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九

關燈
生雲。

    沖開盡是通霄路。

    透出無非解脫門。

     箬庵問禅師西湖放生示衆。

    南山起雲北山雨。

    秋色滿湖鷗鹄舞。

    蓦然拄杖化為龍。

    大地含生失本據。

    連累旁觀多少人。

    搥胸叫屈稱冤苦。

    山僧瞬目笑顔開。

    剎那共入無生路。

    還委麼。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消滅。

    拍手雲。

    透網金鱗休滞水。

    摩雲俊鹘合沖霄。

     湖舟放生升座。

    師雲。

    缦天布網。

    要入入不得。

    要出出不得。

    直饒轉得身來。

    已是皮穿肉綻。

    欲得搏九萬雲徙九萬裡。

    也須是不胫而走無翼而飛底始得。

    良久雲。

    不貪香餌味。

    始是碧潭龍。

    今辰奉為阖城善信結社放生。

    上祝皇圖祈消兵祲。

    且天下太平幹戈永息一句作麼生道。

    聽取一頌。

    鸢自飛兮魚自躍。

    弋何慕也釣何驚。

    共瞻一片湖山色。

    仰沐皇恩浩蕩仁。

     供法衣提綱 白雲端禅師施主舍法衣。

    雲。

    龍披一縷。

    金翅不吞。

    當時若一口吞盡。

    豈不天下太平。

    且道那個是吞不盡底。

    拈起法衣角示衆雲。

    者個豈不是吞不盡底。

    還見麼。

    等閑挂在肩頭上。

    也勝時人着錦衣。

     真淨文禅師施主舍法衣上堂。

    師雲。

    諸佛出世。

    鹹披此衣說法度人。

    洞山今日亦披此衣說法度人。

    遂拈起衣角召大衆雲。

    還有不受惡水潑者麼。

    良久雲。

    月到天心白。

    波歸海上清。

     施主舍法衣上堂。

    大衆。

    諸佛法衣。

    得之者出三界。

    離五欲。

    成大道。

    度衆生。

    遂舉衣雲。

    舉起也地獄停酸修羅息戰。

    放下也帝釋搖頭諸天罷樂。

    不舉不放十方法界情與無情同成佛道。

    未審施法衣者成得個甚麼。

    良久雲。

    自從盧老收歸後。

    須信人人總有之。

     圓悟勤禅師施主舍法衣上堂。

    雲。

    迦葉攜坐雞足峰。

    老盧持過大庾嶺。

    如今披向寶華座。

    孤光逈逈高峰頂。

    且道是同是别。

    錦衣公子貴。

    林下道人高。

     應庵華禅師廣德軍趙中大施法衣請小參。

    師乃舉教中道。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乃喝一喝雲。

    諸人還聞麼。

    要且不是聲。

    提起袈裟角雲。

    諸人還見麼。

    要且不是色。

    既不向聲色上辨。

    向什麼處見如來。

    若道二六時中一動一靜一語一默折旋俯仰處見如來。

    即是認賊為子。

    若道不向二六時中動靜語默折旋俯仰處辨。

    正是癡狂外邊走。

    到者裡若是明眼漢瞞他一點不得。

    豈不見本仁和尚道。

    尋常不欲向聲前句後鼓弄人家男女。

    要且聲不是聲。

    色不是色。

    時有出問如何是聲不是聲。

    仁雲喚作色得麼。

    曰如何是色不是色。

    仁雲喚作聲得麼。

    且道為你說答你話。

    若辨得出。

    於佛法中不妨有個入處。

    雪窦拈雲。

    本仁也甚奇怪。

    要且貪觀天上。

    既非聲前句後。

    從什麼處入。

    師拈雲。

    雪窦到者裡盡其神通無插手處。

    隻如道既非聲前句後從什麼處入。

    往往十個有五雙蹉過。

    還知薦福落虛麼。

    一箭落雙雕。

    了智上人遠自廣德持判府中大回施俸資特就今辰齋僧營辦種種佛事。

    及舍法衣一頂與山僧受用。

    乃命小參舉揚正法眼藏涅盤妙心。

    集此無涯上善并用祝陪台算并諸寶眷福壽延鴻。

    不盡功德四恩總報三有齊資。

    法界有情同圓種智。

    判府中大雖未參識。

    竊聞深知有此一段大事。

    雖相去千有餘裡。

    而未嘗隔一絲毫許。

    正所謂千裡同風也。

    既作宗門外護而又於此道不倦。

    信知於過去無量塵沙劫中熏習得熟。

    才出頭來一撥便轉。

    豈在忉忉也。

    然做工夫别無他術。

    隻要有大信根。

    具大種智。

    知有此事。

    於二六時中行住坐卧處切切提撕看是什麼道理。

    但恁麼推來推去。

    推到無依倚處。

    蓦地撞着更不費絲毫氣力。

    便是從娘肚裡出來底。

    未嘗别有一物與你也。

    與他從上佛祖同一受用。

    正如斬一綟絲一斬一切斬。

    如染一綟絲一染一切染。

    前後際斷。

    三祇劫空。

    覓其虛空了不可得。

    全體是個金剛正體。

    了無出沒。

    在諸佛分上不曾添一絲毫。

    在凡夫身中不曾減一絲毫。

    如水洗水似金博金。

    有時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

    有時将丈六金身作一莖草。

    擒縱自在殺活自由。

    者個話頭乃從昔靈山會上黃面老子處來。

    佛佛祖祖以心契心。

    至於今日未嘗有一絲毫許錯悞。

    謂之正法眼藏涅盤妙心。

    未有天地未有日月未有人倫已前。

    此心亦逼塞虛空。

    逮乎天地既分有日月人倫。

    此心亦逼塞虛空。

    所以道生也恁麼死也恁麼。

    要且生死籠罩他不得。

    何故。

    為他着着有出身之路。

    不見教中道。

    若在長者。

    長者中尊。

    為說勝法。

    若在居士。

    居士中尊。

    斷其貪着。

    若在剎利。

    剎利中尊。

    教以忍辱。

    若在婆羅門。

    婆羅門中尊。

    除其我慢。

    若在大臣。

    大臣中尊。

    教以正法。

    若在王子。

    王子中尊。

    示以忠孝。

    若在内宮。

    内宮中尊。

    化正宮女。

    若在庶民。

    庶民中尊。

    令興福力。

    若在梵天。

    梵天中尊。

    誨以勝慧。

    若在帝釋。

    帝釋中尊。

    示現無常。

    若在護世。

    護世中尊。

    護諸衆生。

    此蓋從清淨微妙根本智中廣發如是勝妙方便大解脫門。

    又謂之金剛正體。

    又謂之頂王三昧。

    又謂之浮幢王剎海。

    又謂之第一義。

    至於楊岐和尚以金剛圈栗棘蓬揭示學者。

    洞明少室直指之由。

    其變通逸格超量得大自在。

    與一切人抽釘拔楔解粘去縛。

    令各各自證透頂透底。

    要且不可以心知。

    不可以識識。

    長沙和尚道。

    我若舉揚宗教。

    法堂前草深一丈。

    事不獲已。

    所以向諸人道。

    盡十方世界是沙門眼。

    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

    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

    盡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裡。

    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自己。

    我嘗向諸人道。

    三世諸佛共盡法界。

    衆生是摩诃般若光。

    光未發時汝等諸人向什麼處委。

    光未發時尚無佛無衆生消息。

    既無佛無衆生消息且道大地山河日月星辰人畜草芥纖洪長短從什麼處得來。

    還知落處麼。

    天上有星皆拱北。

    人間無水不朝東。

     箬庵問禅師施主送法衣示衆。

    師拈起法衣角雲。

    者個是黃面老子遞代傳持底。

    今日因甚卻自信心檀越屋裡送來。

    山僧既不囊藏被蓋。

    索性對人天衆前一回舉似。

    還知麼。

    拈來不隔寸絲頭。

    一片雲霞爛不收。

    有意氣時添意氣。

    得風流處且風流。

     供法衣上堂。

    蜀錦吳绫。

    攢花簇巧。

    爛紅妍紫。

    溢彩增輝。

    奪骊龍項下之光。

    捋猛虎須邊之利。

    衲僧家個個牙如劍樹口似血盆。

    誰肯輸機納款。

    所以道。

    從天降下則貧窮。

    從地湧出則富貴。

    法王大寶現成。

    自然不求而至。

    入荒田不揀。

    信手便拈來。

    觌面互施呈。

    舉一不舉二。

    到者裡脫珍禦服着斃垢衣。

    得妙回途入廛垂手一句且作麼生道。

    随身竿木逢場戲。

    百草頭邊見祖師。

     侍者供法衣上堂。

    披如來衣。

    坐如來座。

    行如來事。

    三腳蝦蟆着錦裆。

    風吹不動階前樹。

    馬祖扭鼻。

    野鴨子沒處去。

    百丈卷席。

    大用現前不存規矩。

    堪笑南陽老國師。

    負汝負吾成指注。

    點即不到。

    到即不點。

    三十年後莫道金山者裡有屈無叫處。

     列祖提綱錄卷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