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淨度三昧經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隻神鳥山中。
與大比丘衆俱。
比丘二萬五千。
皆阿羅漢。
神通已達。
脫于恐畏。
已過諸畏。
畏無所畏。
三脫無礙。
空無三昧。
無相三昧。
無願三昧。
其心空寂。
皆入空慧。
辨才無礙。
菩薩七萬八千。
皆住無畏三昧。
普光三昧。
有還淨戒三昧者。
已得不動三昧者。
已得了生三昧者。
有得法雨三昧者。
大尊明士。
漚和拘舍羅。
智積無限。
辨才無侶。
智度無極。
已寶七藏。
心空無礙。
淨如水月。
無心意識。
已脫死地。
度無恐畏。
畏無所畏。
五眼明達。
觀三界五道。
轉化受形。
颠倒羅網圍繞。
罪福自追。
圍繞其身。
回流不絕。
人物之屬。
有識之類。
沒溺愛海。
苦痛愁惱。
都無覺知。
而自謂為樂。
遭逢苦厄。
不知迷行緻之。
而反怨天。
遂益愁憂。
毒心亂起。
惡心滋其。
沒命經入三塗。
考治萬端。
五毒兼備。
受罪數千億劫。
形罪雖竟。
化成惡形。
更受百畜之身。
出一身入一身。
出一識入一識。
忘本識。
周旋五道。
終而複始。
輪轉無際。
回流不絕。
目視三界生死苦畏。
為六欲所溺。
其于須彌山。
沒溺大海。
無有出期。
雖爾天地衰老。
劫盡火燒。
海水幹竭。
須彌山猶有出期。
三界之群生。
為六欲所溺。
甚于須彌山。
菩薩大士觀見審谛。
愍傷愚憃。
兇呆之人。
未見生死參差。
世尊開演正法。
恤化三界。
齊渡五道。
斷諸徑路。
滅生死火。
開虛無門。
安入泥洹宅。
現自在之制。
無我結解。
見生死之縛。
十二癡本。
六十二見。
令衆結解脫無挂礙。
世尊道化。
善安利業。
諸天人民。
菩薩大士。
輔佐世尊。
蕩除三界。
開絕三塗。
開三善路。
世尊滅變。
感動魔衆。
盡一佛境界。
天地六返震動。
人天易色。
魔衆一切鬼神龍阿須倫官屬。
悉感動不安。
諸天龍鬼神阿須倫等。
各各官屬。
皆自于所惶怖。
自歸命佛。
佛悉愍傷。
放白豪相光。
往而安之。
光明徹照世二天。
下照十八地獄。
極佛境界。
姜場佐右。
莫不歡喜。
尋光即到佛所。
諸天帝釋。
天子王女。
天上諸大尊。
神妙諸天神魔王。
及諸官屬。
司錄司命。
三十二鎮王。
柱天将軍。
特進兵王。
律法義都曰公科車赤符郎。
功曹使者。
天侯太一。
四天大王。
太子使者。
一時悉皆尋光至佛所。
稽首歸命。
皆佛足。
繞佛七币。
禮佛訖。
玄住空中。
諸龍王阿須倫王。
将官屬。
尋光而至。
稽首歸命。
禮佛畢訖。
侍佛後面。
諸天神王。
釋梵四天王。
上至三十二天。
及諸天子。
輔天将軍。
皆持天上華香寶王。
赤真珠。
摩尼珠。
辟玉。
金銀水精流離車渠。
馬瑙幡彩。
琦珍寶蓋。
名香雜香。
澤香揭香。
珍琦寶物。
盡天上所有。
赍持供養世尊及諸尊菩薩大弟子。
十八地獄。
皆悉休息。
監官屬皆尋光而至。
歸命稽首。
繞佛百二十币。
叩頭悔過。
禮拜畢訖。
住佛右面。
地獄濫官。
玄都王。
聖都王。
廣武王。
晉平王。
玄陽王。
武陽王。
公陽王。
平陽王。
廣進王。
都湯王。
[這-言+爰]慰王。
平胡王。
琏石王。
水官都督。
鐵官都督。
火官都督。
作官都督。
士官都督。
十八使者。
各将諸官屬。
尋光而至。
頭面禮佛足。
三自歸命。
悔過拜謝。
繞佛七十币。
稽道而立。
國王洴沙。
将十億衆。
來詣佛所。
清信士清信女二百萬五千人。
皆來會坐。
凡人數千萬。
皆來會坐。
别坐左面。
聽佛說經。
時國人皆疾疫。
及臣民行惡兇危。
佛慈愍之。
恐堕三塗。
沒溺苦毒。
欲度脫之。
故還處靈鹫山。
現變感動。
無不蒙度。
佛告四部衆。
及諸天龍。
鬼神。
阿須倫。
閱叉。
真陀羅。
摩睺勒。
鬼神及閻羅官屬。
悉皆明聽。
各言唯諾唯諾。
今受佛教。
願間聖化。
垂哀教戒。
當奉行之。
佛言。
三界衆生。
食福無行。
還堕地獄。
合毒害生。
死入地獄。
論谄欺诳。
死入地獄。
貪利不止。
心懷嫉姤。
憍慢自用。
更相伺候。
共相中害。
死入地獄。
中正相嫉。
佞谄相仇。
耶常自正。
死入地獄。
煞盜淫欺。
妄言兩舌惡口。
罵詈咒咀。
死入地獄。
飲酒迷亂。
貪色嗜欲。
害生可口。
死入地獄。
悭貪獨食。
死入餓鬼。
多諸嗔恚。
喜怒無時。
死為賤人。
員責不償。
借貸不歸。
持頭極觸人。
後為畜生。
論谄後為鬼神。
無所倚屬。
種福多怒。
合毒嗔恚。
後則為龍蛇。
戒羸自尊。
好為人主。
五度不純。
死。
主地獄。
五戒完堅。
死則為人。
十善行羸。
生忉利天以下。
十善堅強好欲。
生六天以下。
一禅生色天。
二禅生無色天。
三禅不解空。
生二十四天以上。
不離于地獄苦。
一切諸身形類之屬。
各自從心生。
種行得之。
諸天人民作天行。
則得天身。
作人行則得人身。
龍鬼神平生為人時。
合毒嗔恚。
好着巾角叉樹。
是為龍行。
死則為龍。
作鬼神行。
則堕鬼神
一時佛在羅閱隻神鳥山中。
與大比丘衆俱。
比丘二萬五千。
皆阿羅漢。
神通已達。
脫于恐畏。
已過諸畏。
畏無所畏。
三脫無礙。
空無三昧。
無相三昧。
無願三昧。
其心空寂。
皆入空慧。
辨才無礙。
菩薩七萬八千。
皆住無畏三昧。
普光三昧。
有還淨戒三昧者。
已得不動三昧者。
已得了生三昧者。
有得法雨三昧者。
大尊明士。
漚和拘舍羅。
智積無限。
辨才無侶。
智度無極。
已寶七藏。
心空無礙。
淨如水月。
無心意識。
已脫死地。
度無恐畏。
畏無所畏。
五眼明達。
觀三界五道。
轉化受形。
颠倒羅網圍繞。
罪福自追。
圍繞其身。
回流不絕。
人物之屬。
有識之類。
沒溺愛海。
苦痛愁惱。
都無覺知。
而自謂為樂。
遭逢苦厄。
不知迷行緻之。
而反怨天。
遂益愁憂。
毒心亂起。
惡心滋其。
沒命經入三塗。
考治萬端。
五毒兼備。
受罪數千億劫。
形罪雖竟。
化成惡形。
更受百畜之身。
出一身入一身。
出一識入一識。
忘本識。
周旋五道。
終而複始。
輪轉無際。
回流不絕。
目視三界生死苦畏。
為六欲所溺。
其于須彌山。
沒溺大海。
無有出期。
雖爾天地衰老。
劫盡火燒。
海水幹竭。
須彌山猶有出期。
三界之群生。
為六欲所溺。
甚于須彌山。
菩薩大士觀見審谛。
愍傷愚憃。
兇呆之人。
未見生死參差。
世尊開演正法。
恤化三界。
齊渡五道。
斷諸徑路。
滅生死火。
開虛無門。
安入泥洹宅。
現自在之制。
無我結解。
見生死之縛。
十二癡本。
六十二見。
令衆結解脫無挂礙。
世尊道化。
善安利業。
諸天人民。
菩薩大士。
輔佐世尊。
蕩除三界。
開絕三塗。
開三善路。
世尊滅變。
感動魔衆。
盡一佛境界。
天地六返震動。
人天易色。
魔衆一切鬼神龍阿須倫官屬。
悉感動不安。
諸天龍鬼神阿須倫等。
各各官屬。
皆自于所惶怖。
自歸命佛。
佛悉愍傷。
放白豪相光。
往而安之。
光明徹照世二天。
下照十八地獄。
極佛境界。
姜場佐右。
莫不歡喜。
尋光即到佛所。
諸天帝釋。
天子王女。
天上諸大尊。
神妙諸天神魔王。
及諸官屬。
司錄司命。
三十二鎮王。
柱天将軍。
特進兵王。
律法義都曰公科車赤符郎。
功曹使者。
天侯太一。
四天大王。
太子使者。
一時悉皆尋光至佛所。
稽首歸命。
皆佛足。
繞佛七币。
禮佛訖。
玄住空中。
諸龍王阿須倫王。
将官屬。
尋光而至。
稽首歸命。
禮佛畢訖。
侍佛後面。
諸天神王。
釋梵四天王。
上至三十二天。
及諸天子。
輔天将軍。
皆持天上華香寶王。
赤真珠。
摩尼珠。
辟玉。
金銀水精流離車渠。
馬瑙幡彩。
琦珍寶蓋。
名香雜香。
澤香揭香。
珍琦寶物。
盡天上所有。
赍持供養世尊及諸尊菩薩大弟子。
十八地獄。
皆悉休息。
監官屬皆尋光而至。
歸命稽首。
繞佛百二十币。
叩頭悔過。
禮拜畢訖。
住佛右面。
地獄濫官。
玄都王。
聖都王。
廣武王。
晉平王。
玄陽王。
武陽王。
公陽王。
平陽王。
廣進王。
都湯王。
[這-言+爰]慰王。
平胡王。
琏石王。
水官都督。
鐵官都督。
火官都督。
作官都督。
士官都督。
十八使者。
各将諸官屬。
尋光而至。
頭面禮佛足。
三自歸命。
悔過拜謝。
繞佛七十币。
稽道而立。
國王洴沙。
将十億衆。
來詣佛所。
清信士清信女二百萬五千人。
皆來會坐。
凡人數千萬。
皆來會坐。
别坐左面。
聽佛說經。
時國人皆疾疫。
及臣民行惡兇危。
佛慈愍之。
恐堕三塗。
沒溺苦毒。
欲度脫之。
故還處靈鹫山。
現變感動。
無不蒙度。
佛告四部衆。
及諸天龍。
鬼神。
阿須倫。
閱叉。
真陀羅。
摩睺勒。
鬼神及閻羅官屬。
悉皆明聽。
各言唯諾唯諾。
今受佛教。
願間聖化。
垂哀教戒。
當奉行之。
佛言。
三界衆生。
食福無行。
還堕地獄。
合毒害生。
死入地獄。
論谄欺诳。
死入地獄。
貪利不止。
心懷嫉姤。
憍慢自用。
更相伺候。
共相中害。
死入地獄。
中正相嫉。
佞谄相仇。
耶常自正。
死入地獄。
煞盜淫欺。
妄言兩舌惡口。
罵詈咒咀。
死入地獄。
飲酒迷亂。
貪色嗜欲。
害生可口。
死入地獄。
悭貪獨食。
死入餓鬼。
多諸嗔恚。
喜怒無時。
死為賤人。
員責不償。
借貸不歸。
持頭極觸人。
後為畜生。
論谄後為鬼神。
無所倚屬。
種福多怒。
合毒嗔恚。
後則為龍蛇。
戒羸自尊。
好為人主。
五度不純。
死。
主地獄。
五戒完堅。
死則為人。
十善行羸。
生忉利天以下。
十善堅強好欲。
生六天以下。
一禅生色天。
二禅生無色天。
三禅不解空。
生二十四天以上。
不離于地獄苦。
一切諸身形類之屬。
各自從心生。
種行得之。
諸天人民作天行。
則得天身。
作人行則得人身。
龍鬼神平生為人時。
合毒嗔恚。
好着巾角叉樹。
是為龍行。
死則為龍。
作鬼神行。
則堕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