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一
武林十八澗理安禅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為住持遷化佛事法語
圓悟勤禅師為佛眼和尚秉炬。
如來涅盤日。
娑羅雙樹間。
放出三昧火。
阇維金色身。
有條攀條。
無條攀例。
故褒山佛眼禅師道播四海名聞九洲。
二十年間三據大剎。
退席褒嶺宴坐鐘山。
以平生所受用栗棘蓬驅耕夫之牛。
以楊岐所付囑金剛圈奪饑人之食。
傳持一大事。
提振向上機。
衲子雲從。
諸方景慕。
豈謂一彈指頃坐斷報化佛頭。
談笑之間遽失人天正眼。
今則乾坤廓落人境蕭條。
雪映高山風清大野。
圓頂後相放萬裡神光。
大衆。
正與麼時。
還委悉麼。
看取亘天紅焰裡。
華發優昙大地春。
為佛真大師秉炬。
觸目菩提真解脫。
頂門正眼耀乾坤。
透得生死關。
廓然無起滅。
佛真大師生平滴水滴凍。
勇猛截鐵斬釘。
舉世重其為人。
聞見莫不欽歎。
内侍叢中跳出。
衲僧隊裡修行。
淵聖錫徽名。
皇後賜度牒。
驚群伏衆絕類離倫。
将謂萬裡前程。
豈期百年頃刻。
今則翻身長往。
透出金圈栗棘蓬。
頂後圓光。
應現無生大火聚。
佛真佛真。
急着眼。
保雲程。
一炬紅光才舉處。
毗盧頂上任縱橫。
為範和尚秉炬。
忠臣不畏死。
故能立天下之大事。
勇士不顧生。
故能成天下之大名。
衲僧家透脫生死。
不懼危亡。
故能立佛祖之紀綱。
昭覺和尚神機峭拔。
智辯滔天。
肘臂下有符。
頂門上具眼。
奮喝散白雲底意氣。
操打破虛空底鉗錘。
一歸錦官。
兩住雄剎。
辟開荊棘路。
坐斷是非關。
接物利生光揚佛日。
臨岐一着擺撥便行。
絕後光前。
頭正尾正。
如今既到者裡。
可謂世緣畢備。
末後殷懃坐斷。
路頭一堆猛火。
大衆。
且道畢竟向什麼處去。
舉火炬雲。
烈焰亘天留不得。
當空寶月鎮長圓。
弘覺忞禅師為權和尚火。
幹将獄底光沖鬥。
一出豐城萬怪降。
天寶人間留不住。
空遺寒影寫澄江。
子不譚父德。
師豈譽徒賢。
恐孤芳之不着。
将青史其遂湮。
唯我權公長老智足超宗仁能缵緒。
初臻覺岸。
高升太白之堂。
末到牢關。
深入山僧之室。
閑吸西江水。
涓滴無餘。
直接濟北流。
滔天有浪。
枝葉廉纖。
不帶瞬視全彰本色之人。
偷心毫發。
靡容針錐痛下時流之疾。
一衲披十周寒暑。
半逐飛雲。
三門絕今世塵嚣。
平堆古霰。
所以人天四衆欣戴真慈。
雲水方來雅推善導。
何意德生魔色。
豈期天喪予躬。
苦海波心遽爾頓停慈擢。
琉璃地上無端撥轉夜船。
雲遮一帶峰巒巢迷歸鳥。
雪覆千灣蘆泾岸失行舟。
正當今日。
指窮於為薪。
火傳而不盡。
一句又作麼生道。
分形散體周諸國。
為瑞為祥遍九垓。
安骨 育王元禅師為澹庵和尚安骨。
浙水東頭是故鄉。
黃金台畔忽雲亡。
雖當明月清霜重。
猶見秋花晚節香。
恭惟澹庵和尚道重山林名揚海宇。
俨先輩之典型。
作後人之規矩。
風雲際會。
早嘗出世於浮梁。
雨露骈繁。
屢觐天顔於帝所。
分座鐘山。
榮升玉幾。
承遠召住大慈恩。
踞猊床肆談宗旨。
選官利人兼利己。
正宣一代而闡揚。
豈料數朝而已矣。
雖然不滅不生無彼無此。
青青翠竹盡是真如。
岌岌青山無非妙體。
今日歸來事若何。
全始全終切骨切髓。
千古安然夢庵裡。
弘覺忞禅師為權和尚安骨。
鲸吞水盡露珊瑚。
撐起枝枝桂影孤。
剎海三千澄後夜。
法身端坐大毗盧。
白雲斷處家山。
劫壺空中世界。
日月雙丸回薄。
無繇正照旁臨。
虛閑六戶開張。
不受森圍翠繞。
簾垂黃閣逈。
帳合紫羅寒。
最妙最玄。
先聖獨推此位。
非偏非正。
諸佛罕處其中。
安下骨龛雲。
且道者漢以何為功能俨然高踞。
雪鬓霜眉從火出。
堂堂終不落今時。
起骨 天隐修禅師為達本大師起骨歸入龍池塔。
海底泥牛銜月走。
崖前石虎抱兒眠。
吾兄既達元初本。
何故淹留在此間。
歸去來。
歸去來。
故山院裡絕塵埃。
相逢俱是舊相識。
管使吾兄笑眼開。
轉骨 天如則禅師為報恩定長老中路轉骨。
道吾遷塔就石霜。
知子莫若父。
報恩移骨歸天目。
家富小兒驕。
雖然一種恩情。
争柰兩家機軸。
撫骨雲。
若不是定動衲僧。
俠路相逢放伊不過。
煅骨 密雲悟禅師為豁然師弟煅骨。
以火炬指骨雲。
縱然皮膚脫盡。
白骨也須火煅。
惟我師弟豁然。
卻具者般體段。
以火炬打圓相雲。
大衆會麼。
撺火炬雲。
看。
弘覺忞禅師為玄玄其公煅骨。
皮膚脫落露真常。
那個将身北鬥藏。
火後依然還入煅。
精金要見十分黃。
惟我同參其公禅師。
叢林衛霍之臣。
知識蕭曹之佐。
始也受生陽羨。
飲光之中天降迹。
縣知佛日當興。
少焉脫白龍池。
耶舍之鹿苑皈投。
默計法輪定轉。
所以二十年事先師。
朝挈蓋暮提缾。
恒随步武。
五六處襄法社。
栉甚風沐甚雨。
曆盡艱辛。
然則丹山出而毛骨權奇。
師窟遊而爪牙鋒利。
事應乃爾。
理實當然。
其柰智困於天刑。
神疲於物務。
兼之風雲未遘羽翮先摧。
後先師僅五周。
趨寂滅将一紀。
於戲。
泰嶽頹而群峰偃。
象王去而象子
如來涅盤日。
娑羅雙樹間。
放出三昧火。
阇維金色身。
有條攀條。
無條攀例。
故褒山佛眼禅師道播四海名聞九洲。
二十年間三據大剎。
退席褒嶺宴坐鐘山。
以平生所受用栗棘蓬驅耕夫之牛。
以楊岐所付囑金剛圈奪饑人之食。
傳持一大事。
提振向上機。
衲子雲從。
諸方景慕。
豈謂一彈指頃坐斷報化佛頭。
談笑之間遽失人天正眼。
今則乾坤廓落人境蕭條。
雪映高山風清大野。
圓頂後相放萬裡神光。
大衆。
正與麼時。
還委悉麼。
看取亘天紅焰裡。
華發優昙大地春。
為佛真大師秉炬。
觸目菩提真解脫。
頂門正眼耀乾坤。
透得生死關。
廓然無起滅。
佛真大師生平滴水滴凍。
勇猛截鐵斬釘。
舉世重其為人。
聞見莫不欽歎。
内侍叢中跳出。
衲僧隊裡修行。
淵聖錫徽名。
皇後賜度牒。
驚群伏衆絕類離倫。
将謂萬裡前程。
豈期百年頃刻。
今則翻身長往。
透出金圈栗棘蓬。
頂後圓光。
應現無生大火聚。
佛真佛真。
急着眼。
保雲程。
一炬紅光才舉處。
毗盧頂上任縱橫。
為範和尚秉炬。
忠臣不畏死。
故能立天下之大事。
勇士不顧生。
故能成天下之大名。
衲僧家透脫生死。
不懼危亡。
故能立佛祖之紀綱。
昭覺和尚神機峭拔。
智辯滔天。
肘臂下有符。
頂門上具眼。
奮喝散白雲底意氣。
操打破虛空底鉗錘。
一歸錦官。
兩住雄剎。
辟開荊棘路。
坐斷是非關。
接物利生光揚佛日。
臨岐一着擺撥便行。
絕後光前。
頭正尾正。
如今既到者裡。
可謂世緣畢備。
末後殷懃坐斷。
路頭一堆猛火。
大衆。
且道畢竟向什麼處去。
舉火炬雲。
烈焰亘天留不得。
當空寶月鎮長圓。
弘覺忞禅師為權和尚火。
幹将獄底光沖鬥。
一出豐城萬怪降。
天寶人間留不住。
空遺寒影寫澄江。
子不譚父德。
師豈譽徒賢。
恐孤芳之不着。
将青史其遂湮。
唯我權公長老智足超宗仁能缵緒。
初臻覺岸。
高升太白之堂。
末到牢關。
深入山僧之室。
閑吸西江水。
涓滴無餘。
直接濟北流。
滔天有浪。
枝葉廉纖。
不帶瞬視全彰本色之人。
偷心毫發。
靡容針錐痛下時流之疾。
一衲披十周寒暑。
半逐飛雲。
三門絕今世塵嚣。
平堆古霰。
所以人天四衆欣戴真慈。
雲水方來雅推善導。
何意德生魔色。
豈期天喪予躬。
苦海波心遽爾頓停慈擢。
琉璃地上無端撥轉夜船。
雲遮一帶峰巒巢迷歸鳥。
雪覆千灣蘆泾岸失行舟。
正當今日。
指窮於為薪。
火傳而不盡。
一句又作麼生道。
分形散體周諸國。
為瑞為祥遍九垓。
安骨 育王元禅師為澹庵和尚安骨。
浙水東頭是故鄉。
黃金台畔忽雲亡。
雖當明月清霜重。
猶見秋花晚節香。
恭惟澹庵和尚道重山林名揚海宇。
俨先輩之典型。
作後人之規矩。
風雲際會。
早嘗出世於浮梁。
雨露骈繁。
屢觐天顔於帝所。
分座鐘山。
榮升玉幾。
承遠召住大慈恩。
踞猊床肆談宗旨。
選官利人兼利己。
正宣一代而闡揚。
豈料數朝而已矣。
雖然不滅不生無彼無此。
青青翠竹盡是真如。
岌岌青山無非妙體。
今日歸來事若何。
全始全終切骨切髓。
千古安然夢庵裡。
弘覺忞禅師為權和尚安骨。
鲸吞水盡露珊瑚。
撐起枝枝桂影孤。
剎海三千澄後夜。
法身端坐大毗盧。
白雲斷處家山。
劫壺空中世界。
日月雙丸回薄。
無繇正照旁臨。
虛閑六戶開張。
不受森圍翠繞。
簾垂黃閣逈。
帳合紫羅寒。
最妙最玄。
先聖獨推此位。
非偏非正。
諸佛罕處其中。
安下骨龛雲。
且道者漢以何為功能俨然高踞。
雪鬓霜眉從火出。
堂堂終不落今時。
起骨 天隐修禅師為達本大師起骨歸入龍池塔。
海底泥牛銜月走。
崖前石虎抱兒眠。
吾兄既達元初本。
何故淹留在此間。
歸去來。
歸去來。
故山院裡絕塵埃。
相逢俱是舊相識。
管使吾兄笑眼開。
轉骨 天如則禅師為報恩定長老中路轉骨。
道吾遷塔就石霜。
知子莫若父。
報恩移骨歸天目。
家富小兒驕。
雖然一種恩情。
争柰兩家機軸。
撫骨雲。
若不是定動衲僧。
俠路相逢放伊不過。
煅骨 密雲悟禅師為豁然師弟煅骨。
以火炬指骨雲。
縱然皮膚脫盡。
白骨也須火煅。
惟我師弟豁然。
卻具者般體段。
以火炬打圓相雲。
大衆會麼。
撺火炬雲。
看。
弘覺忞禅師為玄玄其公煅骨。
皮膚脫落露真常。
那個将身北鬥藏。
火後依然還入煅。
精金要見十分黃。
惟我同參其公禅師。
叢林衛霍之臣。
知識蕭曹之佐。
始也受生陽羨。
飲光之中天降迹。
縣知佛日當興。
少焉脫白龍池。
耶舍之鹿苑皈投。
默計法輪定轉。
所以二十年事先師。
朝挈蓋暮提缾。
恒随步武。
五六處襄法社。
栉甚風沐甚雨。
曆盡艱辛。
然則丹山出而毛骨權奇。
師窟遊而爪牙鋒利。
事應乃爾。
理實當然。
其柰智困於天刑。
神疲於物務。
兼之風雲未遘羽翮先摧。
後先師僅五周。
趨寂滅将一紀。
於戲。
泰嶽頹而群峰偃。
象王去而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