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二

關燈
鏡禅師 俗姓高,閩之長樂人。

    谒木庵永、水庵一、或庵體,最後見密庵於靈隐,機緣吻契。

    久之開法,隆興上藍,遷建康旌忠、撫州白楊、福州太平西禅。

    寶慶元年,被旨升靈隐,移天童。

    上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句歸何處?”良久:“長憶江南三月裡,鹧鸪啼處百花香。

    ”上堂:“一拽石,二般土,夜半日輪正卓午。

    老安曾牧沩山牛,南泉不打鹽官鼓,報君知,莫莽鹵,火裡[即*鳥]鹩吞卻虎。

    ”上堂,舉僧到鶴林敲門,林雲:“是誰?”僧雲:“行腳僧。

    ”林雲:“非但行腳僧,佛來亦不着。

    ”僧雲:“既是佛來,因甚不着?”林雲:“無你栖泊處。

    ”師雲:“若是天童,有人敲門,即大開門戶與伊入來,當胸搊住雲:‘道!道!’待伊拟開口,劈胸與一拳。

    若向這裡轉得身、吐得氣,便請明窗下安排。

    ” ○杭州淨慈潛庵慧光禅師 上堂,舉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雲:“無。

    ”頌曰:“狗子無佛性,全提摩竭令,才拟犯鋒铓,喪卻窮性命。

    ” ○太平府隐靜萬庵緻柔禅師 湖州陳氏子。

    妙喜南遷,道經幹潮,祖父暹延供無虛日,其母黃氏夢一僧,曰:“可供我。

    ”遂懷妊。

    及誕日,父母誓不以世塵累。

    年十歲,投受和尚出家,越九載得度,谒鼓山木庵永,會庵升堂,雲:“國師再來也。

    ”師微笑有省。

    又谒密庵於蔣山,庵室中舉“釋迦彌勒是他奴,他是阿誰?”師曰:“無地頭漢。

    ”庵曰:“千聞不如一見”,師拳一打,庵擒住,勵聲雲:“小鬼頭,見個什麼胡打亂打!”師雲:“更要一拳在!”庵打兩拳,雲:“打這無地頭漢!”師豁然契悟。

    以母老歸甯,郡将吏部朱公江請住城南廣法。

    上堂:“起道樹,詣鹿苑,不是向上機;傳少室,續曹溪,未為性燥漢;直得無依無欲無一法當情,猶落第二見。

    放過一着,卷舒在我,縱奪臨時,於把住處放行;露柱燈籠活鱍鱍,於放行處把住。

    釋迦彌勒是他奴,卓拄杖,是放行?是把住?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上堂:“毗盧師,法身主,若要動地放光,且來般柴運土。

    嗄!将謂忘卻。

    ”上堂:“百丈不再參馬祖,豈得三日耳聾;臨濟不到大愚,安知老婆心切;仰山将得鎮海明珠,為甚向東寺面前叉手當胸?卻道無理可伸,無言可說,咄!直饒傾下一栲栳,敢保老兄猶未徹。

    ”上堂:“饑荒老鼠咬葫蘆,多計猢孫倒上樹,要透報恩向上關,須是一步低一步。

    既是向上關,因甚一步低一步?待你踏着,卻向你道。

    ”上堂,舉東山示衆雲:“空門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旨趣長;心地不生間草木,自然道放白毫光。

    ”師雲:“東山隻解無中覓有,不解有中覓無。

    隐靜則不然:空門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礙處通;石上栽花并結果,到頭元不假春風。

    ”将終,集衆囑曰:“予平生不畜長物,隻如常僧安寝堂二日足矣。

    ”書偈,端坐而化,越三日,寺毀,衆悟遺言,若有旨也。

    壽七十,臘五十二。

     ○杭州靈隐笑庵了悟禅師 姑蘇人。

    上堂,舉睦州因僧問:“以一重去一重即不問,不以一重去一重時如何?”睦州曰:“昨日栽茄子,今日種冬瓜。

    ”師頌曰:“昨日栽茄子,今日種冬瓜,一聲河滿子,和月落誰家。

    ” ○金陵蔣山一翁慶如禅師 姓汜,福州長樂人。

    上堂:“春雨如膏,春雲似鶴,春烏關關,春泉濯濯,揭卻觀音腦蓋,踢倒慈氏樓閣。

    莫将錯就錯!”拍禅床雲:“參!”上堂:“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一盲引衆盲;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鰕跳不出鬥;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賺殺一船人。

    ”上堂:“意能刬句,句能刬意,意句交馳,讨甚巴鼻?盡力道不得底句,不是河南,便是河北。

    衲僧聞得與麼告報,十個有五雙鼻孔冷笑。

    ”遂拈拄杖雲:“雲居拄杖子,黨理不黨親。

    ”卓一下雲:“雪巢初冷夜,雲須未梳時。

    ”上堂:“霜明萬壑,月皎千家,達磨不會,卻返流沙。

    ”拍膝雲:“好大歌!歸堂吃茶。

    ”上堂:“天地造化,有陰有陽,有晦有朔;聖人治世,有禮有樂,有刑有政;衲僧門下,有殺有活,有擒有縱。

    其擒也縱也殺也活也,總是黃龍指甲縫裡。

    汝若拟議,不消一掐,然雖如是,笑我者多,哂我者少。

    ”上堂:“一句截流,萬機寝削,且道是那一句?”良久,卓拄杖雲:“歸堂吃茶。

    ”上堂:“久雨忽晴,天清地甯,雲收嶽面,月落波心。

    ”拈拄杖卓一下,雲:“恁麼會去,達磨一宗,掃土而盡。

    ”上堂:“諸佛不出世,人人舉足踏着;祖師不西來,人人滿口道着。

    既蹈着又道着,畢竟是個什麼?有般漢東西不辨,南北不分,便道‘明明不覆藏,切忌從他覓。

    ’殊不知抛卻真金,随群攝上。

    ”上堂:“豁開戶牖,當軒無人,撾動雷門,憑誰側耳?裴相國印心於老黃蘗,溫伯雪目擊於魯仲尼,衲僧門下檢點将來,猶在半途。

    知縣學士今日到來,雲居如何與伊相見?”拈拄杖,畫一畫,雲:“萬重關鎖盡,一劍倚天寒。

    ”晚年退隐南昌西山。

    示寂,塔於定林。

    壽六十八,夏四十九。

     ○蘇州承天鐵鞭允韶禅師 上堂:“一五二五,機輪無阻;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有人卻道‘錦上添花’,有人又道‘泥裡洗土’,有人又道‘離此二途,便見丹霄獨步’。

    若總如斯論量,山僧未敢相許,畢竟如何?”良久,雲:“逢人不得錯舉。

    ”徽宗皇帝國忌日,上堂,豎起拂子示衆雲:“還見麼?眨得眼來古佛過去久矣!珍重!”師住泉州光孝,判府請開堂祝聖,白槌罷,師乃雲:“喚什麼作第一義?莫有旁不甘者麼?出來道着!”時有僧出,問:“頂[甯*頁]摩酰眼卓豎。

    ”師拈拄杖卓雲:“住!住!今日開堂,不比尋常佛事,設問答,到彌勒下生。

    勾鎖連環,盛水不滿,也祇是空鼓粥飯氣,於自己了沒交涉。

    所以道:問不在答處,答不在問處,問答交馳,如青天轟霹靂。

    看者不容眼,那堪便向言中定旨,句下明宗,大似緣木求魚、守株待兔。

    殊不知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這裡徹去,皇恩佛恩一時報畢,其或未然,更為錦上添花。

    ”複卓拄杖一下。

    佛涅盤日,上堂:“老漢當年臈月八,三更夜半颠狂發,剛把長釘釘眼睛,直至如今未能拔。

    山僧今日下毒手,為他拔一拔看!”便下座。

     ○約齋居士侍郎張公镃 久參密庵,聞鐘聲悟道。

    有偈雲:“鐘一撞,耳根塞,赤肉團邊去個賊,有人問我解何宗,舜若多神面門黑。

    ”東州永和尚舉此偈頌雲:“一棒鐘聲到耳根,三千剎海一晴昏,賊從赤肉團邊去,明日依然不離門。

    ” 靈隐妙峰善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藏叟善珍禅師 泉州南安呂氏,年十三依郡之崇福南和尚落[髟/采],遊方至杭,受具。

    谒妙峰于靈隐,入室悟旨,後出世裡之光孝,舛承天遷湖之思溪圓覺、福之雪峰,朝命移四明育王餘杭徑山。

    上堂:“古者道知之一字衆妙之門,又有道知之一字衆禍之門。

    隻這二門,入得更須出得,三世諸佛出不得,曆代祖師出不得,天下老和尚出不得,何故?變鐵成金易,變金成鐵難。

    ”上堂:“盡大地是紫磨金身,諸人每日開眼觑見釋迦老子心肝,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