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鳳毛麟角。
宋文憲公濂。
有四會語錄序。
讀之可以見師之半。
天甯昙禅師法嗣 三空道人 自幼具丈夫志。
不為富貴所奪。
見竺雲。
雲示趙州無字話俾參。
閱數年。
一日複見雲問。
生死到來時如何。
雲曰。
生是誰耶。
死是誰耶。
空乃低頭問訊。
雲覺其異於常。
乃再以前話征之。
空又低頭問訊。
雲呵之曰。
切忌死在者裡。
空拈起槵子曰。
數珠一百八。
不數日示微疾。
說偈而化。
火後得舍利無算。
徑山伏禅師法嗣 杭州府徑山南楚悅禅師 隆興人。
上堂。
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蓦拈拄杖曰。
者個是色。
卓一下曰。
者個是聲。
諸人總見總聞。
且道那個是明底心。
那個是悟底道。
喝一喝曰。
貪他一粒米。
失卻半年糧。
敕谥佛慈法喜禅師。
甯波府育王月江正印禅師 郡之慈水劉氏子。
年十三。
禮月溪受業。
後參虎岩。
遂獲印可。
出住苕之道場。
繼遷育王。
僧問。
如何是千丈舍那身。
師曰。
肥不露肉。
瘦不露骨。
曰如何是丈六紫磨金色身。
師曰。
切忌認奴作郎。
曰和尚且莫壓良為賤。
師曰。
山僧從來柳下惠。
問。
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
此意如何。
師曰。
無齒大蟲當路坐。
曰疎山道。
忽若樹倒藤枯。
句歸何處。
懶安呵呵大笑。
又作麼生。
師曰。
曹娥讀夜碑。
曰後來明招為他點破。
還端的也無。
師曰。
臨崖看浒眼。
特地一場愁。
曰今日學人問和尚。
樹倒藤枯句歸何處。
未審如何指示。
師喝一喝。
僧禮拜。
問。
朝離東土。
暮往西天。
是甚麼人。
師曰。
十字街頭石敢當。
曰昨日有人從天台來。
因甚向南嶽去。
師曰。
鲇魚上竹竿。
曰有一人常在途中不離家舍。
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
且道孰優孰劣。
師曰。
兔馬有角。
牛羊無角。
曰恁麼則庭前一葉落。
天下盡知秋。
師曰。
知時别宜。
堪作阇黎。
問。
達磨面壁意旨如何。
師曰。
馊飯泥茶爐。
曰六祖踏碓又作麼生。
師曰。
兔子吃牛奶。
曰一人道不識。
一人道不會。
意在甚麼處。
師曰。
鳳林咤之。
問。
師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
師曰。
風吹石臼念摩诃。
曰恁麼則已得真人好消息。
人間天上更無疑。
師曰。
水底捉麒麟。
曰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曰。
西天人不會唐言。
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曰。
有馬騎馬。
無馬步行。
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師曰。
新羅打鼓大唐齋。
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曰。
鬧市裡抛碌磚。
曰人境已蒙師指示。
向上宗乘事若何。
師曰。
有水皆含月。
無山不帶雲。
曰隻如楊岐道。
踏着秤錘硬似鐵。
啞子得夢向誰說。
須彌頂上浪滔天。
大洋海底遭火熱。
明甚麼邊事。
師曰。
如驢觑井。
如井觑驢。
問。
如何是金佛不度爐。
師曰。
蘇嚧蘇嚧。
曰如何是木佛不度火。
師曰。
悉利悉利。
曰如何是泥佛不度水。
師曰。
趙州東院西。
曰如何是真佛内裡坐。
師曰。
嵩山破竈堕。
問。
如何是一生二。
師曰。
元首明。
股肱良。
曰如何是二生三。
師曰。
黃河三千年一度清。
曰如何是三生萬物。
師曰。
山河無隔礙。
光明處處通。
曰隻如新年頭佛法。
還有者個消息也無。
師曰。
樊哙踏鴻門。
都寺辦齋上堂。
雲門吃糊餅。
齩着帝釋鼻孔。
雲峰吃馎饦。
齩着憍梵缽提舌頭。
諸人二時過堂吃粥吃飯。
合作麼生。
忽然齩破一個鐵酸饀。
方知帝釋鼻孔。
即是憍梵缽提舌頭。
憍梵缽提舌頭。
即是帝釋鼻孔。
不見道。
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喝一喝。
請頭首上堂。
善哉三下版。
知識盡來參。
既善知時節。
吾今不再三。
古人與麼道。
大似按牛頭吃草。
雲峰則不然。
善哉三下版。
收足上蒲團。
脊梁生鐵鑄。
透過祖師關。
一氣轉一大藏教。
背手拈卻須彌山。
七處征心無心可覓。
八還辨見無見可還。
夢入天宮猶未醒。
金雞啼上玉闌幹。
行化歸上堂。
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
三千裡外。
逢人不得錯舉。
趙州老人。
大似抱橋柱澡洗。
把纜放船。
山僧一出四十餘日。
有佛處與他錐破卦文。
無佛處也曾勘過曆了。
三州五縣。
逢人也曾錯舉來。
隻是土曠人稀。
知音者少。
摘楊華摘楊華。
青山忽憶便歸去。
塵世要看還下來。
上堂。
麻三斤乾屎橛。
蠟人氷鵝護雪。
貓有歃血之功。
虎有起屍之德。
趙州親見老南泉。
臨濟未是白拈賊。
青苗會上堂。
常啼菩薩。
賣卻心肝
宋文憲公濂。
有四會語錄序。
讀之可以見師之半。
天甯昙禅師法嗣 三空道人 自幼具丈夫志。
不為富貴所奪。
見竺雲。
雲示趙州無字話俾參。
閱數年。
一日複見雲問。
生死到來時如何。
雲曰。
生是誰耶。
死是誰耶。
空乃低頭問訊。
雲覺其異於常。
乃再以前話征之。
空又低頭問訊。
雲呵之曰。
切忌死在者裡。
空拈起槵子曰。
數珠一百八。
不數日示微疾。
說偈而化。
火後得舍利無算。
徑山伏禅師法嗣 杭州府徑山南楚悅禅師 隆興人。
上堂。
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蓦拈拄杖曰。
者個是色。
卓一下曰。
者個是聲。
諸人總見總聞。
且道那個是明底心。
那個是悟底道。
喝一喝曰。
貪他一粒米。
失卻半年糧。
敕谥佛慈法喜禅師。
甯波府育王月江正印禅師 郡之慈水劉氏子。
年十三。
禮月溪受業。
後參虎岩。
遂獲印可。
出住苕之道場。
繼遷育王。
僧問。
如何是千丈舍那身。
師曰。
肥不露肉。
瘦不露骨。
曰如何是丈六紫磨金色身。
師曰。
切忌認奴作郎。
曰和尚且莫壓良為賤。
師曰。
山僧從來柳下惠。
問。
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
此意如何。
師曰。
無齒大蟲當路坐。
曰疎山道。
忽若樹倒藤枯。
句歸何處。
懶安呵呵大笑。
又作麼生。
師曰。
曹娥讀夜碑。
曰後來明招為他點破。
還端的也無。
師曰。
臨崖看浒眼。
特地一場愁。
曰今日學人問和尚。
樹倒藤枯句歸何處。
未審如何指示。
師喝一喝。
僧禮拜。
問。
朝離東土。
暮往西天。
是甚麼人。
師曰。
十字街頭石敢當。
曰昨日有人從天台來。
因甚向南嶽去。
師曰。
鲇魚上竹竿。
曰有一人常在途中不離家舍。
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
且道孰優孰劣。
師曰。
兔馬有角。
牛羊無角。
曰恁麼則庭前一葉落。
天下盡知秋。
師曰。
知時别宜。
堪作阇黎。
問。
達磨面壁意旨如何。
師曰。
馊飯泥茶爐。
曰六祖踏碓又作麼生。
師曰。
兔子吃牛奶。
曰一人道不識。
一人道不會。
意在甚麼處。
師曰。
鳳林咤之。
問。
師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
師曰。
風吹石臼念摩诃。
曰恁麼則已得真人好消息。
人間天上更無疑。
師曰。
水底捉麒麟。
曰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曰。
西天人不會唐言。
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曰。
有馬騎馬。
無馬步行。
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師曰。
新羅打鼓大唐齋。
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曰。
鬧市裡抛碌磚。
曰人境已蒙師指示。
向上宗乘事若何。
師曰。
有水皆含月。
無山不帶雲。
曰隻如楊岐道。
踏着秤錘硬似鐵。
啞子得夢向誰說。
須彌頂上浪滔天。
大洋海底遭火熱。
明甚麼邊事。
師曰。
如驢觑井。
如井觑驢。
問。
如何是金佛不度爐。
師曰。
蘇嚧蘇嚧。
曰如何是木佛不度火。
師曰。
悉利悉利。
曰如何是泥佛不度水。
師曰。
趙州東院西。
曰如何是真佛内裡坐。
師曰。
嵩山破竈堕。
問。
如何是一生二。
師曰。
元首明。
股肱良。
曰如何是二生三。
師曰。
黃河三千年一度清。
曰如何是三生萬物。
師曰。
山河無隔礙。
光明處處通。
曰隻如新年頭佛法。
還有者個消息也無。
師曰。
樊哙踏鴻門。
都寺辦齋上堂。
雲門吃糊餅。
齩着帝釋鼻孔。
雲峰吃馎饦。
齩着憍梵缽提舌頭。
諸人二時過堂吃粥吃飯。
合作麼生。
忽然齩破一個鐵酸饀。
方知帝釋鼻孔。
即是憍梵缽提舌頭。
憍梵缽提舌頭。
即是帝釋鼻孔。
不見道。
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喝一喝。
請頭首上堂。
善哉三下版。
知識盡來參。
既善知時節。
吾今不再三。
古人與麼道。
大似按牛頭吃草。
雲峰則不然。
善哉三下版。
收足上蒲團。
脊梁生鐵鑄。
透過祖師關。
一氣轉一大藏教。
背手拈卻須彌山。
七處征心無心可覓。
八還辨見無見可還。
夢入天宮猶未醒。
金雞啼上玉闌幹。
行化歸上堂。
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
三千裡外。
逢人不得錯舉。
趙州老人。
大似抱橋柱澡洗。
把纜放船。
山僧一出四十餘日。
有佛處與他錐破卦文。
無佛處也曾勘過曆了。
三州五縣。
逢人也曾錯舉來。
隻是土曠人稀。
知音者少。
摘楊華摘楊華。
青山忽憶便歸去。
塵世要看還下來。
上堂。
麻三斤乾屎橛。
蠟人氷鵝護雪。
貓有歃血之功。
虎有起屍之德。
趙州親見老南泉。
臨濟未是白拈賊。
青苗會上堂。
常啼菩薩。
賣卻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