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關燈
續燈正統卷十二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鑒下第十九世 天童派禅師法嗣 甯波府天甯無鏡徹禅師 舉僧問岩頭。

    浩浩塵中。

    如何辨主。

    頭曰。

    銅沙鑼裡滿盛油話。

    頌曰。

    百萬雄兵入漢關。

    威如猛虎陣如山。

    單刀直取顔良首。

    不是關公也大難。

     福州府金鳌峰定禅師 題玄沙像曰。

    青蓑不肯換金章。

    千古風流屬謝郎。

    釣得錦鱗人不薦。

    夜寒沙上聽鳴榔。

     育王印禅師法嗣 湖州府道場别浦法舟禅師 嘗作魚籃觀音贊曰。

    月眉斜印海門孤。

    逐浪随波不丈夫。

    雙手向人提掇起。

    卻将魚目換明珠。

     無極觀禅師 題世尊出山像曰。

    王宮不住個癡呆。

    半夜逾城真怪哉。

    苦行六年誰采你。

    計窮隻得出山來。

     育王瑞禅師法嗣 甯波府瑞岩無量崇壽禅師 舉白侍郎問鳥窠。

    如何是佛法大意。

    窠曰。

    諸惡莫作。

    衆善奉行。

    侍郎曰。

    三歲孩兒。

    也解與麼道。

    窠曰。

    三歲孩兒雖道得。

    八十老人行不得。

    頌曰。

    惡無相貌善無形。

    皆自心田長養成。

    不露鋒铓輕點破。

    菩提煩惱等空平。

    舉世尊夜睹明星悟道機緣。

    頌曰。

    明星現處眼皮穿。

    漢語胡言萬萬千。

    [日/出/大/米]富乞兒休說夢。

    誰家竈裡火無煙。

     何山清禅師法嗣 福州府雪峰北山信禅師 舉世尊睹星悟道機緣。

    頌曰。

    六年凍得眼無光。

    一見明星雪後霜。

    擔水出山頻喚賣。

    不知江海白茫茫。

     育王堪禅師法嗣 饒州府薦福無文燦禅師 吉安泰和柳塘人。

    從育王得法。

    理宗寶慶丁亥六月。

    受請住薦福。

    次遷開先。

    紹定己醜。

    複主薦福。

    據室。

    山僧今日開地獄門。

    普請盡大地人。

    造地獄業。

    證地獄果。

    若有一人成佛作祖。

    我誓不成正覺。

     上堂。

    拈香畢。

    乃曰。

    天高地厚。

    日盈月昃。

    全提半提。

    天地懸隔。

    燦上座。

    平生隻會着衣吃飯。

    聞人說佛法二字。

    如風過樹頭。

    如水澆頑石。

    今日裂破面門。

    喚作長老。

    也欲與諸人論說一上。

    無端冒五六月大熱。

    行二千裡修途。

    一時打失了也。

    雖然。

    賴有拄杖子在。

    拈拄杖曰。

    拄杖子試說看。

    卓一下曰。

    清平世界。

    切忌訛言。

     當晚小參。

    鼓棹揚帆。

    駕沒底船。

    橫行海上。

    神頭鬼面。

    用無文印。

    勘驗諸方。

    二千裡遠來住山。

    單單地提持此事。

    舉拂子曰。

    看看。

    印文已露。

    劃一劃曰。

    錦縫已開。

    若佛若祖。

    若聖若凡。

    盡向者裡一印印定。

    直得盡乾坤大地風飒飒地。

    衆中忽有個犯衆出來道。

    長老。

    你且莫大驚小怪。

    我在威音王佛世。

    已證是三昧。

    又作麼生。

    以拂子擊禅床。

    下座。

     上堂。

    雲門放洞山三頓棒。

    黃檗打臨濟三頓棒。

    減竈添兵。

    傷鹽費醬。

    一不成單。

    二不成兩。

    多少蘆華對蓼紅。

    時人隻看絲綸上。

     上堂。

    諸佛法門。

    祖師要妙。

    夜來四檐雨。

    說得盛水不漏。

    汝等諸人。

    若向者裡承當。

    者裡保任。

    以手搖曳曰。

    料掉料掉。

     開爐并謝耆舊踏田上堂。

    趙州無賓主話。

    田地穩密底。

    開口便道着。

    信腳便踏着。

    若是東西不辨。

    南北不分。

    未免被人侵疆越界。

    薦福門下。

    總是田地穩密底人。

    拈起香匙。

    放下火筯。

    一一天真。

    因甚如此公驗分明。

     上堂。

    臨濟處半杓。

    拄山處半杓。

    玉本無瑕妄自雕琢。

    有年無德老睦州。

    無端拶折雲門腳。

     端午上堂。

    符不書。

    藥不采。

    起死禁不祥。

    拈拄杖曰。

    幸有者個在。

    卓一下曰。

    滿院熏風夏日長。

    人在藕華香世界。

     開先結夏小參。

    大華藏海。

    渺無邊際。

    江河溪澗。

    流入其中。

    鹹失本名。

    魚龍蝦蟹。

    遊泳其中。

    鹹失本性。

    三世諸佛。

    於中成等正覺。

    一切衆生。

    於中流浪生死。

    現前大衆。

    於中成就無功用學。

    拈拄杖。

    卓一下曰。

    開先拄杖子。

    一口吸乾了也。

    三世諸佛。

    一切衆生。

    現前大衆。

    畢竟向甚麼處行履。

    良久曰。

    曹溪波浪如相似。

    無限平人被陸沉。

     冬至小參。

    滴水氷生。

    未可歇去。

    崖崩石裂。

    正好進程。

    直饒會得一線長。

    要且未會長一線。

    直饒會得長一線。

    要且未會一線長。

    所以鄉談相似。

    州縣不同。

    開先則不然。

    擾擾匇匇。

    晨雞暮鐘。

    喚冬作夏。

    喚夏作冬。

    一線短長誰管得。

    雪霜盡處是春風。

     再住薦福。

    當晚小參。

    去去實不去。

    是法住法位。

    來來實不來。

    世間相常住。

    山僧屈指五載。

    重到東湖。

     荷盡已無擎雨蓋。

    春風猶在柳梢頭。

    無一絲毫去來相。

    無一絲毫新舊相。

    見則與諸人共見。

    聞則與諸人共聞。

    個中忽有個出來道。

    無文将常住物。

    作自己用。

    固有之。

    你也忒煞忒煞。

    嗄。

    元來衆中有人在。

    複舉德山小參不答話。

    鈎在不疑之地。

    時有僧出着了也。

    山便打。

    果然僧曰。

    某甲話也未問。

    因甚便打。

    不識痛癢漢。

    山曰。

    你是甚處人。

    第二下鐵錘來也。

    僧曰。

    新羅人。

    和聲送出。

    山曰。

    未跨船舷。

    好與三十棒。

    雷聲浩大。

    雨點全無。

    大衆。

    大小德山。

    龍頭蛇尾。

    卻引者僧。

    向草窠裡。

    頭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