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歸心錄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禅分五宗
僧問。
達摩西來直指一心。
因甚六祖以下。
枝分五派。
各家獨立門庭。
施設差别異相。
師曰。
如金作器。
器器皆金。
似火分燈。
燈燈是火。
雖然枝茂葉盛。
其根本乎一體。
汝若智眼洞明。
自然了法無二。
臨濟(鎮州慧照義玄禅師六祖下第五世) 問。
如何是臨濟宗。
答曰。
臨濟家風。
白拈手段。
勢如山崩。
機似電卷。
赤手殺人。
毒拳追命。
棒喝交馳。
照用齊行。
賓主曆然。
人境縱奪。
一切差别名相。
不離向上一着。
問。
雲何為八棒。
答曰。
賞棒。
罰棒。
縱棒。
奪棒。
愚癡棒。
降魔棒。
掃迹棒。
無情棒 問。
如何為賞棒。
答曰。
學人道一句子。
最親切語。
與道相契。
師家便打。
名為賞棒。
問。
如何為罰棒。
答曰。
學人與師問答。
随意亂道。
觸犯當頭師家便打。
名為罰棒 問。
如何為縱棒。
答曰。
學人一知半解道一句子。
少有相應。
師家便打。
名為縱棒 問。
如何為奪棒。
答曰。
學人雜毒入心。
道句合頭以為得意。
師家便打。
名為奪棒 問。
如何為愚癡棒。
答曰。
學人賓主不分。
邪正不辨。
信口亂統。
師家便打。
名愚癡棒 問。
如何為降魔棒。
答曰。
學人認魔境界。
颠狂鬼語。
以謂證道。
師家痛打。
名降魔棒 問。
如何為掃迹棒。
答曰。
學人不落凡情。
便堕聖解。
不離窠臼。
師家便打。
名掃迹棒 問。
如何為無情棒。
答曰。
道是也打。
道不是也打。
開口也打。
不開口也打。
一切不存。
名無情棒 問。
棒下翻身得何道理。
答曰。
劈頭一棒。
全身脫落。
意識冰消。
真常獨露。
利機翻身。
鈍根點額。
才涉思惟。
一場懡[怡-台+羅]。
問。
如何為四喝。
答曰。
一喝如金剛王寶劍。
一喝如踞地師子。
一喝如探竿影草。
一喝不作一喝用 問。
如何是金剛王寶劍。
答曰。
能斬意識。
凡聖情亡。
真常獨耀 問。
如何是踞地師子。
答曰。
斷常二見。
一切滲漏。
踞地一吼。
瓦解冰消 問。
如何是探竿影草。
答曰。
如鏡照像。
妍醜真僞。
自呈本面 問。
如何是不作一喝用。
答曰。
才動意識。
一喝冰消。
轉尋一喝。
喝也不用。
問。
喝下領悟。
得何意旨。
答曰。
震威一喝。
非有非無。
起本無起。
落本無落。
如是會得。
強名正覺。
問。
如何謂四照用。
答曰。
先照後用。
先用後照。
照用同時。
照用不同時 問。
如何是先照後用。
答曰。
自證分中。
以智應物。
用慧辨邪。
先雲速道。
待拟便喝 問。
如何是先用後照。
答曰。
自證分中。
先用慧辨。
後用智泯。
先豎一指。
複雲會麼 問。
如何是照用同時。
答曰。
自證分中。
智不離慧。
慧不離智。
打一棒雲。
還知痛癢麼。
問。
如何是照用不同。
答曰。
自證分中。
智是智鑒。
慧是慧用。
良久僧拟。
便歸方丈。
問。
如何為四賓主。
答曰。
賓中賓。
賓中主。
主中賓。
主中主 問。
如何是賓中賓。
答曰。
向事背理。
自昧本真 問。
如何是賓中主。
答曰。
事不離理。
任運全真 問。
如何是主中賓。
答曰。
理能成事。
不堕偏空 問。
如何是主中主。
答曰。
背事向理。
獨标本真 問。
如何為主賓相見。
分别邪正。
答曰。
師與學人。
重加金鎖。
學人歎善名賓看賓。
若為人師。
己眼不清被人熱慢。
名賓看主。
師眼清白。
能奪饑食。
拔人病根。
名主看賓。
師家驗人。
學者拈境。
主辨不動。
名主看主。
問。
如何為四料揀。
答曰。
奪人不奪境。
奪境不奪人。
人境兩俱奪。
人境俱不奪 問。
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答曰。
但自心空。
何礙外境。
下下根來。
奪法不奪境 問。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答曰。
不住外境。
惟心獨照。
中下根來。
奪境不奪法 問。
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答曰。
心境俱空。
妄從何有。
中上根來。
境法人俱奪 問。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答曰。
心自住心。
境自住境。
上上根來。
境法俱不奪。
問。
如何是第一句中薦得。
堪與佛祖為師。
答曰。
一念不生。
萬緣空寂 問。
如何是第二句中薦得。
堪與人天為師。
答曰。
一念緣起。
不續二念 問。
如何是第三句中薦得。
自救不了。
答曰。
分别才生。
圓明自昧。
問。
如何是第一玄。
答曰。
本性空寂 問。
如何是第二玄。
答曰。
真智寂照 問。
如何是第三玄。
答曰。
妙用無礙 問。
如何是體中玄。
句中玄。
玄中玄。
答曰。
體中玄性本空寂。
句中玄。
語中無語。
玄中玄。
格外提撕。
問。
如何是第一要。
答曰。
真體絕朕 問。
如何是第二要。
答曰。
大用無方 問。
如何是第三要。
答曰。
邊中不立。
問。
如何謂之。
十智同真。
師震威一喝雲。
這是第幾智。
問。
如何是一同一質。
答曰。
森羅及萬象。
一法之所印。
問。
如何是二同大事。
答曰。
寂照光中。
無欠無餘 問。
如何是三總同參。
答曰。
有情無情。
同一法界 問。
如何是四同真智。
答曰。
諸法平等。
物我一如 問。
如何是五同徧普。
答曰。
大包法界。
小不容針 問。
如何是六同具足。
答曰。
百千法門。
不離方寸 問。
如何是七同得失。
答曰。
在聖不得。
居凡不失 問。
如何是八同生殺。
答曰。
舒之物物生光。
卷之填溝塞壑 問。
如何是九同音吼。
答曰。
粗言及細語。
皆歸第一義 問。
如何是十同得入。
答曰。
萬法一心。
同歸不二。
随展兩手雲。
這一智和盤捧出。
問。
如何是汾陽第一訣。
答曰。
性體本寂 問。
如何是第二訣。
答曰。
智用獨照 問。
如何是第三訣。
達摩西來直指一心。
因甚六祖以下。
枝分五派。
各家獨立門庭。
施設差别異相。
師曰。
如金作器。
器器皆金。
似火分燈。
燈燈是火。
雖然枝茂葉盛。
其根本乎一體。
汝若智眼洞明。
自然了法無二。
臨濟(鎮州慧照義玄禅師六祖下第五世) 問。
如何是臨濟宗。
答曰。
臨濟家風。
白拈手段。
勢如山崩。
機似電卷。
赤手殺人。
毒拳追命。
棒喝交馳。
照用齊行。
賓主曆然。
人境縱奪。
一切差别名相。
不離向上一着。
問。
雲何為八棒。
答曰。
賞棒。
罰棒。
縱棒。
奪棒。
愚癡棒。
降魔棒。
掃迹棒。
無情棒 問。
如何為賞棒。
答曰。
學人道一句子。
最親切語。
與道相契。
師家便打。
名為賞棒。
問。
如何為罰棒。
答曰。
學人與師問答。
随意亂道。
觸犯當頭師家便打。
名為罰棒 問。
如何為縱棒。
答曰。
學人一知半解道一句子。
少有相應。
師家便打。
名為縱棒 問。
如何為奪棒。
答曰。
學人雜毒入心。
道句合頭以為得意。
師家便打。
名為奪棒 問。
如何為愚癡棒。
答曰。
學人賓主不分。
邪正不辨。
信口亂統。
師家便打。
名愚癡棒 問。
如何為降魔棒。
答曰。
學人認魔境界。
颠狂鬼語。
以謂證道。
師家痛打。
名降魔棒 問。
如何為掃迹棒。
答曰。
學人不落凡情。
便堕聖解。
不離窠臼。
師家便打。
名掃迹棒 問。
如何為無情棒。
答曰。
道是也打。
道不是也打。
開口也打。
不開口也打。
一切不存。
名無情棒 問。
棒下翻身得何道理。
答曰。
劈頭一棒。
全身脫落。
意識冰消。
真常獨露。
利機翻身。
鈍根點額。
才涉思惟。
一場懡[怡-台+羅]。
問。
如何為四喝。
答曰。
一喝如金剛王寶劍。
一喝如踞地師子。
一喝如探竿影草。
一喝不作一喝用 問。
如何是金剛王寶劍。
答曰。
能斬意識。
凡聖情亡。
真常獨耀 問。
如何是踞地師子。
答曰。
斷常二見。
一切滲漏。
踞地一吼。
瓦解冰消 問。
如何是探竿影草。
答曰。
如鏡照像。
妍醜真僞。
自呈本面 問。
如何是不作一喝用。
答曰。
才動意識。
一喝冰消。
轉尋一喝。
喝也不用。
問。
喝下領悟。
得何意旨。
答曰。
震威一喝。
非有非無。
起本無起。
落本無落。
如是會得。
強名正覺。
問。
如何謂四照用。
答曰。
先照後用。
先用後照。
照用同時。
照用不同時 問。
如何是先照後用。
答曰。
自證分中。
以智應物。
用慧辨邪。
先雲速道。
待拟便喝 問。
如何是先用後照。
答曰。
自證分中。
先用慧辨。
後用智泯。
先豎一指。
複雲會麼 問。
如何是照用同時。
答曰。
自證分中。
智不離慧。
慧不離智。
打一棒雲。
還知痛癢麼。
問。
如何是照用不同。
答曰。
自證分中。
智是智鑒。
慧是慧用。
良久僧拟。
便歸方丈。
問。
如何為四賓主。
答曰。
賓中賓。
賓中主。
主中賓。
主中主 問。
如何是賓中賓。
答曰。
向事背理。
自昧本真 問。
如何是賓中主。
答曰。
事不離理。
任運全真 問。
如何是主中賓。
答曰。
理能成事。
不堕偏空 問。
如何是主中主。
答曰。
背事向理。
獨标本真 問。
如何為主賓相見。
分别邪正。
答曰。
師與學人。
重加金鎖。
學人歎善名賓看賓。
若為人師。
己眼不清被人熱慢。
名賓看主。
師眼清白。
能奪饑食。
拔人病根。
名主看賓。
師家驗人。
學者拈境。
主辨不動。
名主看主。
問。
如何為四料揀。
答曰。
奪人不奪境。
奪境不奪人。
人境兩俱奪。
人境俱不奪 問。
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答曰。
但自心空。
何礙外境。
下下根來。
奪法不奪境 問。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答曰。
不住外境。
惟心獨照。
中下根來。
奪境不奪法 問。
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答曰。
心境俱空。
妄從何有。
中上根來。
境法人俱奪 問。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答曰。
心自住心。
境自住境。
上上根來。
境法俱不奪。
問。
如何是第一句中薦得。
堪與佛祖為師。
答曰。
一念不生。
萬緣空寂 問。
如何是第二句中薦得。
堪與人天為師。
答曰。
一念緣起。
不續二念 問。
如何是第三句中薦得。
自救不了。
答曰。
分别才生。
圓明自昧。
問。
如何是第一玄。
答曰。
本性空寂 問。
如何是第二玄。
答曰。
真智寂照 問。
如何是第三玄。
答曰。
妙用無礙 問。
如何是體中玄。
句中玄。
玄中玄。
答曰。
體中玄性本空寂。
句中玄。
語中無語。
玄中玄。
格外提撕。
問。
如何是第一要。
答曰。
真體絕朕 問。
如何是第二要。
答曰。
大用無方 問。
如何是第三要。
答曰。
邊中不立。
問。
如何謂之。
十智同真。
師震威一喝雲。
這是第幾智。
問。
如何是一同一質。
答曰。
森羅及萬象。
一法之所印。
問。
如何是二同大事。
答曰。
寂照光中。
無欠無餘 問。
如何是三總同參。
答曰。
有情無情。
同一法界 問。
如何是四同真智。
答曰。
諸法平等。
物我一如 問。
如何是五同徧普。
答曰。
大包法界。
小不容針 問。
如何是六同具足。
答曰。
百千法門。
不離方寸 問。
如何是七同得失。
答曰。
在聖不得。
居凡不失 問。
如何是八同生殺。
答曰。
舒之物物生光。
卷之填溝塞壑 問。
如何是九同音吼。
答曰。
粗言及細語。
皆歸第一義 問。
如何是十同得入。
答曰。
萬法一心。
同歸不二。
随展兩手雲。
這一智和盤捧出。
問。
如何是汾陽第一訣。
答曰。
性體本寂 問。
如何是第二訣。
答曰。
智用獨照 問。
如何是第三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