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築着釋迦老子鼻孔,說有說無是诳,說生說滅是謗,說即心非心是妄,不诳不謗不妄,春風吹落桃李花,淡煙疎雨籠青嶂。
”上堂:“春雪寒,春霄短,古佛心,破燈盞,正法眼,乾紙撚,抖擻精神隻管看。
看到北鬥西移,南鬥東轉,上元依舊正月半。
”上堂:“靈雲見桃花悟去,玄沙道敢保老兄未徹;香嚴聞擊竹悟去,仰山道祖師禅未會。
禅和十個五雙,道我此一門全無肯路,亦未知靈雲香嚴在!要知二大老麼?醉我落花天,借他弦管裡,又據室去這裡,便是問訊燒香了來老僧身邊立地底所在麼?呆子!你自鈍置猶可,莫來鈍置老僧。
”嘗自題其像雲:“參禅無悟,識字有數,眼三角似燕山愁胡,面百折如趙婆呷(哷甲切吸也)醋,一着高出諸方,敢道飯是米做。
”送忍書記偈雲:“鬓絲不可織寒衣,煮字那能療得饑,别欲語君安樂法,正忙卻未有聞時。
”生於宋紹興甲寅十月十二日,示寂於嘉定丁醜五月二十一日,壽八十三,塔全身于南塔院。
○杭州淨慈東叟仲颕禅師 上堂:“切忌随他覓,無勞向己求,縱橫活鱍鱍,有放還有收,是什麼?一葉落,天下秋。
”上堂:“迷生寂亂,悟無好惡,奉化縣裡契此翁,凸個肚,矮雙足,拖個布袋,十字街頭,憝憝癡癡落落魄魄,何似老龍牙,手裡把柄破木杓。
”上堂,拈拂子畫一畫,雲:“伏羲發天地之秘,未明者消息。
”又點三點,雲:“瞿昙示圓伊之妙,未明者消息。
者消息如何辨的?不見道:冬至乃書雲物。
”擊拂子。
上堂:“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
”喝一喝:“且道這一喝落在什麼處?若也知得,也有賓也有主,也有照也有用。
若也不知,參退。
巡堂吃茶。
”上堂:“撾動鼓,衆斯聚,耳同聞,目同睹,超乾坤,越今古,夫何故如此?五月五,是端午。
”上堂:“行者行,坐者坐,左之右之,缺一不可。
甘露園中蒺藜,黃蘗樹頭蜜果,才與麼不與麼,不與麼卻與麼。
善賈之家,不停滞貨。
” ○吉水龍濟友雲宗鍪禅師 族出廬陵王氏,自幼喜學禅坐,十二從寶壽院海室淙公出家,尋剃發受具。
參妙峰於靈隐,佛涅盤日,峰上堂,拈拄杖雲:“釋迦老子來也!諸人還見麼?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放下杖雲:“見汝諸人不會,入涅盤去也!”師於言下豁然契悟。
一日辭歸,峰囑曰:“深山裡結個茅庵去。
”師登吉水東山佛頂峰,扪蘿披棒,得修山主古寺基,遂居焉。
木食澗飯,夙夜危坐,或雪寒缺糧,啖昌歜([彳*旦]感切乃菖蒲菹也)數寸以度日。
嘗口點雲:“山僧有分住煙蘿,無米無錢莫管他,水似瑠璃山似玉,眼前總有許來多。
”久之,缁白踵至,遂成叢席。
因舊名榜曰龍濟清涼禅寺,書門以示來參。
曰:“除卻眼耳鼻舌身意,那個是你自己?若也道得,許你親見龍濟來。
其或未然,且居門外。
”雪岩和尚見而問曰:“曾接得幾人?”師曰:“老僧從來不會按牛頭吃草。
”僧問:"臈月三十日到來時如何?"師曰:"門前無索債人.”至元丁亥七月二十七日入滅,住世八十,僧夏六十一,塔全身於峰之颠。
淨慈北澗簡禅師法嗣 ○四明育王物初大觀禅師 鄞縣橫溪陸氏。
蚤參北澗,於淨慈悟旨,典文翰聲[妳-女+示]籍甚晚,住育王座下,名缁蟻附。
上堂:“達磨正宗,衲僧巴鼻,充塞虛空,無處回避。
堪笑迷流白日青天,開卻眼隻管瞌睡;更有黃面老人,不識好惡入泥入水,卻道我於然燈佛所無一法可得而為我授記,何異好肉剜瘡,空花求蒂。
畢竟如何?悉哩悉哩。
”既順世,葬于寺之西庵。
徑山浙翁琰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偃溪廣聞禅師 閩之候官東家子,母陳氏,世業儒,踈眉秀目,哆口豐頤,從季父智隆於宛陵光孝,十八得度受具。
初見鐵牛印、少室睦、無際派,追随甚久,參浙翁於天童,針芥難投,自知未穩,及再參於雙徑翁,笑迎曰:“汝來耶。
”一夕,坐檐間聞更,三轉入堂,曳覆而蹶,如夢忽醒。
翌朝造室,翁舉趙州洗缽盂話,師将啟吻,翁遽止之,平生疑情當下氷釋。
紹定戊子四明制阃胡公以小淨慈緻之,曆住香山萬壽、雪窦育王、淨慈靈隐、徑塢入山,所至革弊支傾,廣容徒衆。
開爐上堂,舉趙州和尚示衆雲:“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爐頭,有個無賓主話,直至如今無人舉着。
”師曰:“森羅萬象明,暗色空日夜舉揚,趙州古佛不是不知,隻為貪程,速急上堂,楊岐眼中睛,臨濟頂中髓,一不成二不是,點着不來,白雲萬裡。
”佛成道上堂:“錯!錯!六載草繩空自縛,了!了!開得眼來天大曉。
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星辰。
”拍膝雲:“劍去久矣,切忌刻舟。
”上堂:“雲門放洞山三頓棒,嚼飯喂嬰孩;黃蘗打臨濟三頓棒,按牛頭吃草。
隻今不犯絲毫,有個方便。
”良久雲:“大事為你不得,小事自家擔當。
”上堂:“非風幡動,仁者心動,浣盆浣盆;非風鈴鳴我心鳴耳,漆桶漆桶。
盡古往今來,和泥脫擎有什麼限!還知萬壽落處麼?劫石有消日,虛空無盡時。
”上堂:“十字街頭石幢子,無你遮護處;一聲江上侍郎來,無你回避處。
初僧家朝出暮人腳前腳後也須子細,忽然築着磕着淨慈拄杖,别有分付。
”上堂:“一舛三合,拄杖頭邊,萬木千山,草鞋跟底。
未言先領,誰家竈裡,無煙撩起便行,是處井中有水。
莫道空來又空去,許多途路不相孤。
”上堂:“一句絕離微,渾侖無縫罅,善财七日尋覓不得,趙州五年分疎不下,靈山今日快便難逢,為通一線:六月賣松風,人間恐無價。
”上堂:“繞禅床一匝,揮香案一下,轉藏已竟,講經已竟,若具看經眼目,方知落處,其或未然,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家一字,還同魔說。
”上堂:“趙州吃茶去,金牛吃飯來,龍門多上客,有人續得末後句,許你入阿字法門。
”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示寂,壽七十五夏五十八。
○蘇州虎丘枯樁昙禅師 上堂,舉大梅常禅師問馬大師:“如何是佛”大師雲:“即心是佛”師雲:“要知馬師蹲坐處麼?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
” ○杭州徑山淮海原肇禅師 通州靜海潘氏子,母朱氏,邑之利和寺妙觀其諸父也,謂其父母曰:“是子生而有異,卻葷胾殆,亦夙種蓋。
”俾出家,父母然之。
年十九,剃染受具,參浙翁於徑山,翁問:“汝何處人?”師曰:“淮人。
”翁曰:“泗州大聖為什麼在揚州出現?”師曰:“今日又在杭州撞着。
”翁曰:“且得沒交涉。
”師徐曰:“自遠趨風。
”翁以師警敏,欲大激發,未容其參堂,才見便雲:“下一轉語來。
”拟開口即喝出。
師以書上,又以頌呈末句雲:“免教回首望長安。
”翁雲:“這裡是什麼所在!”師曰:“謝和尚挂搭。
”始容就入室之列。
已而命掌記。
翁既寂,師出世通之光孝,遷吳城雙塔、金陵清涼、天台萬年、蘇州萬壽、東嘉江心,而四明育王虛席,廟堂奏師補處,遷杭之淨慈、靈隐徑山,其住徑山歉餘逋券,山積僧殘屋老,未幾樓閣矗霄,雲衲踵至,不減浙翁全盛氣象。
俄示疾,囑其徒:“為吾柎一穴於東澗。
”見生死不忘奉師之意。
浴
”上堂:“春雪寒,春霄短,古佛心,破燈盞,正法眼,乾紙撚,抖擻精神隻管看。
看到北鬥西移,南鬥東轉,上元依舊正月半。
”上堂:“靈雲見桃花悟去,玄沙道敢保老兄未徹;香嚴聞擊竹悟去,仰山道祖師禅未會。
禅和十個五雙,道我此一門全無肯路,亦未知靈雲香嚴在!要知二大老麼?醉我落花天,借他弦管裡,又據室去這裡,便是問訊燒香了來老僧身邊立地底所在麼?呆子!你自鈍置猶可,莫來鈍置老僧。
”嘗自題其像雲:“參禅無悟,識字有數,眼三角似燕山愁胡,面百折如趙婆呷(哷甲切吸也)醋,一着高出諸方,敢道飯是米做。
”送忍書記偈雲:“鬓絲不可織寒衣,煮字那能療得饑,别欲語君安樂法,正忙卻未有聞時。
”生於宋紹興甲寅十月十二日,示寂於嘉定丁醜五月二十一日,壽八十三,塔全身于南塔院。
○杭州淨慈東叟仲颕禅師 上堂:“切忌随他覓,無勞向己求,縱橫活鱍鱍,有放還有收,是什麼?一葉落,天下秋。
”上堂:“迷生寂亂,悟無好惡,奉化縣裡契此翁,凸個肚,矮雙足,拖個布袋,十字街頭,憝憝癡癡落落魄魄,何似老龍牙,手裡把柄破木杓。
”上堂,拈拂子畫一畫,雲:“伏羲發天地之秘,未明者消息。
”又點三點,雲:“瞿昙示圓伊之妙,未明者消息。
者消息如何辨的?不見道:冬至乃書雲物。
”擊拂子。
上堂:“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
”喝一喝:“且道這一喝落在什麼處?若也知得,也有賓也有主,也有照也有用。
若也不知,參退。
巡堂吃茶。
”上堂:“撾動鼓,衆斯聚,耳同聞,目同睹,超乾坤,越今古,夫何故如此?五月五,是端午。
”上堂:“行者行,坐者坐,左之右之,缺一不可。
甘露園中蒺藜,黃蘗樹頭蜜果,才與麼不與麼,不與麼卻與麼。
善賈之家,不停滞貨。
” ○吉水龍濟友雲宗鍪禅師 族出廬陵王氏,自幼喜學禅坐,十二從寶壽院海室淙公出家,尋剃發受具。
參妙峰於靈隐,佛涅盤日,峰上堂,拈拄杖雲:“釋迦老子來也!諸人還見麼?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放下杖雲:“見汝諸人不會,入涅盤去也!”師於言下豁然契悟。
一日辭歸,峰囑曰:“深山裡結個茅庵去。
”師登吉水東山佛頂峰,扪蘿披棒,得修山主古寺基,遂居焉。
木食澗飯,夙夜危坐,或雪寒缺糧,啖昌歜([彳*旦]感切乃菖蒲菹也)數寸以度日。
嘗口點雲:“山僧有分住煙蘿,無米無錢莫管他,水似瑠璃山似玉,眼前總有許來多。
”久之,缁白踵至,遂成叢席。
因舊名榜曰龍濟清涼禅寺,書門以示來參。
曰:“除卻眼耳鼻舌身意,那個是你自己?若也道得,許你親見龍濟來。
其或未然,且居門外。
”雪岩和尚見而問曰:“曾接得幾人?”師曰:“老僧從來不會按牛頭吃草。
”僧問:"臈月三十日到來時如何?"師曰:"門前無索債人.”至元丁亥七月二十七日入滅,住世八十,僧夏六十一,塔全身於峰之颠。
淨慈北澗簡禅師法嗣 ○四明育王物初大觀禅師 鄞縣橫溪陸氏。
蚤參北澗,於淨慈悟旨,典文翰聲[妳-女+示]籍甚晚,住育王座下,名缁蟻附。
上堂:“達磨正宗,衲僧巴鼻,充塞虛空,無處回避。
堪笑迷流白日青天,開卻眼隻管瞌睡;更有黃面老人,不識好惡入泥入水,卻道我於然燈佛所無一法可得而為我授記,何異好肉剜瘡,空花求蒂。
畢竟如何?悉哩悉哩。
”既順世,葬于寺之西庵。
徑山浙翁琰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偃溪廣聞禅師 閩之候官東家子,母陳氏,世業儒,踈眉秀目,哆口豐頤,從季父智隆於宛陵光孝,十八得度受具。
初見鐵牛印、少室睦、無際派,追随甚久,參浙翁於天童,針芥難投,自知未穩,及再參於雙徑翁,笑迎曰:“汝來耶。
”一夕,坐檐間聞更,三轉入堂,曳覆而蹶,如夢忽醒。
翌朝造室,翁舉趙州洗缽盂話,師将啟吻,翁遽止之,平生疑情當下氷釋。
紹定戊子四明制阃胡公以小淨慈緻之,曆住香山萬壽、雪窦育王、淨慈靈隐、徑塢入山,所至革弊支傾,廣容徒衆。
開爐上堂,舉趙州和尚示衆雲:“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爐頭,有個無賓主話,直至如今無人舉着。
”師曰:“森羅萬象明,暗色空日夜舉揚,趙州古佛不是不知,隻為貪程,速急上堂,楊岐眼中睛,臨濟頂中髓,一不成二不是,點着不來,白雲萬裡。
”佛成道上堂:“錯!錯!六載草繩空自縛,了!了!開得眼來天大曉。
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星辰。
”拍膝雲:“劍去久矣,切忌刻舟。
”上堂:“雲門放洞山三頓棒,嚼飯喂嬰孩;黃蘗打臨濟三頓棒,按牛頭吃草。
隻今不犯絲毫,有個方便。
”良久雲:“大事為你不得,小事自家擔當。
”上堂:“非風幡動,仁者心動,浣盆浣盆;非風鈴鳴我心鳴耳,漆桶漆桶。
盡古往今來,和泥脫擎有什麼限!還知萬壽落處麼?劫石有消日,虛空無盡時。
”上堂:“十字街頭石幢子,無你遮護處;一聲江上侍郎來,無你回避處。
初僧家朝出暮人腳前腳後也須子細,忽然築着磕着淨慈拄杖,别有分付。
”上堂:“一舛三合,拄杖頭邊,萬木千山,草鞋跟底。
未言先領,誰家竈裡,無煙撩起便行,是處井中有水。
莫道空來又空去,許多途路不相孤。
”上堂:“一句絕離微,渾侖無縫罅,善财七日尋覓不得,趙州五年分疎不下,靈山今日快便難逢,為通一線:六月賣松風,人間恐無價。
”上堂:“繞禅床一匝,揮香案一下,轉藏已竟,講經已竟,若具看經眼目,方知落處,其或未然,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家一字,還同魔說。
”上堂:“趙州吃茶去,金牛吃飯來,龍門多上客,有人續得末後句,許你入阿字法門。
”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示寂,壽七十五夏五十八。
○蘇州虎丘枯樁昙禅師 上堂,舉大梅常禅師問馬大師:“如何是佛”大師雲:“即心是佛”師雲:“要知馬師蹲坐處麼?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
” ○杭州徑山淮海原肇禅師 通州靜海潘氏子,母朱氏,邑之利和寺妙觀其諸父也,謂其父母曰:“是子生而有異,卻葷胾殆,亦夙種蓋。
”俾出家,父母然之。
年十九,剃染受具,參浙翁於徑山,翁問:“汝何處人?”師曰:“淮人。
”翁曰:“泗州大聖為什麼在揚州出現?”師曰:“今日又在杭州撞着。
”翁曰:“且得沒交涉。
”師徐曰:“自遠趨風。
”翁以師警敏,欲大激發,未容其參堂,才見便雲:“下一轉語來。
”拟開口即喝出。
師以書上,又以頌呈末句雲:“免教回首望長安。
”翁雲:“這裡是什麼所在!”師曰:“謝和尚挂搭。
”始容就入室之列。
已而命掌記。
翁既寂,師出世通之光孝,遷吳城雙塔、金陵清涼、天台萬年、蘇州萬壽、東嘉江心,而四明育王虛席,廟堂奏師補處,遷杭之淨慈、靈隐徑山,其住徑山歉餘逋券,山積僧殘屋老,未幾樓閣矗霄,雲衲踵至,不減浙翁全盛氣象。
俄示疾,囑其徒:“為吾柎一穴於東澗。
”見生死不忘奉師之意。
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