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關燈
火葬。

    以師故。

    特從阇維例。

    火餘齒舌數珠不壞。

    舍利五色。

    紛綴遺骼。

    弟子文晟。

    奉骼及諸不壞者。

    歸西齋塔焉。

    計世壽七十五。

    僧臘六十三。

     杭州府徑山愚庵智及禅師 字以中。

    别号西麓。

    蘇之吳縣顧氏子。

    幼出家穹窿海雲院。

    受具。

    聽賢首法師講法界觀。

    未終篇輙笑曰。

    一真法界。

    圓同太虛。

    但涉言詞。

    即成剩法。

    縱獲天雨寶華。

    於我奚益哉。

    遂谒笑隐於建業。

    隐文章道德。

    傾動一時。

    師微露文彩。

    得交相延。

    譽有嶼上人诃曰。

    子才若此。

    不思擔荷正法。

    乃甘作騷壇奴隸乎。

    師舌噤不能答。

    旋歸海雲。

    胸襟礙塞。

    目不交睫者踰月。

    忽一日見秋葉墜庭。

    豁然有省。

    走雙徑。

    谒寂照呈所證。

    照可之。

    至正壬午。

    出世昌國之隆教。

    尋領普慈。

    戊戌。

    遷淨慈。

    後領徑山。

    僧問。

    不與萬法為侶者。

    是甚麼人。

    師曰。

    十字街頭石敢當。

    僧拟再問。

    師曰。

    更要第二杓惡水在。

     問。

    如何是賓中賓。

    師曰。

    君向潇湘我向秦。

    曰如何是賓中主。

    師曰。

    常在途中不離家舍。

    曰如何是主中賓。

    師曰。

    常在家舍不離途中。

    曰如何是主中主。

    師曰。

    橫按镆铘全正令。

    太平寰宇斬癡頑。

    曰賓主已蒙師指示。

    向上宗乘事若何。

    師曰。

    三年一閏。

    九日重陽。

     問。

    衆生為解礙。

    菩薩未離覺。

    和尚作麼生。

    師曰。

    天寒日短。

    兩人共一碗。

     問。

    釋迦已滅。

    彌勒未生。

    正當今日佛法委付何人。

    師曰。

    老僧打退鼓。

    曰前無釋迦。

    後無彌勒。

    還有參學分也無。

    師曰。

    風不來。

    樹不動。

     問。

    佛法禅道。

    相去多少。

    師舉手曰。

    展則成掌。

    握則成拳。

    僧禮拜。

    師曰。

    狂狗趂塊。

     問。

    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曰。

    月色和雲白。

    松聲帶露寒。

     問。

    竺土大仙心。

    東西密相付。

    如何是密付底心。

    師曰。

    九秋黃葉亂飄金。

    曰和尚莫将境示人。

    師曰。

    老僧罪過。

     問。

    拟心即差。

    動念即乖。

    不拟不動。

    還有過也無。

    師曰有。

    曰畢竟如何則是。

    師曰。

    莫認自己清淨法身。

     問。

    如何是毗盧師。

    師曰。

    斷跟草鞋。

    曰如何是法身主。

    師曰。

    尖檐席帽。

    曰學人不會。

    師曰。

    現成行貨。

    有甚麼不會。

    僧拟議。

    師便喝。

     問。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不揀擇時如何。

    師曰。

    遇飯即飯。

    遇茶即茶。

    僧禮拜。

    師曰。

    放汝三十棒。

     問。

    蓮華未出水時如何。

    師曰。

    寒則普天普地寒。

    曰出水後如何。

    師曰。

    熱則普天普地熱。

    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

    門前一湖水。

     問。

    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别。

    還端的也無。

    師曰的。

    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是個甚麼。

    師曰。

    不識。

     問。

    佛身無為。

    不堕諸數。

    因甚有千百億化身。

    師豎拂子曰。

    你道。

    者個是第幾身。

    僧拟進語。

    師便喝。

     問。

    元正啟祚。

    萬物鹹新。

    如何是新年頭佛法。

    師曰。

    日日香華夜夜燈。

    曰蒲團靜倚無餘事。

    永日寥寥謝太平。

    師曰。

    知恩方解報恩。

     問。

    如何是本身盧舍那。

    師曰。

    不離阇黎所問。

    曰如何保任。

    師曰。

    彼自無瘡。

    勿傷之也。

     問。

    不起一念時如何。

    師曰。

    道者合如是。

    曰與麼則依而行之。

    師曰。

    虛生浪死漢。

     問。

    如何是一句中具三玄。

    師曰。

    萬仞峰頭駕鐵船。

    曰如何是一玄中具三要。

    師曰。

    眼裡瞳人吹木叫。

     問。

    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曰。

    吹折門前一株松。

    曰學人不問者個風。

    師曰。

    汝問甚麼風。

    曰家風。

    師曰。

    我者裡。

    大功不豎賞。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師曰。

    深山藏毒虎。

    曰見後如何。

    師曰。

    淺草露群蛇。

    曰見與未見時如何。

    師曰。

    日出東方夜落西。

     問。

    三世諸佛不知有。

    狸奴白牯卻知有。

    未審知有個甚麼。

    師曰。

    師姑元是女人做。

     問。

    聲聞見性。

    如夜見月。

    菩薩見性。

    如晝見日。

    和尚見性。

    如個甚麼。

    師曰。

    黃河九曲。

    水出昆侖。

    曰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還端的也無。

    師曰。

    問取達磨大師。

    僧拟議。

    師曰。

    鹞子過新羅。

     問。

    達磨未來時如何。

    師曰。

    眼在鼻上。

    曰來後如何。

    師曰。

    腳在肚下。

     問。

    如何是學人自己。

    師曰。

    腳闆大如手掌。

    曰如何是衲僧行腳事。

    師曰。

    緊捎草鞋。

     問。

    如何是先照後用。

    師曰。

    拈起少林無孔笛。

    等閑吹出萬年歡。

    曰如何是先用後照。

    師曰。

    雕弓已挂狼煙息。

    萬裡歌謠賀太平。

    曰如何是照用同時。

    師曰。

    泥牛吼處天關轉。

    木馬嘶時地軸搖。

    曰如何是照用不同時。

    師曰。

    猶握金鞭問歸客。

    夜深誰共禦街行。

     上堂。

    冬至月頭。

    賣被買牛。

    冬至月尾。

    賣牛買被。

    一年三十六旬有六日。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移易一絲毫不得。

    東頭買貴。

    西頭賣賤。

    三十年後。

    破草鞋向甚處着。

     上堂。

    時維三月。

    節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