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九

關燈
相似。

    不被一切人我無明五欲三毒之所吞啖。

    施為動靜。

    通身是個疑團。

    疑來疑去。

    終日呆樁樁地。

    聞聲見色。

    管取[囗@力]地一聲去在。

    雖然。

    切忌喚鐘作甕。

    喝一喝。

     和庵忠禅師法嗣 甯波府用剛宗軟禅師 示衆。

    大凡做工夫。

    隻要起大疑情。

    不失正念。

    千疑萬疑。

    祇是一疑。

    才有間斷。

    即落空也。

    見汝等做工夫。

    未曾半月一月。

    打成一片。

    焉得不走作。

    果若真疑現前。

    撼搖不動。

    自然不怕惑亂。

    又不得起一念歡喜心。

    才有絲毫異念。

    即打作兩橛。

    隻管勇猛忿将去。

    終日如個死漢子相似。

    到者般時節。

    那怕甕中走卻鼈。

    大衆。

    忽然甕中捉着鼈時如何。

    切忌認奴作郎。

     大鑒下第二十九世 金陵慈禅師法嗣 江甯府高峰寶峰明瑄禅師 吳江範氏子。

    俗業斫。

    因海舟令造塔院。

    足傷索酒。

    舟曰。

    幸傷足。

    若斫去頭。

    雖千酲汝能吃不。

    師媿遂求為僧。

    一日燒火般柴次。

    舟曰。

    是甚麼。

    師曰是柴。

    舟曰。

    是柴将去燒。

    師緻疑。

    通夕不寐。

    忽為火燎去眉毛。

    面如刀刈。

    以鏡照之。

    大悟。

    趨見舟。

    舟拈棒。

    師奪棒曰。

    者條六尺竿。

    多時不用。

    今日又要重拈。

    舟大笑。

    師呈偈。

    有笑裡藏刀子細看句。

    舟曰。

    即此偈可紹吾宗。

    遂以偈付之。

    有臨濟兒孫獅子子之句。

    後住金陵高峰寺。

    天奇瑞參。

    師問。

    甚處來。

    奇曰北京。

    師曰。

    隻在北京。

    為複别有去處。

    曰随方潇灑。

    師曰。

    曾到四川麼。

    曰曾到。

    師曰。

    四川境界。

    與此間何如。

    曰江山雖異。

    雲月一般。

    師舉拳問。

    四川還有者個麼。

    曰無。

    師曰。

    因甚卻無。

    曰非我境界。

    師曰。

    如何是汝境界。

    曰諸佛不能識。

    誰敢強安名。

    師曰。

    汝豈不是着空。

    曰本瑞終不向鬼窟裡作活計。

    師曰。

    西天九十六種外道。

    汝是第一。

    奇拂袖便出。

    師喜為克家種草。

    堪支吾道。

    遂書偈付之。

    曰濟山棒喝怒如霆。

    殺活臨機手眼親聖解凡情俱坐斷。

    昙華放出一枝新。

    師於成化辛卯臘月九日示寂。

    塔全身於東明寺左。

     九江府廬山雲溪碧峰智瑛禅師 少壯苦不識字。

    晚年信口成章。

    時多稱之。

    囑門人智素偈曰。

    見徹娘生親面目。

    尤宜勤守護天真。

    爪牙養就峥[山*甯]日。

    哮吼一聲百獸驚。

     君峰通禅師法嗣 邵武府君峰清祥上座 久依大闡。

    一日忽有省。

    呈偈曰。

    法性空無礙。

    平等觀自在。

    截斷兩頭機。

    是名超三界。

    闡為是之。

     思南府正法雪光禅師 族趙氏。

    徧曆諸方。

    至靈峰度夏。

    聞舉嚴陽尊者問趙州公案有省。

    舉似寂照。

    照曰。

    無功用處。

    正好用功。

    莫認些子光影。

    有悞生平。

    複結冬於景德。

    一日定中。

    聞岩瀑聲。

    觸發默舉。

    從上佛祖機緣一一透得。

    遂往參潔空。

    從頭舉似已。

    空曰。

    不見道莫謂無心雲是道。

    無心猶隔一重關。

    道了便入寝室。

    師自是茫無意緒。

    懷疑不決。

    一日見寒山詩吾心似秋月之句。

    凝滞頓釋。

    後庵居古山。

    臨終書偈而逝。

     天甯宣禅師法嗣 杭州府徑山天才英禅師 示衆。

    默堂老人。

    平地上湧起波濤。

    虛空裡敲出木楔。

    中人毒氣。

    回來剛道親見寶月。

    不知瞎卻多少人眼睛。

    啞。

    洎合饒舌。

     大岡甯禅師法嗣 杭州府天目寶芳進禅師 付法偈曰。

    真性本無性。

    真法本無法。

    了知無法性。

    何處不通達。

     性空聞禅師法嗣 荊州府圓通夢庵懶牧湛覺禅師 長安曲江張氏子。

    幼慕禅悅。

    從藍田秀芟染。

    矢志究明生死。

    朝夕孜孜。

    至於寝食俱廢。

    一日有省。

    往見性空求決擇。

    既而蒙印證明。

    成化丙戌。

    開法圓通。

    上堂。

    選佛場草深三尺。

    空王殿浪卷千尋。

    圓通有一句子。

    囫囵吐不出。

    吐出不囫囵。

    若有人檢點得出。

    許他具一隻眼。

     淨慈休禅師法嗣 杭州府昭慶幻寄雪庭禅師 仁和桂氏子。

    成化癸巳。

    谒休休於仙林。

    一見契合。

    因閱楞嚴。

    至於一毫端現寶王剎有疑。

    後詣江陰乾明寺。

    睹萬佛閣金碧峥嵘。

    忽有省明。

    弘治戊申除夕。

    聞鐘聲。

    從前履踐。

    不覺瓦解。

    述偈曰。

    圓響心非聞。

    大千同一照。

    抹過上頭關。

    更不存玄妙。

    乙卯休休。

    應淨慈請。

    師複依侍。

    乃蒙印可。

    年四十開法昭慶。

     上堂。

    心不是境。

    境全是心。

    觸處不逢。

    渠何背汝。

    所以心不自心。

    鄰雞唱曉露觀音。

    境不自境。

    庭樹花開吐光影。

    塵中總是自來賓。

    堂内主人須喚惺。

    良久曰。

    切忌瞌睡。

    便下座。

     上堂。

    洪鐘有口元無舌。

    一擊全聲四海聞。

    拶得錦鱗頭角露。

    伫看平地卷風雲。

     舉岩頭示衆。

    吾教意如塗毒鼓。

    擊一聲。

    遠近聞者皆喪。

    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