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即向他道曰。
更要我道孟春猶寒那。
石門剛禅師歲夜謝道德首座順侍者看病小參。
歲事除。
年華畢。
尊莫尊乎道。
貴莫貴乎德。
覺即般若因。
順即菩提佛。
當知種荳不生麻。
因果自然明曆曆。
然雖如是。
且道如何見得。
八福田中。
看病第一。
石屋珙禅師除夜小參。
年亦窮。
月亦窮。
三十六旬窮伎倆。
破除全在五更鐘。
窮則變。
變則通。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三條椽下禅和子。
囊亦空。
缽亦空。
拾得斷麻穿破衲。
不知身在寂寥中。
惟有福源拄杖子。
不屬陰陽造化功。
了無春夏秋冬。
自古自今撐天拄地。
同行同坐嘯月吟風。
又誰管你江湖滾滾日月匇匇。
等閑靠在禅床角。
一片雲中挂黑龍。
楚石琦禅師除夜小參。
善哉三下闆。
知識盡來參。
既善知時節。
吾今不再三。
諸仁者。
一舉更不再舉。
今已再舉。
一聞更不再聞。
今已再聞。
頭頭上明。
物物上了。
如理如事。
亘古亘今。
不是涅盤心。
亦非正法眼。
恁麼恁麼。
三世諸佛隻言自知。
不恁麼不恁麼。
六代祖師無啟口處。
設使言前薦得。
猶為滞殼迷封。
假饒句下精通。
未免觸途狂見。
今夜向紅爐上拾一點雪。
枯木上糁些子花。
與你諸人赴個時節。
殘燈随臘盡。
爆竹送春來。
複舉盤山雲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慈明雲向上一路千聖不然。
妙喜雲向上一路熱碗鳴聲。
師雲。
三大老盡力道。
隻發明得向下一路。
若是向上一路。
驢年夢見麼。
除夜小參。
作一句商量。
獅子吼野犴鳴。
不作一句商量。
野犴鳴獅子吼。
一時坐斷未許作家。
千裡持來堪作何用。
盡乾坤大地無不說老婆禅。
争知永祚若裡不打者鼓笛。
雲門大師雲諸方老和尚道須知聲色外一段事。
者個說話诳呼人家男女。
三間法堂裡獨自妄想。
未曾夢見我本師意旨在。
作麼生消他信施。
臘月三十日又須償他始得。
當時早有與麼說話。
如今是什麼時節。
師召大衆。
衆才舉頭。
師便喝。
複舉藥山一日謂雲岩雲。
與我喚沙彌來。
岩雲和尚喚他作什麼。
山雲我有個折腳铛子要伊提上挈下。
岩雲與麼則與和尚出隻手去也。
師雲。
見與師齊減師半德。
見過於師方堪傳授。
雲岩當時也欠一着。
待他道我有個折腳铛子要伊提上挈下。
抽身便出。
雪後始知松栢操。
事難方見丈夫心。
除夜小參。
未達境惟心。
起種種分别。
達境惟心已。
分别即不生。
不生法中具足世間出世間法。
一立一切立。
一破一切破。
一放一切放。
一收一切收。
觌體全該當陽廓示。
方便喚作常住法身。
流出無邊諸三昧海。
文殊普賢大人境界。
德山臨濟向上提持。
此方他方齊成佛道。
有說無說俱轉法輪。
極三際為一時。
統十方為一剎。
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日隻在剎那。
悟之則當念圓明。
述之則永沉生死。
複舉保甯勇和尚示衆雲。
世尊不說說。
迦葉不聞聞。
卓拄杖雲。
水流黃葉來何處。
牛帶寒鴉過遠村。
師雲。
青州梨。
鄭州棗。
大抵無過出處好。
愚庵及禅師除夜小參。
僧問。
刍狗吠時天地合。
木雞啼後祖燈輝。
一年光景今宵盡。
萬裡更無人未歸。
見前一衆盡是他鄉之客。
即今歲盡年窮。
如何得便歸家去。
師雲阇黎家在什麼處。
進雲。
僧問藥山學人拟欲歸鄉時如何。
山雲汝父母徧身紅爛卧在荊棘林中。
汝歸何所。
意旨如何。
師雲愁人莫向愁人說。
進雲。
僧雲恁麼不歸去也。
山雲切須歸去。
汝若歸去。
我示汝個休糧方。
僧便請。
山雲。
二時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
又且如何。
師雲藥山老漢得恁老婆心切。
進雲且那裡是他老婆心切處。
師雲阇黎要問長老口啞那。
僧便退。
師雲。
刍狗吠時天地合。
木雞啼後祖燈輝。
一年光景今宵盡。
萬裡更無人未歸。
好大衆。
古人與麼道。
隻要你直下識取自家城廓。
免見倚他門戶傍他牆。
剛被時人喚作郎。
久參先德不隔絲毫。
後學初機宜加審細。
豈不見僧問藥山。
學人拟欲歸鄉時如何。
山雲汝父母徧身紅爛卧在荊棘林中。
汝歸何所。
僧雲恁麼則不歸去也。
山雲。
卻須歸去。
汝若歸鄉。
我示汝個休糧方。
僧便請。
山雲。
二時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
若喚作個休糧方正是還鄉曲。
謂是還鄉曲又道休糧方。
老藥山赤心片片憫物垂慈。
其柰十個有五雙蹉過。
至竟不盡知歸。
逗到彌勒下生轉見流離孤苦。
長沙和尚道。
我若舉揚宗教。
法堂上草深一丈。
事不獲已向諸人道。
盡十方世界是沙門一隻眼。
雪峰又道。
盡大地撮來如粟米大。
到者裡不敢望汝别懸慧日獨振玄風。
但向古人鹘臭布衫上知些子氣息。
一年三百六十日。
一日朝昏十二時。
東廊上西廊下。
穿僧堂入佛殿。
總是到家時節。
轉山河國土歸自己。
轉自己歸山河國土。
如壯士展臂不假他力。
天上人間縱橫自在。
苟或未然。
烏飛兔走。
臘盡春回。
明朝慶賀新陽。
各各又添一歲。
莫将有事為無事。
争是争非空白頭。
除夜小參。
時節易過。
大年夜瞥爾到來。
心地未明。
諸仁者。
急着精彩。
萬法是心光。
諸緣惟性曉。
本無迷悟人。
隻要今日了。
蘇武牧羊海畔。
長曰欣然。
李陵望漢台邊。
終朝笑發。
東村王老夜燒錢。
忙者自忙閑者閑。
東方甲乙木。
一則三三則一。
趙州東壁挂葫蘆。
觀音院裡有彌勒。
複舉浮山和尚除夜示衆雲。
老矣。
聊随粥飯緣。
浮山無法與人傳。
夜深各自歸堂去。
放下情懷且過年。
浮山老人與麼提唱。
美則美矣。
要且無為人處。
徑塢輙[廖-(彰-章)+貝]一偈切希聽取。
海衆同居結淨緣。
少林消息本無傳。
寒來暑往誰相委。
荏苒浮生又一年。
古林茂禅師除夜小參。
黑蟻旋磨千裡錯。
巴蛇吞象三年覺。
海壇馬子大如驢。
潘阆倒騎颠折角。
便與麼去。
知時識節。
歲盡年窮北禅烹露地白牛。
山僧也随例颠倒。
直得神和道合賓主混融。
明朝慶賀新年。
各各起居輕利。
然雖如是。
隻如多處添少處減。
趙州東壁挂葫蘆。
金剛手中八棱棒。
且道明甚麼邊事。
擊拂子雲。
不是李将軍。
誰識南山虎。
除夜小參。
天高地厚。
歲盡年窮。
水遠山長。
奔南走北。
途路之樂不如在家。
背負肩擔有何利益。
直得乾坤坐斷一念萬年。
未能轉向那邊。
正是陰界裡活計。
到者裡懸崖撒手自肯承當。
大用現前總不幹山僧事。
賓頭盧尊者應供走遍四天下。
與你衲僧分上有甚交涉。
晝升兜率夜降閻浮。
釋迦老子鼻孔因甚麼在者裡。
卓拄杖雲。
文殊普賢也
更要我道孟春猶寒那。
石門剛禅師歲夜謝道德首座順侍者看病小參。
歲事除。
年華畢。
尊莫尊乎道。
貴莫貴乎德。
覺即般若因。
順即菩提佛。
當知種荳不生麻。
因果自然明曆曆。
然雖如是。
且道如何見得。
八福田中。
看病第一。
石屋珙禅師除夜小參。
年亦窮。
月亦窮。
三十六旬窮伎倆。
破除全在五更鐘。
窮則變。
變則通。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三條椽下禅和子。
囊亦空。
缽亦空。
拾得斷麻穿破衲。
不知身在寂寥中。
惟有福源拄杖子。
不屬陰陽造化功。
了無春夏秋冬。
自古自今撐天拄地。
同行同坐嘯月吟風。
又誰管你江湖滾滾日月匇匇。
等閑靠在禅床角。
一片雲中挂黑龍。
楚石琦禅師除夜小參。
善哉三下闆。
知識盡來參。
既善知時節。
吾今不再三。
諸仁者。
一舉更不再舉。
今已再舉。
一聞更不再聞。
今已再聞。
頭頭上明。
物物上了。
如理如事。
亘古亘今。
不是涅盤心。
亦非正法眼。
恁麼恁麼。
三世諸佛隻言自知。
不恁麼不恁麼。
六代祖師無啟口處。
設使言前薦得。
猶為滞殼迷封。
假饒句下精通。
未免觸途狂見。
今夜向紅爐上拾一點雪。
枯木上糁些子花。
與你諸人赴個時節。
殘燈随臘盡。
爆竹送春來。
複舉盤山雲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慈明雲向上一路千聖不然。
妙喜雲向上一路熱碗鳴聲。
師雲。
三大老盡力道。
隻發明得向下一路。
若是向上一路。
驢年夢見麼。
除夜小參。
作一句商量。
獅子吼野犴鳴。
不作一句商量。
野犴鳴獅子吼。
一時坐斷未許作家。
千裡持來堪作何用。
盡乾坤大地無不說老婆禅。
争知永祚若裡不打者鼓笛。
雲門大師雲諸方老和尚道須知聲色外一段事。
者個說話诳呼人家男女。
三間法堂裡獨自妄想。
未曾夢見我本師意旨在。
作麼生消他信施。
臘月三十日又須償他始得。
當時早有與麼說話。
如今是什麼時節。
師召大衆。
衆才舉頭。
師便喝。
複舉藥山一日謂雲岩雲。
與我喚沙彌來。
岩雲和尚喚他作什麼。
山雲我有個折腳铛子要伊提上挈下。
岩雲與麼則與和尚出隻手去也。
師雲。
見與師齊減師半德。
見過於師方堪傳授。
雲岩當時也欠一着。
待他道我有個折腳铛子要伊提上挈下。
抽身便出。
雪後始知松栢操。
事難方見丈夫心。
除夜小參。
未達境惟心。
起種種分别。
達境惟心已。
分别即不生。
不生法中具足世間出世間法。
一立一切立。
一破一切破。
一放一切放。
一收一切收。
觌體全該當陽廓示。
方便喚作常住法身。
流出無邊諸三昧海。
文殊普賢大人境界。
德山臨濟向上提持。
此方他方齊成佛道。
有說無說俱轉法輪。
極三際為一時。
統十方為一剎。
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日隻在剎那。
悟之則當念圓明。
述之則永沉生死。
複舉保甯勇和尚示衆雲。
世尊不說說。
迦葉不聞聞。
卓拄杖雲。
水流黃葉來何處。
牛帶寒鴉過遠村。
師雲。
青州梨。
鄭州棗。
大抵無過出處好。
愚庵及禅師除夜小參。
僧問。
刍狗吠時天地合。
木雞啼後祖燈輝。
一年光景今宵盡。
萬裡更無人未歸。
見前一衆盡是他鄉之客。
即今歲盡年窮。
如何得便歸家去。
師雲阇黎家在什麼處。
進雲。
僧問藥山學人拟欲歸鄉時如何。
山雲汝父母徧身紅爛卧在荊棘林中。
汝歸何所。
意旨如何。
師雲愁人莫向愁人說。
進雲。
僧雲恁麼不歸去也。
山雲切須歸去。
汝若歸去。
我示汝個休糧方。
僧便請。
山雲。
二時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
又且如何。
師雲藥山老漢得恁老婆心切。
進雲且那裡是他老婆心切處。
師雲阇黎要問長老口啞那。
僧便退。
師雲。
刍狗吠時天地合。
木雞啼後祖燈輝。
一年光景今宵盡。
萬裡更無人未歸。
好大衆。
古人與麼道。
隻要你直下識取自家城廓。
免見倚他門戶傍他牆。
剛被時人喚作郎。
久參先德不隔絲毫。
後學初機宜加審細。
豈不見僧問藥山。
學人拟欲歸鄉時如何。
山雲汝父母徧身紅爛卧在荊棘林中。
汝歸何所。
僧雲恁麼則不歸去也。
山雲。
卻須歸去。
汝若歸鄉。
我示汝個休糧方。
僧便請。
山雲。
二時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
若喚作個休糧方正是還鄉曲。
謂是還鄉曲又道休糧方。
老藥山赤心片片憫物垂慈。
其柰十個有五雙蹉過。
至竟不盡知歸。
逗到彌勒下生轉見流離孤苦。
長沙和尚道。
我若舉揚宗教。
法堂上草深一丈。
事不獲已向諸人道。
盡十方世界是沙門一隻眼。
雪峰又道。
盡大地撮來如粟米大。
到者裡不敢望汝别懸慧日獨振玄風。
但向古人鹘臭布衫上知些子氣息。
一年三百六十日。
一日朝昏十二時。
東廊上西廊下。
穿僧堂入佛殿。
總是到家時節。
轉山河國土歸自己。
轉自己歸山河國土。
如壯士展臂不假他力。
天上人間縱橫自在。
苟或未然。
烏飛兔走。
臘盡春回。
明朝慶賀新陽。
各各又添一歲。
莫将有事為無事。
争是争非空白頭。
除夜小參。
時節易過。
大年夜瞥爾到來。
心地未明。
諸仁者。
急着精彩。
萬法是心光。
諸緣惟性曉。
本無迷悟人。
隻要今日了。
蘇武牧羊海畔。
長曰欣然。
李陵望漢台邊。
終朝笑發。
東村王老夜燒錢。
忙者自忙閑者閑。
東方甲乙木。
一則三三則一。
趙州東壁挂葫蘆。
觀音院裡有彌勒。
複舉浮山和尚除夜示衆雲。
老矣。
聊随粥飯緣。
浮山無法與人傳。
夜深各自歸堂去。
放下情懷且過年。
浮山老人與麼提唱。
美則美矣。
要且無為人處。
徑塢輙[廖-(彰-章)+貝]一偈切希聽取。
海衆同居結淨緣。
少林消息本無傳。
寒來暑往誰相委。
荏苒浮生又一年。
古林茂禅師除夜小參。
黑蟻旋磨千裡錯。
巴蛇吞象三年覺。
海壇馬子大如驢。
潘阆倒騎颠折角。
便與麼去。
知時識節。
歲盡年窮北禅烹露地白牛。
山僧也随例颠倒。
直得神和道合賓主混融。
明朝慶賀新年。
各各起居輕利。
然雖如是。
隻如多處添少處減。
趙州東壁挂葫蘆。
金剛手中八棱棒。
且道明甚麼邊事。
擊拂子雲。
不是李将軍。
誰識南山虎。
除夜小參。
天高地厚。
歲盡年窮。
水遠山長。
奔南走北。
途路之樂不如在家。
背負肩擔有何利益。
直得乾坤坐斷一念萬年。
未能轉向那邊。
正是陰界裡活計。
到者裡懸崖撒手自肯承當。
大用現前總不幹山僧事。
賓頭盧尊者應供走遍四天下。
與你衲僧分上有甚交涉。
晝升兜率夜降閻浮。
釋迦老子鼻孔因甚麼在者裡。
卓拄杖雲。
文殊普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