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六

關燈


    賣油婆子水梳頭。

    曰德山棒臨濟喝。

    意旨如何。

    師曰。

    惡人先做大。

     問。

    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曰。

    無力豎拳頭。

     問。

    達磨面壁意旨如何。

    師曰。

    有口開不得。

     問。

    浩浩塵中。

    如何辨主。

    師舉拳示之。

    曰辨後如何。

    師曰。

    你主在甚麼處。

     問。

    釋迦彌勒猶是他奴。

    未審他是阿誰。

    師曰。

    糞掃堆頭破苕帚。

    曰學人不會。

    師曰。

    問取淨頭。

     上堂。

    僧問。

    如何是第一句。

    師曰。

    有口如啞。

    曰如何是第二句。

    師曰。

    有眼如盲。

    曰如何是第三句。

    師曰。

    棒折也未放你在。

    乃擲下拂子曰。

    此是老僧第二句。

    如何是第一句。

    便下座。

     上堂。

    僧問。

    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曰。

    日照山河影動搖。

    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曰。

    背水陣圓增勇健。

    曰如何是人境俱奪。

    師曰。

    任是鋒刀常坦坦。

    假饒毒藥也閑閑。

    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曰。

    野老不知堯舜力。

    冬冬打鼓祭江神。

    僧禮拜。

    師曰。

    有麝自然香。

    何用當風立。

    乃曰。

    轉山河國土歸自己則易。

    轉自己歸山河國土則難。

    拈了也。

    父母未生前。

    道将一句來。

     示衆。

    今朝初一。

    上殿已畢。

    喝啰怛那。

    西方日出。

     示衆。

    舉德山托缽因緣。

    拈曰。

    末後句子。

    德山岩頭雪峰。

    總跳不出。

    乃喝一喝曰。

    大丈夫當作真王。

    何以假為。

     示衆。

    良久曰。

    大衆會麼。

    會則事同一家。

    不會則萬别千差。

    臨濟道。

    我在黃檗吃六十痛棒。

    如蒿枝拂相似。

    如今更思量一頓。

    誰為下手。

    時有僧出曰。

    某甲下手。

    濟度杖與僧。

    僧拟接。

    濟便打。

    看他的的顯示。

    者些子無你近傍處。

    豈常情所能測。

    老僧尋常痛口罵你。

    痛棒打你。

    你不作無明會。

    便作佛法會。

    又何曾夢見我先祖門風。

    所以古人雲。

    臨濟之道。

    将墜于地。

    痛哉。

    正與麼時。

    合作麼生。

    超群須是英靈漢。

    敵勝還他師子兒。

     示衆。

    傅大士曰。

    夜夜抱佛眠。

    朝朝還共起。

    起坐鎮相随。

    語默同居止。

    分毫不相離。

    如形影相似。

    欲識佛去處。

    隻者語聲是。

    玄沙曰。

    大小傅大士。

    祇認得個昭昭靈靈。

    洞山聰曰。

    且道。

    衲僧家日裡。

    還曾睡也無。

    保甯勇曰。

    要眠時即眠。

    要起時即起。

    水洗面皮光。

    啜茶濕卻[此/束]。

    大海紅塵生。

    平地波濤起。

    呵呵阿呵呵。

    哩哩哩啰哩。

    三尊宿。

    大似徐六擔版。

    傅大士又俗氣不除。

    若論向上宗乘。

    總欠悟在。

    且道。

    無明具甚麼眼目。

    不見道。

    直須揮劍。

    若不揮劍。

    漁父栖巢。

     示衆。

    今朝臘月二十五。

    雲門一曲曾無譜。

    争似無明調轉高。

    等閑唱出千山舞。

    大地為琴。

    虛空為鼓。

    拍拍相随。

    聲聲相助。

    汝諸人須聽取。

    白雪陽春何足數。

    個中端的孰知音。

    寥寥永夜松風度。

     示衆。

    舉文殊普賢起佛見法見。

    被世尊威神。

    貶向二鐵圍山。

    師曰。

    大衆不起佛見法見。

    還免得貶向二鐵圍山麼。

    世尊也是憐兒不覺醜。

     示衆。

    舉琅琊覺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

    樹倒藤枯。

    好一堆爛柴。

    大慧曰。

    作賊人心虛。

    雖然如是。

    恩大難酬。

    師曰。

    一人作佛法商量。

    一人作世谛流布。

    檢點将來。

    總欠悟在。

    無明見處。

    也要諸人共知。

    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

    樹倒藤枯。

    響。

     示衆。

    江月照。

    松風吹。

    面面青山展笑眉。

    經有經師。

    論有論師。

    莫怪老僧無法說。

    勞汝諸人立片時。

     示衆。

    一喝分賓主。

    照用一時行。

    要會個中意。

    日午打三更。

    諸禅德。

    與麼說話。

    四棱塌地了也。

    乃喝一喝曰。

    且道。

    是賓是主。

    是照是用。

    又喝一喝曰。

    隻者是賓。

    隻者是主。

    隻者是照。

    隻者是用。

    又喝一喝曰。

    且不是賓。

    且不是主。

    且不是照。

    且不是用。

    是個甚麼。

    又喝一喝曰。

    進前求解會。

    特地斬精靈。

     示衆。

    龍門水急。

    一句截流。

    茅屋風高。

    千山起浪。

    三世諸佛望風結舌。

    六代祖師斫額有分。

    天下老和尚仰羨不及。

    是汝諸人。

    到者裡。

    作麼生與無明相見。

    蓦拈拄杖曰。

    與麼與麼。

    人境俱奪。

    不與麼不與麼。

    照用同時。

    卓一下曰。

    龍生金鳳子。

    沖破碧瑠璃。

    喝一喝。

     示衆。

    世尊拈華。

    眼裡撒沙。

    迦葉微笑。

    全身落草。

    達磨面壁。

    皇天苦屈。

    二祖安心。

    老鼠居金。

    德山行棒。

    莽莽蕩蕩。

    臨濟下喝。

    吃鹽止渴。

    僞山水牯。

    泥裡洗土。

    仰山插鍬。

    性命難逃。

    俱胝豎指。

    是何道理。

    雪峰輥球。

    老不知羞。

    石鞏張弓。

    诳呼盲聾。

    趙州勘婆。

    大有誵訛。

    玄沙未徹。

    話作兩橛。

    者一隊不唧[口*留]老凍膿。

    生前鹵莽。

    死後颟顸。

    罪犯彌天。

    髑髅徧野。

    無明忍俊不禁。

    與渠一坑埋卻。

    拈拄杖卓一下曰。

    直得十方世界風凜凜地。

    法堂前何止草深一丈。

    汝諸人向甚麼處出氣。

    良久曰。

    拟心湊泊。

    二鐵圍山。

    放之自然。

    七穿八穴。

    複卓一下。

     客至上堂。

    披衣登法座。

    道者是高僧。

    将謂多奇特。

    元來百不能。

    西風吹細雨。

    落葉滿空庭。

    有客來相訪。

    青山自送迎。

     日本國請法衣上堂。

    舉石門聰曰。

    西天二十八祖。

    盡得傳衣付法。

    東土六祖之後。

    得道者多。

    隻傳其法。

    不傳其衣。

    無明則不然。

    衣以表法。

    故謂之法衣。

    人能弘道。

    故謂之法身。

    無處不徧。

    無處不明。

    故謂之法眼。

    高峰老祖法衣一頂。

    今日對衆請。

    與高麗國金剛山供養去也。

    幻住先師法衣一頂。

    我得來三十年矣。

    如今大拙首座。

    又要請歸供養。

    雖然如是。

    從上諸祖各各有三十棒分。

    無明亦有三十棒分。

    衆中莫有下得者般毒手者麼。

    有則出來。

    如無。

    他時後日。

    不得向背地裡叫苦叫屈。

    擊拂下座。

     元順帝至正丁酉六月十四日。

    示微疾。

    沐浴更衣。

    集衆說偈曰。

    平生饒舌。

    今日敗阙。

    一句轟天。

    正法眼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