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誦準提真言法要

關燈
呬焰。

    若不善梵音者。

    實難得其真妙。

    故依本經無能勝咒印。

    易為持誦也。

     次誦加持數珠真言七遍。

    以二手捧珠當心。

    咒曰。

     唵。

    吠盧(引)遮那(引)。

    摩羅娑嚩(二合)(引)賀(引) 加持珠已。

    心口作如是願言。

    我今欲念誦。

    惟願本尊。

    諸佛菩薩。

    加持護念。

    令速如意。

    所求圓滿。

    然後以左手無名指承珠。

    大拇指壓珠上。

    右手以無名指承珠。

    大指移珠。

    餘三指微屈。

    當於心前。

    澄心觀想準提佛母。

    眷屬圍繞。

    了了分明對坐。

    誦準提真言時。

    其聲不緩不急。

    心緣梵音。

    字字分明。

    惟令自聞。

    不可高聲。

    如降魔辟鬼。

    方乃高聲。

    每稱娑嚩賀字。

    同時移過一珠。

    或誦一百八遍。

    或誦一千八十遍。

    常須定限。

    不得缺減。

    若務忙者。

    誦一百八遍已。

    後随意散持之亦得。

    或結根本大印。

    於菩薩臂上記數念誦誦畢。

    頂上散印。

    其印二手内相叉。

    豎二中指。

    頭相着。

    以二頭指。

    撚二中指背上第一節。

    二大指。

    側附二頭指根下。

    即成根本印。

    若一百八遍滿已。

    不能多記者。

    可以左手作金剛拳印。

    右手持珠念誦。

    真言曰。

     曩谟飒多(引)喃(引)(一)三藐三沒馱(引)俱(引)胝喃(引)(二)怛你也(二合)他(引)(三)唵(四)者禮(五)主禮(六)準泥(七)娑嚩(二合)(引)賀(引)(八) ○(此真言八句。

    上二句。

    是歸敬諸佛之辭第三句。

    是當說咒之語。

    後五句。

    正是咒體。

    其中多喃三禮娑嚩賀字。

    皆去聲呼之。

    唵字如前呼。

    者字入聲呼。

    亦作左字入聲呼。

    主字亦作[口*祖]。

    準字亦作噂。

    泥字亦作遞。

    提第。

    祢然此本咒之字。

    當作北音呼之。

    若非口授。

    難得其妙。

    言引者。

    謂長引其聲。

    二合者。

    謂二字合為一音。

    有以娑嚩賀下。

    兼誦佛頂大輪一字明王咒。

    所謂部林字。

    此二字合為一音。

    或作部隴。

    亦作噴[口*(隆-一)]。

    不空三藏雲。

    勃噜唵。

    三字合為一字。

    噜字。

    彈舌道之。

    共為一音。

    又引聲從胸喉中出。

    其聲如擊大鼓。

    古譯雲部林。

    訛不正也。

    如此。

    則梵音難得其真。

    或有準提真言前。

    誦六字大明真言。

    然其六字。

    亦于梵音難正。

    故今皆不錄。

    彼經雲。

    若持誦餘一切咒不成就者。

    用此一字真言。

    共餘咒一處同誦之。

    決定成就。

    今行者。

    專心一意。

    持誦本準提真言。

    自得成就。

    何假他法。

    若雜别咒。

    梵音不真。

    反成誤緣也)。

     此真言。

    有大勢力。

    若求菩提三乘聖果。

    往生十方世界。

    承事諸佛。

    及求智慧。

    男女。

    福祿。

    官位等。

    無不稱意。

    若欲速得靈驗。

    當依本經作法。

    斷除酒肉葷辛。

    如或随時獲益。

    滅罪生福。

    在家不能全斷酒肉妻妾。

    五辛必須斷絕。

    可於十齋日受持八戒。

    而持誦之。

    非十齋日。

    早起盥洗清淨。

    一心誦持。

    亦能增長福壽。

    除諸災患。

    良由末代凡夫。

    酒肉妻妾。

    以為常業。

    雖聞佛戒。

    習性難改。

    若不用此大不思議神咒救拔。

    何由得出生死苦海。

    縱不齋戒。

    亦獲成就。

    況有齋戒清淨。

    依法持誦者。

    而不速得如願乎。

    或有年老衰邁。

    氣力短少。

    不能誦上淨法界真言。

    無能勝真言等。

    便可專持此準提真言亦得。

    又不能全誦八句者。

    初當先誦三遍。

    已後但從唵字起。

    誦下九字亦得。

    又或不能結準提大印。

    即初誦三遍結之。

    後以兩手移數珠誦之。

    或左手作金剛拳誦之。

    又凡誦咒畢。

    卻用金剛拳印。

    誦吽字真言。

    而印五處。

    先印額上。

    次印右肩。

    次印左肩。

    次印心上。

    後印喉上。

    一誦一印。

    印竟。

    於頂上散印。

    然凡持誦。

    不可在不同志無信心人前。

    令其輕笑。

    獲罪無量。

    又每日持誦。

    時須定限。

    若一時持。

    即當早晨。

    若二時持。

    則兼夜靜。

    若三時持。

    則加正午。

    如務忙者。

    不能依時。

    但有暇時。

    即便持之。

    若欲成就鏡壇者。

    可取一新鏡。

    未曾用者。

    淨洗已。

    於佛像前。

    随月十五日夜。

    面向東方。

    置鏡座前。

    随力莊嚴供養。

    具諸香花。

    燈燭果蓏淨水。

    然後結根本大印。

    當於心前。

    誦準提真言。

    咒鏡一百八遍。

    以錦囊盛鏡。

    常将随行。

    每欲念誦。

    但以鏡壇置於面前。

    結印誦咒。

    若無鏡者。

    但觀想一鏡。

    在前持誦亦得。

    或不能觀想者。

    但一心專注念誦亦得。

    龍樹菩薩以偈贊曰。

     準提功德聚  寂靜心常誦  一切諸大難  無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間  受福如佛等  遇斯如意珠  定獲無等等(若欲其詳。

    當閱準提會釋) ○附供齋儀 凡修真言。

    行者。

    須當随力供養三寶。

    如或悭吝。

    福慧難增。

    真言不獲感應。

    故雲。

    修慧不修福。

    入道多辛苦。

    福慧兩兼修。

    方能成佛祖。

    當具香花燈燭果蓏蔬儀。

    務令淨潔。

    盛於淨器。

    加以真言神咒力故。

    自然遍供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