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側立千峰外。
引水澆蔬五老前。
淳熙丙申。
被旨住靈隐。
入對選德殿。
孝宗問。
眹心佛心。
是同是别。
對曰。
直下無第二人。
曰若是則佛即是心。
心即是佛耶。
對曰。
成一切性即心。
離一切相即佛。
又問。
釋迦佛入山修道。
六年而成。
所成者何事。
師曰。
将謂陛下忘卻。
上悅。
賜佛照禅師号。
自是召見無時。
嘗留内觀堂。
五宿而出。
嘉泰癸亥三月十五。
作遺書。
集衆叙别。
大書雲。
八十三年。
彌天罪過。
末後殷勤。
盡情說破。
泊然而逝。
僧臘六十。
塔全身於鄮峰東庵。
谥普慧宗覺大禅師。
塔曰圓鑒。
常州府華藏遁庵宗演禅師 福州鄭氏子。
上堂。
拈起拄杖曰。
識得者個。
一生參學事畢。
古人恁麼道。
華藏則不然。
識得者個。
更須買草鞋行腳。
何也。
到江吳地盡。
隔岸越山多。
臘旦上堂。
一九與二九。
相逢不出手。
世間出出間。
無剩亦無少。
遂出手曰。
華藏不惜性命。
為諸人出手去也。
劈面三拳。
攔腮一掌。
靈利衲僧。
自知痛癢。
且轉身一句。
作麼生道。
巡堂吃茶去。
上堂。
南泉道。
我十八上。
便解作活計。
趙州道。
我十八上。
便解破家散宅。
南泉趙州。
也是徐六擔闆。
祇見一邊。
華藏也無活計可作。
亦無家宅可破。
逢人突出粗拳。
要伊直下便到。
且道。
到後如何。
三十六峰觀不足。
卻來平地倒騎驢。
甯波府天童無用淨全禅師 諸暨翁氏子。
初谒妙喜于徑山。
山問。
有何能。
師曰。
能打坐。
山曰。
打坐何為。
師曰。
若問何為。
直是無下口處。
一日采椒。
師作頌曰。
含煙帶露已經秋。
顆顆通紅氣味周。
突出眼睛開口笑。
者回不戀舊枝頭。
自是乃祝發受戒。
山舉靈雲見桃花悟道話。
師頌曰。
靈雲一見兩眉橫。
引得漁翁良計生。
白浪起時抛一釣。
任教魚鼈競頭争。
住後上堂。
學佛止言真不立。
參禅多與道相違。
忘機忘境急回首。
無地無錐轉步歸。
佛不是心亦非。
觌體承當絕所依。
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撈摝始應知。
上堂。
良久。
召衆曰。
還知麼。
複曰。
敗缺不少。
便下座。
上堂。
長沙道。
百尺竿頭坐底人。
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重進步。
十方世界現全身。
妙喜老人道。
要見長沙麼。
更進一步。
保甯則不然。
要見長沙麼。
更退一步。
畢竟如何。
換骨洗腸重整頓。
通身是眼更須參。
師到靈隐上堂。
靈山正派。
達者猶迷。
明來暗來。
誰當辨的。
雙收雙放。
孰辨端倪。
直饒千聖出來。
也祇結舌有分。
何故。
人歸大國方為貴。
水到潇湘始見清。
複曰。
适來松源和尚舉竹。
篦話令天童納敗缺。
諸人要知麼聽取。
一頌。
黑漆竹篦。
握起。
迅雷不及揜耳。
德山臨濟茫然。
懵底如何插[此/束]。
自贊曰。
匙挑不上個村夫。
文墨胸中一點無。
曾把虛空揣出骨。
惡聲赢得滿江湖。
開禧丁卯示寂。
壽七十一。
臘四十五。
塔于本山寺之西。
長沙府大沩山法寶禅師 福州人。
上堂。
千般言萬種喻。
祇要教君早回去。
夜來一片黑雲生。
莫教錯卻山前路。
咄。
上堂。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直須師子咬人。
莫學韓盧逐塊。
阿呵呵。
會不會。
金剛腳下鐵昆侖。
捉得明州憨布袋。
福州府玉泉昙懿禅師 久依圓悟。
自謂不疑。
紹興初。
出住興化祥雲。
大慧入閩。
知其所見未谛。
緻書令來。
師遲遲。
慧小參且痛斥。
仍榜告四衆。
師不得已破夏谒之。
慧鞫其所證。
乃曰。
汝恁麼見解。
敢嗣圓悟老人邪。
師退院親之。
一日入室。
慧問。
我要個不會禅底做國師。
師曰。
我做得國師去也。
慧喝出。
居無何。
語之曰。
香嚴悟處。
不在擊竹邊。
俱胝得處。
不在指頭上。
師乃頓明。
出住玉泉。
為慧拈香。
後省慧於小溪。
慧升座。
舉雲門一日拈拄杖示衆曰。
凡夫實謂之有。
二乘析謂之無。
緣覺謂之幻有。
菩薩當體即空。
衲僧見拄杖子。
但喚作拄杖子。
行但行。
坐但坐。
總不得動着。
慧曰。
我不似雲門。
将虛空剜窟窿。
蓦拈拄杖曰。
拄杖子。
不屬有。
不屬無。
不屬幻。
不屬空。
卓一下曰。
凡夫二乘緣覺菩薩。
盡向者裡。
各随根性。
悉得受用。
唯於衲僧分上。
為害為冤。
要行不得行。
要坐不得坐。
進一步。
則被拄杖子迷卻路頭。
退一步。
則被拄杖子穿卻鼻孔。
即今莫有不甘底麼。
試出來與拄杖子相見。
如無。
來年更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正恁麼時。
合作麼生。
下座。
煩玉泉為衆拈出。
師登座。
叙謝畢。
遂舉前話曰。
适來堂頭和尚。
恁麼批判。
大似困魚止泺。
病鳥栖蘆。
若是玉泉則又不然。
拈拄杖曰。
拄杖子。
能有能無。
能幻能空。
凡夫二乘緣覺菩薩。
卓一下曰。
向者裡百雜碎。
唯於衲僧分上。
如龍得水。
似虎靠山。
要行便行。
要坐便坐。
進一步。
則乾坤震動。
退一步。
則草偃風行。
且道。
不進不退一句。
作麼生道。
良久曰。
閑持經卷倚松立。
笑問客從何處來。
饒州府薦福悟本禅師 江州人。
自江西雲門。
參侍妙喜最久。
所至受喜印可者多矣。
師私謂其棄己。
且欲發去。
妙喜曰。
汝但端意參究。
如有所得。
不侍開口。
吾自能識。
既而有聞師入室者。
故謂師曰。
本侍者參禅許多年。
逐日隻道得個不會。
師诟之曰。
者小鬼。
你未生時。
我已三度霍山廟裡退牙了。
好教你知。
由是益銳志。
究狗子無佛性話。
一夕将三鼓。
倚殿柱昏寐間。
不覺無字出口吻。
忽爾頓悟。
後三日。
妙喜自外歸。
師見未及吐詞。
妙喜曰。
本胡子。
者回方是
引水澆蔬五老前。
淳熙丙申。
被旨住靈隐。
入對選德殿。
孝宗問。
眹心佛心。
是同是别。
對曰。
直下無第二人。
曰若是則佛即是心。
心即是佛耶。
對曰。
成一切性即心。
離一切相即佛。
又問。
釋迦佛入山修道。
六年而成。
所成者何事。
師曰。
将謂陛下忘卻。
上悅。
賜佛照禅師号。
自是召見無時。
嘗留内觀堂。
五宿而出。
嘉泰癸亥三月十五。
作遺書。
集衆叙别。
大書雲。
八十三年。
彌天罪過。
末後殷勤。
盡情說破。
泊然而逝。
僧臘六十。
塔全身於鄮峰東庵。
谥普慧宗覺大禅師。
塔曰圓鑒。
常州府華藏遁庵宗演禅師 福州鄭氏子。
上堂。
拈起拄杖曰。
識得者個。
一生參學事畢。
古人恁麼道。
華藏則不然。
識得者個。
更須買草鞋行腳。
何也。
到江吳地盡。
隔岸越山多。
臘旦上堂。
一九與二九。
相逢不出手。
世間出出間。
無剩亦無少。
遂出手曰。
華藏不惜性命。
為諸人出手去也。
劈面三拳。
攔腮一掌。
靈利衲僧。
自知痛癢。
且轉身一句。
作麼生道。
巡堂吃茶去。
上堂。
南泉道。
我十八上。
便解作活計。
趙州道。
我十八上。
便解破家散宅。
南泉趙州。
也是徐六擔闆。
祇見一邊。
華藏也無活計可作。
亦無家宅可破。
逢人突出粗拳。
要伊直下便到。
且道。
到後如何。
三十六峰觀不足。
卻來平地倒騎驢。
甯波府天童無用淨全禅師 諸暨翁氏子。
初谒妙喜于徑山。
山問。
有何能。
師曰。
能打坐。
山曰。
打坐何為。
師曰。
若問何為。
直是無下口處。
一日采椒。
師作頌曰。
含煙帶露已經秋。
顆顆通紅氣味周。
突出眼睛開口笑。
者回不戀舊枝頭。
自是乃祝發受戒。
山舉靈雲見桃花悟道話。
師頌曰。
靈雲一見兩眉橫。
引得漁翁良計生。
白浪起時抛一釣。
任教魚鼈競頭争。
住後上堂。
學佛止言真不立。
參禅多與道相違。
忘機忘境急回首。
無地無錐轉步歸。
佛不是心亦非。
觌體承當絕所依。
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撈摝始應知。
上堂。
良久。
召衆曰。
還知麼。
複曰。
敗缺不少。
便下座。
上堂。
長沙道。
百尺竿頭坐底人。
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重進步。
十方世界現全身。
妙喜老人道。
要見長沙麼。
更進一步。
保甯則不然。
要見長沙麼。
更退一步。
畢竟如何。
換骨洗腸重整頓。
通身是眼更須參。
師到靈隐上堂。
靈山正派。
達者猶迷。
明來暗來。
誰當辨的。
雙收雙放。
孰辨端倪。
直饒千聖出來。
也祇結舌有分。
何故。
人歸大國方為貴。
水到潇湘始見清。
複曰。
适來松源和尚舉竹。
篦話令天童納敗缺。
諸人要知麼聽取。
一頌。
黑漆竹篦。
握起。
迅雷不及揜耳。
德山臨濟茫然。
懵底如何插[此/束]。
自贊曰。
匙挑不上個村夫。
文墨胸中一點無。
曾把虛空揣出骨。
惡聲赢得滿江湖。
開禧丁卯示寂。
壽七十一。
臘四十五。
塔于本山寺之西。
長沙府大沩山法寶禅師 福州人。
上堂。
千般言萬種喻。
祇要教君早回去。
夜來一片黑雲生。
莫教錯卻山前路。
咄。
上堂。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直須師子咬人。
莫學韓盧逐塊。
阿呵呵。
會不會。
金剛腳下鐵昆侖。
捉得明州憨布袋。
福州府玉泉昙懿禅師 久依圓悟。
自謂不疑。
紹興初。
出住興化祥雲。
大慧入閩。
知其所見未谛。
緻書令來。
師遲遲。
慧小參且痛斥。
仍榜告四衆。
師不得已破夏谒之。
慧鞫其所證。
乃曰。
汝恁麼見解。
敢嗣圓悟老人邪。
師退院親之。
一日入室。
慧問。
我要個不會禅底做國師。
師曰。
我做得國師去也。
慧喝出。
居無何。
語之曰。
香嚴悟處。
不在擊竹邊。
俱胝得處。
不在指頭上。
師乃頓明。
出住玉泉。
為慧拈香。
後省慧於小溪。
慧升座。
舉雲門一日拈拄杖示衆曰。
凡夫實謂之有。
二乘析謂之無。
緣覺謂之幻有。
菩薩當體即空。
衲僧見拄杖子。
但喚作拄杖子。
行但行。
坐但坐。
總不得動着。
慧曰。
我不似雲門。
将虛空剜窟窿。
蓦拈拄杖曰。
拄杖子。
不屬有。
不屬無。
不屬幻。
不屬空。
卓一下曰。
凡夫二乘緣覺菩薩。
盡向者裡。
各随根性。
悉得受用。
唯於衲僧分上。
為害為冤。
要行不得行。
要坐不得坐。
進一步。
則被拄杖子迷卻路頭。
退一步。
則被拄杖子穿卻鼻孔。
即今莫有不甘底麼。
試出來與拄杖子相見。
如無。
來年更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正恁麼時。
合作麼生。
下座。
煩玉泉為衆拈出。
師登座。
叙謝畢。
遂舉前話曰。
适來堂頭和尚。
恁麼批判。
大似困魚止泺。
病鳥栖蘆。
若是玉泉則又不然。
拈拄杖曰。
拄杖子。
能有能無。
能幻能空。
凡夫二乘緣覺菩薩。
卓一下曰。
向者裡百雜碎。
唯於衲僧分上。
如龍得水。
似虎靠山。
要行便行。
要坐便坐。
進一步。
則乾坤震動。
退一步。
則草偃風行。
且道。
不進不退一句。
作麼生道。
良久曰。
閑持經卷倚松立。
笑問客從何處來。
饒州府薦福悟本禅師 江州人。
自江西雲門。
參侍妙喜最久。
所至受喜印可者多矣。
師私謂其棄己。
且欲發去。
妙喜曰。
汝但端意參究。
如有所得。
不侍開口。
吾自能識。
既而有聞師入室者。
故謂師曰。
本侍者參禅許多年。
逐日隻道得個不會。
師诟之曰。
者小鬼。
你未生時。
我已三度霍山廟裡退牙了。
好教你知。
由是益銳志。
究狗子無佛性話。
一夕将三鼓。
倚殿柱昏寐間。
不覺無字出口吻。
忽爾頓悟。
後三日。
妙喜自外歸。
師見未及吐詞。
妙喜曰。
本胡子。
者回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