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三

關燈
列祖提綱錄卷第十三 武林十八澗理安禅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歲夜提綱 北禅賢禅師歲夜小參。

    年窮歲盡。

    無可與諸人分歲。

    老僧烹一頭露地白牛。

    炊黍米飯。

    煮野菜羹。

    燒榾柮火。

    大家吃了唱村田樂。

    何故。

    免見倚他門戶傍他牆。

    剛被時人喚作郎。

    便下座。

     真淨文禅師除夜小參。

    一年将盡夜。

    萬裡未歸人。

    今夜一衆盡是他鄉之子。

    因何不歸。

    阿呵呵。

    直饒便歸得。

    歸得亦無家。

    正是諸人歸處。

    歸得麼。

    君不聞龐居士雲。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以拂子敲禅床便起。

     雲峰悅禅師小參。

    舉百丈歲夜示衆曰。

    你者一隊後生。

    經律論固是不知也。

    入衆參禅禅又不會。

    臘月三十日且作麼生折合去。

    師曰。

    灼然。

    諸禅德。

    去聖時遙人心澹泊。

    看卻今之叢林更是不得。

    所在之處或聚徒三百五百浩浩地。

    祇以飯食豐濃寮舍穩便為旺化。

    中間孜孜為道者無一人。

    設有十個五個走上走下半青半黃。

    會即總道我會。

    各各自謂握靈蛇之寶。

    孰肯知非。

    洎乎挨拶鞭逼将來。

    直是萬中無一。

    苦哉苦哉。

    所謂般若叢林歲歲凋。

    無明荒草年年長。

    就中今時後生才入衆來。

    便自端然拱手受他别人供養。

    到處菜不擇一莖。

    柴不搬一束。

    十指不沾水。

    百事不幹懷。

    雖則一朝快意。

    争柰三塗累身。

    豈不見教中道。

    甯以熱鐵纏身。

    不受信心人衣。

    甯以洋銅灌口。

    不受信心人食。

    上座若也是去。

    直饒變大地作黃金。

    攪長河為酥酪。

    供養上座未為分外。

    若也未是。

    至於滴水寸絲。

    便須披毛戴角牽犂拽耙償他始得。

    不見祖師道。

    入道不通理。

    複身還信施。

    此是決定底事。

    終不虛也。

    諸上座。

    光陰可惜。

    時不待人。

    莫待一朝眼光落地。

    菑田無一篑之功。

    鐵圍陷百刑之痛。

    莫言不道。

    珍重。

     大慧杲禅師除夜小參。

    今夜喚明朝作來年。

    明朝喚今夜作去歲。

    既稱來年。

    今夜合來。

    既号去歲。

    明朝合去。

    來年今夜不見來。

    去歲明朝定不去。

    既不來又不去。

    業識茫茫無本據。

    大圓鏡裡絕纖塵。

    個中豈着閑家具。

    是則是。

    别又别。

    爍迦晃破秋天月。

    龐公不昧本來身。

    大似飛龍成跛鼈。

    你諸人瞥不瞥。

    靈利漢須看時節。

    五九盡處又逢春。

    衲僧腦後三斤鐵。

    喝一喝。

     密庵傑禅師歲夜小參。

    年窮歲盡時。

    或笑或颦眉。

    飽者終日飽。

    饑者終日饑。

    惟有衲僧家。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孜孜矻矻如愚如癡。

    忽聽忠言逆耳。

    便見心動神疲。

    禅和子。

    禅和子。

    不須疑。

    或去或住。

    總是父母未生時。

    山僧恁麼告報。

    未免鳳林叱之。

    複舉頌雲。

    一年三百六十日。

    今宵正是結交頭。

    移身換步無多子。

    六合清風來未休。

     雪岩欽禅師歲夜小參。

    年來年去。

    去來不動乾坤。

    歲舊歲新。

    新舊一般時節。

    蒼弁山風骨自露。

    太湖水徹底無波。

    冷冷落落哆哆和和。

    門外雪消春水滑。

    庭前玉立桂婆娑。

    複舉北禅賢和尚烹露地白牛分歲公案。

    師拈雲。

    活剝耕牛。

    北禅是則好手。

    其柰牆塹不牢。

    被個販私鹽漢子和贓捉敗。

    天甯則不然。

    今夜無可管顧諸人。

    不免烹個獨角泥牛。

    炊無米飯。

    唱無聲曲。

    與諸人分歲。

    忽有個漢出來道。

    有公人索和尚筋角。

    便與和聲一棒。

    何故。

    有功者賞。

     歲夜小參。

    一言道盡萬法平沉。

    一句全提千差合轍。

    即心即佛非佛非心。

    麻三斤乾屎橛。

    我且與麼。

    是汝諸人畢竟作麼生領解。

    若能向未開口以前退步就己一踏踏着。

    元來臘月三十日。

    便是歲除夜。

    更無奇特玄妙者也之乎。

    乾坤一統清如鏡。

    那個男兒不丈夫。

     除夜小參。

    歲舊年新夜暗晝明。

    未嘗移易。

    日遷月化山青水綠。

    依舊尋常。

    小盡二十九大盡三十日。

    也是鎮州蘿蔔漢地生姜。

    休咬嚼。

    沒商量。

    梅花紙帳一爐香。

    衲帔蒙頭春晝長。

    複舉僧問古德年窮歲盡事如何。

    德雲東村王老夜燒錢。

    師頌雲。

    春風陌上郎。

    得錢随手使。

    貨物忽相當。

    撞得恰好子。

     高峰妙禅師除夜小參。

    一年三百六十日。

    看看逗到今宵畢。

    十個有五雙參禅禅又不知。

    學道道亦不識。

    隻者不知不識四字。

    正是三世諸佛骨髓。

    一大藏教根源。

    伶俐漢才聞舉着。

    如龍得水似虎靠山。

    天上人間縱橫無礙。

    然雖如是。

    點檢将來。

    猶是者邊底消息。

    若謂那邊更那邊一着子。

    直饒西天四七唐土二三以至天下老古錘。

    敢保未徹在。

    山僧與麼告報。

    忽有個漢子心憤憤口悱悱出來道。

    高峰高峰你有什麼長處開得者般大口。

    隻向他道。

    來年更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中峰本禅師除夜示衆。

    四時與八節。

    循環十二月。

    今夜盡破除。

    禅流瞥不瞥。

    若瞥。

    則陳年曆日不用檢尋。

    不瞥。

    則明日新條也須甄别。

    東村王老化紙錢。

    後巷竹聲俱爆裂。

    窮神無地可送。

    福運有天難接。

    岩前枯木糁銀花。

    庭際嫩條抽玉葉。

    将謂陽春已發生。

    子細看來。

    盡是殘冬雪。

    諸禅流。

    還知今夜舊歲去不去。

    明日新年來不來底消息麼。

    如其未委。

    往往以百年壽終喚作臘月三十夜。

    地黑天昏胡鑽亂撞。

    正此時也蒲團上生鐵脊骨尋常豎立不牢。

    口唇邊無義味話平昔提掇不起。

    況是年窮月盡日了時空。

    再欲如之若何。

    決定噬臍無及矣。

    殊不知别有個轉身路子直是奇特。

    你但守取個所參話不得放舍。

    須信來朝更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或謂傳燈錄一千七百單一人。

    皆是言外知歸迎刃而解。

    初不聞有做工夫看話頭之說在。

    此自年朝至歲暮。

    其忉忉不絕口惟是說看話頭做工夫。

    不但遠背先宗。

    無乃以實法綴系於人乎。

    你說得也是。

    一則老僧不具此驅耕奪食換鬥移星之辣手。

    其柰諸方不觀人之根性速於求人。

    多是鑽腋插羽急欲其高飛遠舉。

    柰何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此事大難。

    其人謂看話頭做工夫固是不契直指單傳之旨。

    然亦不曾賺人落草。

    最是立腳穩當悟處親切。

    縱使此心不悟。

    但信心不退不轉。

    一生兩生更無不獲開悟者。

    如傳燈錄中許多言外知歸之士。

    焉知其不自夙生腳踏實地做來。

    古者謂未見有天生彌勒者是也。

    幻人見解止於此耳。

    若要一超直入不為實法所綴。

    明朝三百六十日又從頭起盡有光陰。

    今夜權且收起葛藤。

    珍重。

     藏叟珍禅師除夜小參。

    舉僧問古德年窮歲盡時如何。

    德雲依舊孟春猶寒。

    師曰。

    古德恁麼答話。

    隻怕諸人忘卻。

    今日忽有人問年窮歲盡時如何。

    拈棒便打。

    待他道因甚麼打某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