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之下
關燈
小
中
大
禅門諸祖師偈頌上之下
五峰老釋 子升 錄
通明因緣四則
唐高宗帝遣内侍薛簡馳書诏六祖禅師。
師辭疾不赴。
簡遂問師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
明與無明其性無二。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佛性者。
處凡愚而不減。
在賢聖而不增。
住煩惱而不亂。
居禅定而不寂。
不斷不常不來不去。
不住中間及其内外。
不生不滅性相如如。
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簡曰。
師說不生不滅。
何異外道。
師曰。
外道說不生不滅者。
以滅止生。
以生顯滅。
我說不生不滅者。
本自無生。
今則無滅。
所以不同外道。
你欲會心要。
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
自然得入清淨心體。
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簡蒙指教豁然開悟。
拜辭歸阙。
表奏師語。
帝複诏。
潭州太守王尚書參長沙和尚。
書才入門。
師乃召尚書。
書應喏。
師曰不是尚書本命。
書曰。
離卻即今祇對。
莫别有第二主人公也。
師曰喚尚書作今上得麼。
書曰恁麼則見祇對是弟子主人公去也。
師曰此是無始劫來識神。
書乃罔措。
師有頌曰。
學道之人不悟真。
祇為從前認識神。
無始劫來生死本。
癡人喚作本來人。
則監院在法眼會下并不入室。
眼因問曰你是甚處人。
則曰某處人。
眼曰在此得多少時。
則曰三年。
眼曰。
你是後生。
尋常何不問事。
則曰。
某不敢謾和尚。
曾往關西見青峰和尚得個安樂處。
眼曰你因什麼語句得入。
則曰。
因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峰雲丙丁童子來求火。
眼曰。
好語。
祇恐你不會。
汝試說看。
吾為汝證據。
則曰。
南方屬火。
将火來覓火。
将自己來覓自己。
眼曰。
情知你不會佛法。
若如此何得到今日。
則躁悶。
次日起離。
眼問侍者。
則監院在甚處。
者雲已起去也。
眼曰。
此僧若過江去。
救伊不得也。
則於中路思惟。
他是五百人善知識。
我是常僧。
他道我不是。
必有長處。
卻回禮拜忏悔曰。
某昨蒙和尚發問。
不契尊意。
故來忏謝。
眼曰前來因緣還會也未。
則曰。
祇為疑着。
告和尚決破。
眼曰汝今問我。
則便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眼曰丙丁童子來求火。
則於言下忽然有省。
侍奉十秋。
後李王請開堂。
王與眼俱在會下。
有僧問。
龍吟霧起。
虎嘯風生。
學人知是出世邊事。
某到此為甚不會。
則曰會取好。
僧舉首看。
則又看法眼。
乃抽身入衆。
眼與王當時失色。
眼歸方丈。
令侍者喚問話僧至。
眼曰。
上座适來問底話。
許你具眼。
你於人天衆前何不禮拜覆卻。
便摵一坐具。
其僧三日後吐光而終。
雲居齊和尚因在清涼法燈會中為藏主。
有僧問燈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燈雲不東不西。
時有同參光長老問雲和尚今日對這僧語甚好。
燈雲師弟作麼生會。
光曰不東不西。
燈低頭不語。
光去後。
齊藏主至。
燈曰光師弟雖出世。
元來未會禅在。
老僧今日對底話。
是伊不會。
卻問齊你作麼生會。
齊曰。
他問祖師西來意。
和尚對他道不東不西。
燈笑雲你見解元來共他一般。
齊變色而退。
三日不安乃雲。
他是奇人。
我何護短。
乃於初夜入方丈。
燈曰阿誰。
曰道齊。
燈曰藏主作麼生。
齊曰。
前日公案未了。
被和尚問着。
得三日不安。
某實不會。
願和尚慈悲為某決破。
燈曰。
藏主。
他家自有兒孫在。
齊忽然有省。
乃有頌曰。
接物利生絕妙。
外生終是不肖。
他家自有兒孫。
将來使用恰好。
高城和尚歌 古人重義不重金。
曲高和寡無知音。
今時學士還如此。
語嘿動用迹難尋。
所嗟世上歧途者。
終日崎岖枉用心。
平坦栴檀不肯取。
要須登陟訪樁林。
窮子舍父遠逃逝。
卻於本舍絕知音。
貧女宅中無價寶。
卻将小秤買他金。
心無相。
用能深。
無常境界不能侵。
運用能随高與下。
靈光元不是浮沈。
無相心。
能運耀。
應聲應色随方照。
雖在方而不在方。
任運高低總能妙。
尋無頭。
複無尾。
焰光運運從何起。
祇者如今全是心。
心用明心複何爾。
不居方。
何處覓。
運用無蹤複無迹。
識取如今明密人。
終朝莫漫别求的。
懃心學。
近叢林。
莫将病眼認花針。
說教本窮無相理。
廣讀元來不識心。
識取心。
了取境。
識心了境禅河靜。
但知了境便識心。
萬法都如闼婆影。
勸且學。
莫為師。
不用登高向下窺。
平源不用金剛鑽。
險仞之中錯下錐。
向前來。
莫人我。
山僧有曲無人和。
了境心空即法王。
不用绫羅将為播。
大幽邃。
不思議。
可中學得大希奇。
自家懷卻真寶藏。
終日從他乞布衣。
取境界。
妄情生。
祇如水上一波成。
但能當境無情系。
還如水面本來平。
應大軀。
應小軀。
運用祇如随意珠。
披毛戴角形雖異。
應物之情體不殊。
應眼時。
若千日。
萬像不能逃影質。
凡夫祇是未曾觀。
那得自輕而退屈。
應耳時。
若幽谷。
大小音聲無不足。
十方鐘鼓一時鳴。
靈光運運常相續。
應意時。
絕分别。
照燭森羅恒不歇。
透過山河石壁間。
要且照。
時常寂。
滅境自虛不須畏。
終朝照燭元無對。
設爾任持浮幻身。
運用都來舌身意。
趙州和尚十二時歌 雞鳴醜。
愁見起來還漏逗。
裙子偏衫個也無。
袈裟形相些些有。
裈無腰。
袴無口。
頭上青灰三五鬥。
比望修行利濟人。
誰知變作不唧溜。
平旦寅。
荒村破院實難論。
解齋粥米全無粒。
空對閑窗與隙塵。
唯雀噪。
勿人親。
獨坐時聞落葉頻。
誰道出家憎愛斷。
思量不覺淚沾巾。
日出卯。
清淨卻翻為煩惱。
有為功德被塵幔。
無限田地未曾掃。
攢眉多。
稱心少。
叵耐東村黑黃老。
供利不曾将得來。
放驢吃我堂前艹。
食時辰。
煙火徒勞望四鄰。
饅頭[饑-幾+追]子前年别。
今日思量空咽津。
持念少。
嗟歎頻。
一百家中無善人。
來者祇道覓茶吃。
不得茶噇去又嗔。
禺中巳。
削發誰知到如此。
無端被請作村僧。
屈辱饑凄受欲死。
胡張三。
黑李四。
恭敬不曾生些子。
适來忽爾到門頭。
唯道借茶兼借紙。
日南午。
茶飯輪還無定度。
行卻南家到北家。
果至北家不推注。
苦沙鹽。
大麥醋。
蜀黍米飯齏莴苣。
唯稱供養不等閑。
和尚道心須堅固。
日昳未。
者回不踐光陰地。
曾聞一飽忘百饑。
今日老僧身便是。
不習禅。
不論義。
鋪個破席日裡睡。
想料上力兜率天。
也無如此日炙背。
晡時申。
也有燒香禮拜人。
五個老婆三個瘿。
一雙面子黑皴皴。
油麻茶。
實是珍。
金剛不用苦張筋。
願我來年蠶麥熟。
羅[目*候]羅兒與一文。
日入酉。
除卻荒涼更何守。
雲水高流定委無。
曆寺沙彌鎮長有。
出格言。
不到口。
枉續牟尼子孫後。
一條拄杖粗楋藜。
不但登山兼打狗。
黃昏戌。
獨坐一間空暗室。
陽焰燈光永不逢。
眼前純是金州漆。
鐘不聞。
虛度日。
唯聞老鼠鬧啾唧。
憑何更得有心情。
思量念個波羅密。
人定亥。
門前明月誰人愛。
向裡唯愁卧去時。
勿個衣裳着甚蓋。
劉維那。
趙五戒。
口頭說善甚奇怪。
任你山僧囊罄空。
問着都緣總不會。
半夜子。
心境何曾得暫止。
思量天下出家人。
似我住持能有幾。
土榻床。
破蘆[竺-二+廢]。
老榆木枕全無被。
尊像不燒安息香。
灰裡唯聞牛糞氣。
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陰浮雲空去來。
三毒水泡虛出沒。
證實相。
無人法。
剎那滅卻阿鼻業。
若将妄語诳衆生。
自招拔舌塵沙劫。
頓覺了。
如來禅。
六度萬行體中圓。
夢裡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罪福。
無損益。
寂滅性中莫問覓。
比來塵鏡未曾磨。
今日分明須剖析。
誰無念。
誰無生。
若實無生無不生。
喚取機關木人問。
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
莫把捉。
寂滅性中随飲啄。
諸行無常一切空。
即是如來大圓覺。
決定說。
表真僧。
有人不肯任情征。
直截根源佛所印。
摘葉尋枝我不能。
摩尼珠。
人不識。
如來藏裡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淨五眼。
得五力。
唯證乃知難可測。
鏡裡看形見不難。
水中捉月争拈得。
常獨行。
常獨步。
達者同遊涅盤路。
調古神清風自高。
貌悴骨剛人不顧。
窮釋子。
口稱貧。
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
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
用無盡。
利物應緣終不吝。
三身四智體中圓。
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
中下多聞多不信。
但自懷中解垢衣。
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
任他非。
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
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
是功德。
此則成吾善知識。
不因讪謗起怨親。
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
說亦通。
定慧圓明不滞空。
非但我今獨達了。
恒沙諸佛體皆同。
師子吼。
無畏說。
百獸聞之皆腦裂。
香象奔波失卻威。
天龍寂聽生欣悅。
遊江海。
涉山川。
尋師訪道為參禅。
自從認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關。
行亦禅。
坐亦禅。
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
假饒毒藥也閑閑。
我師
師辭疾不赴。
簡遂問師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
明與無明其性無二。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佛性者。
處凡愚而不減。
在賢聖而不增。
住煩惱而不亂。
居禅定而不寂。
不斷不常不來不去。
不住中間及其内外。
不生不滅性相如如。
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簡曰。
師說不生不滅。
何異外道。
師曰。
外道說不生不滅者。
以滅止生。
以生顯滅。
我說不生不滅者。
本自無生。
今則無滅。
所以不同外道。
你欲會心要。
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
自然得入清淨心體。
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簡蒙指教豁然開悟。
拜辭歸阙。
表奏師語。
帝複诏。
潭州太守王尚書參長沙和尚。
書才入門。
師乃召尚書。
書應喏。
師曰不是尚書本命。
書曰。
離卻即今祇對。
莫别有第二主人公也。
師曰喚尚書作今上得麼。
書曰恁麼則見祇對是弟子主人公去也。
師曰此是無始劫來識神。
書乃罔措。
師有頌曰。
學道之人不悟真。
祇為從前認識神。
無始劫來生死本。
癡人喚作本來人。
則監院在法眼會下并不入室。
眼因問曰你是甚處人。
則曰某處人。
眼曰在此得多少時。
則曰三年。
眼曰。
你是後生。
尋常何不問事。
則曰。
某不敢謾和尚。
曾往關西見青峰和尚得個安樂處。
眼曰你因什麼語句得入。
則曰。
因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峰雲丙丁童子來求火。
眼曰。
好語。
祇恐你不會。
汝試說看。
吾為汝證據。
則曰。
南方屬火。
将火來覓火。
将自己來覓自己。
眼曰。
情知你不會佛法。
若如此何得到今日。
則躁悶。
次日起離。
眼問侍者。
則監院在甚處。
者雲已起去也。
眼曰。
此僧若過江去。
救伊不得也。
則於中路思惟。
他是五百人善知識。
我是常僧。
他道我不是。
必有長處。
卻回禮拜忏悔曰。
某昨蒙和尚發問。
不契尊意。
故來忏謝。
眼曰前來因緣還會也未。
則曰。
祇為疑着。
告和尚決破。
眼曰汝今問我。
則便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眼曰丙丁童子來求火。
則於言下忽然有省。
侍奉十秋。
後李王請開堂。
王與眼俱在會下。
有僧問。
龍吟霧起。
虎嘯風生。
學人知是出世邊事。
某到此為甚不會。
則曰會取好。
僧舉首看。
則又看法眼。
乃抽身入衆。
眼與王當時失色。
眼歸方丈。
令侍者喚問話僧至。
眼曰。
上座适來問底話。
許你具眼。
你於人天衆前何不禮拜覆卻。
便摵一坐具。
其僧三日後吐光而終。
雲居齊和尚因在清涼法燈會中為藏主。
有僧問燈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燈雲不東不西。
時有同參光長老問雲和尚今日對這僧語甚好。
燈雲師弟作麼生會。
光曰不東不西。
燈低頭不語。
光去後。
齊藏主至。
燈曰光師弟雖出世。
元來未會禅在。
老僧今日對底話。
是伊不會。
卻問齊你作麼生會。
齊曰。
他問祖師西來意。
和尚對他道不東不西。
燈笑雲你見解元來共他一般。
齊變色而退。
三日不安乃雲。
他是奇人。
我何護短。
乃於初夜入方丈。
燈曰阿誰。
曰道齊。
燈曰藏主作麼生。
齊曰。
前日公案未了。
被和尚問着。
得三日不安。
某實不會。
願和尚慈悲為某決破。
燈曰。
藏主。
他家自有兒孫在。
齊忽然有省。
乃有頌曰。
接物利生絕妙。
外生終是不肖。
他家自有兒孫。
将來使用恰好。
高城和尚歌 古人重義不重金。
曲高和寡無知音。
今時學士還如此。
語嘿動用迹難尋。
所嗟世上歧途者。
終日崎岖枉用心。
平坦栴檀不肯取。
要須登陟訪樁林。
窮子舍父遠逃逝。
卻於本舍絕知音。
貧女宅中無價寶。
卻将小秤買他金。
心無相。
用能深。
無常境界不能侵。
運用能随高與下。
靈光元不是浮沈。
無相心。
能運耀。
應聲應色随方照。
雖在方而不在方。
任運高低總能妙。
尋無頭。
複無尾。
焰光運運從何起。
祇者如今全是心。
心用明心複何爾。
不居方。
何處覓。
運用無蹤複無迹。
識取如今明密人。
終朝莫漫别求的。
懃心學。
近叢林。
莫将病眼認花針。
說教本窮無相理。
廣讀元來不識心。
識取心。
了取境。
識心了境禅河靜。
但知了境便識心。
萬法都如闼婆影。
勸且學。
莫為師。
不用登高向下窺。
平源不用金剛鑽。
險仞之中錯下錐。
向前來。
莫人我。
山僧有曲無人和。
了境心空即法王。
不用绫羅将為播。
大幽邃。
不思議。
可中學得大希奇。
自家懷卻真寶藏。
終日從他乞布衣。
取境界。
妄情生。
祇如水上一波成。
但能當境無情系。
還如水面本來平。
應大軀。
應小軀。
運用祇如随意珠。
披毛戴角形雖異。
應物之情體不殊。
應眼時。
若千日。
萬像不能逃影質。
凡夫祇是未曾觀。
那得自輕而退屈。
應耳時。
若幽谷。
大小音聲無不足。
十方鐘鼓一時鳴。
靈光運運常相續。
應意時。
絕分别。
照燭森羅恒不歇。
透過山河石壁間。
要且照。
時常寂。
滅境自虛不須畏。
終朝照燭元無對。
設爾任持浮幻身。
運用都來舌身意。
趙州和尚十二時歌 雞鳴醜。
愁見起來還漏逗。
裙子偏衫個也無。
袈裟形相些些有。
裈無腰。
袴無口。
頭上青灰三五鬥。
比望修行利濟人。
誰知變作不唧溜。
平旦寅。
荒村破院實難論。
解齋粥米全無粒。
空對閑窗與隙塵。
唯雀噪。
勿人親。
獨坐時聞落葉頻。
誰道出家憎愛斷。
思量不覺淚沾巾。
日出卯。
清淨卻翻為煩惱。
有為功德被塵幔。
無限田地未曾掃。
攢眉多。
稱心少。
叵耐東村黑黃老。
供利不曾将得來。
放驢吃我堂前艹。
食時辰。
煙火徒勞望四鄰。
饅頭[饑-幾+追]子前年别。
今日思量空咽津。
持念少。
嗟歎頻。
一百家中無善人。
來者祇道覓茶吃。
不得茶噇去又嗔。
禺中巳。
削發誰知到如此。
無端被請作村僧。
屈辱饑凄受欲死。
胡張三。
黑李四。
恭敬不曾生些子。
适來忽爾到門頭。
唯道借茶兼借紙。
日南午。
茶飯輪還無定度。
行卻南家到北家。
果至北家不推注。
苦沙鹽。
大麥醋。
蜀黍米飯齏莴苣。
唯稱供養不等閑。
和尚道心須堅固。
日昳未。
者回不踐光陰地。
曾聞一飽忘百饑。
今日老僧身便是。
不習禅。
不論義。
鋪個破席日裡睡。
想料上力兜率天。
也無如此日炙背。
晡時申。
也有燒香禮拜人。
五個老婆三個瘿。
一雙面子黑皴皴。
油麻茶。
實是珍。
金剛不用苦張筋。
願我來年蠶麥熟。
羅[目*候]羅兒與一文。
日入酉。
除卻荒涼更何守。
雲水高流定委無。
曆寺沙彌鎮長有。
出格言。
不到口。
枉續牟尼子孫後。
一條拄杖粗楋藜。
不但登山兼打狗。
黃昏戌。
獨坐一間空暗室。
陽焰燈光永不逢。
眼前純是金州漆。
鐘不聞。
虛度日。
唯聞老鼠鬧啾唧。
憑何更得有心情。
思量念個波羅密。
人定亥。
門前明月誰人愛。
向裡唯愁卧去時。
勿個衣裳着甚蓋。
劉維那。
趙五戒。
口頭說善甚奇怪。
任你山僧囊罄空。
問着都緣總不會。
半夜子。
心境何曾得暫止。
思量天下出家人。
似我住持能有幾。
土榻床。
破蘆[竺-二+廢]。
老榆木枕全無被。
尊像不燒安息香。
灰裡唯聞牛糞氣。
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陰浮雲空去來。
三毒水泡虛出沒。
證實相。
無人法。
剎那滅卻阿鼻業。
若将妄語诳衆生。
自招拔舌塵沙劫。
頓覺了。
如來禅。
六度萬行體中圓。
夢裡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罪福。
無損益。
寂滅性中莫問覓。
比來塵鏡未曾磨。
今日分明須剖析。
誰無念。
誰無生。
若實無生無不生。
喚取機關木人問。
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
莫把捉。
寂滅性中随飲啄。
諸行無常一切空。
即是如來大圓覺。
決定說。
表真僧。
有人不肯任情征。
直截根源佛所印。
摘葉尋枝我不能。
摩尼珠。
人不識。
如來藏裡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淨五眼。
得五力。
唯證乃知難可測。
鏡裡看形見不難。
水中捉月争拈得。
常獨行。
常獨步。
達者同遊涅盤路。
調古神清風自高。
貌悴骨剛人不顧。
窮釋子。
口稱貧。
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
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
用無盡。
利物應緣終不吝。
三身四智體中圓。
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
中下多聞多不信。
但自懷中解垢衣。
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
任他非。
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
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
是功德。
此則成吾善知識。
不因讪謗起怨親。
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
說亦通。
定慧圓明不滞空。
非但我今獨達了。
恒沙諸佛體皆同。
師子吼。
無畏說。
百獸聞之皆腦裂。
香象奔波失卻威。
天龍寂聽生欣悅。
遊江海。
涉山川。
尋師訪道為參禅。
自從認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關。
行亦禅。
坐亦禅。
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
假饒毒藥也閑閑。
我師