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九

關燈
劍下有分身之意。

    亦有出身之路。

    (你若向活鱍鱍處着倒。

    我便教你性命不存。

    你若在淨裸裸處坐地。

    我便教你雲生腳下。

    直須)人境俱奪殺活同時。

    自然海晏河清日上月下。

    何故宏開選佛場。

    心空便作狀元郎。

    傳來隻個無文印。

    桂子香中舉手忙。

    乃喝雲。

    文生也。

    汝諸人是拖白。

    是末名。

    是頭名。

    良久雲。

    龍生金鳳子。

    沖破碧琉璃。

    複雲。

    茲承天龍禅寺無用貴首座偕生首座入山設齋表襯。

    持大道平長老香請曰。

    今春蒙松江蔡媽媽李氏淨心施财建新僧堂完備。

    請和尚向彼中開堂說法。

    與淨心相見。

    師曰諾。

    於是撾鼓升堂集衆而告之曰。

    無明以十方世界作一個僧堂。

    行與諸人同行。

    坐與諸人同坐。

    乃至語默動靜折旋俯仰未嘗與諸人有絲毫間隔。

    所以雪峰雲。

    僧堂前與汝相見了也。

    汝若頂門具眼。

    便見無明與淨心在僧堂前相見。

    汝若更道在天龍僧堂前相見。

    在伏龍僧堂前相見。

    我也知你是個瞎漢。

    不惜眉毛複示一頌。

    處世界。

    無所着。

    圓陀陀。

    光爍爍。

    大中大。

    窄中窄。

    李氏淨心雖女流。

    宛有丈夫之作略。

    針鋒上拄須彌盧。

    微塵中現寶王剎。

    天龍道。

    用不盡。

    添得伏龍背地哂。

    赤肉團上壁立千仞。

    阿呵呵。

    哩哩啰。

    東家作牛西家作馬。

    衲僧鼻孔一時穿。

    眼光爍破四天下。

    複召大衆雲。

    是甚麼。

     石屋珙禅師入新僧堂上堂。

    直為柱。

    曲為梁。

    規中圓。

    矩中方。

    匠氏取材之良也。

    歸其圓泯其方。

    舍其短取其長。

    主人立法之妙也。

    所以福源僧堂建柱石于丙子之孟春。

    畢斧斤于戊戌之重九。

    六窗炯炯洞一色之虛明。

    萬瓦鱗鱗絕三種之滲漏。

    低頭不見地。

    還他擔闆禅和。

    仰面不見天。

    卻許蒙頭衲子。

    老竹溪豈止一生行願。

    憍陳如頓增萬倍威光。

    遵行百丈叢林。

    壯觀千年常住。

    直得十方諸佛異口同音宣說偈言。

    佛子住此地。

    則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

    經行及坐卧。

    又有龐居士說個頌子贊歎雲。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然雖如是。

    其柰張無盡忍俊不禁出來道。

    汝等諸人即解樹頭吃果子。

    不知樹曲錄。

    殊不知作此堂者有損有益。

    居此堂者有利有害。

    者般說話也怪伊不得。

    何故。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此事且拈放一邊。

    祇如衲僧自己分上得力句子作麼生道。

    良久。

    饑餐渴飲渾無事。

    聽雨聽風閑打眠。

     長翁淨禅師新起妙嚴慶忏升座。

    推倒多年老鼠窠。

    掃空平地笑呵呵。

    從頭架起生頭角。

    蓋覆驢牛不厭多。

    今朝成就大緣千古。

    發揮大事且道如何。

    斫額任他門外客。

    到家還我個中人。

    複舉文殊問無着近離甚麼處。

    着雲南方。

    殊雲南方佛法如何主持。

    着雲末法比丘少奉戒律。

    殊雲多少衆。

    着雲或三百或五百。

    師雲春風勾引鹧鸪啼。

    着問文殊此間佛法如何主持。

    殊雲聖凡同居龍蛇混雜。

    着雲多少衆。

    殊雲前三三與後三三。

    師雲平地波瀾鈎鐵船。

    者兩轉語要與諸方眉毛撕結。

    更有兩轉語要與諸方點眼。

    或三百或五百。

    銅錢鐵錢。

    省數足陌。

    前三三與後三三。

    蘿蔔芋奶。

    淺貯滿擔。

    諸方忽然眼開。

    決定拍手大笑。

    笑個甚麼。

    不笑巴義便笑杜撰。

    雖然笑者還稀。

    忽有人問天童多少衆。

    便向他道。

    新起妙嚴誇第一。

    一齊都在畫圖中。

     劍門分禅師建千眼大悲殿上堂。

    靈筵今古絕依附。

    普天匝地從教舉。

    南無大悲觀世音。

    咄咄何曾在别處。

    南無大悲觀世音。

    大通大願接迷情。

    口口念來知幾幾。

    何如菩薩現全身。

    觀音菩薩鎮長在。

    寶殿興崇無窒礙。

    上答皇恩無盡齡。

    情與非情同一會。

     楚石琦禅師建萬佛閣上堂。

    一拽石。

    二搬土。

    發機不用千鈞弩。

    無邊樓閣滿虛空。

    曠大劫來誰是主。

    誰是主。

    須辨取。

    最好一梁對一柱。

    便下座。

     箬庵問禅師進新齋堂示衆。

    古德不赴堂。

    蝦為子曲。

    侍者雲。

    和尚不曾出入。

    因甚莊上吃油糍。

    事因叮囑起。

    教伊問莊主。

    大似詐明頭。

    侍者才出門。

    莊主謝臨屈。

    兩彩一賽。

    山僧今日将古人一副肺膽盡情揭露。

    為諸人應個時節。

    蓦拈拂子。

    巍巍堂堂。

    輝輝煌煌。

    晨時有粥。

    齋時有飯。

    汝諸人切忌違時失候。

    設或有個違時失候底。

    山僧也不罰伊。

    但喚行者多與他一杓殘盆菜汁。

    若受用得着。

    也許伊向磬山門下提瓶挈缽。

    喝一喝擊拂子。

     鑄镬提綱(結竈進火) 虎丘隆禅師謝鑄镬街坊上堂。

    渠無面目底千聖不敢近。

    方解入林不動草。

    入水不動波。

    變大地作黃金。

    攪長河為酥酪。

    寸絲不挂通身無影像。

    便能入荒田不揀。

    信手拈來。

    頭頭上顯。

    物物上明。

    收放臨時。

    更無滲漏。

    所以道諸方說禅浩浩地。

    争如我栽田博飯吃。

    直饒居士深懷樂施。

    也未免剜肉成瘡。

    簡點将來。

    未忘取舍。

    南泉打破粥鍋。

    雖然光前絕後。

    因甚衆人之物将為自己受用。

    如今要全舊日家風。

    須是重新鑄造。

    雖然一動一靜一進一退。

    總未有事在。

    畢竟作麼生。

    還會麼。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劍門分禅師結竈示衆雲。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