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量道。
三聖有奔流度刃之作。
向平地上湧波瀾。
寶壽用疾焰過風之機。
向虛空裡轟霹靂。
二老各出一隻手。
扶豎臨濟正法眼藏。
與麼說話。
要作臨濟兒孫且緩緩。
東禅道。
蚊子如何擎大柱。
藕絲焉可系須彌。
若是臨濟正法眼藏。
端的向二人邊滅卻。
湖州府上方樸翁義铦禅師 天資奇逸。
辯博無礙。
上堂。
舉僧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曰無。
頌曰。
狗子佛性無。
還他大丈夫。
是非雖入耳。
壁上挂葫蘆。
贊達磨像曰。
一言已出驷難追。
賴得君王放過伊。
楊子江心航折葦。
浪頭何似問頭危。
甯波府育王空叟宗印禅師 西蜀人。
初住湖州崇先保壽。
僧問。
如何是本來身。
師曰。
風吹日炙。
曰意旨如何。
師曰。
釘釘膠粘。
上堂。
大道坦然。
離名離相。
刬除則失旨。
建立則乖宗。
從上佛祖。
古今知識。
顯大機彰大用。
盡是關空鎖夢。
過犯彌天。
印上座。
裂破面皮。
還免得麼。
良久。
拍禅床曰。
不入驚人浪。
難逢稱意魚。
上堂。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平地上死人無數。
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
屎窖裡頭出頭沒。
孤逈逈峭巍巍。
華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上堂。
鐵昆侖兒吃一颠。
南海波斯舞不辍。
夜半失卻攔腰帛。
笑倒東村王大伯。
拍禅床。
下座。
上堂。
舉僧問長沙。
如何是上上人行履處。
沙曰。
如死人眼。
曰上上人相見時如何。
沙曰。
如死人手。
師曰。
死人眼死人手。
金烏飛玉兔走。
直截根源。
取之左右。
張翁醉倒卧官街。
元是李翁吃私酒。
杭州府淨慈退谷義雲禅師 福州閩清黃氏子。
幼業儒。
從山堂淳祝發。
徧參至吳。
首谒鐵庵一。
次參佛照於靈隐。
随遷育王。
曆十年居第一座。
出住香山。
五年徙台州光孝。
又遷鎮江甘露平江虎丘萬壽。
及淮南長蘆。
晚補育王。
後退居香山。
朝命起莅淨慈。
僧問。
三聖道。
我逢人則出。
出則不為人。
意旨如何。
師曰。
東鬥西移。
曰興化道。
我逢人則不出。
出則便為人。
又作麼生。
師曰。
南鬥北轉。
上堂。
奔流度刃。
疾焰過風。
啐啄同時。
崖州萬裡。
有底道。
如人學射。
久習則巧。
殊不知未彀已前中的。
早涉迂回了也。
趙州到茱萸。
靠卻拄杖即且置。
隻如孚上座道聖箭折也。
意作麼生。
喝一喝曰。
若不同床睡。
焉知被底穿。
上堂。
舉首山拈竹篦曰。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汝等諸人。
喚作甚麼。
葉縣省近前。
掣竹篦拗作兩橛。
抛向階下。
卻曰。
是甚麼。
山曰瞎。
縣便禮拜。
師曰。
臨濟一宗。
掃土而盡。
宋甯宗開禧丙寅五月示寂。
壽五十八。
臈三十五。
塔於寺之北隅。
杭州府徑山少林妙嵩禅師 建甯人。
上堂。
舉僧問睦州。
如何是展演之言。
州曰。
量才補職。
曰如何是不展演之言。
州曰。
伏惟尚飨。
師曰。
睦州古佛。
善應來機。
雖然如是。
隻得八成。
或問徑山如何是展演之言。
即向他道。
問十答百。
有甚麼難。
如何是不展演之言。
喝一喝曰。
且莫屎窖沸。
甯波府育王秀岩師瑞禅師 上堂。
舉道吾曰。
高不在絕頂。
富不在福嚴。
樂不在天堂。
苦不在地獄。
相識滿天下。
知心能幾人。
妙喜曰。
高在絕頂。
富在福嚴。
樂在天堂。
苦在地獄。
誰知席帽下。
元是舊時人。
大衆。
二老随機應用即不無。
若是衲僧門下。
未夢見在。
且道。
衲僧門下作麼生。
良久曰。
不是知音者。
徒勞話歲寒。
上堂。
舉灌溪參臨濟。
濟下禅床搊住。
溪曰領領。
濟乃托開。
師頌曰。
雨散雲收後。
崔嵬數十峰。
倚闌頻顧望。
回首與誰同。
上堂。
舉演化問報慈。
如何是真如佛性。
慈曰誰無。
化不契。
複請益護國。
國曰誰有。
師曰。
誰無誰有全機道。
言下翻身不唧[口*留]。
直饒未舉已先行。
錯認簸箕作熨鬥。
阿呵呵。
若人自解倒騎驢。
一生不着随人後。
甯波府育王孤雲權禅師 上堂。
舉僧問雪峰。
古澗寒泉時如何。
峰曰。
瞪目不見底。
曰飲者如何。
峰曰。
不從口入。
僧又問趙州。
古澗寒泉時如何。
州曰。
苦。
曰飲者如何。
州曰。
死。
師曰。
一人随波逐浪。
一人截斷衆流。
檢點将來。
總欠會在。
今日有人問育王古澗寒泉時如何。
隻對他道。
須是親見雪峰。
飲者如何。
問取趙州。
有送僧歸鳳山偈曰。
鳳凰山下鳳凰兒。
文彩才彰羽翼齊。
鐵網缦天攔不得。
歸心已在碧梧枝。
甯波府天童海門師齊禅師 初住台州瑞岩。
奉旨遷天童。
每晨起。
童行捧香盒。
随師各殿堂。
逐一行香。
畢還方丈。
望佛作回向語曰。
上來持誦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
回向真如。
雲雲。
日以為常。
而舉寺未嘗信。
師乃謂衆曰。
汝以八十一人。
各執經一卷。
聽老僧誦。
衆依教。
師在座上誦。
其八十一人。
各聞所誦。
皆與手中所執。
一字一句。
毫無差漏。
衆疑方釋。
知為華嚴大菩薩再世者也。
石庵正玸禅師 歸湖上。
有偈曰。
鳥不驚飛水不流。
碧潭空闊冷涵秋。
一絲頭上無香餌。
風輥蘆花落釣舟。
南康府雲居率庵梵琮禅師 上堂。
舉百丈野狐話。
頌曰。
百丈野狐。
石女無夫。
一回淚出。
滄海乾枯。
浴佛上堂。
且喜今朝降獨尊。
率庵無物慶生辰。
隻将一霎薔薇露。
洗出湖山淨法身。
杭州府靈隐鐵牛印禅師 上堂。
舉南泉曰。
王老師。
自小養一頭水牯牛。
拟向溪東放。
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向溪西放。
亦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不如随分納些些。
總不見得。
頌曰。
不如随分納些些。
喚作平常事已差。
綠草溪邊頭角露。
一蓑煙雨屬誰家。
華藏演禅師法嗣 湖州府何山月窟慧清禅師 上堂。
舉天台韶初參法眼。
因僧問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眼曰。
是曹源一滴水。
韶聞豁然開悟。
頌曰。
曹源一滴水。
相罵饒接[此/束]。
鴳雀空啾啾。
骅骝已千裡。
天童全禅師法嗣 甯波府育王笑翁妙堪禅師 慈溪毛氏子。
廣颡平頂。
骨氣清豪。
從野庵欽受業。
依息庵觀於金山。
參松源嶽於靈隐。
皆不契。
時無用居天童。
徑造其室。
用問。
行腳僧。
遊山僧。
師曰。
行腳僧。
用曰。
如何是行腳事。
師以坐具便摵。
用曰。
此僧。
敢來者裡捋虎須。
俾參堂。
用一日以狗子無佛性話問師。
師拟開口。
用以竹篦劈口便[翟*支]。
師應聲呈偈曰。
大塗毒鼓。
轟天震地。
轉腦回頭。
橫屍萬裡。
用颔之。
即命侍香。
已而報恩約緻師分座。
後出世妙勝。
次遷
三聖有奔流度刃之作。
向平地上湧波瀾。
寶壽用疾焰過風之機。
向虛空裡轟霹靂。
二老各出一隻手。
扶豎臨濟正法眼藏。
與麼說話。
要作臨濟兒孫且緩緩。
東禅道。
蚊子如何擎大柱。
藕絲焉可系須彌。
若是臨濟正法眼藏。
端的向二人邊滅卻。
湖州府上方樸翁義铦禅師 天資奇逸。
辯博無礙。
上堂。
舉僧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曰無。
頌曰。
狗子佛性無。
還他大丈夫。
是非雖入耳。
壁上挂葫蘆。
贊達磨像曰。
一言已出驷難追。
賴得君王放過伊。
楊子江心航折葦。
浪頭何似問頭危。
甯波府育王空叟宗印禅師 西蜀人。
初住湖州崇先保壽。
僧問。
如何是本來身。
師曰。
風吹日炙。
曰意旨如何。
師曰。
釘釘膠粘。
上堂。
大道坦然。
離名離相。
刬除則失旨。
建立則乖宗。
從上佛祖。
古今知識。
顯大機彰大用。
盡是關空鎖夢。
過犯彌天。
印上座。
裂破面皮。
還免得麼。
良久。
拍禅床曰。
不入驚人浪。
難逢稱意魚。
上堂。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平地上死人無數。
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
屎窖裡頭出頭沒。
孤逈逈峭巍巍。
華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上堂。
鐵昆侖兒吃一颠。
南海波斯舞不辍。
夜半失卻攔腰帛。
笑倒東村王大伯。
拍禅床。
下座。
上堂。
舉僧問長沙。
如何是上上人行履處。
沙曰。
如死人眼。
曰上上人相見時如何。
沙曰。
如死人手。
師曰。
死人眼死人手。
金烏飛玉兔走。
直截根源。
取之左右。
張翁醉倒卧官街。
元是李翁吃私酒。
杭州府淨慈退谷義雲禅師 福州閩清黃氏子。
幼業儒。
從山堂淳祝發。
徧參至吳。
首谒鐵庵一。
次參佛照於靈隐。
随遷育王。
曆十年居第一座。
出住香山。
五年徙台州光孝。
又遷鎮江甘露平江虎丘萬壽。
及淮南長蘆。
晚補育王。
後退居香山。
朝命起莅淨慈。
僧問。
三聖道。
我逢人則出。
出則不為人。
意旨如何。
師曰。
東鬥西移。
曰興化道。
我逢人則不出。
出則便為人。
又作麼生。
師曰。
南鬥北轉。
上堂。
奔流度刃。
疾焰過風。
啐啄同時。
崖州萬裡。
有底道。
如人學射。
久習則巧。
殊不知未彀已前中的。
早涉迂回了也。
趙州到茱萸。
靠卻拄杖即且置。
隻如孚上座道聖箭折也。
意作麼生。
喝一喝曰。
若不同床睡。
焉知被底穿。
上堂。
舉首山拈竹篦曰。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汝等諸人。
喚作甚麼。
葉縣省近前。
掣竹篦拗作兩橛。
抛向階下。
卻曰。
是甚麼。
山曰瞎。
縣便禮拜。
師曰。
臨濟一宗。
掃土而盡。
宋甯宗開禧丙寅五月示寂。
壽五十八。
臈三十五。
塔於寺之北隅。
杭州府徑山少林妙嵩禅師 建甯人。
上堂。
舉僧問睦州。
如何是展演之言。
州曰。
量才補職。
曰如何是不展演之言。
州曰。
伏惟尚飨。
師曰。
睦州古佛。
善應來機。
雖然如是。
隻得八成。
或問徑山如何是展演之言。
即向他道。
問十答百。
有甚麼難。
如何是不展演之言。
喝一喝曰。
且莫屎窖沸。
甯波府育王秀岩師瑞禅師 上堂。
舉道吾曰。
高不在絕頂。
富不在福嚴。
樂不在天堂。
苦不在地獄。
相識滿天下。
知心能幾人。
妙喜曰。
高在絕頂。
富在福嚴。
樂在天堂。
苦在地獄。
誰知席帽下。
元是舊時人。
大衆。
二老随機應用即不無。
若是衲僧門下。
未夢見在。
且道。
衲僧門下作麼生。
良久曰。
不是知音者。
徒勞話歲寒。
上堂。
舉灌溪參臨濟。
濟下禅床搊住。
溪曰領領。
濟乃托開。
師頌曰。
雨散雲收後。
崔嵬數十峰。
倚闌頻顧望。
回首與誰同。
上堂。
舉演化問報慈。
如何是真如佛性。
慈曰誰無。
化不契。
複請益護國。
國曰誰有。
師曰。
誰無誰有全機道。
言下翻身不唧[口*留]。
直饒未舉已先行。
錯認簸箕作熨鬥。
阿呵呵。
若人自解倒騎驢。
一生不着随人後。
甯波府育王孤雲權禅師 上堂。
舉僧問雪峰。
古澗寒泉時如何。
峰曰。
瞪目不見底。
曰飲者如何。
峰曰。
不從口入。
僧又問趙州。
古澗寒泉時如何。
州曰。
苦。
曰飲者如何。
州曰。
死。
師曰。
一人随波逐浪。
一人截斷衆流。
檢點将來。
總欠會在。
今日有人問育王古澗寒泉時如何。
隻對他道。
須是親見雪峰。
飲者如何。
問取趙州。
有送僧歸鳳山偈曰。
鳳凰山下鳳凰兒。
文彩才彰羽翼齊。
鐵網缦天攔不得。
歸心已在碧梧枝。
甯波府天童海門師齊禅師 初住台州瑞岩。
奉旨遷天童。
每晨起。
童行捧香盒。
随師各殿堂。
逐一行香。
畢還方丈。
望佛作回向語曰。
上來持誦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
回向真如。
雲雲。
日以為常。
而舉寺未嘗信。
師乃謂衆曰。
汝以八十一人。
各執經一卷。
聽老僧誦。
衆依教。
師在座上誦。
其八十一人。
各聞所誦。
皆與手中所執。
一字一句。
毫無差漏。
衆疑方釋。
知為華嚴大菩薩再世者也。
石庵正玸禅師 歸湖上。
有偈曰。
鳥不驚飛水不流。
碧潭空闊冷涵秋。
一絲頭上無香餌。
風輥蘆花落釣舟。
南康府雲居率庵梵琮禅師 上堂。
舉百丈野狐話。
頌曰。
百丈野狐。
石女無夫。
一回淚出。
滄海乾枯。
浴佛上堂。
且喜今朝降獨尊。
率庵無物慶生辰。
隻将一霎薔薇露。
洗出湖山淨法身。
杭州府靈隐鐵牛印禅師 上堂。
舉南泉曰。
王老師。
自小養一頭水牯牛。
拟向溪東放。
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向溪西放。
亦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不如随分納些些。
總不見得。
頌曰。
不如随分納些些。
喚作平常事已差。
綠草溪邊頭角露。
一蓑煙雨屬誰家。
華藏演禅師法嗣 湖州府何山月窟慧清禅師 上堂。
舉天台韶初參法眼。
因僧問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眼曰。
是曹源一滴水。
韶聞豁然開悟。
頌曰。
曹源一滴水。
相罵饒接[此/束]。
鴳雀空啾啾。
骅骝已千裡。
天童全禅師法嗣 甯波府育王笑翁妙堪禅師 慈溪毛氏子。
廣颡平頂。
骨氣清豪。
從野庵欽受業。
依息庵觀於金山。
參松源嶽於靈隐。
皆不契。
時無用居天童。
徑造其室。
用問。
行腳僧。
遊山僧。
師曰。
行腳僧。
用曰。
如何是行腳事。
師以坐具便摵。
用曰。
此僧。
敢來者裡捋虎須。
俾參堂。
用一日以狗子無佛性話問師。
師拟開口。
用以竹篦劈口便[翟*支]。
師應聲呈偈曰。
大塗毒鼓。
轟天震地。
轉腦回頭。
橫屍萬裡。
用颔之。
即命侍香。
已而報恩約緻師分座。
後出世妙勝。
次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