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松筆記
關燈
小
中
大
迦老子。
亦用一毫伎倆不得。
天然真趣。
豈能雕琢心之所露於神。
生於識心未動之先。
故用無識之心。
行於無思之境。
故不可以識動之所能侵也。
言無凝滞之思。
心有能變之識。
識所動而真則遺矣。
心有明而礙則立矣。
明則知而妄則生矣。
元明之體失矣。
故曰終日用而不知枉入諸趣者矣。
是以真心。
不能用於世。
不能辨於事。
彼非所明而明之。
彼非所知而知。
故能知於世者。
非心之所真也。
是非之彰。
道之所虧也。
出於天地。
至明至理之所非及也。
唯知吾人之所直言者。
不可知而為心。
不可以明而為道。
是以釋迦老子化機被物。
唯以辭變而為用也。
唯觀辭變為如來無礙之辨而為法也。
而窮天下人之心。
無有能盡之用。
而窮如來變化之機。
是以世尊。
四十九年。
自受用之法門。
未嘗曾說一字。
而化導衆生。
用之四十九年。
未嘗有一法與人者。
唯以直言其歸趣也。
而知言之脈。
這一訣竅達磨所傳如來慧命者。
勢如懸絲。
世尊未嘗不與道破。
在般若會上。
則曰如語者。
實語者。
真語者。
不诳語者。
不異語者。
在法華會上。
以三稱誠谛之語。
六萬餘言。
臨完正稱。
授持佛語。
唯一直語。
而為萬世之師者。
其唯大聖欤。
非有義於文所可得而言也。
是以窮盡萬物之言。
不能以直而為言也。
言非直而識所侵也。
故不能定萬物之心而為真也。
不能測萬物之心而為教也。
不能融萬物之心而住無思之境也。
不能化萬物之機而為各各父母未生已前也。
化柴煮茶 一莖茅上。
燎天赤焰常燃。
萬指叢中。
法供因緣偶爾。
苕溪煮作清涼 盡成爐[糒-米+金]。
镬湯爐内。
誰為出手提攜。
猛烈焰中。
何者将薪就熾。
旃檀寸寸。
何妨片片将來。
瓊樹森森。
豈惜枝枝拈出。
砍蒼劈翠。
截玉剖金。
滿擔攜來。
撲落總非他物。
縱橫界内。
刈末全得工夫。
化燈油 這一點光。
燭三千界。
法界之幽途直透。
彌勒之内院恒輝。
似廣寒宮啟。
映寶網之千重。
如杲日當空。
走金蛇之萬道。
觸白毫而遍皆成玉色。
照法相而大地盡作黃金。
物物騰輝。
塵塵互入。
噫。
莫道不從此處生光。
盡是得來發焰。
檀那蚤施。
仍續此明。
拈出些些。
莫教常昧。
祛蟲 生佛同源。
性無高下。
法身互顯。
報有升沉。
形分萬品。
體列千般。
彗孛現於微垣。
災異彰於吳地。
時當季夏。
爍石流金。
萬物茂榮之候。
松篁吐翠之時。
弱植同[序-予+(林/木)]。
浮英鬥豔。
幽姿傲骨。
郁蒼素質之标。
喬木森然。
群芳爛熳之莠。
魔業之吣。
推雕之剝。
乃齧乃吣。
乃柔乃傷。
衆芳搖落兮。
盡推彙品之華。
森然枯槁兮。
唯挺孤高之幹。
遭其零悴。
息歸萎薾。
天時之道違和。
地利之宜傷毀。
未能調葉。
緻降災愆。
伏願。
證法相而如屈如曲。
現三昧兮如齧如吣。
卸醜形而神通自妙。
脫業累而超極樂之邦。
仍使松筠含翠。
卉木芬芳。
複生蕙以标姿。
仍挺幹而發莠。
薦親 讵知身類浮萍。
命均脆艹。
形将物化。
驚業海之汪洋。
心乃真常。
[耳*少]畏塗之遙曠。
於乎。
法性虛靈。
慨親恩之罔極。
幽冥杳隔。
嗟子道之何申。
匪憑我佛之洪慈。
曷導冥中之滞魄。
於烏。
投誠梵院。
達悃覺天。
一有愧怍之[(保-木+(巢-果))/言]。
總藉慈悲所憫善來佛子。
允副齋心。
塵随空落。
正觀第一義天。
想與虛隕。
深入妙三摩地。
無違動止。
宴坐水月道場。
不間晨晡。
成就空華佛事。
資福寺妙宗下火 這個妙宗。
常在一毫端上。
放大光明。
髑髅眼中。
照天照地。
今日遺下贓私。
卻在山僧手裡。
這鹘臭布衫。
脂膏帽子。
向人天衆前。
投入火光三昧。
燃起燎天赤焰。
放出性空真火。
走卻無角鐵牛。
跳出金毛獅吼。
撞倒弁山峰頂。
吓得須彌倒走。
松濤徹底颠狂。
林木盡皆哮吼。
百鳥哀鳴山川淚流。
必竟向何處安身。
(打圓相雲)卻在這裡躲根瞥醜。
(咄)象王擺脫黃金索。
飛騰直入雲端走。
與楞嚴寺性庵下火 從來不識娘生鼻。
今日全然通露出。
和身跳入太虛空。
兩眼分明如電徹。
六十餘年不解尋。
一朝雲散風前别。
走卻獰龍獨角新。
縱橫法界颠狂決。
玉柱雲凝。
苕溪流截。
且道性庵上座。
必竟在何處安身。
(打圓相雲)昨宵走卻玉麒麟。
翻身跳出黃金窟。
千松筆記 門人智 錄 彌勒像贊 這個潑賴。
沒些颏腮。
常在街頭。
慣為乞丐。
個大肚皮。
唯餘臭穢。
内院難容。
泥犁有在。
(咦)若将黑墨染虛空。
直入地獄如箭射。
觀音像 這個野狐精。
裝甚癡模樣。
阿誰寫将來。
露這醜形狀。
終日诳衆生。
禮拜觀音像。
若還得見伊。
痛責三十杖。
達磨像 打落牙的腮胡。
藥不死的剩漢。
西方不能容汝。
東土來此何幹。
慣将他人之物诳人。
自己無一毫希罕。
若還撞見難饒。
劈脊還他便棒。
普賢贊 一個普賢騎個象。
兩兩分明各一樣。
普賢騎象象騎人。
鼻孔元來無兩樣。
若還檢點得分明。
各各也要三十杖。
題楞嚴寺中峰祖師遺笠 彩霞聚處結羅紋。
日落山銜頂露痕。
雨雪驟時容有笠。
電雷迅疾乃知君。
餘生活計雙天目。
全體風流五色雲。
唯此百年遺迹在。
何人惆怅罷殷勤。
密藏師遺笠 時将晴笠護螺紋。
猶恐神光露頂痕。
鄉國不居潛世外。
□□遺迹俨身分。
幸存滿月今瞻仰。
得有圓光孰見聞。
華雨一龛山寺振。
師身何處不紛紛。
挽蓮渠師 不知寒暑不知秋。
曆盡塵緣未得休。
鴻雁一聲天外落。
山流始見水無流。
與畫工陳居士 描盡江山骨。
還能寫自心。
試看馳驟處。
須認筆頭真。
十二時歌 平旦寅。
徹開兩目自分明。
最是此時人靜悄。
從來無客到柴門。
舒雙足。
活如麟。
踏破虛空何處塵。
相看猿鳥清晨過。
笑我山居絕比鄰。
日出卯。
照用同時無不了。
金烏觌面沒遮瞞。
山河大地常皎皎。
泥牛吼。
石虎洶
亦用一毫伎倆不得。
天然真趣。
豈能雕琢心之所露於神。
生於識心未動之先。
故用無識之心。
行於無思之境。
故不可以識動之所能侵也。
言無凝滞之思。
心有能變之識。
識所動而真則遺矣。
心有明而礙則立矣。
明則知而妄則生矣。
元明之體失矣。
故曰終日用而不知枉入諸趣者矣。
是以真心。
不能用於世。
不能辨於事。
彼非所明而明之。
彼非所知而知。
故能知於世者。
非心之所真也。
是非之彰。
道之所虧也。
出於天地。
至明至理之所非及也。
唯知吾人之所直言者。
不可知而為心。
不可以明而為道。
是以釋迦老子化機被物。
唯以辭變而為用也。
唯觀辭變為如來無礙之辨而為法也。
而窮天下人之心。
無有能盡之用。
而窮如來變化之機。
是以世尊。
四十九年。
自受用之法門。
未嘗曾說一字。
而化導衆生。
用之四十九年。
未嘗有一法與人者。
唯以直言其歸趣也。
而知言之脈。
這一訣竅達磨所傳如來慧命者。
勢如懸絲。
世尊未嘗不與道破。
在般若會上。
則曰如語者。
實語者。
真語者。
不诳語者。
不異語者。
在法華會上。
以三稱誠谛之語。
六萬餘言。
臨完正稱。
授持佛語。
唯一直語。
而為萬世之師者。
其唯大聖欤。
非有義於文所可得而言也。
是以窮盡萬物之言。
不能以直而為言也。
言非直而識所侵也。
故不能定萬物之心而為真也。
不能測萬物之心而為教也。
不能融萬物之心而住無思之境也。
不能化萬物之機而為各各父母未生已前也。
化柴煮茶 一莖茅上。
燎天赤焰常燃。
萬指叢中。
法供因緣偶爾。
苕溪煮作清涼 盡成爐[糒-米+金]。
镬湯爐内。
誰為出手提攜。
猛烈焰中。
何者将薪就熾。
旃檀寸寸。
何妨片片将來。
瓊樹森森。
豈惜枝枝拈出。
砍蒼劈翠。
截玉剖金。
滿擔攜來。
撲落總非他物。
縱橫界内。
刈末全得工夫。
化燈油 這一點光。
燭三千界。
法界之幽途直透。
彌勒之内院恒輝。
似廣寒宮啟。
映寶網之千重。
如杲日當空。
走金蛇之萬道。
觸白毫而遍皆成玉色。
照法相而大地盡作黃金。
物物騰輝。
塵塵互入。
噫。
莫道不從此處生光。
盡是得來發焰。
檀那蚤施。
仍續此明。
拈出些些。
莫教常昧。
祛蟲 生佛同源。
性無高下。
法身互顯。
報有升沉。
形分萬品。
體列千般。
彗孛現於微垣。
災異彰於吳地。
時當季夏。
爍石流金。
萬物茂榮之候。
松篁吐翠之時。
弱植同[序-予+(林/木)]。
浮英鬥豔。
幽姿傲骨。
郁蒼素質之标。
喬木森然。
群芳爛熳之莠。
魔業之吣。
推雕之剝。
乃齧乃吣。
乃柔乃傷。
衆芳搖落兮。
盡推彙品之華。
森然枯槁兮。
唯挺孤高之幹。
遭其零悴。
息歸萎薾。
天時之道違和。
地利之宜傷毀。
未能調葉。
緻降災愆。
伏願。
證法相而如屈如曲。
現三昧兮如齧如吣。
卸醜形而神通自妙。
脫業累而超極樂之邦。
仍使松筠含翠。
卉木芬芳。
複生蕙以标姿。
仍挺幹而發莠。
薦親 讵知身類浮萍。
命均脆艹。
形将物化。
驚業海之汪洋。
心乃真常。
[耳*少]畏塗之遙曠。
於乎。
法性虛靈。
慨親恩之罔極。
幽冥杳隔。
嗟子道之何申。
匪憑我佛之洪慈。
曷導冥中之滞魄。
於烏。
投誠梵院。
達悃覺天。
一有愧怍之[(保-木+(巢-果))/言]。
總藉慈悲所憫善來佛子。
允副齋心。
塵随空落。
正觀第一義天。
想與虛隕。
深入妙三摩地。
無違動止。
宴坐水月道場。
不間晨晡。
成就空華佛事。
資福寺妙宗下火 這個妙宗。
常在一毫端上。
放大光明。
髑髅眼中。
照天照地。
今日遺下贓私。
卻在山僧手裡。
這鹘臭布衫。
脂膏帽子。
向人天衆前。
投入火光三昧。
燃起燎天赤焰。
放出性空真火。
走卻無角鐵牛。
跳出金毛獅吼。
撞倒弁山峰頂。
吓得須彌倒走。
松濤徹底颠狂。
林木盡皆哮吼。
百鳥哀鳴山川淚流。
必竟向何處安身。
(打圓相雲)卻在這裡躲根瞥醜。
(咄)象王擺脫黃金索。
飛騰直入雲端走。
與楞嚴寺性庵下火 從來不識娘生鼻。
今日全然通露出。
和身跳入太虛空。
兩眼分明如電徹。
六十餘年不解尋。
一朝雲散風前别。
走卻獰龍獨角新。
縱橫法界颠狂決。
玉柱雲凝。
苕溪流截。
且道性庵上座。
必竟在何處安身。
(打圓相雲)昨宵走卻玉麒麟。
翻身跳出黃金窟。
千松筆記 門人智 錄 彌勒像贊 這個潑賴。
沒些颏腮。
常在街頭。
慣為乞丐。
個大肚皮。
唯餘臭穢。
内院難容。
泥犁有在。
(咦)若将黑墨染虛空。
直入地獄如箭射。
觀音像 這個野狐精。
裝甚癡模樣。
阿誰寫将來。
露這醜形狀。
終日诳衆生。
禮拜觀音像。
若還得見伊。
痛責三十杖。
達磨像 打落牙的腮胡。
藥不死的剩漢。
西方不能容汝。
東土來此何幹。
慣将他人之物诳人。
自己無一毫希罕。
若還撞見難饒。
劈脊還他便棒。
普賢贊 一個普賢騎個象。
兩兩分明各一樣。
普賢騎象象騎人。
鼻孔元來無兩樣。
若還檢點得分明。
各各也要三十杖。
題楞嚴寺中峰祖師遺笠 彩霞聚處結羅紋。
日落山銜頂露痕。
雨雪驟時容有笠。
電雷迅疾乃知君。
餘生活計雙天目。
全體風流五色雲。
唯此百年遺迹在。
何人惆怅罷殷勤。
密藏師遺笠 時将晴笠護螺紋。
猶恐神光露頂痕。
鄉國不居潛世外。
□□遺迹俨身分。
幸存滿月今瞻仰。
得有圓光孰見聞。
華雨一龛山寺振。
師身何處不紛紛。
挽蓮渠師 不知寒暑不知秋。
曆盡塵緣未得休。
鴻雁一聲天外落。
山流始見水無流。
與畫工陳居士 描盡江山骨。
還能寫自心。
試看馳驟處。
須認筆頭真。
十二時歌 平旦寅。
徹開兩目自分明。
最是此時人靜悄。
從來無客到柴門。
舒雙足。
活如麟。
踏破虛空何處塵。
相看猿鳥清晨過。
笑我山居絕比鄰。
日出卯。
照用同時無不了。
金烏觌面沒遮瞞。
山河大地常皎皎。
泥牛吼。
石虎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