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關燈
二十三。

    白母出家。

    訪道吳楚。

    渡江。

    從雪庭傳於長蘆。

    遂剃染受具昭慶。

    教相諸宗。

    靡不研究。

    及雪庭遷靈隐。

    師往依侍。

    踰年。

    雪庭寂。

    元叟由中竺來補其席。

    一見吻契。

    即命掌内記。

    至元己卯。

    出世慶元之保聖。

    遷慈之開壽。

    台之國清。

    最後住象山之瑞龍。

     上堂。

    豎拂子曰。

    隻者個。

    在沩仰則父慈子孝。

    用劍刃事。

    施陷虎機。

    在臨濟則大機大用。

    卷舒擒縱。

    殺活自由。

    在曹洞則家風綿密。

    金針玉線。

    明投暗合。

    在雲門則孤危聳峻。

    格外提持。

    言前定奪。

    在法眼則箭鋒相拄。

    心空法了。

    情盡見除。

    五家提唱。

    雖則金聲玉振。

    邁古超今。

    然而總是門庭施設。

    直截一句。

    不曾道着。

    且道。

    作麼生是直截一句。

    高聲曰。

    看腳下。

     上堂。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黃河九曲出昆侖。

    摩诃般若波羅蜜。

     嘗誡諸徒曰。

    研究空宗。

    當外形骸忘寝食。

    以消累劫宿習。

    然後心地光明耳。

    自是。

    日惟一食。

    終夜凝坐達旦。

    洪武庚戌。

    征江南有道僧。

    館於天界。

    師居首。

    奏對罷。

    上憫師老。

    賜令還山。

    癸醜二月甲申。

    無疾忽戒浴易衣。

    集衆說偈曰。

    吾有一物。

    無背無面。

    要得分明。

    涅盤後看。

    言畢。

    危坐而逝。

    世壽八十有九。

    門人智岩等。

    茶毗。

    以骨石塔於國清。

     嘉興府天甯楚石梵琦禅師 明州象山朱氏子。

    元貞丙申六月丁巳。

    母夢日墜懷而生。

    方襁褓。

    有神僧摩師頂曰。

    此兒佛日也。

    他日當振揚佛法。

    燭照昏衢。

    因以昙曜字之。

    早失怙恃。

    九歲。

    入永祚寺受業。

    十六受具戒。

    族祖晉翁洵。

    自崇恩遷道場。

    師依之為侍者。

    繼典藏鑰。

    一日閱楞嚴。

    至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處。

    有省。

    曆覽群籍。

    恍如宿契。

    時元叟唱道雙徑。

    師往參之。

    問如何是言發非聲。

    色前不物。

    叟遽曰。

    言發非聲。

    色前不物。

    速道速道。

    師拟進語。

    叟震威一喝。

    師錯愕而退。

    會英宗召高衲。

    金書大藏。

    師應诏入京。

    一夕睡起。

    聞彩樓鼓聲。

    豁然大悟。

    拊幾笑曰。

    徑山敗缺處。

    為我識破了也。

    因成偈曰。

    崇天門外鼓騰騰。

    蓦劄虛空就地崩。

    拾得紅爐一點雪。

    卻是黃河六月氷。

    後歸徑山。

    叟迎笑曰。

    西來密意。

    喜子已得之矣。

    處以第二座。

    泰定中。

    出世海鹽福臻。

    天曆戊辰。

    遷天甯。

    至元乙亥。

    遷杭報國。

     上堂。

    僧問。

    不愁念起。

    惟恐覺遲。

    如何是覺。

    師曰。

    牛角馬角。

    曰如何是念。

    師曰。

    四五二十也不識。

     問。

    一大藏教。

    是個切腳。

    未審切個甚麼字。

    師曰。

    切個不字。

    曰隻如不字。

    又切個甚麼字。

    師曰。

    莫錯舉似人。

    曰謝師指示。

    師曰。

    石羊頭子向東看。

     問。

    佛祖因緣即不問。

    君臣慶會事如何。

    師曰。

    瑞草生嘉運。

    靈花結早春。

    曰如何是君。

    師曰。

    莫觸龍顔。

    曰如何是臣。

    師曰。

    量材補職。

    曰如何是臣向君。

    師曰。

    赤心片片。

    曰如何是君視臣。

    師曰。

    如月入水。

    曰如何是君臣道合。

    師曰俱。

     問。

    晷運推移。

    日南長至。

    阿那個是常住法。

    師曰。

    冬不寒臘後看。

    曰教學人如何履踐。

    師曰。

    獨木橋子。

     問。

    西天以蠟人為驗。

    未審此間以何為驗。

    師曰。

    驗甚麼碗。

    曰和尚豈無方便。

    師曰。

    鹞子過新羅。

     問。

    一年将盡夜。

    萬裡未歸人。

    還許歸去也無。

    師曰。

    十裡長亭。

    五裡短亭。

    曰與麼則不歸去也。

    師曰。

    直須歸去。

    曰作麼生是到家一句。

    師曰。

    天寒日短。

    兩人共一碗。

     問。

    日從東上。

    月向西沒。

    作麼生是不遷義。

    師曰。

    柳絮随風。

    自西自東。

    曰年年是好年。

    日日是好日。

    師曰。

    瞎老婆吹火。

     問。

    護明大士。

    未降王宮。

    釋迦老子。

    在甚麼處。

    師曰。

    眨上眉毛。

    曰謝師答話。

    師曰。

    恰值拄杖不在。

     問。

    盡大地是個佛身。

    向甚麼處。

    安居禁足。

    師曰。

    錦上鋪華又一重。

    曰竹密不妨流水過。

    山高豈礙白雲飛。

    師曰。

    随語生解漢。

     問。

    如何是先照後用。

    師曰。

    劈開華嶽連天色。

    放出黃河到海聲。

    曰如何是先用後照。

    師曰。

    劍為不平離寶匣。

    藥因救病出金瓶。

    曰如何是照用同時。

    師曰。

    定光金地遙招手。

    智者江陵暗點頭。

    曰如何是照用不同時。

    師曰。

    三月懶遊華下路。

    一家愁閉雨中門。

    僧禮拜。

    師曰。

    更問一轉豈不好。

     問。

    大悲菩薩。

    用許多手眼作甚麼。

    師曰。

    春風不裹頭。

     修佛殿次。

    師問掌事僧。

    者殿是甚麼。

    年中蓋造。

    僧掴露柱曰。

    何不祗對和尚。

    師曰。

    克繇叵耐。

    倒來者裡捋虎須。

    三十棒。

    一棒也不恕。

    曰容某甲伸說。

    便禮拜。

    師曰。

    且放過一着。

     芟草次。

    僧問。

    有根草。

    任和尚芟。

    無根草。

    作麼生芟。

    師鋤地一下。

    僧便放身倒。

    師曰。

    諸方火葬。

    我者裡活埋。

    僧起走。

    師呵呵大笑。

     上堂。

    未離兜率。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