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顧後。
所以道。
若向佛祖行說不到處踞地。
方敢向他佛祖頂[甯*頁]上提持。
山僧二十年前向者裡打失一隻眼。
直得上無攀仰下絕己躬。
倒握太阿孤行湖海。
今日被衆檀護逼勒回來。
依然山是山水是水。
人是人物是物。
男是男女是女。
僧是僧俗是俗。
且道還有為人處也無。
還鄉一曲乘時唱。
會有知音暗點頭。
栖水大善寺卓去病仲期諸護法請升座。
師雲。
談玄談妙羅縠一重。
說道說禅白雲萬裡。
三乘十二分教。
經有經師。
論有論師。
内聖外王。
百家諸子。
自是諸檀獲家常茶飯。
臨濟喝。
德山棒。
火上添油。
雲門餅。
趙州茶。
眼中着屑。
且道山僧今日将甚麼為人好。
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雖然如是。
拈拄杖雲。
拄杖子忽然[跳-兆+孛]跳出來道。
今日一會若缁若素若老若少。
鹹深谛信願聞法要。
請和尚普為大衆廣開方便。
令諸有情各各信入。
卓拄杖雲。
還知麼。
水歸大海波濤靜。
雲到蒼梧氣象閑。
便下座。
玉林琇禅師到彌勒寺上堂。
卓拄杖雲。
報恩新長老本來無住。
握根拄杖倒用橫拈。
把個鬥笠遮卻一切人眼孔。
東西南北少有識者。
到者裡遇着同門老道兄。
瞞他不得。
被推向人前。
要某舉揚先師現成句子。
召衆雲。
擲個蒲團。
說法随處。
蓦喝一喝卓拄杖一下。
複倚杖雲。
今日升座於彌勒殿中。
更為大衆舉則古話。
當初布袋和尚亦與新報恩一般行腳。
常自述行由雲。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裡遊。
後來為慈悲之故。
更有落草之談雲。
彌勒真彌勒。
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
時人自不識。
咄哉。
者阿師慈則大慈。
吝亦少吝。
新報恩今日既與大衆有緣同此一會。
一發打開布袋。
更不露頭藏尾去也。
大衆谛聽。
彌勒真彌勒。
分身千百億。
額橫兩道眉。
面豎一個鼻。
阿呵呵。
笑不辍。
掀起嘴唇片片皮。
露出牙齒許多骨。
展手雲。
大家施我一文錢。
更有一句為君說。
十個指頭八個丫。
誰人平易誰奇特。
擲拄杖下座。
報謝回寺提綱 楊岐會禅師參駕部歸上堂。
釋迦老子為先鋒。
彌勒大士為殿後。
衆中還有着力者麼。
出衆來與雲蓋着力看。
如無。
雲蓋自逞神通去也。
三五日出入相看首座大衆。
你且道於者裡還有隔礙底道理麼。
上座。
僧堂裡展缽時與上座同展。
睡時與上座同睡。
立地時與上座同立地。
長者長法身。
短者短法身。
彌勒運用與去來。
何處有間隔。
雖然如是。
你且道雲蓋在船頭在船尾。
衆中還有靈利底衲僧觑得見麼。
良久雲。
人人盡道平地險。
登樓方覺遠山青。
參。
真淨文禅師出州回上堂。
山中城裡事不相知。
有一句子未敢洩機。
候遍到寮中一一當面分付。
直是臨時。
各各自着精彩。
莫教蹉過。
出州回上堂。
古人道。
去去實不去。
途中好善為。
來來實不來。
路上莫虧危。
古人見不透脫。
強生節目惑於後人。
洞山即不然。
來但言來。
去但言去。
有什麼過。
老僧入州途中。
晚便住曉便行。
又善為個什麼。
歸來路上。
困便歇饑便飯。
又有什麼虧危。
今複林下與諸道人相見。
又有什麼事。
參退吃茶。
出外歸上堂。
歸來閏二月。
阒寂寶山中。
城隍耳目盡。
塵勞萬事空。
春水綠。
野花紅。
須信禅家道莫窮。
信手拈來一枝草。
臨機生殺任西東。
出外歸上堂。
古人所謂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情若不生則老僧出入動靜無去來之作。
自然人事周徧。
又何妨遊戲神通藏法喜禅悅樂。
則與大衆同住如來寂滅海究竟覺。
喝一喝下坐。
保甯勇禅師莊上回上堂。
記得鵝湖和尚一日點淨後不赴堂。
遂入方丈裡睡。
齋後知事來白雲和尚何不赴堂。
鵝湖雲莊上吃油糍來。
晚間莊主到雲。
今日謝和尚吃油糍。
大衆。
為複是神通妙用。
本體如然。
平地上剛然捏怪。
既不與麼又作麼生。
良久雲。
者個公案一任天下人批判。
保甯也無神通妙用。
亦無宿命他心。
院在江甯府。
莊屬宜興縣。
水路一千。
陸路四百。
孤舟野渡處處經過。
堤柳岩花時時間發。
前月出去昨日歸來。
莊上也不曾吃他油糍。
祇是炊白米飯煮野菜羹。
療飽充饑随家豐儉。
然雖如是。
更有一般堪笑事。
米中粒粒徧生蟲。
參。
出歸上堂。
霜風浩浩葉紛紛。
曉入深村野老門。
相見但知俱默坐。
更無一事可談論。
良久雲。
入山擒虎易。
開口告人難。
雪窦顯禅師歸寺上堂。
甚生标格。
還知也無。
諸禅德。
祖佛不能宣傳。
天地不能覆載。
二乘聞之膽裂。
十地到此魂驚。
其或達士切磋頗逢決戰。
一拶一捺略露風規。
句滞則嶽立磨空。
源迷則雲橫布野。
所以先聖道。
一言才舉。
千車同轍。
該括微塵。
猶是化門之說。
你衲僧合作麼生觊。
自知時。
便下座。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十七
所以道。
若向佛祖行說不到處踞地。
方敢向他佛祖頂[甯*頁]上提持。
山僧二十年前向者裡打失一隻眼。
直得上無攀仰下絕己躬。
倒握太阿孤行湖海。
今日被衆檀護逼勒回來。
依然山是山水是水。
人是人物是物。
男是男女是女。
僧是僧俗是俗。
且道還有為人處也無。
還鄉一曲乘時唱。
會有知音暗點頭。
栖水大善寺卓去病仲期諸護法請升座。
師雲。
談玄談妙羅縠一重。
說道說禅白雲萬裡。
三乘十二分教。
經有經師。
論有論師。
内聖外王。
百家諸子。
自是諸檀獲家常茶飯。
臨濟喝。
德山棒。
火上添油。
雲門餅。
趙州茶。
眼中着屑。
且道山僧今日将甚麼為人好。
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雖然如是。
拈拄杖雲。
拄杖子忽然[跳-兆+孛]跳出來道。
今日一會若缁若素若老若少。
鹹深谛信願聞法要。
請和尚普為大衆廣開方便。
令諸有情各各信入。
卓拄杖雲。
還知麼。
水歸大海波濤靜。
雲到蒼梧氣象閑。
便下座。
玉林琇禅師到彌勒寺上堂。
卓拄杖雲。
報恩新長老本來無住。
握根拄杖倒用橫拈。
把個鬥笠遮卻一切人眼孔。
東西南北少有識者。
到者裡遇着同門老道兄。
瞞他不得。
被推向人前。
要某舉揚先師現成句子。
召衆雲。
擲個蒲團。
說法随處。
蓦喝一喝卓拄杖一下。
複倚杖雲。
今日升座於彌勒殿中。
更為大衆舉則古話。
當初布袋和尚亦與新報恩一般行腳。
常自述行由雲。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裡遊。
後來為慈悲之故。
更有落草之談雲。
彌勒真彌勒。
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
時人自不識。
咄哉。
者阿師慈則大慈。
吝亦少吝。
新報恩今日既與大衆有緣同此一會。
一發打開布袋。
更不露頭藏尾去也。
大衆谛聽。
彌勒真彌勒。
分身千百億。
額橫兩道眉。
面豎一個鼻。
阿呵呵。
笑不辍。
掀起嘴唇片片皮。
露出牙齒許多骨。
展手雲。
大家施我一文錢。
更有一句為君說。
十個指頭八個丫。
誰人平易誰奇特。
擲拄杖下座。
報謝回寺提綱 楊岐會禅師參駕部歸上堂。
釋迦老子為先鋒。
彌勒大士為殿後。
衆中還有着力者麼。
出衆來與雲蓋着力看。
如無。
雲蓋自逞神通去也。
三五日出入相看首座大衆。
你且道於者裡還有隔礙底道理麼。
上座。
僧堂裡展缽時與上座同展。
睡時與上座同睡。
立地時與上座同立地。
長者長法身。
短者短法身。
彌勒運用與去來。
何處有間隔。
雖然如是。
你且道雲蓋在船頭在船尾。
衆中還有靈利底衲僧觑得見麼。
良久雲。
人人盡道平地險。
登樓方覺遠山青。
參。
真淨文禅師出州回上堂。
山中城裡事不相知。
有一句子未敢洩機。
候遍到寮中一一當面分付。
直是臨時。
各各自着精彩。
莫教蹉過。
出州回上堂。
古人道。
去去實不去。
途中好善為。
來來實不來。
路上莫虧危。
古人見不透脫。
強生節目惑於後人。
洞山即不然。
來但言來。
去但言去。
有什麼過。
老僧入州途中。
晚便住曉便行。
又善為個什麼。
歸來路上。
困便歇饑便飯。
又有什麼虧危。
今複林下與諸道人相見。
又有什麼事。
參退吃茶。
出外歸上堂。
歸來閏二月。
阒寂寶山中。
城隍耳目盡。
塵勞萬事空。
春水綠。
野花紅。
須信禅家道莫窮。
信手拈來一枝草。
臨機生殺任西東。
出外歸上堂。
古人所謂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情若不生則老僧出入動靜無去來之作。
自然人事周徧。
又何妨遊戲神通藏法喜禅悅樂。
則與大衆同住如來寂滅海究竟覺。
喝一喝下坐。
保甯勇禅師莊上回上堂。
記得鵝湖和尚一日點淨後不赴堂。
遂入方丈裡睡。
齋後知事來白雲和尚何不赴堂。
鵝湖雲莊上吃油糍來。
晚間莊主到雲。
今日謝和尚吃油糍。
大衆。
為複是神通妙用。
本體如然。
平地上剛然捏怪。
既不與麼又作麼生。
良久雲。
者個公案一任天下人批判。
保甯也無神通妙用。
亦無宿命他心。
院在江甯府。
莊屬宜興縣。
水路一千。
陸路四百。
孤舟野渡處處經過。
堤柳岩花時時間發。
前月出去昨日歸來。
莊上也不曾吃他油糍。
祇是炊白米飯煮野菜羹。
療飽充饑随家豐儉。
然雖如是。
更有一般堪笑事。
米中粒粒徧生蟲。
參。
出歸上堂。
霜風浩浩葉紛紛。
曉入深村野老門。
相見但知俱默坐。
更無一事可談論。
良久雲。
入山擒虎易。
開口告人難。
雪窦顯禅師歸寺上堂。
甚生标格。
還知也無。
諸禅德。
祖佛不能宣傳。
天地不能覆載。
二乘聞之膽裂。
十地到此魂驚。
其或達士切磋頗逢決戰。
一拶一捺略露風規。
句滞則嶽立磨空。
源迷則雲橫布野。
所以先聖道。
一言才舉。
千車同轍。
該括微塵。
猶是化門之說。
你衲僧合作麼生觊。
自知時。
便下座。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