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三頭兩面。

    耳聽不聞眼觑不見。

    苦樂逆順打成一片。

    且道是甚麼。

    路逢死蛇莫打殺。

    無底籃子盛将歸。

     昭覺辯禅師上堂。

    毫牦有差天地懸隔隔。

    江人唱鹧鸪詞。

    錯認胡笳十八拍。

    要會麼。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五湖煙浪有誰争。

    自是不歸歸便得。

     國清機禅師上堂。

    單明自己。

    樂是苦因。

    趣向宗乘。

    地獄劫住。

    五日一參。

    三八普說。

    自揚家醜。

    更若問理問事問心問性。

    克由叵耐。

    若是英靈漢。

    窺藩不入據鼎不嘗。

    便於未有生佛以前轉得身。

    卻於今時大官路上捷行闊步。

    終不向老鼠窟草窠裡頭出頭沒。

    若也根性陋劣。

    要去有滋味處齩嚼。

    遇着義學阿師遞相锢鏴。

    直饒說得雲興雨現也是蝦蟆化龍。

    下梢依舊吃泥吃土。

    堪作甚麼。

     上堂。

    無隔宿恩。

    可參臨濟禅。

    有肯諾意。

    難續楊岐派。

    窮厮煎。

    餓厮炒。

    大海祇将折箸攪。

    你死我活。

    猛火然铛煮佛喋。

    恁麼作用。

    方可撐門拄戶。

    更說聲和響順形直影端。

    驢年也未夢見。

     焦山體禅師上堂。

    舉臨濟示衆四喝公案乃召衆曰。

    者個公案天下老宿拈掇甚多。

    第恐皆未盡善。

    焦山不免四棱着地與諸人分明注解一徧。

    如何是踞地獅子。

    咄。

    如何是金剛王寶劍。

    咄。

    如何是探竿影草。

    咄。

    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

    咄。

    若也未會。

    拄杖子與焦山吐露看。

    卓一下曰。

    笑裡有刀。

    又卓一下曰。

    毒蛇無眼。

    又卓一下曰。

    忍俊不禁。

    又卓一下曰。

    出門是路。

    更有一機。

    舉話長老也理會不得。

     疎山本禅師上堂。

    久雨不晴。

    戊在丙丁。

    通身泥水。

    露出眼睛。

    且道是甚麼眼睛。

    卓拄杖曰。

    林間泥滑滑。

    時叫兩三聲。

     楚安方禅師上堂。

    達磨祖師在腳底。

    踏不着兮提不起。

    子細當頭放下看。

    病在當時誰手裡。

    張公會看脈。

    李公會使藥。

    兩個競頭醫。

    一時用不着。

    藥不相投。

    錯錯。

    吃茶去。

     西禅需禅師上堂。

    句中意。

    意中句。

    須彌聳于巨川。

    句刬意意刬句。

    烈士發乎狂矢。

    任待牙如劍樹口似血盆。

    徒逞詞鋒虛張意氣。

    所以淨名杜口早涉繁詞。

    摩竭掩關已揚家醜。

    自餘瓦棺老漢岩頭大師向羌峰頂上拏風鼓浪玩弄神變。

    腳跟下好與三十。

    且道過在什麼處。

    良久雲。

    機關不是韓光作。

    莫把胸襟當等閑。

     上堂。

    懶翁懶中懶。

    最懶懶說禅。

    亦不重自己。

    亦不重先賢。

    又誰管你地。

    又誰管你天。

    物外翛然無個事。

    日上三竿猶更眠。

     東禅嶽禅師上堂。

    達磨來時此土皆知梵語。

    及乎去後西天悉會唐言。

    若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大似羚羊挂角獵犬尋蹤。

    一意乖疎萬言無用。

    可謂來時他笑我。

    不知去後我笑他。

    唐言梵語親分付。

    自古齋僧怕夜茶。

     上堂。

    僧問如何是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師曰從苗辨地因語識人。

    曰如何是中日分複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師曰築着磕着。

    曰如何是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師曰向下文長付在來日。

    複曰。

    一轉語如天普蓋似地普擎。

    一轉語舌頭不出口。

    一轉語且喜沒交涉。

    要會麼。

    慚愧世尊。

    面赤不如語直。

    大小嶽上座口似磉盤。

    今日為者問話僧講經。

    不覺和注腳一時說破。

    便下座。

     上堂。

    啞卻我口直須要道塞卻你耳。

    切忌蹉過。

    昨日有人從天台來。

    卻道泗洲大聖在洪州打坐。

    十字街頭賣行貨。

    是甚麼。

    斷根草鞋。

    尖檐席帽。

     西禅淨禅師上堂。

    若欲正提綱。

    直須大地荒。

    欲來沖雪刃。

    未免露鋒铓。

    當恁麼時。

    釋迦老子出頭不得即不問。

    你諸人祇如馬镫裡藏身。

    又作麼生話會。

     上堂。

    善鬥者不顧其首。

    善戰者必獲其功。

    其功既獲坐緻太平。

    太平既緻高枕無憂。

    罷拈三尺劍。

    休弄一張弓。

    歸馬于華山之陽。

    放牛于桃林之野。

    風以時而雨以時。

    漁父歌而樵人舞。

    雖然如是。

    堯舜之君猶有化在。

    争似乾坤收不得。

    堯舜不知名。

    渾家不管興亡事。

    偏愛和雲占洞庭。

     薦福本禅師上堂。

    高揖釋迦不拜彌勒者與三十拄杖。

    何故。

    為他祇會步步登高。

    不會從空放下。

    東家牽犂西家拽耙者與三十拄杖。

    何故。

    為他祇會從空放下。

    不會步步登高。

    山僧恁麼道。

    還有過也無。

    衆中莫有點檢得出者麼。

    若點檢得出。

    須彌南畔把手共行。

    若點檢不出。

    布袋裡老鴉雖活如死。

     上堂。

    釋迦掩室於摩竭。

    淨名杜口於毗耶。

    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

    釋梵絕視聽而雨華。

    大衆。

    者一隊不唧[口*留]漢。

    無端将祖父田園私地結契各據四至界分。

    方圓長短一時花擘了也。

    緻令後代兒孫千載之下。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卓錐之地。

    博山當時若見。

    十字路頭掘個無底深坑。

    喚來一時埋卻。

    免見遞相鈍置。

    何謂如此。

    不見道家肥生孝子。

    國霸有謀臣。

     靈岩性禅師上堂。

    勘破了也放過一着。

    是衲僧破草鞋。

    現修羅相作女人拜。

    是野狐精魅。

    打個圓相虛空裡下一點。

    是小兒伎倆。

    攔腮贈掌拂袖便行。

    正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直饒向黑豆未生已前一時坐斷。

    未有吃靈岩拄杖分。

    敢問大衆。

    且道為人節文在甚麼處。

    還相委悉麼。

    自從春色來嵩少。

    三十六峰青至今。

     淨慈充禅師上堂。

    世尊不說說。

    迦葉不聞聞。

    卓拄杖曰。

    水流黃葉來何處。

    牛帶寒鴉過遠村。

     上堂。

    舉卍庵先師道。

    坐佛床。

    斫佛腳。

    不敬東家孔夫子。

    卻向他鄉習禮樂。

    師曰。

    入泥入水即不無先師。

    争柰寒蟬抱枯木。

    泣盡不回頭。

    卓拄杖曰。

    灼然有不回頭底。

    淨慈向升子裡禮汝三拜。

     上堂。

    三世諸佛無中說有。

    莨[廿/砀]拾花針。

    六代祖師有裡尋無。

    猿猴探水月。

    去此二途。

    如何話會。

    侬家不管興亡事。

    盡日和雲占洞庭。

     昭覺淵禅師上堂曰。

    镕瓶盤钗钏作一金。

    攪酥酪醍醐成一味。

    如是賓主道合内外安和。

    五位君臣齊透。

    四種料揀一串。

    放行則細雨蒙蒙秋風飒飒。

    把住則空空如也。

    誰敢正眼觑着。

    且道放行為人好。

    把住為人好。

    複曰。

    等閑一似秋風至。

    無意涼人人自涼。

     華藏權禅師上堂。

    禅禅無黨無偏。

    迷時千裡隔。

    悟在口皮邊。

    所以僧問石霜如何是禅。

    霜雲[鹿*瓦]磚。

    又僧問睦州如何是禅。

    州雲猛火着油煎。

    又僧問首山如何是禅。

    山雲猢狲上樹尾連颠。

    大衆。

    道無橫徑。

    立處孤危。

    此三大老行聲前活路。

    用劫外靈機。

    若以衲僧正眼檢點将來。

    不無優劣。

    一人如張良入陣。

    一人如項羽用兵。

    一人如孔明料敵。

    若人辨白得。

    可與佛祖齊肩。

    雖然如是。

    忽有個衲僧出來道。

    長老話作兩橛也。

    适來道道無橫徑無黨無偏。

    而今又卻分許多優劣。

    且作麼生祇對。

    還委悉麼。

    把手上山齊着力。

    咽喉出氣自家知。

     大沩鑒禅師上堂。

    木落霜空。

    天寒水冷。

    釋迦老子無處藏身。

    折東籬。

    補西壁。

    撞着不空見菩薩請示念佛三昧。

    也甚奇怪。

    卻向道金色光明雲。

    參退吃茶去。

     承天連禅師上堂。

    拈拄杖曰。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勝。

    所謂法供養者。

    山供養水。

    水供養山。

    僧堂供養佛殿。

    佛殿供養僧堂。

    諸人供養老僧。

    老僧供養諸人。

    良久曰。

    供養已畢。

    念普供養真言。

    老僧忘卻。

    且教拄杖子念與諸人。

    卓一下雲。

    靜處薩婆诃。

     竺原元禅師示衆。

    諸方為人抽釘拔楔解粘去縛。

    我者裡為人添釘着楔加繩加縛了。

    送向深潭裡。

    待他自去理會。

     隐靖岑禅師上堂。

    今朝八月初五。

    如事分明為舉。

    嶺頭漠漠秋雲。

    樹底鳴鸠喚雨。

    昨夜東海鯉魚吞卻南山猛虎。

    雖然有照有用。

    畢竟無賓無主。

    唯有文殊普賢。

    住住。

    我識得你。

     列祖提綱錄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