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問論卷中(一百三十五問)

關燈
相。

     問雲何名為正像等耶。

     答曰正法時教行證三皆悉具有像法無證末法無行唯有教在今謂約此三法以判正像唯此穢土其理必然唯今華光及諸聲聞并是淨土何以無行但有教耶未審淨土至末法時即生悭貪破戒等耶若有此等不名淨土。

     問初周既訖譬周如何。

     答曰從此已去譬喻說周文分為四初佛喻化二中周領三藥艹述四佛記今問前後依論此中何不依論以立對治平等等名仍不分判不依之意故知論判本在於同。

     問經從是諸千二百至疑惑者其義何耶。

     答曰已得決定複聞佛說舍權就實今謂舍權就實與前教何殊而經但雲一切皆成佛道及以一切皆為佛乘何以将於取舍之言用釋即權而實之教。

     問何名國邑聚落。

     答曰化佛但化三千國土國如大千邑如中千聚如小千廣雅雲聚落者居也聚也人所聚居落亦庭院太窄長者既大大於垢衣大既三千為所居土垢衣所居為寬狹耶此與信解門内長者為同異耶。

     問長者之義有差别不。

     答曰長者有三一可承長者喻慈普慧圓妙決疑網二者耆敬長者喻佛道群聖神通莫測三可親輔長者喻佛智滿今謂雖有慧圓智滿之言若滿若圓何教無之決疑等言仍須教判曾見古德以十德消帖經文甚為周悉於十德中仍為三釋謂世出世及以觀心。

     又雲以異熟識為宅佛處其中故宅中火起今問為佛居衆生異熟識中為佛自居佛異熟識為是種子變為三界佛入衆生所變識中為是誰宅大火起耶若屬衆生何故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問門有幾耶。

     答曰有五唯有一門火宅門狹小門在門外佛教門今問唯一隻是火宅之門狹小還指火并喻教教即是法何須雲五豈以分五處即出五門耶。

     問其火宅門其數隻然更有别途。

     答曰又有二門一者大門即一乘教二小側門即二乘教今問出宅隻有一門而已何以辄立大小兩門初以三車出火宅竟諸子方乃從父來索車索三既無父唯賜大故知大車於宅外得如何大小俱是宅門若爾宅門即長者之門若即是者出宅之時應當已得大乘教法何故得小四十餘年方受大化。

     問曾聞人問經雲安穩得出出在子前何故下文雲若不時出必為所焚。

     答曰下文譬雲聞已驚入合譬中雲為度衆生而生三界大經雲譬如長者其家失火從舍而出為諸子故還旋赴救不顧其難佛菩薩亦爾今謂若消卻入其理則爾忽不時出佛豈焚耶。

     問經從舍利弗至從舍出之等其義何耶。

     答曰分為四段此初從此至出之為大乘果化今謂此始思惟辭用於大如何即雲用果化耶況判下文方屬果段二複更思惟至而複狹小為大乘因化今謂此是思惟欲息大化何名因化三從諸子至為火所燒為大乘行化今謂此乃諸子無有大機故雲幼稚未有所識如何名為大乘行化又行隻是因如何因行以分兩化四從我當為說至所燒害為無悕取大乘之化今謂此是長者為說五濁怖畏之文不名無悕取文也作此消文不順經語故不用之況對四比與前違反。

     問經從父知諸子至情必樂着為何義耶。

     答曰正明為說三乘喻此初知機也三乘種性各别故今謂既受大化何以為說三乘故知此三俱非大也若不爾者何故不雲為說二耶而次子乃雲三車也玩者弄也亦戲也亦玩習也好也當知不受於一唯玩方便之三。

     問曾聞人問何故與城之中不雲先好與車乃言好。

     答曰車是遍趣行機學可言好城但是息苦非生不名好車是修生城是修顯故車說好城不說之今問車苦應不息城應無趣行車既至宅外豈可不息苦城始勸令入何得不論行故知說城時有好故能入聞說三車時息苦故方好豈可無好言即雲無好義見車有好字卻置息苦理況複三乘俱為息苦故俱玩好故息苦乘非究竟乘而告之言去知即見是昔日賜三車也三既在昔故非今日等賜一大故婆沙中四階成道同在小部人不思之故令意悞。

     問曾有人問何故方便品權實理智因果雙彰下之二周理智因果各互偏說。

     答曰初周根利雙盡玄宗中根一聞微知權實取舍雖辨未識取因故說三車令識一乘之行隐果中之覺寂說因内之智車秘因位之理乘遣修生於種智理微解故智未閑故下根雖聞權實及與智果果理猶迷更彰理有假真說本令其取舍隐果中之智品藏因位之雙嚴應機不同三周少異今謂文辭至美於理未彰譬中初叙三車權也後與一大實也三車叙昔一大在今豈非譬中俱說三一各賜諸子諸子各乘遊於四方因也直至道場果也其車高廣理也有大白牛智也長者為說教也各得遊戲行也具遊四方位也果即覺寂何隐之有車從理立安秘之耶中根具聞此之四法下根三聽四法彌精豈以言之廣略便以增減判之事似稍殊於理不異不爾則不名三周若前後增減乃成一周何謂為三周謂周匝即三匝說入於人理等況複三周俱說於教不可巳於教下所诠故知四文一不可廣故請後學開眼思之。

     問曾聞有人於此立五問雲何為五。

     答一問雲智中有虛實三種并名車理中有假真城名遍三種何故大涅盤不名為城名寶所二問二乘學智果智果分羊鹿二乘學滅果滅果城應二三問何故城崄而車在門外四問何故車則雲遊戲而城雲安穩五問何故化城勸前進今車雲速出彼亦具有答答還不盡理是故不能述今謂凡設問者必須使答能破大疑方可置問若不爾者虛增費辭且如初問智中虛實為從何處得虛實名耶良由不分菩薩殊四階不名為實理中有假真真名無簡判聲聞證真實一切教皆然如何說無真而獨稱為假城名遍三種三種并在昔是故大涅盤須别名寶渚不分大小殊故有如斯問智果從人分滅果從理一道理必須然何勞設此問從人以論理理亦随人異智果從義同智果亦無二城未出二死二死未安穩車從分段出是故須雲外城從分段說城亦三百外車無二死說車亦名在崄不了相望殊徒勞設此問車能運諸子出苦名遊戲城從息勞苦故得名安穩城既息苦已城中亦遊戲車已出流轉車亦名安穩守名迷於義是故生此問城從已入邊故勸更前進車從未上義是故勸速出速出望離苦前進投寶所所望永不同何須作此問。

     問經從爾時諸子至争出火宅何等義耶。

     答曰子免難也稱悅三乘所忻心故今謂此亦三乘在昔之文免難三乘與賜一乘若是一者出宅之時即是得大何須更雲願賜我等三種寶車既雲各各各各即是三乘俱出俱索俱無故須等賜故知昔三俱非一乘所以節節點出文者執者重故迷除遠故故子消於長者歡喜之文亦雲父遂心安離災度難名曰安穩出宅三乘并觀四谛故雲四衢故知并觀即皆在昔所以小衍兩乘谛别觀别行别位别惑别果别如何俱出俱觀俱得安穩并從索車即雲但是會二歸一言大不須會必無是理又雲大乘之人已入初地得無生忍住大涅盤伏諸煩惱離分段死名露地坐無随礙也今問俱出俱坐何得大乘獨入初地準於璎珞華嚴仁王并離二死破障真如微細無明方入初地如何伏諸煩惱但離分段得入初地若三乘共位初乾慧地伏尚未極何能斷耶若也俱坐之處與二乘同菩薩獨得初地名者二乘回心即應入地何以乃雲始入信心。

     問經從時諸子等至願時賜與此為何義。

     答曰此分為四初諸子索三二但與一三釋成父志四越子本心今謂此亦三在昔文乘三方便出被斥俱失三是故俱詣父索昔所許三昔三既俱虛故俱父不與故知於昔大小外方乃等賜一妙乘又雲二乘出宅求證諸法名索羊鹿菩薩之人依於本論初地已上雖離分段未證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無餘是故不說菩薩入城今謂若言初地已入平等法界海何以而言未入城若未入城猶在分段豈可伏惑能離分段縱以法執為惑亦不應言伏能入地若爾與小不同亦不俱坐又曰無住涅盤亦息分段縱名入城不乖道理若也無住是大涅盤豈同二乘入於化城則大颠倒焉不乖理況複取菩薩不入化城為正義者為入城已更入生死名為不入為由有惑故不入耶若由有惑還同凡夫尚在宅内何關無住大涅盤耶卻入生死亦不得名不入化城。

     問曾有人問三乘俱出分段苦二乘獨稱入化城大子亦應俱出苦亦應相與入化城。

     答曰大子無倦不厭苦亦離生死故出宅今謂三十四心前為惑潤生故未離生死信知道樹前未曾出火宅若也大菩薩應不住二死亦不住無明如何未斷惑名為不厭生。

     問曾有人問若大不入城何故亦上車二子若入城何故不上車。

     答曰厭苦求息故入城大不厭苦故不入見息止處故說二是故明大不入城今謂問中自乖理如何令他答三乘俱出宅出宅即入城俱出俱索車雲何上不上二子不上車應當仍在宅菩薩不斷惑何曾雲上車二乘已斷惑卻雲不上車大小既颠倒於理難消通答中雲大不厭苦不入城若不入城車豈上又問門外設三車車中許有三中路設化城何因但設二答曰車本對大因門外三車設權城對實果中路化城施今謂徒立此問答義亦不相應小車對大因車應但有二權二對實一化城應有三況複文中城導師雲化一亦更有人置多問答殊無别旨诳制文言隻見煩辭不申經意又曰索車不索城等今問車對賜大初是故得有索城中始初入雲何即雲索車據初說時車亦無索語城唯說化事非實亦須索依義不依語何為當守株。

     問大車以何為體。

     答曰果車以後得智為體因車以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中種智為體今謂智有四别何義取三而棄於一況果因體别雖從因成不至於果若不至於果體應殊況複智是白牛全非車體若是白牛尚不應替經雲遊於四方直至道場豈乘因牛不至於果中路回換因果二耶況複因體亦不應别别非體故如何二智而為車體縱雲二智各取種智又亦應問二智既不同其中種智雲何不别二智種智如其各别别相如何故知種智所照雖殊能照不别故所引經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故知皆得隻是一種不應分於兩種智也。

     又雲今取後得智為車體根智為白牛今謂車體本不動牛動故車動根本智不動後得方有動如何以不動卻能引於動是則隻成兩牛相牽未有車體車體在理理無去來由智證體智有淺深故知白牛從始至末車體本來未曾去住又雲同涅盤及以勝鬘唯取真如而為車體今謂涅盤勝鬘一乘若異容可車體彼此不同若一乘同前義自壞今亦問雲真如體唯一如何雲各賜真如無去來如何至道場真如無遲疾何故疾如風若由牛所引引即通初後如何後得智及以根本智從初至後耶又問真如與二智為一為異耶若同無能所若别非境智如是妨甚多請為通斯旨。

     問若得車時位在何處。

     答曰頓悟大乘從初發心雖亦是車今取八地已去不退因行七地已前猶分段故今問今賜一乘豈唯不退初聞一句亦與授記況七地分段尚是共乘共乘六地同羅漢故華嚴初住已得法身若得法身即除二死複過行向得入七地如何六地仍在分段何故引論大乘入地證無生忍無生忍位豈更有退言七地退此應不然若言頓悟須取八地與初地伏惑能離分段複大相違至八方悟何名為頓又引下文不退菩薩今謂此由前文不知之人亦有不退故今不退亦合悉入若此法華唯為不退諸菩薩者隻合在於法性土說不應住此娑婆界中令諸衆生開示悟入若獨入地及不退者則随喜功德法師功德提婆達多并是凡夫為經所棄佛已取之何以棄之。

     問其車高廣齊至何處。

     答曰佛種智體高於三界今謂若佛種智隻高三界此與羅漢種智出宅二乘何别故知止是四階之果會二歸此斯言不虛。

     問曾聞古釋丹枕者是涅盤也有人非之。

     何者既在車上明非涅盤乃取滅定而為丹枕今問既在大乘車内何有小乘定耶滅定不動安随車運。

     問雲何名為其疾如風。

     答曰初地已上能速進修觀空觀有不稽留故今謂得車之時已入八地乘車疾進卻初地耶況觀空有全未見於平等中理第一義谛菩薩偏有二乘偏空二俱不名平等大運若也雙觀即是璎珞十回向位前何故雲七地猶退退則不名其疾如風如風乃是進中之極理既不立何可依耶。

     問經從所以者何至諸子其義何耶。

     答曰此釋賜所以匮者乏盡也以此一乘假設遍授一佛國土五道衆生有性無性及以定性尚不匮乏何況唯與有大乘性者及不定性佛之真子恐不足耶今謂若以五道無性定性同為一類若定性不記即名為匮若不記三類五道何罪若不記五道又亦無分人若無分經為化誰身子記後天龍八部及四衆等為是何耶故知不匮正與經會若定性不與何須況耶況經文中隻雲一國即以無性定性加之故知經雲一性一種不須專辄改換加足。

     問經從是時諸子至非本所望其義何耶。

     答曰既雲各乘明知各得不同化城衆共同入今謂化城從人亦是各得大車從法豈不同耶故知城語雖同亦是各得城若共入即名為同三乘同入亦名為同菩薩乃與二乘同證菩薩何故獨不會耶故知才見各各之言即作各各之釋若各各者其車無量無量何故雲賜一車會一之言便為無用由迷各各言而亡等一之語故知化城息處說二大車鹹證一乘豈可以各共之言而分大小。

     問經從舍利弗至非虛妄其義何耶。

     答曰凡夫離欲伏諸煩惱名免火難離三惡苦名全軀命未免人天名為火宅今謂此是以小況大長者問雲先三後一非虛妄耶何得乃以人天不虛為答隻雲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不雲不與人天猶不虛妄若爾何得下釋從世尊已下文雲況得大乘而成虛妄。

     問經從大慈大悲去其義如何。

     答曰合年邁衰老老人之相愍念逾深今謂慈悲入惡同事利生乃示稚小之形安得現於老相。

     問八苦等相其義如何。

     答曰委在婆沙俱舍正法念大涅盤等今謂示廣實爾然須說意此中點示今昔始末何暇妄論八苦等相。

     問經從舍利弗至雖複身手有力乃至珍寶大車其義何耶。

     答曰但以言說方便勸勉濟度諸子火宅已後方乃與一大乘今謂既雲後與一大驗知昔三非一故釋今經不分今昔三一同異何能免悞。

     問經從而作是言至無所依求為何義耶。

     答分四初勸厭三界二勸取三乘三引己為證四歎乘勝德今謂厭於三界勸取三乘故知三乘并治三界大乘與小并厭并忻同時勸取即是四階成道菩薩亦可取於共乘菩薩豈大菩薩與二同厭又引三皆同證已為是誰何處同證何經何位若華嚴經毗盧遮那豈與二乘同厭同取況複并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衆生是則勸三乘俱是誘進所歎三乘與二乘一何曾異於菩薩别耶故下三人皆言出宅他不見此奈何奈何。

     又曰言保任者保當也信也任亦保也安也可也持也今謂保任之言通三乘不若其通者安有别途若有别途安可信也。

     問經雲緣覺乘中雲自然智其相雲何。

     答曰不求與佛同時出世非見佛已方得果故有經雲釋迦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出來至佛所仁王經中有獨覺衆先成道已後遇世尊非如聲聞佛處得道瑜伽論雲或觀待緣而證聖果名為緣覺即觀十二因緣而超證果華嚴雲菩薩在兜率天将下生時有十相現第三相雲右手出光明名嚴淨世界於大千中若獨覺人遇光即便入滅若不入者光力移之此異緣覺也若聲聞解脫分作獨覺者可得百劫入四善根作獨覺者乃成部行小故也。

     問經雲於一佛乘分别說三何以於一而說三耶。

     答由上所說得道因緣於一乘體分别說有三教不同於一極果說有三因實無三體三乘極也今問若唯二權但隻應雲無二體極何故皆雲無三極耶何不經雲於一佛乘分别說二。

     問經雲其宅久故三界無常安得久故。

     答曰猶如幻事名為久故今問幻事鲦忽豈得久故既雲無常安得如幻。

     問何名頓弊。

     答曰非漸漸滅名為頓弊今謂三界成壞是漸非頓況此之頓是頓乏頓非漸頓頓如何乃作頓漸釋耶故公羊傳雲行頓者進退出頓以實下此意雲行時[月*耒]胫下虛不實名為頓乏。

     問經雲牆壁等文字義如何。

     答曰圮普美反坼裂也阤池爾反說文雲奪衣作褫切韻山崩曰陊玉篇析薪随木理曰掟或為[豸*虎]不知所從今應作阤今謂釋此字義但依應法師經音自有數訓。

     問聞有人言有人是誰。

     答曰聞有二義一自他影彰故不自見衆生沒苦亦聞三世佛所傳說親疎相顯。

     問先因遊戲等其義何耶。

     答曰背理乖真義名來入非先出故今始名入斯釋得理仍阙事釋今謂大通佛所發菩提心義之言出退大流轉義之如入對彼理解事理具足二解之中甯可存事豈可唯理而失於事。

     問經雲吾為汝等造作此車車為何造。

     答涅盤寶所無為本有不雲我作車是菩提有為之體所以言作牛車種智從教行生羊鹿二車名教施設故并雲作雖并是作牛車作體羊鹿作名今問經文直雲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