燈正統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