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關燈
小
中
大
續燈正統卷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鑒下第十七世
大慧杲禅師法嗣
福州府雪峰崇聖普慈蘊聞禅師
洪州沈氏子。
示衆。
栴檀叢林。
栴檀圍繞。
師子叢林。
師子圍繞。
虎狼叢林。
虎狼圍繞。
荊棘叢林。
荊棘圍繞。
大衆。
四種叢林。
合向那一種叢林安居好。
若也明得。
九十日内管取。
個個成佛作祖。
其或未然。
般若叢林歲歲凋。
無明荒草年年長。
處州府連雲道能禅師 成都漢州何氏子。
僧問。
鏡清六刮。
意旨如何。
師曰。
穿卻你鼻孔。
曰學人有鼻孔即穿。
無鼻孔又穿個甚麼。
師曰。
抱贓叫屈。
曰如何是就毛刮塵。
師曰。
筠袁虔吉。
頭上插筆。
曰如何是就皮刮毛。
師曰。
石城虔化。
說話厮罵。
曰如何是就肉刮皮。
師曰。
嘉眉果阆。
懷裡有狀。
曰如何是就骨刮肉。
師曰。
漳泉福建。
頭匾如扇。
曰如何是就髓刮骨。
師曰。
洋瀾左蠡。
無風浪起。
曰髓又如何刮。
師曰。
十八十九。
癡人夜走。
曰六刮已蒙師指示。
一言直截意如何。
師曰。
結舌有分。
杭州府靈隐最庵道印禅師 漢州人。
上堂。
大雄山下虎。
南山鼈鼻蛇。
等閑撞着。
抱賞歸家。
若也不惜好手。
便與拔出重牙。
有麼有麼。
上堂。
五五二十五。
擊碎虛空鼓。
大地不容針。
十方無寸土。
春生夏長複何雲。
甜者甜兮苦者苦。
中秋上堂。
舉馬大師與西堂百丈南泉玩月話。
師曰。
馬祖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西堂振鬣。
百丈擺尾。
雖則沖波激浪。
未免上他鈎線。
南泉自謂躍過禹門。
誰知依前落在巨網。
即今莫有絕羅籠出窠臼底麼。
也好出來露個消息。
貴知華藏門下。
不緻寂寥。
其或未然。
此夜一輪滿。
清光何處無。
建甯府竹原宗元庵主 本郡連氏子。
久依大慧。
分座西禅。
丞相張浚帥三山。
以數院迎之。
不就。
歸舊裡結茆。
号衆妙園。
宿衲士夫。
交請開法。
示衆。
若究此事。
如失卻鎖匙相似。
祇管尋來尋去。
忽然撞着。
惡。
在者裡。
開個鎖子。
便見自家庫藏。
一切受用。
無不具足。
不假他求。
别有甚麼事。
示衆。
諸方為人抽釘拔楔。
解黏去縛。
我者裡。
為人添釘着楔。
加繩加縛了。
送向深潭裡。
待他自去理會。
示衆。
主法之人。
氣吞宇宙。
為大法王。
若是釋迦老子達磨大師出來。
也教伊叉手。
向我背後立地。
直得寒毛卓豎。
亦未為分外。
一日舉世尊初生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話。
師曰。
見怪不怪。
其怪自壞。
垂語曰。
者一些子。
恰如撞着殺人漢相似。
你若不殺他。
他便殺了你。
杭州府徑山了明禅師 身長八尺。
腹大十圍。
所至人必聚觀之。
始妙喜谪梅州。
州縣防送甚嚴。
師為荷枷以行。
間關辛苦。
未曾少怠。
既至貶所。
衲子追随問道者。
以數百計。
杲以食不給且慮禍。
勉之令去。
師輙不肯。
以身任齋粥。
每自肩栲栳行乞。
至晚。
食用之屬。
成列以歸。
如是者十七年如一日。
及被旨複僧衣住育王。
皆未常離。
妙喜室中。
不許衲子下喝。
師入室。
必振聲一喝而退。
妙喜榜曰。
下喝者。
罰一貫錢。
師乃密具千錢於袖。
至室中。
先頓於地。
高聲一喝便出。
如是者數矣。
妙喜無如之何。
再榜曰。
下喝者。
罰當日堂供一中。
師乃往庫司語曰。
和尚要十兩金。
主事不疑即與之。
師袖入方丈。
複頓於地。
高聲一喝。
喜大駭。
入室罷。
徐問知其然。
喜為一笑。
且曰。
你者肥漢。
如是會禅。
驢年也未夢見在。
久之。
舉令出世舒州投子。
先是。
投子諸莊。
牛遭疫。
死斃幾盡。
師以願力。
化牛二百隻以實之。
連歲大稔倍常。
頗有異迹。
遷住長蘆。
衲子輻湊。
及妙喜住徑山。
師來省觐。
洎歸長蘆。
妙喜送以偈曰。
人言棒頭出孝子。
我道憐兒不覺醜。
長蘆長老恁麼來。
妙喜空費一張口。
從教四海妄流傳。
野幹能作師子吼。
孰雲無物贈伊行。
喝下鐵圍山倒走。
後奉诏住徑山。
先是。
楊和王。
夢一異僧。
長大皤腹緩行。
言欲化蘇州一莊。
覺而異之。
翌旦師至。
和王出見。
與夢無異。
遽呼其眷屬出觀之。
眷屬并炷香作禮。
茶罷。
師首言。
大王莊田至多。
可施蘇州一莊。
以為徑山供佛齋僧。
王未有可否。
因令辦齋。
師飯罷便出。
更無他語。
時内外傳言。
和王以蘇州莊施徑山。
孝宗聞。
會和王入朝。
上曰。
聞卿舍蘇州一莊施徑山。
朕當為蠲免稅賦。
和王謝恩歸。
次日以書請師。
而師前二日已遷化矣。
自是。
和王宴居寤寐之際。
或少倦交睫。
即見師在前。
曰六度之大。
施度為先。
善始善終。
斯為究竟。
和王即以莊隸本山。
師有大因緣。
所在衲子臻萃。
佛事殊勝。
江浙兩湖。
因号布袋和尚再來雲。
近禮侍者 三山人。
久侍大慧。
嘗默究竹篦話。
無所入。
一日入室罷求指示。
慧曰。
你是福州人。
我說個喻向你。
如将名品荔枝。
和皮殼一時剝了。
以手送在你口裡。
祇是你不解吞。
師不覺失笑曰。
和尚吞卻即禍事。
慧後問師曰。
前日吞了底荔枝。
祇是你不知滋味。
師曰。
若知滋味。
轉見禍事。
溫州府淨居尼妙道禅師 延平尚書黃裳之女。
上堂。
問答罷。
乃曰。
問話且止。
直饒有傾湫之辯。
倒嶽之機。
衲僧門下。
一點用不着。
且佛未出世時。
一事全無。
我祖西來。
便有許多建立。
至今累及兒孫。
山僧於人天衆前。
無風起浪。
語默該不盡底。
彌亘大方。
言诠說不及處。
徧周沙界。
通身是眼。
觌面當機。
電卷星馳。
如何湊泊。
有時一喝。
生殺全威。
有時一喝。
佛祖莫辨。
有時一喝。
八面受敵。
有時一喝。
自救不了。
遂喝一喝曰。
且道。
者一喝。
是生殺全威邪。
是佛祖莫辨邪。
是八面受敵邪。
是自救不了邪。
若向者裡辨别得。
堪報不報之恩。
脫或未然。
山僧無夢說夢去也。
拈起拂子曰。
還見麼。
若見。
被見刺所障。
擊禅床曰。
還聞麼。
若聞。
被聲塵所惑。
直饒離見絕聞。
正是二乘小果。
跳出一步。
蓋色騎聲。
全放全收。
主賓互換。
所以道。
欲知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敢問諸人。
即今是甚麼時節。
蕩蕩仁風扶聖化。
熙熙和氣助升平。
擲拂子下座。
問。
如何是佛。
師曰。
非佛。
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
骨底骨
示衆。
栴檀叢林。
栴檀圍繞。
師子叢林。
師子圍繞。
虎狼叢林。
虎狼圍繞。
荊棘叢林。
荊棘圍繞。
大衆。
四種叢林。
合向那一種叢林安居好。
若也明得。
九十日内管取。
個個成佛作祖。
其或未然。
般若叢林歲歲凋。
無明荒草年年長。
處州府連雲道能禅師 成都漢州何氏子。
僧問。
鏡清六刮。
意旨如何。
師曰。
穿卻你鼻孔。
曰學人有鼻孔即穿。
無鼻孔又穿個甚麼。
師曰。
抱贓叫屈。
曰如何是就毛刮塵。
師曰。
筠袁虔吉。
頭上插筆。
曰如何是就皮刮毛。
師曰。
石城虔化。
說話厮罵。
曰如何是就肉刮皮。
師曰。
嘉眉果阆。
懷裡有狀。
曰如何是就骨刮肉。
師曰。
漳泉福建。
頭匾如扇。
曰如何是就髓刮骨。
師曰。
洋瀾左蠡。
無風浪起。
曰髓又如何刮。
師曰。
十八十九。
癡人夜走。
曰六刮已蒙師指示。
一言直截意如何。
師曰。
結舌有分。
杭州府靈隐最庵道印禅師 漢州人。
上堂。
大雄山下虎。
南山鼈鼻蛇。
等閑撞着。
抱賞歸家。
若也不惜好手。
便與拔出重牙。
有麼有麼。
上堂。
五五二十五。
擊碎虛空鼓。
大地不容針。
十方無寸土。
春生夏長複何雲。
甜者甜兮苦者苦。
中秋上堂。
舉馬大師與西堂百丈南泉玩月話。
師曰。
馬祖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西堂振鬣。
百丈擺尾。
雖則沖波激浪。
未免上他鈎線。
南泉自謂躍過禹門。
誰知依前落在巨網。
即今莫有絕羅籠出窠臼底麼。
也好出來露個消息。
貴知華藏門下。
不緻寂寥。
其或未然。
此夜一輪滿。
清光何處無。
建甯府竹原宗元庵主 本郡連氏子。
久依大慧。
分座西禅。
丞相張浚帥三山。
以數院迎之。
不就。
歸舊裡結茆。
号衆妙園。
宿衲士夫。
交請開法。
示衆。
若究此事。
如失卻鎖匙相似。
祇管尋來尋去。
忽然撞着。
惡。
在者裡。
開個鎖子。
便見自家庫藏。
一切受用。
無不具足。
不假他求。
别有甚麼事。
示衆。
諸方為人抽釘拔楔。
解黏去縛。
我者裡。
為人添釘着楔。
加繩加縛了。
送向深潭裡。
待他自去理會。
示衆。
主法之人。
氣吞宇宙。
為大法王。
若是釋迦老子達磨大師出來。
也教伊叉手。
向我背後立地。
直得寒毛卓豎。
亦未為分外。
一日舉世尊初生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話。
師曰。
見怪不怪。
其怪自壞。
垂語曰。
者一些子。
恰如撞着殺人漢相似。
你若不殺他。
他便殺了你。
杭州府徑山了明禅師 身長八尺。
腹大十圍。
所至人必聚觀之。
始妙喜谪梅州。
州縣防送甚嚴。
師為荷枷以行。
間關辛苦。
未曾少怠。
既至貶所。
衲子追随問道者。
以數百計。
杲以食不給且慮禍。
勉之令去。
師輙不肯。
以身任齋粥。
每自肩栲栳行乞。
至晚。
食用之屬。
成列以歸。
如是者十七年如一日。
及被旨複僧衣住育王。
皆未常離。
妙喜室中。
不許衲子下喝。
師入室。
必振聲一喝而退。
妙喜榜曰。
下喝者。
罰一貫錢。
師乃密具千錢於袖。
至室中。
先頓於地。
高聲一喝便出。
如是者數矣。
妙喜無如之何。
再榜曰。
下喝者。
罰當日堂供一中。
師乃往庫司語曰。
和尚要十兩金。
主事不疑即與之。
師袖入方丈。
複頓於地。
高聲一喝。
喜大駭。
入室罷。
徐問知其然。
喜為一笑。
且曰。
你者肥漢。
如是會禅。
驢年也未夢見在。
久之。
舉令出世舒州投子。
先是。
投子諸莊。
牛遭疫。
死斃幾盡。
師以願力。
化牛二百隻以實之。
連歲大稔倍常。
頗有異迹。
遷住長蘆。
衲子輻湊。
及妙喜住徑山。
師來省觐。
洎歸長蘆。
妙喜送以偈曰。
人言棒頭出孝子。
我道憐兒不覺醜。
長蘆長老恁麼來。
妙喜空費一張口。
從教四海妄流傳。
野幹能作師子吼。
孰雲無物贈伊行。
喝下鐵圍山倒走。
後奉诏住徑山。
先是。
楊和王。
夢一異僧。
長大皤腹緩行。
言欲化蘇州一莊。
覺而異之。
翌旦師至。
和王出見。
與夢無異。
遽呼其眷屬出觀之。
眷屬并炷香作禮。
茶罷。
師首言。
大王莊田至多。
可施蘇州一莊。
以為徑山供佛齋僧。
王未有可否。
因令辦齋。
師飯罷便出。
更無他語。
時内外傳言。
和王以蘇州莊施徑山。
孝宗聞。
會和王入朝。
上曰。
聞卿舍蘇州一莊施徑山。
朕當為蠲免稅賦。
和王謝恩歸。
次日以書請師。
而師前二日已遷化矣。
自是。
和王宴居寤寐之際。
或少倦交睫。
即見師在前。
曰六度之大。
施度為先。
善始善終。
斯為究竟。
和王即以莊隸本山。
師有大因緣。
所在衲子臻萃。
佛事殊勝。
江浙兩湖。
因号布袋和尚再來雲。
近禮侍者 三山人。
久侍大慧。
嘗默究竹篦話。
無所入。
一日入室罷求指示。
慧曰。
你是福州人。
我說個喻向你。
如将名品荔枝。
和皮殼一時剝了。
以手送在你口裡。
祇是你不解吞。
師不覺失笑曰。
和尚吞卻即禍事。
慧後問師曰。
前日吞了底荔枝。
祇是你不知滋味。
師曰。
若知滋味。
轉見禍事。
溫州府淨居尼妙道禅師 延平尚書黃裳之女。
上堂。
問答罷。
乃曰。
問話且止。
直饒有傾湫之辯。
倒嶽之機。
衲僧門下。
一點用不着。
且佛未出世時。
一事全無。
我祖西來。
便有許多建立。
至今累及兒孫。
山僧於人天衆前。
無風起浪。
語默該不盡底。
彌亘大方。
言诠說不及處。
徧周沙界。
通身是眼。
觌面當機。
電卷星馳。
如何湊泊。
有時一喝。
生殺全威。
有時一喝。
佛祖莫辨。
有時一喝。
八面受敵。
有時一喝。
自救不了。
遂喝一喝曰。
且道。
者一喝。
是生殺全威邪。
是佛祖莫辨邪。
是八面受敵邪。
是自救不了邪。
若向者裡辨别得。
堪報不報之恩。
脫或未然。
山僧無夢說夢去也。
拈起拂子曰。
還見麼。
若見。
被見刺所障。
擊禅床曰。
還聞麼。
若聞。
被聲塵所惑。
直饒離見絕聞。
正是二乘小果。
跳出一步。
蓋色騎聲。
全放全收。
主賓互換。
所以道。
欲知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敢問諸人。
即今是甚麼時節。
蕩蕩仁風扶聖化。
熙熙和氣助升平。
擲拂子下座。
問。
如何是佛。
師曰。
非佛。
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
骨底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