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時。
釋迦老子出頭不得即不問。
你諸人。
祇如馬镫裡藏身。
又作麼生話會。
上堂。
道是常道。
心是常心。
汝等諸人。
聞山僧恁麼道。
便道我會也。
大盡三十日。
小盡二十九。
頭上是天。
腳下是地。
耳裡聞聲。
鼻裡出氣。
忽若四大海水在汝頭上。
毒蛇穿你眼睛。
蝦蟆入你鼻孔。
又作麼生。
上堂。
文殊普賢談事理。
臨濟德山行棒喝。
東禅一覺到天明。
偏愛風從涼處發。
咄 上堂。
善鬥者不顧其首。
善戰者必獲其功。
其功既獲。
坐緻太平。
太平既緻。
高枕無憂。
罷拈三尺劍。
休弄一張弓。
歸馬于華山之陽。
放牛於桃林之野。
風以順而雨以時。
漁父歌而樵人舞。
雖然。
堯舜之君。
猶有化在。
争似乾坤收不得。
堯舜不知名。
渾家不管興亡事。
偏愛和雲占洞庭。
上堂。
閉卻口時時說。
截卻舌無間歇。
無間歇最奇絕。
最奇絕眼中屑。
既是奇絕。
為甚麼卻成眼中屑。
了了了時無可了。
玄玄玄處亦須呵。
上堂。
佛祖頂[甯*頁]上。
有潑天大路。
未透生死關。
如何敢進步。
不進步。
大千沒遮護。
一句絕言诠。
那咤擎鐵柱。
僧問。
佛佛授手。
祖祖相傳。
未審。
傳個甚麼。
師曰。
速禮三拜。
問。
不施寸刃。
請師相見。
師曰。
逢強即弱。
曰何得埋兵掉鬥。
師曰。
祇為阇黎寸刃不施。
曰未審向上還有事也無。
師曰。
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
師曰。
敗将不斬。
問。
古佛堂前。
甚麼人先到。
師曰。
無眼村翁。
曰未審如何趣向。
師曰。
楖栗橫擔。
建甯府開善道謙禅師 本郡遊氏子。
世業儒。
早失恃怙。
願出家以報親恩。
初之京師。
依圓悟。
無所省發。
後随妙喜泉南。
及喜領徑山。
師亦侍行。
未幾。
令師往長沙。
通張紫岩書。
師自謂。
我參禅二十年。
無入頭處。
更作此行。
決定荒廢。
意欲無行。
友人宗元叱曰。
不可在路便參禅不得也。
去。
吾與汝俱往。
師不得已而行。
在路泣語元曰。
我一生參禅。
殊無得力處。
今又途路奔波。
如何得相應去。
元告之曰。
你但将諸方參得底悟得底。
圓悟妙喜為你說得底。
都不要理會。
途中可替底事。
我盡替你。
隻有五件事替你不得。
你須自家支當。
師曰。
五件者何事。
元曰。
着衣。
吃飯。
屙屎。
放尿。
駝個死屍路上行。
師於言下脫然。
不覺手舞足蹈。
元曰。
你此回方可通書。
宜前進。
吾先歸矣。
元即回徑山。
師半載方返。
妙喜一見。
便曰。
建州子。
你者回别也。
住後上堂。
竺土大仙心。
東西密相付。
如何是密付底心。
良久曰。
八月秋何處熱。
上堂。
壁立千仞。
三世諸佛。
措足無門。
是則是。
太殺不近人情。
放一線道。
十方剎海。
放光動地。
是則是。
争奈和泥合水。
須知通一線道處壁立千仞。
壁立千仞處通一線道。
橫拈倒用。
正按傍提。
雷激雷奔。
崖頺石裂。
是則是。
猶落化門。
到者裡。
壁立千仞。
也沒交涉。
通一線道。
也沒交涉。
不近人情。
和泥合水。
總沒交涉。
隻者沒交涉。
也則沒交涉。
是則是。
又無佛法道理。
若也出得者四路頭。
管取乾坤獨步。
且獨步一句。
作麼生道。
莫怪從前多意氣。
他家曾踏上頭關。
上堂。
去年也有個六月十五。
今年也有個六月十五。
去年六月十五。
少卻今年六月十五。
今年六月十五。
多卻去年六月十五。
多處不用減。
少處不用添。
既不用添。
又不用減。
則多處多用。
少處少用。
乃喝一喝曰。
是多是少。
良久曰。
個中消息子。
能有幾人知。
上堂。
洞山麻三斤将去。
無星秤子上定過。
每一斤。
恰有一十六兩二百錢重。
更不少一牦。
正如趙州殿裡底一般。
祇不合被大愚鋸解秤錘。
卻教人理會不得。
如今若要理會得。
但問取雲門乾屎橛。
上堂。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撞倒燈籠。
打破露柱。
佛殿奔忙。
僧堂回顧。
子細看來。
是甚家具。
咄。
祇堪打老鼠。
上堂。
諸人從僧堂裡。
恁麼上來。
少間從法堂頭。
恁麼下去。
并不曾差了一步。
因甚麼卻不會。
良久曰。
祇為分明極。
翻令所得遲。
甯波府育王佛照德光禅師 臨江彭氏子。
志學之年。
依本郡東山光化吉落發。
一日入室。
吉問。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是甚麼。
師罔措。
遂緻疑。
通夕不寐。
次日詣方丈請益曰。
昨日蒙和尚垂問。
既不是心。
又不是佛不是物。
畢竟是甚麼。
望和尚慈悲指示。
吉震威一喝曰。
者沙彌。
更要我與你下注腳在。
拈棒劈脊打出。
師於是有省。
後谒月庵果。
應庵華。
百丈震。
終不自肯。
适大慧領育王。
師參焉。
慧問。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不得下語。
不得無語。
師拟對。
慧便棒。
師豁然大悟。
從前所得。
瓦解氷消。
初住台之鴻福。
次徙光孝。
僧問。
浩浩塵中。
如何辨主。
師曰。
中峰頂上塔心尖。
上堂。
臨濟三遭痛棒。
大愚言下知歸。
興化於大覺棒頭。
明得黃檗意旨。
若作棒會。
入地獄如箭射。
不作棒會。
入地獄如箭射。
衆中商量盡道。
赤心片片。
恩大難酬。
總是識情蔔度。
未出陰界。
且如臨濟悟去。
是得黃檗力。
得大愚力。
若也見得。
許你頂門眼正。
肘後符靈。
其或未然。
鴻福更為諸人。
通個消息。
丈夫氣宇沖牛鬥。
一踏鴻門兩扇開。
上堂。
七手八腳。
三頭兩面。
耳聽不聞。
眼觑不見。
苦樂逆順。
打成一片。
且道。
是甚麼。
路逢死蛇莫打殺。
無底籃子盛将歸。
上堂。
聞聲悟道。
落二落三。
見色明心。
錯七錯八。
生機一路。
猶在半途。
且道。
透金剛圈吞栗棘蓬底。
是甚麼人。
披蓑
釋迦老子出頭不得即不問。
你諸人。
祇如馬镫裡藏身。
又作麼生話會。
上堂。
道是常道。
心是常心。
汝等諸人。
聞山僧恁麼道。
便道我會也。
大盡三十日。
小盡二十九。
頭上是天。
腳下是地。
耳裡聞聲。
鼻裡出氣。
忽若四大海水在汝頭上。
毒蛇穿你眼睛。
蝦蟆入你鼻孔。
又作麼生。
上堂。
文殊普賢談事理。
臨濟德山行棒喝。
東禅一覺到天明。
偏愛風從涼處發。
咄 上堂。
善鬥者不顧其首。
善戰者必獲其功。
其功既獲。
坐緻太平。
太平既緻。
高枕無憂。
罷拈三尺劍。
休弄一張弓。
歸馬于華山之陽。
放牛於桃林之野。
風以順而雨以時。
漁父歌而樵人舞。
雖然。
堯舜之君。
猶有化在。
争似乾坤收不得。
堯舜不知名。
渾家不管興亡事。
偏愛和雲占洞庭。
上堂。
閉卻口時時說。
截卻舌無間歇。
無間歇最奇絕。
最奇絕眼中屑。
既是奇絕。
為甚麼卻成眼中屑。
了了了時無可了。
玄玄玄處亦須呵。
上堂。
佛祖頂[甯*頁]上。
有潑天大路。
未透生死關。
如何敢進步。
不進步。
大千沒遮護。
一句絕言诠。
那咤擎鐵柱。
僧問。
佛佛授手。
祖祖相傳。
未審。
傳個甚麼。
師曰。
速禮三拜。
問。
不施寸刃。
請師相見。
師曰。
逢強即弱。
曰何得埋兵掉鬥。
師曰。
祇為阇黎寸刃不施。
曰未審向上還有事也無。
師曰。
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
師曰。
敗将不斬。
問。
古佛堂前。
甚麼人先到。
師曰。
無眼村翁。
曰未審如何趣向。
師曰。
楖栗橫擔。
建甯府開善道謙禅師 本郡遊氏子。
世業儒。
早失恃怙。
願出家以報親恩。
初之京師。
依圓悟。
無所省發。
後随妙喜泉南。
及喜領徑山。
師亦侍行。
未幾。
令師往長沙。
通張紫岩書。
師自謂。
我參禅二十年。
無入頭處。
更作此行。
決定荒廢。
意欲無行。
友人宗元叱曰。
不可在路便參禅不得也。
去。
吾與汝俱往。
師不得已而行。
在路泣語元曰。
我一生參禅。
殊無得力處。
今又途路奔波。
如何得相應去。
元告之曰。
你但将諸方參得底悟得底。
圓悟妙喜為你說得底。
都不要理會。
途中可替底事。
我盡替你。
隻有五件事替你不得。
你須自家支當。
師曰。
五件者何事。
元曰。
着衣。
吃飯。
屙屎。
放尿。
駝個死屍路上行。
師於言下脫然。
不覺手舞足蹈。
元曰。
你此回方可通書。
宜前進。
吾先歸矣。
元即回徑山。
師半載方返。
妙喜一見。
便曰。
建州子。
你者回别也。
住後上堂。
竺土大仙心。
東西密相付。
如何是密付底心。
良久曰。
八月秋何處熱。
上堂。
壁立千仞。
三世諸佛。
措足無門。
是則是。
太殺不近人情。
放一線道。
十方剎海。
放光動地。
是則是。
争奈和泥合水。
須知通一線道處壁立千仞。
壁立千仞處通一線道。
橫拈倒用。
正按傍提。
雷激雷奔。
崖頺石裂。
是則是。
猶落化門。
到者裡。
壁立千仞。
也沒交涉。
通一線道。
也沒交涉。
不近人情。
和泥合水。
總沒交涉。
隻者沒交涉。
也則沒交涉。
是則是。
又無佛法道理。
若也出得者四路頭。
管取乾坤獨步。
且獨步一句。
作麼生道。
莫怪從前多意氣。
他家曾踏上頭關。
上堂。
去年也有個六月十五。
今年也有個六月十五。
去年六月十五。
少卻今年六月十五。
今年六月十五。
多卻去年六月十五。
多處不用減。
少處不用添。
既不用添。
又不用減。
則多處多用。
少處少用。
乃喝一喝曰。
是多是少。
良久曰。
個中消息子。
能有幾人知。
上堂。
洞山麻三斤将去。
無星秤子上定過。
每一斤。
恰有一十六兩二百錢重。
更不少一牦。
正如趙州殿裡底一般。
祇不合被大愚鋸解秤錘。
卻教人理會不得。
如今若要理會得。
但問取雲門乾屎橛。
上堂。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撞倒燈籠。
打破露柱。
佛殿奔忙。
僧堂回顧。
子細看來。
是甚家具。
咄。
祇堪打老鼠。
上堂。
諸人從僧堂裡。
恁麼上來。
少間從法堂頭。
恁麼下去。
并不曾差了一步。
因甚麼卻不會。
良久曰。
祇為分明極。
翻令所得遲。
甯波府育王佛照德光禅師 臨江彭氏子。
志學之年。
依本郡東山光化吉落發。
一日入室。
吉問。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是甚麼。
師罔措。
遂緻疑。
通夕不寐。
次日詣方丈請益曰。
昨日蒙和尚垂問。
既不是心。
又不是佛不是物。
畢竟是甚麼。
望和尚慈悲指示。
吉震威一喝曰。
者沙彌。
更要我與你下注腳在。
拈棒劈脊打出。
師於是有省。
後谒月庵果。
應庵華。
百丈震。
終不自肯。
适大慧領育王。
師參焉。
慧問。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不得下語。
不得無語。
師拟對。
慧便棒。
師豁然大悟。
從前所得。
瓦解氷消。
初住台之鴻福。
次徙光孝。
僧問。
浩浩塵中。
如何辨主。
師曰。
中峰頂上塔心尖。
上堂。
臨濟三遭痛棒。
大愚言下知歸。
興化於大覺棒頭。
明得黃檗意旨。
若作棒會。
入地獄如箭射。
不作棒會。
入地獄如箭射。
衆中商量盡道。
赤心片片。
恩大難酬。
總是識情蔔度。
未出陰界。
且如臨濟悟去。
是得黃檗力。
得大愚力。
若也見得。
許你頂門眼正。
肘後符靈。
其或未然。
鴻福更為諸人。
通個消息。
丈夫氣宇沖牛鬥。
一踏鴻門兩扇開。
上堂。
七手八腳。
三頭兩面。
耳聽不聞。
眼觑不見。
苦樂逆順。
打成一片。
且道。
是甚麼。
路逢死蛇莫打殺。
無底籃子盛将歸。
上堂。
聞聲悟道。
落二落三。
見色明心。
錯七錯八。
生機一路。
猶在半途。
且道。
透金剛圈吞栗棘蓬底。
是甚麼人。
披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