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壇傳戒正範卷三

關燈
大衆。

    同期授受。

     引禮雲。

     諸比丘起立聞磬聲禮謝三拜 撩衣(拜已)起具 問訊 分班 迎請者出班送師歸寮。

     (如常禮送師歸寮已。

    複至堂中同謝衆引禮師三拜。

    引禮即令諸忏悔者。

    總詣大殿通宵禮佛)。

     附審比丘尼戒。

    相綱目。

    若有尼衆。

    即於前文稱十方常住三寶已。

    一一問之。

     師撫尺雲。

     諸比丘尼。

    我今問汝本所受持八波羅夷法。

    汝等應當谛實而答。

     第一 犯不淨行。

    受淫欲法戒。

    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然此中所問戒相。

    不能全錄廣文恐人衆延遲。

    但撮其綱目以問耳)。

      第二 有主物不與。

    盜心取戒。

    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第三 故斷人命。

    歎譽快勸死戒(如前)。

      第四 實無所知。

    自言我得上人法戒(如前)。

      第五 共染心男子。

    相觸摩戒(如前)。

      第六 與染心男子。

    立語共期八事戒(如前)。

      第七 知他比丘尼犯波羅夷。

    覆藏戒(如前)。

      第八 順從作舉比丘戒(如前)。

     比丘尼犯此八法。

    不得與諸比丘尼布薩羯磨共住。

    謂之破根本。

    當如法。

    如律。

    如佛所教。

    以白四羯磨滅擯。

    退失無道果分。

    不得進菩薩大戒。

    準目連問經。

    犯波羅夷罪者。

    當堕焰熱地獄中。

     師撫尺雲。

     諸比丘尼。

    我今問汝本所受持十七僧伽婆屍沙法。

    汝等應當谛實而答。

     第一 往來媒嫁戒。

    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第二 無根謗毀戒(如前)。

      第三 異分片謗戒(如前)。

      第四 詣官言人戒(如前)。

      第五 知度賊女戒(如前)。

      第六 解舉尼罪戒(如前)。

      第七 獨渡村宿戒(如前)。

      第八 染心受食戒(如前)。

      第九 勸受染食戒(如前)。

      第十 方便破僧戒(如前)。

      十一 餘黨助破戒(如前)。

      十二 污家違谏戒(如前)。

      十三 惡性違谏戒(如前)。

      十四 親近覆罪戒(如前)。

      十五 教住覆罪戒(如前)。

      十六 瞋舍三寶戒(如前)。

      十七 喜诤不憶戒(如前)。

     比丘尼於此十七法中。

    随犯一一者。

    應二部僧中。

    強與半月行摩那埵法。

    行摩那埵已。

    應與出罪。

    當二部四十人中出是比丘尼罪。

    若少一人不滿四十衆。

    是比丘尼罪不得除。

    若不依律忏悔出罪。

    準經雲。

    當堕大嗥叫地獄。

     師撫尺雲。

     諸比丘尼。

    我今問汝本所受持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

    汝等應當谛實而答。

     第一 畜長衣。

    過十日戒。

    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第二 離一一衣。

    異處宿戒(如前)。

      第三 不足衣。

    過畜一月戒(如前)。

      第四 從非親裡。

    乞衣戒(如前)。

      第五 多與衣。

    當知足受戒(如前)。

      第六 不受自恣請貪好乞衣戒(如前)。

      第七 不受自恣請。

    貪好共索戒(如前)。

      第八 過六反索衣戒(如前)。

      第九 自手受金寶銀錢戒(如前)。

      第十 種種買賣寶物戒(如前)。

      十一 種種販買戒(如前)。

      十二 缽減五綴不漏。

    更求新好戒(如前)。

      十三 自乞縷線織衣戒(如前)。

      十四 不受自恣請。

    貪好囑織戒(如前)。

      十五 先與衣。

    後瞋恚奪取戒(如前)。

      十六 畜藥過七日戒(如前)。

      十七 過畜急施衣戒(如前)。

      十八 知向僧物。

    自求入己戒(如前)。

      十九 求是更索彼戒(如前)。

      二十 以造堂直。

    貿衣共分戒(如前)。

      二十一 以供他食直。

    貿衣共分戒(如前)。

      二十二 以造房直。

    作衣戒(如前)。

      二十三 以造舍直。

    貿衣共分戒(如前)。

      二十四 畜好長缽戒(如前)。

      二十五 多畜好器戒(如前)。

      二十六 病衣不與戒(如前)。

      二十七 以非時衣。

    受作時衣戒(如前)。

      二十八 先與貿易。

    後瞋奪取戒(如前)。

      二十九 乞重衣過直戒(如前)(重衣。

    乃紬緞中貴價者)。

      三十 乞輕衣過直戒(如前)(輕衣。

    乃紗羅中貴價者)。

     比丘尼犯此三十法。

    當舍與僧。

    若衆多人。

    若一人。

    不得别衆舍。

    若不依律舍忏。

    準經。

    當堕覆障地獄。

    故謂之舍堕。

     師撫尺雲。

     諸比丘尼。

    我今問汝本所受持一百七十八波逸提法。

    汝等應當谛實而答。

     第一 知而妄語戒。

    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第二 種類毀訾戒(如前)。

      第三 兩舌語言戒(如前)。

      第四 男室同宿戒(如前)。

      第五 小衆過宿戒(如前)。

      第六 自衣同誦戒(如前)。

      第七 向俗說罪戒(如前)。

      第八 向俗言證戒(如前)。

      第九 為男過說戒(如前)。

      第十 自手掘地戒(如前)。

      十一 壞鬼神村戒(如前)。

      十二 異語惱他戒(如前)。

      十三 嫌罵知事戒(如前)。

      十四 敷具不舉戒(如前)。

      十五 客敷不舉戒(如前)。

      十六 恃尊觸惱戒(如前)。

      十七 倚強牽出戒(如前)。

      十八 縱肆坐床戒(如前)。

      十九 蟲水澆泥戒(如前)。

      二十 大房過覆戒(如前)。

      二十一 無病過食戒(如前)。

      二十二 别衆受食戒(如前)。

      二十三 三缽過受戒(如前)。

      二十四 非時啖食戒(如前)。

      二十五 食殘宿食戒(如前)。

      二十六 不受食食戒(如前)。

      二十七 受請不囑戒(如前)。

      二十八 食家強坐戒(如前)。

      二十九 食家屏坐戒(如前)。

      三 十 與男露坐戒(如前)。

      三十一 許食遣還戒(如前)。

      三十二 四月藥過戒(如前)。

      三十三 往觀軍陣戒(如前)。

      三十四 軍中過宿戒(如前)。

      三十五 宿軍觀陣戒(如前)。

      三十六 違制飲酒戒(如前)。

      三十七 水中嬉戲戒(如前)。

      三十八 以指相擊戒(如前)。

      三十九 不受谏語戒(如前)。

      四 十 恐怖他尼戒(如前)。

      四十一 無病過浴戒(如前)。

      四十二 露地然火戒(如前)。

      四十三 藏尼衣物戒(如前)。

      四十四 施衣辄着戒(如前)。

      四十五 得衣不染戒(如前)。

      四十六 故斷畜命戒(如前)。

      四十七 飲用蟲水戒(如前)。

      四十八 故惱他尼戒(如前)。

      四十九 覆他粗罪戒(如前)。

      五 十 诤滅發起戒(如前)。

      五十一 知賊伴行戒(如前)。

      五十二 邪見生謗戒(如前)。

      五十三 邪見止宿戒(如前)。

      五十四 小擯知宿戒(如前)。

      五十五 反難持律戒(如前)。

      五十六 輕呵毗尼戒(如前)。

      五十七 心不谛聽戒(如前)。

      五十八 謗随親厚戒(如前)。

      五十九 不與欲去戒(如前)。

      六 十 與欲後诃戒(如前)。

      六十一 挑唆彼此戒(如前)。

      六十二 瞋打他尼戒(如前)。

      六十三 瞋恚手搏戒(如前)。

      六十四 無根瞋謗戒(如前)。

      六十五 過王宮阈戒(如前)。

      六十六 手捉遺寶戒(如前)。

      六十七 非時入村戒(如前)。

      六十八 作床過量戒(如前)。

      六十九 綿作床敷戒(如前)。

      七 十 取他蒜啖戒(如前)。

      七十一 三處剃毛戒(如前)。

      七十二 水淨過節戒(如前)。

      七十三 胡膠作根戒(如前)。

      七十四 尼共相拍戒(如前)。

      七十五 供給水扇戒(如前)。

      七十六 乞生谷米戒(如前)。

      七十七 生草便利戒(如前)。

      七十八 不看棄穢戒(如前)。

      七十九 往觀伎樂戒(如前)。

      八 十 村屏男立戒(如前)。

      八十一 與男入屏戒(如前)。

      八十二 與男耳語戒(如前)。

      八十三 坐不語去戒(如前)。

      八十四 不語辄坐戒(如前)。

      八十五 不語敷宿戒(如前)。

      八十六 與男入室戒(如前)。

      八十七 不審受語戒(如前)。

      八十八 小緣咒詛戒(如前)。

      八十九 椎胸啼哭戒(如前)。

      九 十 無病共卧戒(如前)。

      九十一 共褥被卧戒(如前)。

      九十二 故惱問經戒(如前)。

      九十三 不瞻病者戒(如前)。

      九十四 夏瞋驅出戒(如前)。

      九十五 三時遊行戒(如前)。

      九十六 安居訖住戒(如前)。

      九十七 邊界疑行戒(如前)。

      九十八 界内疑行戒(如前)。

      九十九 親近俗住戒(如前)。

      一 百 往觀王宮戒(如前)。

      百 一 河流露浴戒(如前)。

      百 二 浴衣過量戒(如前)。

      百 三 縫衣過日戒(如前)。

      百 四 不看衣過戒(如前)。

      百 五 僧衣留難戒(如前)。

      百 六 不問着衣戒(如前)。

      百 七 衣施外道戒(如前)。

      百 八 遮僧分衣戒(如前)。

      百 九 令僧。

    不出迦絺那衣戒(如前)。

      百 十 遮尼。

    不出迦絺那衣戒(如前)。

      百十一 不與滅诤戒(如前)。

      百十二 食授外道戒(如前)。

      百十三 為白衣使戒(如前)。

      百十四 自手織紡戒(如前)。

      百十五 俗床坐卧戒(如前)。

      百十六 俗宿不辭戒(如前)。

      百十七 誦習咒術戒(如前)。

      百十八 教人咒術戒(如前)。

      百十九 度妊授具戒(如前)。

      百二十 度授乳婦戒(如前)。

      百二十一 年減授具戒(如前)。

      百二十二 不與學年滿。

    授具戒(如前)。

      百二十三 與學不與法。

    年滿授具戒(如前)。

      百二十四 學法年滿。

    僧不聽違授戒(如前)。

      百二十五 學戒年減十二。

    授具戒(如前)。

      百二十六 與學戒年滿。

    不白授具戒(如前)。

      百二十七 淫女授具戒(如前)。

      百二十八 非法度人戒(如前)。

      百二十九 二歲不依戒(如前)。

      百三十 違僧授具戒(如前)。

      百三十一 夏減授具戒(如前)。

      百三十二 夏滿違聽戒(如前)。

      百三十三 不聽謗僧戒(如前)。

      百三十四 俗遮授具戒(如前)。

      百三十五 度俗敬恚戒(如前)。

      百三十六 不受學女戒(如前)。

      百三十七 受衣不授戒(如前)。

      百三十八 夏減多授戒(如前)。

      百三十九 授宿往僧戒(如前)。

      百四十 無病違教戒(如前)。

      百四十一 半月違教戒(如前)。

      百四十二 夏竟違恣戒(如前)。

      百四十三 無僧安居戒(如前)。

      百四十四 入寺不白戒(如前)。

      百四十五 罵詈比丘戒(如前)。

      百四十六 喜诤瞋僧戒(如前)。

      百四十七 破瘡不白戒(如前)。

      百四十八 足食後食戒(如前)。

      百四十九 於家嫉妒戒(如前)。

      百五十 香塗摩身戒(如前)。

      百五十一 麻油塗身戒(如前)。

      百五十二 使泥塗身戒(如前)。

      百五十三 使式叉摩那塗身戒(如前)。

      百五十四 使沙彌尼塗身戒(如前)。

      百五十五 使婦女塗身戒(如前)。

      百五十六 着貯跨衣戒(如前)。

      百五十七 畜婦嚴具戒(如前)。

      百五十八 着屣持蓋戒(如前)。

      百五十九 無病乘行戒(如前)。

      百六十 減衣入村戒(如前)。

      百六十一 暮至俗家戒(如前)。

      百六十二 暮開寺門戒(如前)。

      百六十三 暮去不囑戒(如前)。

      百六十四 違失安居戒(如前)。

      百六十五 常漏授具戒(如前)。

      百六十六 二形授具戒(如前)。

      百六十七 道合授具戒(如前)。

      百六十八 債病授具戒(如前)。

      百六十九 學術活命戒(如前)。

      百七十 教俗技術戒(如前)。

      百七十一 被擯不去戒(如前)。

      百七十二 不求問義戒(如前)。

      百七十三 欲惱令亂戒(如前)。

      百七十四 僧寺起塔戒(如前)。

      百七十五 慢新比丘戒(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