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一

關燈
十字街頭垂手。

    要見千峰頂上興慈。

    大衆。

    委麼。

    乃豎拂子雲。

    鶴有九霄難翥翼。

    馬無千裡謾追風。

    久立珍重。

     更受請提綱 保甯勇禅師再受保甯帖上堂。

    拍手三下。

    指口搖手三下。

    下座。

     大慧杲禅師在育王再受徑山勅升座。

    善法堂前瑞氣新。

    天書來自九重城。

    惟憑一句無私語。

    上祝吾皇億萬春。

     受請當晚小參提綱 真淨文禅師在洞山受請。

    當晚小參。

    新豐古洞萬疊争攢。

    悟本真宗千林競簇。

    古今勝地佛事常興。

    所以昔日悟本大師有時提唱雲。

    惟有佛菩提。

    是真歸仗處。

    複喝一喝雲。

    猶有者個去就在。

    諸德。

    祇如大師道。

    猶作者個去就在。

    且道意作麼生。

    還知落處麼。

    叢林中多有商量者。

    有底道聞佛聞法似生冤家。

    況更有歸仗處。

    故遭悟本大師檢點。

    有底道悟本祇要人休歇去。

    有底道悟本祇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

    似與麼匹配。

    又何曾夢見他古人。

    既不如是。

    又且如何。

    諸德。

    此個事大須子細不可粗心。

    一等參禅窮教到底。

    宗門中千差萬别隐顯殊途。

    惟大智方明。

    降茲已往莫測涯際。

    而今多是抱不哭孩兒。

    打淨潔球子。

    把纜放船。

    抱橋柱澡洗。

    彼此丈夫阿誰無分。

    若便明去。

    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

    入火不燒入水不溺。

    於一切處不留一切處。

    或就靈光獨耀烜赫殊分。

    可謂蕩蕩乎落落乎。

    張起濟岸帆。

    撥動渡人舟。

    於生死海内白浪堆中。

    出沒去來逍遙自在。

    乃喝雲。

    從他謗。

    任他非。

    雨中兼箬笠蓑衣。

    而今暫别海門月。

    攜魚且向市廛歸。

    下座。

     五祖演禅師受東山請。

    當晚小參。

    一則三。

    三則七。

    牧羊堤畔女貞花。

    拒馬河邊望夫石。

    石擊尺。

    赤土畫簸箕。

    從教眼搭癡。

    複雲。

    淮甸三十載。

    今作老黃梅。

    好事明明說。

    從教鴨聽雷。

     明覺顯禅師受雪窦請。

    當晚小參。

    諸仁者。

    未有常行而不住。

    未有常住而不行。

    古之今之各有攸往。

    且如茲院僻處一隅。

    若非念報佛恩。

    無以四來居此。

    恐山僧進發之後法席空虛。

    今命素公開士接續住持。

    幸冀衆慈同心勸請。

     圓悟禅師高郵乾明受勅住金山龍遊。

    當晚小參。

    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

    諸佛密語正如擊塗毒鼓。

    未拟議前先蹉過。

    才思量處隔千山。

    須要眼似流星心如鐵石。

    所以從上來提持向上綱宗。

    隻有三句。

    有時咬去。

    有時咬住。

    有時一向不去。

    有時一向不住。

    明眼漢。

    沒窠臼。

    若論戰也個個力在轉處。

    卻物為上。

    逐物為下。

    要須把斷凡聖路頭不立毫末。

    然後舉一毫毛盡無邊香水海。

    七達八通。

    說一句子窮龍宮。

    盈海藏。

    此猶是極則之談。

    未是衲僧巴鼻。

    若論衲僧受用。

    直饒棒如雨點喝似雷奔。

    列千聖下風。

    立毗盧頂上。

    擊石火閃電光。

    俊鹞俊鷹也趕他不及。

    要須正一切知見。

    發明大解脫。

    無不曆落無不透脫。

    則在天同天在地同地。

    物同物我同我。

    證一切智。

    明一切道。

    無處不通容。

    無機不圓證。

    正當恁麼時。

    諸人各各返照自己分上。

    曾移易一絲毫許麼。

    所謂十世圓融十分成就。

    且道不落機緣一句作麼生道。

    觌面要須宗正眼。

    臨機截斷聖凡蹤。

     辭衆提綱 白雲端禅師受法華請。

    辭衆上堂。

    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群生前。

    随緣赴感靡不周。

    而常處此菩提座。

    大衆。

    作麼生說個随緣赴感底道理。

    祇於一彈指間盡大地含生根機一時應得周足。

    而未嘗動着一毫頭。

    便且喚作随緣赴感而常處此座。

    祇如山僧此者受法華請。

    相次與大衆相别。

    去宿松縣裡開堂了方歸院去。

    且道還離此座也無。

    若道離。

    則世谛流布。

    若道不離。

    作麼生見得個不離底事。

    莫是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麼。

    又莫是一切無心一時自遍麼。

    若恁麼。

    正是掉棒打月。

    到者裡直須悟始得。

    悟後更須遇人始得。

    汝道既悟了便休。

    又何必更須遇人。

    若悟了遇人底。

    當垂手方便之時。

    着着自有出身之路。

    不瞎卻學者眼。

    若祇悟得乾蘿蔔頭底。

    不惟瞎卻學者眼。

    兼自己動便先自犯鋒傷手。

    汝看我楊岐先師問慈明師翁道。

    幽鳥語喃喃。

    辭雲入亂峰時如何。

    答雲。

    我行荒草裡。

    汝又入深村。

    進雲官不容針更借一問。

    師翁便喝。

    進雲好喝。

    師翁又喝。

    先師亦喝。

    師翁乃連喝兩喝。

    先師遂禮拜。

    大衆。

    須知悟了遇人者。

    向十字街頭與人相逢。

    卻在千峰頂上握手。

    向千峰頂上相逢。

    卻在十字街頭握手。

    所以山僧嘗有頌雲。

    他人住處我不住。

    他人行處我不行。

    不是與人難共聚。

    大都缁素要分明。

    山僧此者臨行。

    解開布袋頭一時撒在諸人面前了也。

    有眼者莫錯怪好。

    珍重。

     真淨文禅師在筠州九峰受歸宗請。

    晚參上堂辭衆。

    舉拂子雲。

    昔日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今夜歸宗舉拂大衆寂然。

    為複寂然者是微笑者是。

    是又是個什麼。

    隻如歸宗舉拂與世尊拈花是同是别。

    若言同。

    法無同相。

    若言别。

    豈有兩般。

    久參先德聞舉便了。

    後進初機卻須子細。

    良久雲。

    法法總歸宗。

    臨機要變通。

    靈源明妙處。

    平等主人翁。

     明覺顯禅師辭翠峰上堂。

    山僧斯者。

    抑狥彼請。

    難可稽留。

    束裝告行。

    但多攀感。

    況住持久煩勤舊。

    備認歲寒。

    希各務道專孜以副誠祝。

    其有參随高士。

    動逾千裡俯近百僧。

    忽齋粥疏遺。

    船車隘窄。

    冀相回互。

    禅悅自贻。

    則佛國徧遊亦不為遠。

    何以。

    諸禅德。

    去來不以象故無器而不形。

    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

    然則心生於有心。

    象出於有象。

    象非我出。

    故金石流而不焦。

    形非我生。

    故日用而不勤。

    纭纭自彼。

    於我何為。

    請諸人高挂征帆。

    不勝珍重。

     元叟端禅師受杭州路中天竺寺請。

    辭衆上堂。

    我昔來禺泉。

    四年八個月。

    打鼓弄猢狲。

    日夜不知歇。

    朝廷公道開。

    分條遇明哲。

    拯斃除貪婪。

    搜賢選英傑。

    胡為天竺峰。

    而乃付愚拙。

    差官逼殺人。

    不容更分說。

    束包登前途。

    聊與衆人别。

    千歲禅岩跳上天。

    六月火雲飛瑞雪。

     呆庵莊禅師應高僧選。

    辭衆上堂。

    我來雲中居。

    五載如轉燭。

    所樂在妄緣。

    心心自知是。

    虛名不可逃。

    驿書到空谷。

    笑看折腳铛。

    委置憑誰續。

    摩挲七尺藤。

    光漆耀人目。

    用舍各有時。

    去住拘何束。

    珍重同道流。

    共唱清平曲。

    蓦拈拄杖召大衆雲。

    且道清平曲是甚腔調。

    喝一喝下座。

     愚庵及禅師赴徑山。

    别衆上堂。

    備員南宕恰三年。

    又向淩霄闡化權。

    了卻先師舊公案。

    饑來吃飯困來眠。

    且先師公案作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